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也属于会计政策,一起来看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知识吧。
会计科目和账户知识总结,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所反映经济内容的进一步分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会计政策概述
会计政策概念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也属于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的特点
(1)会计政策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中作出指定或具体选择
(2)会计政策应当在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选择
(3)会计政策包括会计原则、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三个层次
会计政策的披露
企业应当披露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不具有重要性的会计政策可以不予披露
判断会计政策是否重要,应当考虑与会计政策相关的项目的性质和金额
会计政策变更概述
会计政策变更概念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企业的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企业不能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并不意味着企业的会计政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变更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会计政策变更并不会削弱会计信息质量,因取得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政策变更,会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
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步骤
(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第一步,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追溯调整或财务报表追溯重述的,应当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2)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会计政策变更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3)调整列报前期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4)附注说明
未来适用法的会计处理
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的情况下, 企业应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①国家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按照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②国家没有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3)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的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对于以下特定前期,对某项会计政策变更应用追溯调整法是不切实可行的
①应用追溯调整法的累积影响数不能确定
②应用追溯调整法要求对管理层在该期当时的意图作出假定
③应用追溯调整法要求对有关金额进行重大估计,并且不可能将提供有关交易发生时存在状况的证据和该期间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信息与其他信息客观地加以区分
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
(1)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
(2)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
(3)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会计估计概述
会计估计概念
会计估计,是指财务报表中具有计量不确定性的货币金额
会计估计的特点
(1)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2)会计估计应当依据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3)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
会计估计变更概述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会计估计变更情形包括
(1)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2)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会计估计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只是由于情况发生变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得变更会计估计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则属于前期差错,按前期差错 更正的会计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1)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
(2)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3)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
(1)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2)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3)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4)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如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等)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
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前期差错概述
前期差错概念
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 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内容
计算以及账户分类错误,采用法律、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不允许的会计政策,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舞弊
前期差错变更的会计处理
不重要的前期差错的会计处理
采用未来适用法
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 属于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重要的前期差错的处理
追溯重述法
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前期差错更正的披露
(1)前期差错的性质
(2)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
(3)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