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律失常
本导图介绍了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中心律失常章节知识点,包括病因 ,诊断,治疗,临床表现等重点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导图介绍了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中心力衰竭章节知识点,包括病因 ,诊断,治疗,临床表现等重点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导图介绍了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章节知识点,包括病因 ,诊断,治疗,临床表现等重点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心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病因
如纤维化与脂肪浸润,硬化与退行性变,淀粉样变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变过程会损伤窦房结,导致窦房结起搏与传导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和心房肌的病变,窦房结动脉供血减少
高血钾,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洋地黄等药物会抑制窦房结功能,需注意鉴别
诊断
临床表现
头晕,黑蒙,心悸,乏力和运动耐力下降,严重者可有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心电图特征
非药物引起的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以下)
窦性停搏或窦性静止与窦房阻滞
窦房阻滞与房室阻滞并存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bradyari- tachycardia syndrome),简称慢快综合征,是指心动过缓与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交替发作
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心房颤动的心室率缓慢,或其发作前后有窦性心动过缓和(或)一度房室阻滞
变时功能不全,表现为运动后心率提高不显著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律等
治疗
无心动过缓症状
无需治疗,定期观察
有症状
起搏器治疗
慢-快综合症病人发作心动过速
应用起搏器治疗后,同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应该考虑抗栓治疗
房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
分类
治疗原则
长期综合管理,即在治疗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的基础上,积极预防血栓栓塞,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
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急性发作期”应根据病人基础的心脏状况,既往发作情况以及对心动过速的耐受程度进行适当处理
如病人心功能与血压正常,可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颈动脉窦按摩, Vasalna动作,咽刺激诱导恶心、将面部浸没于冰水内等方法可使心动过速终止。多次尝试失败,应选择药物治疗或直流电复律。
药物治疗是终止心动过速发作的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首选腺苷,起效迅速,副作用为胸部压迫成呼吸困难、面部潮红、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但其半衰期短于6秒,副作用即使发生亦很快消失
腺苷无效时可改用静注维拉帕米
其他可选用的药物如B受体阻滞剂以短效制剂为宜
伴心功能不全者可选洋地黄类药物
升压药物通过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终止心动过速,适用于合并低血压者,但忌用于老年人高血压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食管心房调搏术亦能有效中止心动过速发作。但当病人出现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或者急性发作应用上述药物无效时,应立即直流电复律
但应注意,已应用洋地黄者不应接受电复律治疗
导管消融旁路可根治预激综合征
对于心动过速发作频繁或伴发心房颤动或扑动的预激综合征病人,应尽早行导管消融治疗
当暂时无条件消融者,为有效预防心动过速的复发,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普罗帕酮或胺碘酮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发生非持续性室速,如无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影响,处理原则与室性期前收缩相同
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者,不必药物治疗
病人症状明显,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应特别注意对病人作好耐心解释和关心,说明这种情况的良性预后,减轻病人的焦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应激等
有器质性心脏病或有明确诱因者应首先给予针对性治疗
持续性室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予治疗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按药物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效应分类的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
胺碘酮的适应症
各种室上性(包括心房扑动与颤动)与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不用于QT间 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复苏后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复发,尤其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适应症
控制需要治疗的窦性心动过速
症状性期前收缩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多形性及反复发作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预防上述心律失常再发
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猝死及总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