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部编版高中历史 纲要下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部编版高中历史 纲要下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的思维导图,内容有: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部编版高中历史 纲要下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思维导图,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部编版高中历史 纲要下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的思维导图,内容汇总了拉丁美洲的殖民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快来看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
经济危机角度:1825年,从英国开始了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加剧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
政治角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工人的政治权力极其有限
社会角度: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没有改善,阶级对立、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时间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目的
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利益
意义
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局限
三大工人运动都以失败告终,原因是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
圣西门:实业制度
傅立叶:“法朗吉”
欧文:“新和谐公社”
主张
他们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评价
他们没有找到正确有效的途径,所以是“空想”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诞生
条件
经济根源: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暴露
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
理论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个人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
标志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
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发展和完善
剩余价值学说: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资本论》出版,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即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实践意义: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一国际
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意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由分散走向联合
巴黎公社
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时间: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性质: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措施
政权建设方面
机构建设: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关
民主制度
公职人员任免: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人民公仆形象: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军队警察建设方面
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社会经济方面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失败原因
根源: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经济没发展到能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其它: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联系其他革命力量,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
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