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化与吸收
生理学第六章消化与吸收,包括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肝脏消化功能、大肠、吸收
编辑于2023-04-02 16:39:32 陕西消化与吸收
概述
口、咽和食管上端的肌组织、肛门外括约肌属于骨骼肌
胃肠平滑肌
一般生理特性
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具有自律性
具有紧张性
富有伸展性
电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
-50~-60mv
K+平衡电位形成,但Na+、Cl-、Ca2+参加
电位较低、不稳定、波动较大
慢波电位
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发的产生周期性的轻度去极化和复极化
频率为3~12次/分。胃3次/分,十二指肠11~12,回肠末端8~9
单向波,快速去极化,缓慢复极化
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ICC),被认为是胃肠运动的起搏细胞
一般只能引起轻微的肌肉收缩,可提高平滑肌的兴奋性,是起步电位,控制着平滑肌收缩的节律
动作电位(快波)
慢波自动去极达阈电位(-40)时产生
去极
Ca2+内流,也有少量Na+内流的参与
复极
K+外流
频率越高,平滑肌收缩幅度越大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分泌总量6~8L/d
功能
①稀释食物,利于吸收②为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③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④保护消化道黏膜
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外来神经
交感神经
抑制为主
腺体分泌↓,消化道血流量↓,消化道运动↓,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副交感神经
兴奋为主
腺体分泌↑,消化道血流量↑,消化道运动↑,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内在神经丛
肠神经系统
消化道壁内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网络系统
黏膜下神经丛
肌间神经丛
完成局部反射,可独立调节胃肠运动及分泌,调节胃肠血流
内分泌功能
口腔内消化
唾液
性质
中性、低渗
成分
99%水、无机物(Na+、K+等)、有机物(黏蛋白、免疫球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
重金属、狂犬病毒,可进入唾液
作用
消化
清洁
中和、清洗、清除及溶菌酶等杀菌
排泄
铅、汞、氰化物、狂犬病毒等
分泌调节
基本中枢
延髓
纯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
量少粘稠唾液
副交感神经兴奋(主要)
量多稀薄唾液
咀嚼
吞咽
口腔期
口腔→咽
随意运动
咽期
咽→食管上端
反射运动
食管期
食管→胃
食管蠕动
食管下括约肌(LES)
解剖上并不存在的括约肌,为一段3~5cm的高压区,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起类似括约肌作用
若不能松弛→贲门失弛缓症(吞咽苦难)
张力减弱→胃液反流(反流性食管炎)
调节
迷走N
兴奋:Ach
收缩
抑制:VIP、NO
舒张
体液
兴奋:胃泌素、胃动素
收缩
抑制: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前列腺素A2
舒张
胃内消化
胃液
分泌
成分性质
性质
PH0.9~1.5,成年人每日1.5~2.5L
成分和作用
盐酸(胃酸)←壁C
分泌机制
靠壁C顶端分泌小管膜中的质子泵实现
质子泵:H+、K+—ATP酶,其选择性抑制剂:奥美拉唑
生理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提供必要酸性环境
②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利于水解
③消灭随食物进入胃细菌
④进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分泌,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⑤进小肠后,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胃蛋白酶原←主C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内因子←壁C
一种糖蛋白
与VitB₁₂结合,促进其吸收
内因子缺乏(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粘液(←粘液颈细胞)和HCO₃﹣
粘液
糖蛋白
润滑作用,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损伤
呈中性,降低胃液酸性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润滑;中和;保护胃黏膜免受盐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
胃黏膜屏障
黏膜上皮细胞的腔面膜与细胞间紧密连接构成的生理屏障
胃、十二指肠黏膜
保护
前列腺素(如PGE₂和PGI₂)和表皮生长因子
硫糖铝
破坏
大量饮酒或大量服用吲哚美辛、阿司匹林
幽门螺杆菌→有尿素酶→尿素分解为CO₂和氨
分期
头期
条件和非条件反射
纯迷走(更重要)
迷走-促胃液素
特点
时间长,量大,占总量30%
酸及酶含量高,消化力强,受食欲影响
胃期
食物直接刺激
迷走长反射/壁内N丛短反射
扩张刺激
化学刺激
→G细胞→胃泌素→胃液分泌
特点
量大,60%
酸度也很高
胃蛋白酶原含量较头期少,消化能力比头期弱
肠期
体液调节为主
特点
分泌量占10%
酸少,酶少
分泌调节
抑制
盐酸
脂肪
高张溶液
促进
组胺
肠嗜铬样细胞(ECL)分泌
组胺+H2受体→胃酸分泌↑,可被组胺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阻断
Ca2+、低血糖、咖啡因、酒精
促胃液素
刺激壁C分泌胃酸
刺激胃蛋白酶原的分泌
刺激ECL分泌组胺,间接刺激壁C分泌胃酸
促进消化道黏膜的生长,和刺激胃、肠、胰的蛋白质合成
加强胃肠运动和胆囊收缩,促进胰液胆汁分泌
迷走神经
胃运动
形式
容受性舒张
胃容量大大增加,胃内压力保持不变,防止食糜过早排入十二指肠
紧张性收缩
保持胃的正常形态和位置,防止胃下垂
使胃内压↑,促使胃液渗入食物
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蠕动
胃排空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排空速度:糖>蛋白质>脂肪
直接动力
胃内压>十二指肠内压
原动力
胃平滑肌的收缩
促进
胃排空速度与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壁内神经丛反射
迷走-迷走反射→胃泌素↑
胃运动↑,胃内压>十二指肠内压,胃排空↑
食物机械扩张或化学刺激
胃窦部G细胞
胃泌素↑
胃体和胃窦的收缩→胃内压↑→促进排空
幽门括约肌的收缩↑→抑制排空
综合效应是延缓胃排空
十二指肠抑制
肠-胃反射
PH降到3.5~4.0时可引起
肠抑胃素
促胰液素、抑胃肽
消化间期胃的运动
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间歇性强力收缩,伴有较长静息期的周期性活动
呕吐
中枢在延髓
小肠内消化
胰液的分泌
成分
小导管细胞:HCO3-和水分
腺泡细胞:胰酶
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
在辅脂酶存在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脂肪泻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酸,组织液等也能胰蛋白酶原活化
调节(体液调节为主)
体液调节
促胰液素
作用于胰腺导管上皮→分泌水和碳酸氢盐,酶含量少
刺激:盐酸>蛋白质、脂肪酸>糖(基本不起作用)
缩胆囊素
作用于胰腺腺泡→促进胰液各种酶的分泌
刺激:蛋白质最强,糖类无作用
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
作用于胰腺腺泡→胰腺分泌↑
胆汁的分泌
性质
肝胆汁弱碱,胆囊胆汁弱酸
成分
不含消化酶
胆盐(最重要)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固醇
溶剂是卵磷脂
胆固醇过多/卵磷脂减少→胆固醇析出结晶→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
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决定胆汁颜色
结合型溶于水,游离型不溶于水,后者增多→胆红素结石
作用
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中和胃酸及促进胆汁自身分泌
肠-肝循环
调节(体液调节为主)
体液调节
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胆盐
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肝胆汁分泌胆囊收缩
小肠液的分泌
性质
弱碱性
成分
肠激酶
小肠黏膜对扩张性刺激最为敏感
小肠运动
形式
紧张性收缩
其他运动的基础,保持小肠一定形态和位置
分节运动
(特有)环形肌
空腹时不存在
作用
使食糜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增强食糜与小肠黏膜的接触
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蠕动
蠕动冲,逆蠕动
调节
壁内神经丛反射
食糜对肠壁的机械和化学刺激
外来神经
副交感N兴奋→肠运动增强
交感N兴奋→肠运动抑制
体液调节
胃肠激素
回盲括约肌
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的环形肌明显增厚
防止肠内容物过快过早进入结肠,防止大肠内容物的反流
肝脏(最大消化腺)
功能特点
血液供应
供血丰富
代谢特点
进行三大物质代谢
生理功能
分泌胆汁
物质代谢
解毒功能
防御和免疫功能
调节循环血量,合成凝血因子;参与机体产热、水电解质平衡等过程
大肠
大肠运动
形式
袋状往返运动
分解推动和多袋推进运动
蠕动
排便
大肠内细菌
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合成维生素B和K
吸收
吸收部位
口腔、食道
不吸收
胃
酒精、少量水
小肠
营养物质主要吸收部位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
胆盐和维生素B₁₂在回肠被吸收
大肠
水、盐
主要物质吸收
水分
小、结肠
血液、淋巴
被动吸收
分子
渗透压梯度是主要动力
钠
小肠
血液
主动转运
钠离子
钠泵提供原动力;伴随着水、葡萄糖、氨基酸和负离子等物质的吸收
铁
小肠上部
血液
主动转运
Fe²﹢
维C、胃酸促进铁的吸收;植酸、草酸、磷酸阻止铁的吸收;铁的吸收与机体需要程度有关
糖
小肠
血液
入肠上皮:继发主动
入血细胞:易化扩散
半乳糖和葡萄糖
单糖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己糖快(半乳糖、葡萄糖最快,甘露糖最慢),戊糖慢
钙
小肠各段的细胞旁途径被动吸收为主,十二指肠的跨上皮细胞主动吸收为辅
促进
VitD、钙磷比值、钙盐的水溶液状态、一定酸度、脂肪、乳酸,色、赖和亮aa促进吸收
抑制
草酸、植酸、磷酸
蛋白质
加热变性后易消化→在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被吸收
未加热难吸收→回肠吸收
脂肪
长链
上皮细胞重新合成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出胞释放后经淋巴管吸收
中、短链
在小肠上皮细胞中不再变化,它们是水溶性的,可直接进入血液而不入淋巴
胆固醇
过程
食物中的胆固醇(部分脂化)→游离胆固醇→混合微胶粒→小肠上部被吸收→重新脂化→胆固醇酯→与载脂蛋白一起组成乳糜微粒
影响因素
促进吸收
食物胆固醇↑,其吸收↑,但两者不呈线性关系。脂肪、脂肪酸、胆盐促吸收
抑制吸收
各种植物固醇(豆固醇、β-谷固醇)→竞争性抑制妨碍其吸收
纤维素、果胶、琼脂→与胆盐结合形成复合物,阻碍微胶粒形成,抑制吸收
抑制肠黏膜载脂蛋白合成的物质可因妨碍乳糜微粒的形成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维生素
大多数在小肠上部,依赖于Na+同向转运体吸收
维生素B12在回肠被主动吸收
迷走-迷走反射
中和胃酸,从而HP能在胃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