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言语理解
C-言语理解
【简介】
1. 题型
必考题型
【片段阅读】
中心理解题
细节判断题
【语句表达】
语句排序题
语句填空题
接语选择题
【逻辑填空】
实词填空
成语填空
混搭填空
选考题型
标题填入词
语句理解题
篇章阅读
《学霸养成课》
2. 题量
40道题
地市级、行政执法类
【片段阅读】【语句表达】20道题,【逻辑填空】20道题
副省级
【片段阅读】【语句表达】15道题,【逻辑填空】15道题
3. 做题时间
30道题,35分钟左右,1分钟/道
4. 正确率要求
70%~80%
【考点】
1. 片段阅读
【做题步骤】
审题:识别题型
方法:运用不同题型的做题步骤
选项:选答案,对比择优
(1)中心理解题(10道左右)
提问方式
做题步骤
找“中心句”
重点词语
【关联词】
【主题词】
【程度词】
略读句子特征
A. 例子:比如、例如、诸如、譬如……
B. 原因:因为、由于、:、——
观点后
C. 背景:近年来、随着、在……背景下
观点前
行文脉络
有中心句:同义替换
无中心句:全面概括
对比择优,找准 [主题词],忠于原文
错误选项
A. 非重点
a. 转折前的内容
b. 结论词前的内容
c. 围绕解释说明的表述
举例
原因
d. 围绕问题的表述(提出问题)
e. 围绕意义效果的表述(分析问题)
【对策】
B. 无中生有
C. 偷换概念
[主题词]
偷换概念
范围扩大/缩小
e.g 选项的“教育资源”包括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但文段只提到线上教育→ 范围扩大
D. 对策类
a. 主题词错误
b. 对策解决不了问题(对策非万能的,而是要有针对性!)
E. 并列关系
表述片面
F. 不明确选项
不知道
G. 与作者感情倾向相悖
重点词语
【关联词】
转折关系
提示词
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 ……不过……; ……然而……; ……却……;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需要/要……
运用
转折之后是重点
【逆向思维】
含义:转折前后句子意思相反,真正的观点在后面
很多人认为……; 大多数人认为…… 不少人认为……; 传统观点认为…… (概括:别人认为……)
适用:转折后的内容很长/不好判断(×转折后的观点明确)
常考结构
A. 引入+转折提出观点
e.g 你是个好人,但咱俩不合适。
B. 引入+转折提出观点+解释说明
e.g 你是个好人,但咱俩不合适。因为我们的三观不合。
因果关系
提示词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于是、可见、看来、故; 导致、致使、使得、造成
运用
结论是重点
尾句出现 [结论词],一般是对前文的总结,尾句通常为文段的 [中心句]
PS:[结论句] 出现在开头/结尾,之后仍有其他语句
A. 之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解释说明→ [中心句] 仍为 [结论句] e.g 公司的福利待遇很好,所以我胖了。比如去年的衣服今年穿不上了。
B. 之后又出现并列、因果、转折、对策等,需结合多种关联词共同分析 e.g 因为考试前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所以考试没有发挥好。但是,我上岸了~
常考结构
A. 结论+原因解释
B. 原因解释+结论
正确选项
A. 为什么、为何、何以……
B. 解释/揭示/阐述……的原因/缘由
必要条件
提示词
只有……才……(有时会省略“只有”,有时是“方”)
运用
必要条件是重点(必要条件,即“只有”和“才”之间的部分)
【言语理解】不考查前后推理关系
【对策】
标志词
· 应该、应当、应、需要、要、必须……(can/should/need/must) · 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名词形式) · 前提、基础、保障 · 负有……的义务/……的必由之路/……的法门之一/要领之一/势在必行
结构
A. 对策在结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对策在中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说明(意义效果)
C. 对策在开头: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举例论证
[问题] 标志词:挑战、瓶颈、软肋、难题、不足、缺陷、风险等(消极负面的现象)
【反面论证】
标志词
如果/倘若/一旦……+不好的结果
运用
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就是正确答案
正确选项
A. 形象化表达(对中心句进行拟人、比喻等形象表达的同义替换):形象化表达≠正确选项,只是概率更高!
B. 文段只出现“问题”表述时,“解决问题”可能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中
并列关系
适用
A. 包含并列关联词及标点,e.g 此外、另外、同时、以及“;”
B. 句式相同或相近,e.g 排比句
C. 按照时间顺序展开,e.g 唐……;宋……;元……;明……;清……。
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 VS 古今对比
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至少3个方面,且无其他关联词引导
· 夏朝……;商朝……;秦朝……;东汉 · 早期……此后……如今 ·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古今对比:2个方面,且有转折/程度词表强调
· 过去……现在则是…… · 以往……但是今天……
D. 围绕相同话题,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
运用
全面概括(文段没有重点)→ [主题词] + [内容共性]
【反向排除法】
适用
并列文段,直接概括不好判断时,可优先排除干扰项
常见干扰项
A. 主题词错误
B. 表述片面
【主题词】
含义
文段围绕的核心话题
判断
找中心句中的 [核心话题]
找不到中心句,找 [高频词](一般为名词/代词)
PS:高频词≠主题词 e.g A性格好、A人品好、A工作好,但是我选择B。
注意
正确选项要包含 [主题词]
【程度词】
提示词
典型:更、尤其、正是、特别、真正、根本、最核心、最突出……
非典型:深为……倾倒、罪魁祸首、致命、堪比、极具特色……
运用
程度词可提示重点位置
e.g 正是因为你才有了今天的嬛嬛。(强调“你”)
PS
做题不能只看一个词,还要结合 [文章的脉络]
行文脉络
结构
总-分
观点+解释说明
PS:区分
提出问题+反面论证(对策)
提出对策+反面论证(解释说明)
分-总
代词引导的尾句要关注
【常考标志词】
对此、有鉴于此、尽管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从这个角度来说
总之、换言之、简而言之、换句话说
总-分-总
分-总-分
分-分(并列关系)
运用
把握 [中心句] 和 [分述句]的特征
可运用到【申论】
[中心句]
形式:重点词提示
内容:观点(决策、结论、评价)
[分述句]
举例子
比如、例如、……就是例证、诸如、譬如、人名/作品
数据资料
正反论证
正说说,反说说,换种说法再说说
原因解释
并列分述
并列结构:前文提出观点,后文从不同角度论证(e.g 个人、企业和国家)
排列组合、罗列:可能将前面的分述句特征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
PS
分述句中出现关联词,非重点!
PS
A. 目标是找文段的总句→ ×不能只读句首,√要读后文
B. 易错选项
a. 尾句内容并非全部是重点
b. 警惕非重点、无中生有
(2)细节判断题(2-4道)
提问方式
重点
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
符合/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从文段中可以得知/推出的是……(不能得知/不能推出)
做题步骤
文段特征
晦涩难懂:先看选项,后看文段
通俗易懂:先看文段,后看选项
方法
【易定位特征】
三字一号:数字、名字、字母、标点符号
核心名词:e.g 使用超材料能够反弹雷达波
【易错选项】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
A. 替换
B. 混搭:张冠李戴
偷换逻辑
A. 强加因果:(文段)A同时B→ (选项)A导致B
B. 因果倒置:(文段)因为A所以B→ (选项)因为B所以A
C. 并列偷换:(文段)A同时/加上B
→ (干扰选项)A导致/反映/影响B
→ (干扰选项)以A为主、B是核心
偷换时态
A. 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有望
B. 完成时:已、已经、了、完成
C. 进行时:正在、在……中、着、尚未完成
【小技巧】优先验证
对比项(常考)
【标志词】
A比B更……
A高于/优于B
利大于弊
e.g 小龙自认为腿长,小郭腿特长。→ 小龙比小郭的腿更长。(×)
相对绝对项
A. 绝对表述:一定、必定、都……
作为正确答案的正确率不高
B. 相对表述:可能、也许、往往、不完全、并非绝对……
作为正确答案的概率较高
表述与实际不符项
选项较短,优先验证
2. 语句表达(题量不大,难度较高,拉开差距)
(1)语句排序题
提问方式
将以下几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做题步骤
从选项入手
运用方法
先确定首句
首句确定不了,再用其他方法
PS:贯穿思维——【对比择优】
方法
根据选项提示对比后确定首句
首句特征
A. 下定义
……就是/……是指/所谓……,指的是
B. 背景引入
随着、近年来、在……大背景/环境下
非首句特征
A. 关联词后半部分
B. 指代词单独出现,指代不明确
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
指示代词:这/那/此/当时
确定捆绑集团
A. 指示代词捆绑
这、那、他、该、其(单数对象)/这些、它们(复数对象)
B. 关联词捆绑
a. 配套出现
虽然……但是……
b. 单独一个
但、同时、也
确定顺序
A. 时间顺序
a. 具体年份:2021年、2022年
b. 朝代:唐宋元明清
c. 表示时间的词语:过去(后来)、现在、将来
PS:注意话题一致!
B. 逻辑顺序 △
a. 观点+解释说明
b.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出回答
c. A和B
d. 日常逻辑:正常人的思维,e.g 从……往……
确定尾句
A. 结论:因此、所以、看来、于是
B. 对策:这、应该需要
PS
A. 验证
用1个方法找到答案建议验证,且只验证自己基本确定的答案
用2个以上方法找到答案,不建议验证
B. 对比择优
并不是看到某些提示词,就认定其是首句/捆绑/尾句等,要结合文段和选项,对比择优
(2)语句填空题
提问方式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做题步骤
横线位置
运用方法
A. 横线在结尾(分-总结构)
a. 总结前文
b. 提出对策
B. 横线在开头
a. (常规考法)总括观点:要概括文段的中心内容
b. (创新考法)横线后出现关联词,注意前后逻辑衔接
C. 横线在中间
a. 注意与上下文的联系
b. 把握好 [主题词],保证文段话题一致(前后主题词)
PS
可与【中心理解题】相联系
(3)接语选择题
提问方式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做题步骤
通读全文,关注 [核心话题]
[核心话题] 保持一致连贯,对比选项确定答案
PS
A. 不要只看尾句,因为它不一定是重点强调的内容!!!
尾句是重点→ 把握尾句 [核心话题]
尾句非重点→ 先找重点,再找 [核心话题]
B. 要忠于原文,不能无中生有!!!
C. 干扰选项
A. 文段中已经具体论述过的内容
B. 与文段中谈论的话题不一致,不连贯
3. 逻辑填空
【简介】
题量大
副省级15道题,地市级和行政执法类20道题,省考中占1/3-1/2
难度高
不要凭“语感”做题!!!→ 一定要多积累词语(意思、用法e.g、辨析)!!!
【做题步骤】
通读文段,运用中心理解题的阅读技巧
运用方法,对比择优
PS
一定要有【团队意识/整体意识】,不能只看其一就决定答案!!!
(1)词的辨析
从选项角度辨析
词义辨析
A. 用不一样的字组词(拆字组词)
B. 整词进行固定搭配(整体组词)
有时,要两种方法灵活使用!
固定搭配【常考】
A. 常用词搭配、热词搭配
常用词搭配:e.g 爱护/爱戴、稀少/稀缺
热词搭配:e.g 经济新常态
B. 搭配一个词:找准搭配对象(瞻前顾后)
e.g 敦煌星图所____的单独恒星数量远远多于托勒密星表。(记录/描绘)
C. 搭配多个词:横线所填词语搭配由“和、及、与”引导的并列结构→ 所填词语需与并列结构搭配恰当
e.g
程度轻重
A. 所填词语的程度与文段意思的程度轻重保持一致
e.g 缺陷-缺点-瑕疵、截然相反-大相径庭
B. 文段中出现“更、甚至、乃至”等词语时,语义程度前轻后重
e.g
感情色彩
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褒义、贬义、中性)
e.g 成果(褒义)-结果(中性)-后果(贬义)
可用于对比择优!
(2) 语境分析
从文段找线索→ 做题时两角度结合
关联关系
A. 转折
【标志词】
但是、可是、然而、却、其实、实际上……
运用
前后语义相反
e.g
B. 因果
【标志词】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从而、导致、使得、造成……
运用
横线前后构成因果关系
C. 并列
【标志句式】
句式相同/相近
运用
根据标志判断语义相近/相反
A. 同义并列
顿号(、);逗号(,)
e.g
B. 反义并列
不是……而是……; 是……不是……; 相反、反之; 多一些……少一些……;、 要……不能……; 既不……也不…… 重视……忽视……
e.g
对应关系
解释类对应
【标志】
有标志
即、就是、可谓、可以说、无异于、无疑是 冒号(:)、破折号(——)
无标志
通过前后分句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运用
所填词语与解释说明的语句形成语义对应
e.g
重点词句对应【常考】
A. 形象表达(比喻、拟人)
标志
比如、有如、就像、类似、“”等
运用
所填词语与形象表达的词语形成对应
e.g
B. 指代词
标志
这、此、那、彼
运用
所填词语与代词指代的内容形成对应
e.g
C. 主题词
标志
主题词(核心话题)
运用
所填词语与主题词形成对应
D. 前呼后应
标志
× 文段无明显标志
运用
所填词语与前后文内容形成对应
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