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白细胞疾病的应用
效验医学--《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第九章白细胞疾病的应用,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4-29 14:54:15 陕西第九章白细胞疾病的应用
第一节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概述
一、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分型
(一)髓系肿瘤的分型
1.FAB分型
(1)急性髓系白血病:
MO: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T、B淋巴系标记,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或电镜MPO阳性
M1:急性髓系白血病未成熟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90%(NEC)
M2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成熟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90%(NEC),早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30%(NEC),胞质内有大量密集甚至融合的粗大颗粒,常有成束的棒状小体(Auer body)。M3v为变异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胞质内颗粒较小或无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及周围血中有粒系及单核细胞同时增生:①骨髓中的原始细胞≥30%,单核细胞为20%~80%(包括幼稚和成熟),其余为粒细胞(包括幼稚和成熟);外周血单核系细胞(包括原始、幼稚和成熟单核细胞)≥5×10°/L;若<5×10°/L,需要血清溶菌酶或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等证明单核系细胞存在。②若骨髓细胞与M2相似,需要外周血单核系细胞计数≥5×10°/L,血清溶菌酶高于正常3倍或酯酶染色等证明骨髓中单核细胞增加。③M4Eo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除M4特征外,骨髓中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5%(NEC),此类细胞除有典型的嗜酸颗粒外,还有大的嗜碱(不成熟,暗褐色)颗粒,还可有不分叶的核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依据分化成熟程度分为两型:原始单核细胞型,骨髓原始单核细胞≥80%(NEC)单核细胞型,骨髓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30%,原始单核细胞<80%(NEC)
M6:急性红白血病,骨髓有核红细胞≥50%(ANC)且有形态异常,骨髓原始细胞≥30%(NEC)或周围血原始细胞≥20%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原巨核细胞≥30%,电镜细胞化学PPO阳性,血小板膜蛋白Ib、IⅢb/Ⅲa、Ⅲa(CD41、CD42b、CD61)或凝血因子Ⅲ相关抗原(vWF)阳性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RA
骨髓中的原粒细胞<5%、环形铁粒幼细胞<15%,外周血的原粒细胞<1%,
RAS
骨髓中的原粒细胞<5%、环形铁粒幼细胞>15%,外周血的原粒细胞<1%,
RAEB
骨髓中的原粒细胞5-20%、,外周血的原粒细胞<5%,
RAEB-T
骨髓中的原粒细胞21-29%、外周血的原粒细胞≥5%,可见棒状小体
CMML
骨髓中的原粒细胞5--20%、外周血的原粒细胞<5%,可见棒状小体
(3)骨髓增殖性疾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WHO分型
①骨髓增殖性肿瘤(,MPN);
1.慢性髓细胞白血病,BCR-ABL1 阳性(CML-BCR-ABLI*)
2.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4.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PMF)
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6.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CEL-NOS)
7.肥大细胞增多症(mastocytosis)
8.不能分类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U)
②髓系、淋巴系细胞肿瘤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或FGFRI基因异常(PDGFRB or FGFR1);
③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 MD-MPN);
1.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2.不典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aCML-BCR-ABLI-)
3.幼年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
4.不能分类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MPN-U)
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
难治性贫血伴单系病态造血(RCUD)
难治性贫血(RA)
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RN)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RT)
2.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RS)
3.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RCMD)
4.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RAEB-1)
5.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2(RAEB-2)
6.MDS-未分类(MDS-U)
7.MDS伴单纯5q-
⑤急性髓系白血病及相关的前驱细胞肿瘤。
1、AML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
2.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病态造血)相关改变
3.治疗相关的髓系肿瘤
4.AML,非特指型
5.髓系肉瘤
6.唐氏综合征相关的髓系增殖症
7.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
(二)淋巴组织肿瘤分型
1.FAB分型
L1
L2
L3
2.WHO分型
前驱型淋巴系肿瘤
成熟B细胞肿瘤
成熟N/K细胞肿瘤
霍奇金林白细胞瘤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值肿瘤
(三)系列模糊的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四)组织细胞核树突细胞肿瘤的分型
1.组织细胞肉瘤
2.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3.朗格汉斯细胞肉瘤
4.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
5.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6.成纤维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
7.未定型树突状细胞肿瘤
8.弥漫性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二、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临床特征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一、急性白血病概述
病因
病毒感染
物理和化学因素
遗传因素
机制
1.白血干细胞是白血病起始和维持细胞
2.细胞遗传学水平双次突变,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3.表观遗传学异常与白血病发生的关系。
4.基因多态性与白血病发生的关系。
5.特定病毒基因整合至人特定宿主细胞,如HTLV-I病毒致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临床症状
贫血
出血
发热
浸润
实验室检查
血象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3.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表型分型
2.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ALL/LBL)的免疫表型分型
3.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LBL)免疫表型分型
急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检查
如t(15;17)(q22;q12)形成的PML-RARa融合基因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t(8;21)(q22;q22)形成的AML1-ETO融合基因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型;
inv(16)t(16;16)(p13.1;q22)形成的CBFB-MYHI1见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Eo型)。
急性白血病分子生物学检查
如t(15;17)(q22;q12)形成的PML-RARa融合基因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t(8;21)(q22;q22)形成的AML1-ETO融合基因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型;(M2)
inv(16)t(16;16)(p13.1;q22)形成的CBFB-MYHI1见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Eo型)。
微量残留白血病
二、急性髓系白血病
(一)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
1.AML伴t(8;21)(q22;q22);RUNXI-RUNXITI
血象
骨髓象
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表型分型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2.AML伴inv(16)(p13.1;q22)或t(16;16)(p13.1;q22);CBFB-MYHII
髓细胞肉瘤(绿色瘤)
血象
骨髓象
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表型分型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t(15;17)(q22;q12);PML-RARa及其变异易位亚型
概述
①异常早幼粒细胞的颗粒含有大量促凝活性的酶类物质,常致DIC的发生,出血以皮肤黏膜最为明显,其次为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和阴道,颅内出血最为严重,是死亡的原因之一;
②对常规化疗敏感,但死亡率高,10%~20%的病例死于严重出血;
③全反式维A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能诱导APL细胞分化成熟,亚砷酸(arsenious acid,ATO)能诱导其凋亡,临床治愈率高。
血象
骨髓象
捆绑细胞
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二)急性髓系白血病非特指型
1.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
2.急性髓系白血病无成熟型
3.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型
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5.急性原始单核细胞核单核细胞白血病
6.急性红白血病
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三、前驱型淋巴细胞肿瘤(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B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 with recurrent genetic abnormalities),B-ALL/LBL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
手镜细胞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非特指型(B 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B-ALL/LBLNOS),
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 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
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NK-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
四、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白血病细胞浸润至蛛网膜或其邻近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髓外白血病,是白血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之一。CNSL主要发生在蛛网膜、硬脑膜、脑实质、脉络丛以及脑神经等。
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①血源性扩散,这是CNSL发生的主要途径。白血病细胞通过患者脑部血管向周围脑组织浸润,同时在血管内形成淤积,尤以蛛网膜血管明显。②脑膜种植或白血病细胞直接从颅骨骨髓浸润中枢神经系统。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
(2)CSF常规和生化检查:
(3)FISH、FCM或PCR技术检测:
(4)β2-微球蛋白(βz-macroglobulin,β2-MG)检测:
(5)CSF可溶性CD27检查
(6)CS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第三节 其他淋巴细胞系统恶性肿瘤
一、淋巴瘤
分类
霍奇金淋巴瘤
概述
RS细胞
分类
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ce Hodgkin lymphoma, NLPHL),占HL的5%左右
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占HL的95%左右结
节硬化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sclerosis CHL,NSCHL)
混合细胞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mixed cellularity CHL,MCCHL)
淋巴细胞消减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lymphocyte-depleted CHL,LDCHL
淋巴细胞丰富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lymphocytic-rich CHL,LRCHL)
实验室检查
血象
骨髓象
组织学检查
免疫表型
细胞分生物血检查和遗传学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瘤
疾病表现为组织瘤块形成为淋巴瘤
疾病表型为骨髓和外周血受累时诊断为淋巴细胞白血病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概述:慢淋
实验检查
血象
骨髓象
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表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三、多毛细胞白血病·
概述
实验室检查
血象
骨髓象
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表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四、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实验检查
血象
骨髓象
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表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五、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实验检查
血象
骨髓象
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表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六、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实验检查
血象
骨髓象
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表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第四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单纯髓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伴发育异常、无效造血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风险增高为特征。MDS多发生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及预后在不同类型MDS间差异较大。
病因
①干细胞基因异常:MDS存在原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失活和继发性细胞遗传学异常等,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损伤或突变,骨髓无效造血和分化成熟障碍。
②细胞周期的网络调控系统异常,影响细胞的发育和增殖。③造血微环境改变:一些细胞因子增加了骨髓造血细胞的过度增殖和提早凋亡。MDS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增生,这种无效造血与髓系细胞分化能力缺陷及细胞过度凋亡有关。
④免疫缺陷:某些抗原刺激T细胞克隆性扩增,导致T细胞介导的自身造血抑制及全血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异常表现为自身抗体的产生,这些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多克隆浆细胞增殖有关,免疫缺陷通常在进展期MDS更常见。
⑤有害理化作用:现已证明电离辐射、苯、氯霉素、化疗
药物尤其是烷化剂、拓扑酶抑制剂、乙双吗啉等,可能是MDS的发病田表
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
二、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
三、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
四、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孤立5q缺失
第五节骨髓增殖性肿瘤
一、慢性髓细胞白血病,BCR-ABL1阳性
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四、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五、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
第六节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
一、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二、不典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BCR-ABLI阴性
三、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
第七节浆细胞肿瘤
一、多发性骨髓瘤
二、浆细胞白血病
三、意义未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第八节其他白细胞疾病
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缺乏症
二、类白血病反应
三、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
实验室检查
血象
反应性淋巴细胞
Ⅰ型:泡型或浆细胞型
Ⅱ型: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性
Ⅲ型:幼稚型或幼稚淋巴型
骨髓象
EBV抗体检测
嗜异性抗体检测
嗜异性凝集试验
鉴别吸收试验
单点试验
四、脾功能亢进
五、类脂质沉积病
戈谢病
【概述】戈谢病(Gaucher disease)又称葡萄糖脑苷脂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一组遗传性家族性糖脂代谢病。由于编码β-葡萄糖苷脂酶的GBA基因突变,无β-葡萄糖苷脂酶生成或无活性,导致葡萄糖脑苷脂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大量蓄积,并形成特征性的戈谢细胞。被累及的器官主要有脾、肝、骨髓和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血象
骨髓象:戈谢细胞
细胞化学染色
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检测
β-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检测
细胞学检查
尼曼匹克
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又称鞘磷脂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组织中鞘磷脂酶缺陷致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内鞘磷脂积聚。临床比戈谢病少见,以犹太人发病较多。根据临床表现分为A、B、C、D四种类型。
实验室检查
血象
骨髓象
细胞化学染色
酸性鞘磷脂酶活性剂细胞内脂质测定
六、噬血细胞综合征
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