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皮亚杰认识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1896-1980)早期研究生物学,1918年进入心理实验室工作,后期致力于研究儿童心理学,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的思维导图,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获得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活动方式。
个性心理特征的思维导图,内容有小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性格。如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并使活动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教育法律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思维导图,未成年人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皮亚杰认识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 运动感知、动作与外界发生联系 客体永久性(9-12个月)
运动感知、动作与外界发生联系
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
客体永久性(9-12个月) ——哥白尼式的革命。
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前运算阶段(2-7岁)
泛灵论 自我中心性 不具有可逆性 不具有守恒性 具有刻板性和集中性
范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有情绪,有动机。
自我中心性(≠自私)
三山实验
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不具有守恒性
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具有刻板性和集中性
刻板性: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往往忽略其他方面,即对规则的绝对遵守。
集中性:作判断时倾向于运用一种标准或维度。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去自我中心主义 思维具有可逆性 形成了守恒概念 能进行逻辑推理
去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的去中心的能力得到发展,儿童认识到他人的观点,能将自己的看法和他人的看法调和起来。
思维具有可逆性
形成了守恒概念 包括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
能进行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具备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思维具有灵活性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能理解符号的概念
具有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可逆思维:对于“在天平的一边加一点东西,天平就失去平衡,怎样使天平重新平衡”的问题,儿童会考虑把东西拿走;
补偿性可逆思维:考虑改变另一边的力臂来维持平衡,不是简筒单地拿走东西,即从另外的方面入手。
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钟摆实验)
思维具有灵活性
总结
对发展阶段性的几点说明
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
他们经历不变的、恒常的顺序,并且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
任何一个特定阶段的出现不取决于年龄而取决于智力发展水平。
皮亚杰在具体描述阶段时附上了大概的年龄只是为了表示各阶段可能出现的年龄范围。
对于教育工作的启示
儿童认知开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其主要特征,应利用特征组织教学。
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主张交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
要注意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