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气体知识点总结
初中气体知识点总结,具体分为制取、净化、收集、性质、尾气、实验验证、成分的内容,一起来看。
中国地理,详细的总结了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我国濒临的海洋,中国的河流,中国的地形。让我们跟随导图走进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包括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总结。让我们跟随导图,走进中国地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气体
制取
发生装置(反应物+条件)
固固加热 (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
注意点
查
检查装置气密性
把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看试管口是否有气体冒出(若气密性良好则试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手松开后水回流至试管内,出现一段液柱)
原理:用手握住试管时,试管内的气体受热之后会膨胀,膨胀的气体就会随导管从水中冒出
装
装药品
用药匙取药品,装入试管中;将药品装进做好的纸槽中,水平将纸槽放进试管中,再将试管直立,药品进入试管后,取出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防止药品沾在试管壁.)
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
装入并混合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后,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住导管影响实验
定
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炸裂试管
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点
点燃酒精灯加热
先预热(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
收集气体
排水法: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收集气体不纯)
向上排空气法: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防止气体不纯)
离
排水法:待集气瓶口向外冒出大量气泡,此时气体已经收集满了。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用毛玻璃片在水中盖住集气瓶,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立置于桌面
此处使用排水法时一定要将导管移出水槽,以防止进行第七步时,水槽中的水回流至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将导管从集气瓶中移出。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正立置于桌面
熄
熄灭酒精灯
固液不加热(双氧水制氧气,制备二氧化碳)
开(倒)
验满
净化
除杂装置
水
酸性气
浓硫酸
碱性气
碱石灰,氢氧化钠固体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浓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氢
二氧化碳(氯化氢)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氢气(氯化氢)
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收集
收集装置
排水法 (溶解性)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性质
性质实验
氧气:助燃性,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ρ大,不支持燃烧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反应
氢气,一氧化碳
还原性,可燃性
尾气
吸收装置
一氧化碳
收集,点燃
二氧化硫
吸收
实验验证
定性
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
定量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
装置图
实验原理及方法:
利用过量的可燃物在集有空气的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消耗其中氧气,造成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减小,从而把水吸进集气瓶中。依据被吸进的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
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推论:
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 溶于水。
不能用木炭、硫粉、铁丝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分别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而铁不能燃烧。
误差分析
体积偏小
①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 耗尽;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②瓶塞 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④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
体积偏大
燃烧匙放入太慢,使瓶中空气受热溢出
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者未夹紧止水夹
成分
常见气体
空气(混合物)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及杂质(0.03%)【体积分数】
不支持燃烧(用途:灭火),不能供给呼吸(为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 干冰(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用于制冷和人工降雨(升华吸热;会引 起温室效应,不是大气污染物)。
氧气
供呼吸(如供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
燃烧条件
达到着火点;有助燃剂
氧气的化学性质
助燃性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性
磷(P)
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硫(S)
氧气中─产生蓝紫色火焰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集气瓶底装适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吸收SO2防止污染环境
铁丝(Fe)
空气中─持续红热,不燃烧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瓶底炸裂
木炭(C)
空气中─持续红热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镁(Mg)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氮气
惰性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稀有气体
指氦、氖、氩、氪、氙、氡等,反应性很低。
可作为保护气、激光技术、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第一盏霓虹灯:氖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