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与生活》第六章
出版信息 书名: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简体中文版) 原作名:Psychology and Life 作者:[美]理查德·格里格、[美]菲利普·津巴多 译者:王垒 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2016-1-1 ISBN: 9787115409362
《心理学与生活》 第十二章 出版信息 作者:[美]理查德 •格里格[美]菲利普 •津巴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Psychology and Life 译者:王垒 出版年:2016-1-1 ISBN: 9787115409362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对境外中资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驻在国有关法律法规、企业本身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
六、学习与行为分析
(一)学习的研究
什么是学习
关键特征
基于经验的过程
学习只有通过经验才能发生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行为潜能:行为不能显示学习的全部内容,如态度
行为:学习从行为表现的进步中显现
相对一致的变化
行为或潜能的变化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
学习的简单形式
习惯化
当刺激重复出现时,你会减少行为回应
如:对于打呼声的适应
敏感化
对重复呈现刺激的反应会变得更加强烈
如: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
敏感化在刺激很强烈或令人不适时更可能发生
行为主义与行为分析
华生
创立了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派
华生将心理学的首要目标定义“预测和控制行为”。认为可观察的行为才具有研究意义
斯金纳
按照斯金纳的观点,心理活动,如思维和想象,并不能产生行为。相反,它们都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样本。
行为分析
强调寻找学习和行为的环境决定因子
(二)经典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的意外发现
定义
反射
一种由与有机体生物学相关的特定刺激自然诱发的
无条件刺激UCS
指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的刺激,且不需要经过学习,与生理需求有关
无条件反应UCR
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先天反射行为
条件刺激CS
与能引起这一反应的刺激多次同时出现,那么前者就可成为后者的信号而引起与后者单独作用时的相同反应
例如,将吹哨声同鸭群喂食同时进行,多次重复后,单用哨声就可唤回鸭群集合。此时的哨声就成为鸭群集合就食的条件刺激。
中性刺激
指不能自然引起条件反应,但通过与强化物配对呈现,可变成条件刺激的任何刺激
条件反应CR
经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几次匹配,建立条件反射后,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射反应
基本特点
条件作用之前:ucs-ucr
条件作用之中:ucs+中性刺激-ucr
条件作用之后:cs-cr
学习的产生:创造‘cs-cr’联结
条件作用过程
习得
音叉声(CS)引起唾液分泌(CR)的现象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试验的重复而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
时机
通常,延迟条件作用模式下,条件作用最有效
消退
当声音出现,而食物不再跟随声音出现,唾液分泌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少
消退只是削弱了行为,并未消除掉最初的学习
自发恢复
消退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无需再与食物(UCS)匹配,音叉声(CS)又能引起唾液分泌的现象
刺激泛化
狗狗听到类似音叉声(CS)的声音时,也能分泌出唾液,即新刺激与CS越相似,反应就越强
刺激辨别(分化)
对与CS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在泛化和分化间找到平衡
雷斯科拉的实验
结论:cs除了和ucs在时间上相接近,还要有
预期性:必须可靠地预期ucs的出现
信息性:必须在环境中能提供信息,刺激越强,与其他刺激对比越鲜明,越容易被注意到
应用
情绪
厌恶情绪与某种事物所连接
药物抗药力
成瘾性物质的使用情景作为条件物刺激存在,个体在情景中通过组织药物的负面影响而学会了保护自己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
效果律
带来满意结果的反应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大,带来不满意结果的反应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少
行为的实验分析
操作:任何有机体自发产生的行为,影响环境
操作性条件作用
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有机体的某种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在相同的情境中其反应概率就会提高的现象
操作性行为
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
强化相倚
指某一反应和他使环境变化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例如,鸽子啄食一个圆盘(反应)通常都伴有谷物的呈现(环境中的相应变化)。这种一致性的关系或强化耦合,通常增加鸽子随后的啄食频率
强化
强化物
能增加个体行为概率的刺激物
正强化
增加个体喜爱的刺激物,为了增加其行为反应概率
负强化
减少个体厌恶的刺激物,为了增加其行为反应概率
逃脱条件作用
回避条件作用
操作性消退
同经典条件作用一样,若将强化消除,操作性消退就会出现
惩罚
惩罚物
能减少个体行为概率的刺激物
阳性惩罚
增加个体厌恶的刺激物,为了减少其行为反应概率
阴性惩罚
减少个体喜爱的刺激物,为了减少其行为反应概率
辨别性刺激和泛化
辨别性刺激
表明反应能否被强化的刺激
三项相倚
辨别性刺激—行为—结果
强化物的特性
条件性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
生物学因素:水、食物等
其他中性刺激与逐渐与初级强化物联合在一起,而对操作反应起作用
普雷马克原则
高概率活动强化了低概率活动
反应剥夺:当阻止动物进行某项行为时,这种行为会变得更喜爱且被强化
强化程序表
部分强化效应
在部分强化程序表中习得的的反应比那些在连续强化中习得的反应更能抵抗行为的消退
固定-比率强化
强化物在个体做出一定次数的反应后才出现
可变-比率强化
强化物在个体做出不定次数的反应后才出现
固定-间隔强化
需要强化的行为在前次强化之后,经过某段固定的时间间隔(例:每20s呈现一次)再次发生才能给予强化
可变-间隔强化
需要强化的行为在前次强化之后,经过某段不固定的时间间隔(例:5s 8s 12s等不固定呈现)再次发生才能给予强化
行为塑造
连续接近塑造法
对任何连续接近并最终与预期反应相匹配的行为进行强化
(四)生物学与学习
本能漂移
习得的行为也会向着本能行为漂移
味觉—厌恶学习
提供的食物有一种新的味道,并使小鼠生病,它将再也不会食用有这种味道的事物
(五)认知对学习的影响
比较认知
认知地图
条件作用不仅涉及刺激情景之间或反应与强化物之间形成简单的连接,它还包含对全部行为背景中其他各方面的学习与表征
概念性行为
人类并非是能够应付这种挑战的唯一动物。鸽子也具有利用概念性差异的认知能力
观察学习
行为的习得出于对他人行为结果的观察
过程
注意
记忆
再现
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