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政治选必三《逻辑与思维》
高考复习政治教材选必三《逻辑与思维》思维导图,梳理了一遍课本的内容,标注了一些重点常考的概念。
编辑于2023-05-09 17:10:53 广东逻辑与思维
思维
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能动性
思维基本形态
抽象思维
概念性
推导性
严谨性
形象思维
形象性
想象性
情感性
逻辑思维基本要求
同一律(确定性)
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性
偷换概念,偷换论题
矛盾律(一致性)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时断定他们都成立
自相矛盾
排中律(明确性)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他们都不成立
两不可
科学思维的特征
追求客观性
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结果具有预见性
概念
基本特征
内涵: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是什么”
外延:反映本质属性事物的范围——“有哪些”
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
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有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不相容关系 (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反对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定义
基本方法:种差+属概念
误区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所指的范围必须等同
定义过宽/定义过窄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循环定义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定义
定义不能用比喻
比喻定义
划分的逻辑规则
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多出子项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判断
简单判断
性质判断
划分种类
判断的质
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
判断的量
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质与量的结合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组成
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注意
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的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要准确地使用联项和量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关系判断
组成
关系者项
表示关系承担者
关系项
表示关系者之间的关系
量项
表示关系判断对象的范围
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
联结项:并且,既……又……,虽然……但是……
只有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全真为真,一假则假
选言判断
联结项: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判断真假
相容选言判断: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无则为假
不相容选言判断:它的选言支中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假言判断
联结项: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
分类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判断真假
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辩证思维
特点
整体性/独立性
动态性(绝对)/静态性(相对)
内容
立足实践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分析和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
辩证的分析和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集中体现。
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要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质量互变
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相互区别,相互包含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把握适度原则
把握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得中而处之
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
辩证否定观
不做简单肯定或否定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特点
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辩证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扬弃”
认识发展的历程
过程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
感性具体
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停留在事物外部的形象上
思维抽象
分离,提纯简略化,理想化
抽取共性,个性
思维具体
正确选择思维上升的环节,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对立统一
创新思维
特征
思路——多向性
步骤——跨越性
结果——独特性
联想思维 (基础)
特点
跨越的联结性
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迁移(联结)~位置变迁,功能移植
想象(畅想)~有意/无意
矛盾
逆向思维
事物原理,构成要素,功能结构
正向思维
个性与共性
聚合思维
收敛集中
发散思维
扩散辐射,检核表,信息交合,头脑风暴
超前思维
特征
探索性
预测性
不确定性
方法
推理方法
演绎推理
简单性质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条件
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判断
推理结构必须正确
性质判断推理
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找出前提直言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直言判断的谓项
直言判断换位推理
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为否定的
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三段论推理
一个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四概念错误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不周延错误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并且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为否定
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并且前提中有一特称,结论必为特称
复合判断演绎推理
联言判断
联言推理的前提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联言判断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联言判断
联言推理的前提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联言判断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选言推理
相容的选言推理
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一真,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为选言支,结论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之间不可能同时存在,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前真后真,后假前假
肯前,否后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前假后假,后真前真
否前,肯后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肯前肯后,肯后肯前,否定同理
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保真性)
判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一个前提都是真实的
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不完全归纳推理
求同法
求异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
共变法
剩余法
类比推理
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对象的功能之间,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
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结论可靠程度越高
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具有与结论相排斥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