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霸训练
掌握学习本质:快速找到学习捷径 无论是高考,考研,考公,各种技能考试, 学会学习本身,一切学习过程将简单易行
编辑于2023-04-12 11:19:57 山西"高效学习必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计划表帮你科学对抗遗忘。表格包含365天序号追踪,每日学习时间、内容记录,以及5分钟、30分钟、12小时的短期记忆复习周期和长期复习周期,按1天、2天、4天、7天、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关键间隔重复强化记忆,打钩标记完成进度。结构化设计让知识牢固扎根,适合长期备考或技能提升。"
"高效学习必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计划表帮你科学对抗遗忘。表格包含365天序号追踪,每日学习时间、内容记录,以及5分钟、30分钟、12小时的短期记忆复习周期和长期复习周期,按1天、2天、4天、7天、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关键间隔重复强化记忆,打钩标记完成进度。结构化设计让知识牢固扎根,适合长期备考或技能提升。"
"40天高效攻克考研专业课!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科学计划表,帮你稳扎稳打对抗遗忘。表格包含40天的详细复习周期,清晰规划每日任务。只需按日期填写并严格执行,记忆留存率翻倍!告别盲目复习,用数据化工具冲刺高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高效学习必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计划表帮你科学对抗遗忘。表格包含365天序号追踪,每日学习时间、内容记录,以及5分钟、30分钟、12小时的短期记忆复习周期和长期复习周期,按1天、2天、4天、7天、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关键间隔重复强化记忆,打钩标记完成进度。结构化设计让知识牢固扎根,适合长期备考或技能提升。"
"高效学习必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计划表帮你科学对抗遗忘。表格包含365天序号追踪,每日学习时间、内容记录,以及5分钟、30分钟、12小时的短期记忆复习周期和长期复习周期,按1天、2天、4天、7天、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关键间隔重复强化记忆,打钩标记完成进度。结构化设计让知识牢固扎根,适合长期备考或技能提升。"
"40天高效攻克考研专业课!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科学计划表,帮你稳扎稳打对抗遗忘。表格包含40天的详细复习周期,清晰规划每日任务。只需按日期填写并严格执行,记忆留存率翻倍!告别盲目复习,用数据化工具冲刺高分。"
考霸训练 学渣逆袭
1、学习之前
• 容易受挫,是因为低估了事情的难度。学习比建大楼还要难! • 要百分之百扎扎实实的掌握所学,又要极速推进,那么必然导向的操作就是随时随地复习! • 若想极速前进,必须高频回顾。缓慢的精细加工,是高效能的必经之路。 • 这么做的人,不足千分之一。 •“反者,道之动。”——《道德经》
循序渐进的学习,适用于任何考试实战! 1.看似进度慢(许多人因为进度焦虑); 2.正确率明显提升; 3.理解力明显增强 4.信心大增 5.从学业精进到人生精进。
学习的核心算法
低效率的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混乱
为学日益:真的为学真的日益 在思维上,进步本的本质是随时随地考自己、导入信息、输出信息、盘点信息、让知识在大脑中高度清晰有序化,试图让你在脑海里秒搜信息,随时调取知识库,日常读书不再记不住、用不上,真正意义上达到,“之前看过的东西,几秒钟就能找到”的境界。 最终,无处不在的只是一个字,真。
2、30天突破学习低谷,学渣逆袭
低谷 看不清自己,未找出核心因果关系
是什么让我们深陷焦虑与绝望? 收获不如起初那么大了。 为什么收获不如起初那么大了? 因为所学的东西,大多已经忘了。 为什么所学的东西已经忘了? 因为没有及时复习。 为什么没有及时复习? 因为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 …….陷入思维混乱和挣扎……
只要高频回顾,就能极速推进。
学习,绝不是处理抽象的知识或者形象的图画。 学习不像长肌肉,学习就是长肌肉。 必经途径就是重复,无论什么方式。
为什么有些人永远处在学习痛苦中?
学习焦虑之源 只会加减法却急于掌握量子力学方程
我们学习效能太低, 因为我们太聪明了,以为自己一口气能学很多东西; 我们太傲慢了,以为学到一点东西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们太盲目,无视世界上最伟大的头脑,以为自己比他们更厉害。 所以,一次次陷入思维混乱、学业挣扎、甚至人生危机。 我们胆怯,不敢如实的看待这个过程; 我们畏惧,不敢直视真相,采取断然行动。 我们贪婪,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所以厌食,还强迫自己继续吃。 “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
3、掌握学习本质:快速找到学习捷径
按照学习的本质定义学习就是捷径。 思维训练程序 1)选择优秀文章背诵,具有永久价值、不枯燥,历久弥新; 2)拆成单个句子,复杂句子拆分成短句; 3)循环往复、循序渐进背诵、默写; 4)理解文章含义; 5)背默下一句之前,把以往所学背默一遍,遇到卡顿错漏重复背默; 6)直到这些文章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随意调遣使用。
如何强迫自己学习? 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 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为基础的, 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 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核聚公号 《两个星期自学完高中数学实际吗?》 1)基本概念定义背熟; 2)能独立推导出来一切可以推导的,独立推导熟练; 3)相关感悟、弄懂的题目装进进步本。 4)反复重做、标注,达到不忘,熟练; 5)回环往复循序渐进,用前面的知识理解后面的,反之亦然,融会贯通。
4、建立专家水准,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康奈尔笔记法 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尽量多记。 简化(Reduce):课后,及早将归纳、提炼记录在副栏。 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复现所学。 思考(Reflect):记录各种问题、感悟体会。 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
进步回路
思考
入门、专业、精英、大师。 你的笔记属于哪个级别? 信念即自我预言效应。
5、打造极致心态:成为满分考生
99% is the same as zero. 99%等于零。 If you are gonna do 99, go ahead and stay home. 如果不能做到百分百,径直走,回家吧。 --Will Smith
What I cannot a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 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 Know how to solve every problem that has been solved. 知道如何解决每一个已经被解决的问题。 --费曼(Richard Feynman)
欲求其上, 必求上上。
我唯一能想到的比较根源的原因就是, 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把握住了点滴, 记录下来的内容几乎都被我掌握住了。
“淘汰自己,否则竞争对手将淘汰我们”。 ——英特尔前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S.Grove)
思考
1)在你的学业中,哪个环节做到了极致?效果如何? 2)哪个环节,你可以做到极致?
6、细分阶段目标:让成就感加速学习步伐
核聚:核心算法 掌握任何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思维模型 如何频繁体验成就感?如何快速上瘾,加速学习进程?
Specific 具体 Measurable 可测量 Amazing 兴奋 Realistic 现实 Time bound 时效
名人案例
托尔斯泰,“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林语堂 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熟诵。 仿效要是整句的仿效。 热诵则效仿之后必回环练习。 最重要的,是学时必整句吞下,再整句吐出来。 每日选二三句。 回环熟诵
让你的目标粉末化=频繁体验成功=快速上瘾
一天10句英语,21天210句(21篇)暴力突破 1)上午,二三句,回环熟诵(上班路上); 2)下午,二三句,回环熟诵(下班路上); 3)晚上,复习全天,回环熟诵,精准默写; 4)复习以往全部,回环熟诵,错误之处,精准默写; 5)继续推进,选四五句,回环熟诵。
5篇(为一组)是一个里程碑 第一组,已经突破,建立自信,建立方法; 第二组,挑战更大,训练元认知; 第三组,进入细节,整合到自己的生命; 第四组,浑然忘我,欲罢不能。 第五组,整体回顾,构建强大的知识体系。
学到什么 >> 学了什么 学到什么说不清=慢性自杀
《微习惯》
是什么 大幅度缩减版
每天俯卧撑 100 → 1
每天写作 3000 → 30
每天读书 1本 → 1页
好处 目标足够小
潜意识不觉得受到控制和压力
边际效应递减慢(不打折)
如何养成
制定
执行(因为小,容易超额完成)
养成(成就感强,效果显著)
思考
1)你定的目标总是达不成,原因是什么? 2)你有哪些成功达成目标的经历?哪些亮点可以继承?
7、构建学习方案:增幅学习效果,指数增长
Rule No.1:Never lose money 不要亏钱。 Rule No.2:Never forget rule No.1 永远不要忘记法则1 Net worth of Warren Buffett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一朱元璋
曾国藩 “结硬寨,打呆仗”。 • 他的天资不算聪慧,在军事上也没有什么出神入化的高招。他崇尚“守拙”,而“守拙”就是高招。 • 每到一个新地方,选择背山靠水之地,修墙挖壕,打造坚不可摧的“硬寨”,立于不败之地。 • 攻城,不断挖壕沟,化进攻为防守,把敌城围的水泄不通,弹尽粮绝之后,自动投降。
结硬寨 简而言之,就是先不输,再求赢。 这不就是巴菲特常说的“安全边际”和“绝不亏钱”嘛!
打呆仗 这就是不取巧,不贪图一战功成,而是靠一场场小成功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不就是稳定复利的思想吗?
一天之内实现学习跃迁 1)巩固所学,永远是最重要的; 2)划分明确的专题; 3)分组练习,力图达到100%正确率,实现跃迁。
思考
1)如何可持续的跃迁? 2)如何体验到熟练掌握知识的感觉?
8、学习的终极算法:构建你的增长引擎
如何理解学习机器? 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查理·芒格
《终极算法》佩德罗·多明戈斯 • 机器学习五大学派,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主算法,能帮助人们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如果整合所有这些算法的优点,就有可能找到一种“终极算法”,该算法可以获得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知识,这也必将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 不论你身处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了解终极算法都将带给你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预测以后的科技发展,布局未来,占位未来!
核聚:核心算法 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思维模型
元认知 为什么是终极的? 因为它是一切学习方法的内核。它是你的学习增长引擎。
如果你制订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找到一种能够朝着目标推进的计量手段——以类似于罗森描述的那种反馈环路的方式,你就可以取得不可思议的进步。 比尔·盖茨公开信:我希望挥舞量化的魔棒(2013)
进步回路
考试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衡量知识的掌握程度; 为改进学习方法提供标准; 让学习上瘾。 如果学习回路闭环,则考试上瘾。
学习增长引擎与企业增长引擎是同样的正反馈回路
思考
1)你的学习增长引擎是什么? 2)你的人生增长引擎是什么?
9、学习专业知识:费曼的超级阅读法
1.掌握专业知识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信息密度大) 2.克服障碍的方法是什么?
理查德·费曼 Rechard Feynman 如何成为天文学家?——物理学大师的学习方法。 一本书、一句话 让妹妹成为了天文学家。 “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 不只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万遍。 ——郑板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形容吗?
• 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 中有勇猛精进之心, 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 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曾文正公全集》【七】文集卷四国朝先正事略序
• 任正非:“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妹。” • 背负着这种重托,我在当时的环境下,将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两遍,学习了逻辑、哲学。还自学了三门外语,当时已到可以阅读大学课本的程度。
思考
1)你是怎么读书的? 2)你读书的榜样是谁?
10、记忆任何知识:打造学霸的超强记忆力
只有千分之一的人能扛住遗忘的残酷。
1.记忆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如何记住一堂课的内容?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残酷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艾宾浩斯、1885)
随时随地,高频回顾。
如果你真的想记住什么,请在一天之内完成
《记忆之网》 当两段记忆发生的间隔大于一天,后一段记忆的存储就不再得益于前一段记忆所触发的神经元兴奋性的增强,因此将被存储在完全不同的神经元群体中。
• 学习,绝不是处理抽象的知识或者形象的图画。 学习不像长肌肉,学习就是长肌肉。 必经途径就是重复,无论什么方式。 • 如果不及时把知识从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 那么你将浪费数倍于你初学一个知识的时间。
不断拔掉电源=无穷时间和能源烧不开一壶水
如何记住一堂课的内容? 1.随时随地,高频回顾; 2.丰富联想,从上下文到相关知识。
思考
1)你有没有测试过自己的遗忘速度? 2)你用过什么方法有效巩固自己的记忆?
11、高效提升分数:构造你的进步回路
为什么是终极的? 因为它是一切学习方法的内核。 它是你的学习增长引擎。
思考
1)你的学习思维程序是什么? 2)如何检验自己的学习思维程序?
12、惠勒提问法: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
史蒂夫.乔布斯对Mac电脑的评论, “等到你真正理解了问题,你会想出很多复杂的解决方案,因为它的确错综复杂。大多数人止步于此。但有少数人会继续在午夜冥思苦想,最终理解问题背后的深层规律,找出简洁优雅的解决方案。但是,能走到这一步的人太过罕见。”
“没有问题,没有答案。” ——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 (John Archibald Wheeler)
为什么提问是高效学习的利器?
提问是高效学习的利器。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 问题会让人思维集中、欲罢不能。
什么是好问题?
A.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B.一旦得到解答就能扭转局面; C.别人不曾提出,或者不曾给出好答案。
1.学习为了什么? 进步,否则都是幻想,而且不断受挫,陷入思维混乱和负面情绪。 2、今天进步了多少? 测量(进步本里记下了多少知识、改错和弄错的题目),否则是糊涂。 3、今天哪里有进步? 新学的知识点,改错,原本不会弄懂的。否则就是糊涂。 4、今天的进步能不能保持住? 随时随地复习进步本,周期性的重做,检测性质的重做,再标注。 每题完毕回顾检测,每科完毕回顾检测,每天完毕回顾检测。 5、如何加速进步? 更多的进步本内容,挑战更难的题目。 6、如何检验进步? 回顾、做题、大量的测试,模拟考试;查缺补漏,寻找新的进步空间。 7、进步的本质是什么? 一步一步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8、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基于模仿的大量练习。 9、有没有彻底掌握? 有。否则,重复上述过程。 10、(随时随地问自己)有没有自我欺骗? 没有。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如何提出好问题?
A.不断提问; B.把你寻找到的答案记录下来; C.与别人的答案做比较,迭代改进。
高效学习的“天问”
你究竟学到了什么? 如果不如意,那么学习方法一定有问题,寻找方法。 在刚刚过去的5分钟里,你究竟学到了什么? 如果不如意,赶紧回顾。
思考
1)你问过的好问题是什么? 2)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3、费曼终极学习法:考试能力的镜像迁移
世上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 如何掌握?
费曼——硅谷导师 • 理查德·费曼演讲的照片被用于苹果系列海报之一。 •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费曼的生动讲解使科学充满了趣味,而且绝无其他人能够比他做得更好。 • 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喜欢费曼,认为费曼对自己的人生轨迹影响很大,对他赞不绝口。Google的另一位创始人拉里·佩奇也推崇费曼的作品。
费曼创造回路
1.选择主题(相关材料) 2.讲给外行(演讲、写书) 3.发现鸿沟 4.研读材料
1.“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 2.“解决每一个被解决了的问题。”Know how to solve every problem that has been solved.
学习金字塔
• 主动学习优于被动学习 • 教是最好的学 • 教给他人,学习效率90% • 创造作品,效率超过100%
思考
1)你给别人讲过知识和题目吗? 2)你是否为此做过充分准备? 3)你收获最大的一次是什么?
14、复现所学内容:如何在大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在大脑中呈现知识为什么重要? 如何在大脑中呈现知识? 如何在大脑中实现知识进化?
7步实现高效学习
1、如实面对“不知道”; 2、“做”中学; 3、意识到许多问题没有答案; 4、勇猛精进的行动; 5、知识和技能的视觉化; 6、把知识解释给孩子听; 7、能用一句话归纳;
刻意练习
• 心理表征是专家和高手的特质 • 当我们说心理表征是指当我们谈论XX时你心里面浮现的那副画面时,请记住:画面完全等于心理表征,这个谈论XX,然后浮现出一幅画面,以及画面的具体细节这整个呈现方式才是心理表征。 • 表征(representation)是知识在个体心理的反映和存在方式。按知识的种类及其提取方式,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心理表征:认知地图、心像、图式和心理语言。
任何复杂的知识,它本身都自成体系,是高度有序化的。我们觉得混乱,是我们尚未把知识明晰化的一个过程。如数学,有很多分支,每个分支又有很多细节。优先做的是从那个分支的核心概念出发,那个核心概念是怎么引出来一系列的子概念,一个核心命题怎么引出来的一系列的子命题,把这个一条线一条线的走清楚,一步步形成知识框架。使零散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放进大脑,不混乱,提取效率高。
知识框架的做法: 1、优先参考已有的很好的知识框架(树状图、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哪怕照抄,捋清楚 2、在大脑里逐渐清晰成像,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知识:应用产生价值。 智慧:预测预判检验。
思考
1)你的大脑中有哪些清晰的知识? 2)如何让你的知识清晰化? 3)你的学习路径清晰吗?
15、用案例加强理解:用案例说明一个知识
1.如何理解一个知识? 2.什么是真知识/假知识?
• 我认为这个世界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种: • 一种是普朗克知识,它属于那种真正懂的人。他们付出了努力,他们拥有那种能力。 • 另外一种是司机知识。他们掌握了鹦鹉学舌的技巧;他们可能有漂亮的头发;他们的声音通常很动听;他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实他们拥有的是伪装成真实知识的司机知识。 ——芒格(南加州大学演讲)
1,具备司机知识,已经很难; 2,一万次练习定律; 3,然后具备真知识; 4,反复运用一万次练习定律。
思考
1)你能清晰描述的案例有哪些? 2)根据这些案例,你还能挖掘出哪些知识?
16、用题目增进理解:从越少越好到多多益善
题海战术到底是好还是坏? 1.为什么有人注重少而精? 2.为什么有人主张多多益善? 3.二者矛盾吗?
马太效应造就的天才——费曼 • “我记得那是在中学,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有个家伙拿着一个几何难题,或者他的高等数学作业里的什么玩意儿凑过来。我不把这个该死的东西弄出来,我是不会作罢的——这要花费我15到20分钟。 • 但是在一天当中,另外些家伙拿着同样的问题来找我,那我一眨眼就给他做好。因此,一个家伙花费了我20分钟,而另外五个家伙认为我是个超级天才。 • 因此,我得了一个虚名。在上中学的时候,人能知道的每一个难题,都一定会弄到我这儿来。人所发明的每一个该死的、疯狂的难题,我都知道。”
回测 第一,质永远比量根本; 第二,保住质的前提下,多多益善。
思考
1)你的脑海里有没有透彻掌握的题目? 2)你熟练掌握的题目有多少?
17、联想思维:从知识点到思维之网
大脑中的知识点零散(凌乱)怎么办? 终极原因是你的大脑里并没有清晰的知识点。
1、深入挖掘一个点,挖出整个网络
让知识点在大脑里高度清晰 就是这样,把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学会"翻译“——学到的任何东西,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
2、抓住核心概念主导的核心架构 3、通过模板,构建自己的思维模板
思考
1)哪些知识点是你明确掌握的? 2)这些点之间有什么关联? 3)你有自己的思维模板吗?
18、融会贯通,用知识解读题目和案例
为什么你的知识零散?而专家可以滔滔不绝。 为什么你学到的知识用不上?而专家可以学以致用。
测试效应
考试(测试)不仅是检测手段,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测试效应(Testing effect) • 认知科学家已证实了一种名为“测验/考试效应”(testing effect)的现象,即参加测试,而非经过(常规的)学习,可以增强个人之后对考试内容的记忆。
测试有助于提高参与者的长期记忆力。 测试比常规学习能够提升50%的学习效果
如何高效运用测试效应(testing effect)? 随时随地复习,随时随地考自己 =考试不紧张 =高频、高强度的刺激神经系统,加速神经系统重塑,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学习=重塑神经系统=重塑生命 学习比盖大楼更困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学习,工作,赚钱,遵循同一法则
Rule No.1 : Never lose money.
常识,常人
Rule No.2 : Never forget rule No.1.
洞见,奇人 (测试效应,高频问自己)
漏斗效应
惨败之源——漏斗效应 (失败发生在每个瞬间,而非结局)
说不清学到了什么(而非学了什么)=慢性自杀
平庸的人追求奇思妙想,至人只是常。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通盘无妙手) 把握命运=把握一个个能把握住的瞬间。
思考
你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的哪些方法、原则可以用来解决人生问题?
19、触类旁通:完整复现知识
感觉知识太多太庞杂怎么办? 反复呈现所学 想清楚的每个点滴都算数
理科知识 把握核心逻辑 反复运用, 反复呈现, 在大脑中运算。
文科知识 抓住核心概念主导的核心架构,反复在大脑中呈现、运算
• 潜入心灵的深海 • 人内在的心理世界,如同一片深海。那是一个奇妙而丰富的世界,充满了想法、感情、记忆、梦想、希望和心愿。 • 当然,它也是混沌动荡的,我们能在那里体验到所有积极情绪的黑暗面——恐惧、懊悔、担心、遗憾、梦魇。 • 你也可以把第七感想象成一种非常特殊的镜头,透过它,我们能够比以前更清楚地感知自己的心理。 • 这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镜头,一旦拥有,我们便能深深地潜入内心的那片海,探索自己以及他人的内心世界。 • 作为人类特有的能力,第七感使我们能够密切地、细致地、深入地检视自己思考、感受和行为的过程,重新塑造、重新定向内在的经验,从而使我们对日常行为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对未来拥有更大的创造力量,使我们成为自己人生故事的创作者。 • 基于神经科学的研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通过培养第七感的技能,我们能创造心理与情绪的改变,这些改变涉及大脑的物质层面。通过发展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心世界的能力,我们便拥有了重新塑造神经通路[…] 摘自:《第七感: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的新观念》一〔美〕丹尼尔·西格尔 什么是第七感 第七感是发展情商和社交商的重要基础,它是一种专注的注意力,使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心理活动。它有助于我们感知自己的心理过程,又不会被这些过程侵袭;它使我们能够摆脱根深蒂固的行为以及习惯性的反应,远离可能会陷入其中的被动的情绪循环。它使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并驯服自己的情绪,不被这些情绪压垮。
思考
1)你能从一章的目录想出一章的所有知识点吗? 2)你能从一张白纸上,默写出一章的所有知识点吗? 3)你重复多少次能做到?
20、战胜拖延:5分钟行动战胜拖延症
拖延的本质是什么?—— 恐惧。 恐惧的本质是什么?——无知。
克服低谷
把知识打成粉末 80%正确率的熟练度=上瘾 Micromastery 《微精通》
战胜拖延
战胜拖延的方法 只做5分钟; 再坚持5分钟; 以此类推。 休息,下一组。
学英语 只背一个句子; 再背一个句子; 回环往复。 休息,下一组。
做题 弄懂一道题; 再弄懂一道题; 回环往复。 休息,下一组。
21、应对急躁:把握住能把握的点滴
焦虑的本质是什么? 急切得到某种抽象而难于得到的东西而不可得。 根源是社会文化造就的贪婪(心理歧变)。
能积微者,速成。——荀子《强国》 不能积微者,不成。
《论语·子路》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 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世事无常, 把握住能把握住的点滴……
思考
1)面对复杂艰难的考试,究竟能把握什么 2)如何区分可以把握的和把握不了的?
22、宁静心态:不断复现知识整体
烦躁不安怎么办?宁静从哪里来? 极致=宁静
致良知 知行合一
龙场悟道 吾心光明 谪官龙场,居夷处困, 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 体验探求,再更寒暑, 证诸五经、四子, 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 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道德经》
思考
1)你在什么时候感到宁静? 2)宁静的过程为什么值得回味?
23、做成一件事: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极致
记者:您的写作秘诀是什么? 史蒂芬·金:一个字一个字写。
You don' t say, "I' m going to build the biggest, baddest, greatest wall that' s ever been built.”不要想着说,我要造世界上最大,最厉害,最宏伟壮观的墙。 You don' t start there.不要抱着这种态度开始。 You say,“I'm going to lay this brick as perfectly as a brick can be laid.”你要说,我要砌好这块砖,砌的尽可能完美无缺。
人生就是数学归纳法(微积分)
思考
1)有哪件事情是你做到极致的? 2)人生中的哪件事让你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