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心理学第五章:思维与想象的思维导图,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普通人在社会上通过实验生理和认知得到发展)
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的思维导图,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思维
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与感知觉的共(不)同点
共同点
思维与感知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不同点
感知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认识的感性阶段
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
思维的种类
依据思维的凭借物及思维的发展阶段,可分为:
感知动作思维(实践思维):(动作;三岁以前)
例如:小孩捏橡皮泥卷起来就说像麻花
具体形象思维:(形象、表象;3-7岁)
例如:儿童数数用手指来数
抽象逻辑思维:(语言;7岁以后)
例如:用数学概念来推导数学的某一命题
依据思维结果的新异程度,可分为:
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固定的模式,去解决问题。
创造思维:有创见的思维。
依据思维的指向性和答案的数量,可分为:
集中思维(求同思维、聚合思维):指向一个方向,导出一个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指向不同方向,得出多种答案的思维。
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特点。
依据思维过程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可分为:
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即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非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即未经过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 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等特点。
根据思维的内容,可分为:
经验思维: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内容的思维。
例如:“月润而风,础润而雨”
理论思维:以理性知识为内容进行的思维。
思维的过程
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和综合
分析(认识更加深入)和综合(认识更加全面)是方向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过程,是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分析要以综合为前提
例如:学一篇文章的时候,老师会先介绍写作背景
比较和分类
比较是在认识上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及其关系的过程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
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认识上抽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过程
抽象和概括是彼此紧密联系的。抽象是概括基础
具体化
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和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
例如: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过程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的阶段
发现和提出问题;
分析和明确问题;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理论检验和实践检验)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p64
知觉情境的影响
功能固着的影响
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
原型启发
定势作用
情绪与动机
迁移的作用
正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负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阻碍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第二节:想象
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来源于客观现实,不是无中生有)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想象的种类
依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分为:
无意想象——梦 特殊形式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概念: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语言描绘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头脑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
例如:人们看过《阿Q正传》之后,根据作者的语言描绘在头脑里可以想象出阿Q的形象。
依赖的条件
刺激物的鲜明生动程度
主体本身表象的丰富程度
对语词、图表的理解程度
个体的知识经验
创造想象
概念: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
例如:鲁迅创作《阿Q正传》中的阿Q
幻想
概念:幻想是个人渴望的、指向未来的想象
种类
科学幻想
理想
空想
创造想象与幻想的联系
创造想象是幻想的基础,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创造想象有一定的幻想成分,幻想也有一定的创造想象的成分
第三节: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分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分散思维的三个特征
流畅性:思维反应的敏捷反应和迅速程度
变通性:应变能力,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独创性: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集合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复合思维)统一的结果
思维的品质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