导图社区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具体内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欢迎学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内容有:两次鸦片战争、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快来看吧。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思维导图这能力了 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容,快来看吧。
第七单元_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内容有: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快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新中国的成立
1.1949.9召开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2.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历史意义P166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1950-1953)
(一)经济:
(1)农村:土地革命(1950-1953)解放农村生产力
(2)城市:通过“银元之战”,“米绵之战”稳定物价,国民经济得到恢复(1952)
(二)军事:抗美援朝(1950-1953)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铸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三)政治:制度体系的建立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建立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中共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思想: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经济:一化三改
1.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1953-1956 生产关系
(1)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
(2)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1953-1956 生产关系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3)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
(1)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矛盾和主要任务
(2)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次成功探索
2.双百方针:1956年,艺术问题百花齐放,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3.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二)探索中的失误与调整
1.失误:1958年掀起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但片面追求经济建设没有高速度,忽略经济规律,造成三年经济困难
2.调整:八字方针的提出
(1)内容: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意义:1962-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二、文化大革命 教训:坚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法制建设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1.工业:建立门类齐全的基础项目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科技:原子弹(1964).氢弹(1967).人造卫星(1980)
3.农业:1973 型杂交水稻
4.外交
(1)1971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