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知识梳理
必看!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本图将从这几个方面为你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内容丰富详细,条理清晰,值得收藏哦!
编辑于2020-02-11 09:22:43必看!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本图将从这几个方面为你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内容丰富详细,条理清晰,值得收藏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们大学必修的一门课程。尤其是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知识点众多,背记困难。今天给大家分享作者自用整理的思维导图,内容详尽,考试复习必备,赶快收藏起来吧,喜欢的话可以点个赞噢!
干货满满!下面的这一份思维导图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内容的大体框架,包括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三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必看!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本图将从这几个方面为你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内容丰富详细,条理清晰,值得收藏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们大学必修的一门课程。尤其是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知识点众多,背记困难。今天给大家分享作者自用整理的思维导图,内容详尽,考试复习必备,赶快收藏起来吧,喜欢的话可以点个赞噢!
干货满满!下面的这一份思维导图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内容的大体框架,包括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三部分。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
一帝国主义受到剥削,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
二逐步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三战后不久,美国拟定了一个准备称霸世界的所谓“全球战略计划”。
国内形势
一是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
二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从其根本阶级利益出发,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使中国仍面临两种不同命运和不同前途的尖锐斗争。
三是三种建国方案(即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以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与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
一 “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制定(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
二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重庆谈判: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接连发出三封电报,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又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偕周恩来、王若飞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会议历时22天,于1月31日闭幕。
三 维护和破坏政治协议的斗争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派遣的特务、打手,破坏“陪都各界协进会”等19个团体发起在重庆校场口广场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制造了校场口惨案。国内局势日益恶化。这不得不迫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由争取和平民主逐步转向准备自卫战争。 同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结联合会派出请愿团,赴南京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下关惨案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反人民内战的真面目。 中国共产党为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在各解放区抓紧减租、生产;练兵、组边野战兵团;发布《五四指示》,开展土地改革;抓紧“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落实。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以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为标志,蒋介石挑起全国性内战。中国共产党指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 从1947年2月即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同年6月,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为什么必须打败蒋介石?
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场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斗争。
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也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以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为标志,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1947年10月10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口号,
1948年4月1日,毛泽东在晋绥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五四指示》
时间:1946年5月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2/3的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中国土地法大纲》
时间地点: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这个大纲的指引下,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
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期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总结了土地改革的经验,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的积极作用
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广大农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解放区出现了新面貌: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广大农民积极支援和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做基本的人力、物力保证。
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加深的原因
第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从而使更多民众的期望遭致破灭。
第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内战,加强对广大人民的掠夺。
第三,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激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反抗。
第二条战线的开辟——学生运动的高涨
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以学生运动为发端,运动向着“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目标发展,并迅速扩大,与工人罢工、教员罢教等各阶层人民的斗争结合到一起。这标志着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路线的正式形成。
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一工人、城镇贫民和农民运动的发展
二台湾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①1947年,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有力地显示了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的暴虐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革命精神。
②1944年秋至1946年,“三区革命”及新疆各族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坚持斗争。
③1947年初,内蒙古东部大部和中部部分地区获得解放。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
各民主党派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主要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主要表现在?
第一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第二,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第三,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
第四,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一 第三条道路的破产
二 民盟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三 中共发出“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纷纷响应
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历史性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①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东北野战军主力70万人在林彪、罗荣恒领导下。共歼敌47.2万人。
②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华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及地方武装共60万人,在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的领导下,共歼敌55.5万人。
③平津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入关作战的东北野战军、华北解放军主力与地方武装共100万人,在由林彪、罗荣恒、聂荣臻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领导下,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三大战役后,为了挽救败局,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企图借“和平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布置长江防线,以便卷土重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及时揭露了蒋介石的阴谋。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指出,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用革命的方法,坚持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但是,为了迅速结束战争,1949年1月14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蒋介石的和平阴谋争锋相对的和平谈判八项条件。1月21日,蒋介石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4月1日起,国共双方代表以中央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在北平进行谈判。4月20日,国民党政府电令其和谈代表拒绝在中共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至1949年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国大陆。
人民政协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地点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伯坡村召开。
主要内容
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政策;指明了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时间
1949年6月30日
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业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二 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中,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三 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
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
时间地点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
会议一致同意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为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会议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渊、高岗为副主席。陈毅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随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联部部长,会议还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9月30日,会议通过的宣言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也已也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
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主要原因
①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
③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③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新中国创建的意义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