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设置“香火排行榜”借逝者吸金
随着互联网发展,出现了网络平台创建纪念馆,留下逝者的音容笑貌,为先烈献花点蜡,以“云祭祀”的方式追忆古人、寄托哀思,这本是清明节祭祀的新风尚。然而一些网络祭祀平台乱象频出,有祭祀平台开设“香火排行榜”,祭拜品越多,纪念馆排名越高,同时设计了复杂的供品道具和套餐体系,诱导祭扫者充值打榜,把网络游戏、直播的“规则”引入祭扫活动,让本应严肃的清明传统跑偏变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单位下午要召开重要会议,领导让你负责组织并印刷会议材料,但是中午你接到印刷厂电话,说机器昨晚出现故障,资料未印刷完成。此时,你会怎么办?
你和老张一起负责公众平台发文,你负责整理,老张负责审核。但老张做事细致严谨,导致屡屡延误,新闻稿交稿不及时,领导批评了你,该怎么办?
你是项目组负责人,老赵是老同事,但他在工作过程中经常简化工作步骤偷工减料,你跟老赵提过,但老赵不听,导致小李也开始学习老赵简化工作步骤的行为,领导为此批评了你们,同事们的情绪都很低落,你会怎么办?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设置“香火排行榜” 借逝者吸金?
开门见山
“互联网+”新兴产物,是必然趋势。但引入泛娱乐化规则,不能表达对逝者 思念和哀思,而是把逝者当做赚钱的噱头,是对逝者、对中国传统的大不敬。
展开分析
积极:打破空间限制,便捷用户;既环保又避免安全隐患,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
消极:
1、行业内卷、利益驱使
2、监管滞后,参与低壁垒
3、泛娱乐引导偏颇
对策建议
已经做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去年4月部署 开展清明期间网络祭扫规范管理工作。
1、及时监管、主动跟进
2、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3、网民行动、共治共享
总结
只有继承和弘扬慎终追远的清明文化内涵,践行厚养薄葬、文明拜祭、 绿色低碳、节约拜祭的清明新风,“互联网+祭扫”才能将传统文化与 时代潮流有机结合,真正为群众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