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请求权基础分论
请求权基础,简而言之,就是据以支持一方当事人向他方当事人主张某种权利的法律规范或法律行为。它是处理法律实务问题的根本,也是法律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及思考方法。请求权基础理论起源于德国,后经台湾学者引入并发展,现已成为我国法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便于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法考的小伙伴快速掌握民法的考点知识,助力您通关法考,2024法考必过!
这是一篇关于合同的保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一、概述二、债权人代位权三、债权人撤销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宪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刑法笔记之刑法总则知识架构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三)请求权基础分论
1.请求权种类(请求权的外在结构)
(1)契约履行请求权
1)主请求权(单个请求权中的体系为例)
成立
成立要件
形式
方式
要约
要求法律行为意思表示完全充分
行为意思
效果意思
表示意思
表示行为
要约与意思实现
要约交错
“格式合同”
一般条款“与不特定多数人订立契约之用”
无效的情况
违反法律、公序良俗
严重损害相对人合法权益
一般条款和非一般条款抵触
效力
除去部分仍然有效
成立抗辩
有效
一般
x3
存在
是否被撤销、解除、终止
特殊
附条件/附期限
效力待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权处分
狭义无权代理
使者和代理人的撤销权归属不同
消灭
清偿、代物清偿
抵销
提存
免除
混同
其他:债权让与、免责的债务承担等
行使:是否有拒绝给付的抗辩权
2)次请求权
一为合同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请求履行合同
有名合同
无名合同C467
法定之债C468
兜底C509
请求违约损害赔偿
恢复请求权
解除契约和保证人责任、损害赔偿不冲突。
物的瑕疵担保请求权
二为解除合同的恢复原状请求权
157
要件
债务人有违约行为
债务人的违约行为有违法性
债务人没有免责事由
债权人发生损害
因果关系
3)履行请求权与第三人:涉他合同、债权让与、债务承担...
(2)类似契约请求权
1)合同解除后的返还义务C566
2)缔约过失责任
情形
有过错时C500
无过错:表意人撤销错误意思表示
3)无权代理人责任
c171
相对方:催告权、撤销权
被代理人:追认权
4)至始客观给付不能的损害赔偿责任
我国《民法典》未规定
(3)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的前提)
适用
适法的无因管理
适法之无因管理阻却违法
不适法的无因管理
仅限于受益人选择接受利益的情形
排除情形
不适法无因管理没有追认时
误信管理
不法管理
幻想管理
注意无因管理和无权处分的辨析(无权处分是“不法”的管理、不真正无因管理、准无因管理。
(4)物上请求权(用物权行为判断是不当得利还是侵权)
1)物权请求权C233-C238物权请求权
确认权利
返还原物请求权
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请求权
修理重做更换恢复原状请求权
损害赔偿请求权
2)占有请求权C458-C462占有保护请求权
占有物返还请求权
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
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
(5)不当得利请求权(不当得利必须要以是否有契约、是否有无因管理、是否有物权基础为前提)
(6)侵权上的请求权(侵权行为最后探讨,因为侵权损害赔偿可以与契约请求权、物权关系请求权并存)
抽象责任
过错
一般过错
过错推定
无过错
具体法条
过错侵权
典型
事实构成(绝对权受侵害+加害行为+责任成立因果关系)一不法性(不法 性阻却抗辩)→可归责性(责任能力抗辩+过错)。
特殊(框架权利侵害)
框架权利受侵害(法益衡量与加害行为、责任成立因果关系、不法性、过错 判断合一)→责任能力(抗辩)。
不作为:绝对权受侵害一→作为义务(推定行为人不作为、责任成立因果关系存在、具有不法性与过错)→尽到作为义务抗辩(同时排除加害行为、责任成立因果关系、不法性与过错)→无避免可能性抗辩(排除责任成立因果关系的条件性)→责任能力(抗辩)。
;给定情形的绝对权受侵害→(推定存在作为义务且作为义务被违反、责任 成立因果关系、不法性与过错)→尽到作为义务抗辩(同时排除加害行 为,责任成立因果关系,不法性与过错)-→无避免可能性抗辩(排除责任 成立因果关系的条件性)→责任能力(抗辩)。
2.检查次序
一为检查请求权的发生以及是否有无效、可撤销、不成立事由、竞合
二为检查请求权未消灭
三为检查请求权的可实施性,是否存在权利行使抗辩
3.请求权的抗辩
(1)权利障碍的抗辩
原因
契约不成立
契约无效
自始客观给付不能
(2)权利毁灭的抗辩
债的终止
(3)抗辩权
种类
1)永久性抗辩权
2)一时性抗辩权
a不安抗辩权
b同时履行抗辩权
c先履行抗辩权
d其他
先诉抗辩权
情势变更抗辩
C580非金钱之债不适宜履行
4.请求权的竞合与聚合
(1)法条竟合
(2)择一竞合(选择性竞合)
(3)请求权的聚合
(4)请求权的竞合/请求权规范竞合
以同一给付目的的数个请求权并存,选择行使之。其中一个请求权因目的达到而消灭时,其他请求权也因达到目的而消灭
5.检查完之后,进行适用:法律适用的逻辑结构
涵射“subsumtion”
具体方式
(1)首先依据案情找出法律规定,分析其构成要件
要求:涵射需要从案例事实去探求法律规范,又要从法律规范中的去剖析要件,来回穿梭于事实和法律之间,以适用法律,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特定案件事实S置于法律规范的要件T之下,以获得一致的结论R
首先应发现T,要来回穿梭于法律与事实之间,T可能有多个,则会发生请求权竞合。发现T之后,应当对T中的要件进行精确定义,越特殊越好
xxx请求的规范基础是什么,援引法条,并对法条进行要件分析
(2)将S与T进行对应,看是否符合T
案例事实涵射于上述各要件如下....
(3)S产生T所规定的R
综上所述,xxx可行使其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