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
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的思维导图,晚现代发生了一种社会结构转向,即面对独异性的社会规律,原来普适性的社会规律失去了主导权。
编辑于2023-05-10 21:56:04 福建省“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版9.7分,创造“伪事件”“图像革命”等关键概念,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经典首度引进>开创文化研究先河,从媒介发展探索社会观念转型。《洛杉矶时报》盛赞:“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一本书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幻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真实 >最早剖析假新闻现象的传播学经典:炮制新闻替代采集新闻,人物和事件沦为表演,争夺注意力盖过反映真实。
这是一篇关于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在群中》主要探讨了数字媒体时代下人们在网络群体中的心理与行为。随着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被深深地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性(波伏娃)的思维导图,《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学著作。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版9.7分,创造“伪事件”“图像革命”等关键概念,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经典首度引进>开创文化研究先河,从媒介发展探索社会观念转型。《洛杉矶时报》盛赞:“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一本书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幻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真实 >最早剖析假新闻现象的传播学经典:炮制新闻替代采集新闻,人物和事件沦为表演,争夺注意力盖过反映真实。
这是一篇关于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在群中》主要探讨了数字媒体时代下人们在网络群体中的心理与行为。随着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被深深地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性(波伏娃)的思维导图,《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学著作。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
引言:独异性的爆发
晚现代发生了一种社会结构转向,即面对独异性的社会规律,原来普适性的社会规律失去了主导权
晚现代社会是指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开始发展的一种现代社会形态,独异性的社会规律在这里占主导地位
独异化的两大特征
工业化现代和晚现代之间,发生了双重的结构性断裂
工业经济向文化资本主义和以创意产业为主导的独异性经济结构转型:知识文化经济的资本主义是后工业经济:它的货品本质上是文化货品,是“独异货品”,也就是说物品、服务、文化活动和媒体形式能否赢得消费者的欢心
数字革命引起的,数字技术不再单单进行普适化,而是主要进行着独异化——包括个人主页数据追踪、互联网的用户个性化,直到3D打印机
独异性社会的第二个核心特征:情感的高度重要性
独异化社会的核心转向了文化,即被赋值者即文化,反之,当它们不被承认为独特的,它们就没有价值
第一章 普适与独异两种社会规律之间的“现代”
1 普适性的社会规律
现代对普适化的制造
现代社会被理解为一种形式理性化的过程,现代改造了社会,使之在传统的习俗之外形成广泛的、可测知的规则组成的复杂体系。
普适性的逻辑,它的“普化”或曰制造普适性,包含着四种相互关联的社会实践行为,即观察、评价、产出和施行(根据并且使世界符合普适化的要求)这四种实践
观察世界(通过科学、经济、国家等)的目标明确而简单,就是为了普适性。这就是说,提出普适的概念及范式体系并加以应用,借助它们能够将世界的所有元素(人、自然、事物等)看作普遍模式的个例,对它们可以把握、测量和区分。
所谓评价(比如法制或学校)就是说,那些符合上述普适性范式的元素会被作为完全积极的东西加以褒扬,即那些显得“正确”或“正常”的东西。
产出(比如工业或教育)在根本上是为了制造并普及那些符合普适性范式的——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完全一样或可以互相代替的——成体系的元素(事物、主体、空间等)。
与这样被视为标准的、可置换的实体实物及主体就事论事地打交道就是施行,比如就是在与二者打交道时,将客体作为功能、用处的承担者或将主体作为角色、作用的承担者来对待。
类型化与理性化
将社会组织在一起,总要基于类型化,就是说世界的单个元素要被当作个例,归入普遍的类或型,易于理解和把握世界
理性化逻辑形式的成因:它们可以被理解为社会对“短缺”和“无序”这两个问题的反应;规范化理性进程力争——比如通过法制体系——长效地保证社会的协调和管理
工业革命之后,普适化的社会逻辑不再单纯意味着日常相似之物的类型划分(当然这依然还没有消失),它的要旨已经成了世界大范围的体系化,其表现形式为规范化、程式化和通用化
在“制造普适性”的过程中,社会的各个要素——客体、主体、集体、空间、时间就是通过观察、评价、产出和施行四种社会实践不断地被重新“理性化
规范化、程式化、通用化
子主题
普适性社会逻辑中的客体、主体、空间、时间和集体
社会由社会实践构成,这些社会实践有客体和主体参与,集体在这些实践中组成,以某种方式架构时间和空间。在典型的现代,这五种元素都是“制造普适性”的对象。
客体可置换,如商品被生产替代
主体被规训,如应试教育和强制分工
空间被复刻,如工厂厂房的功能性建筑
时间被标准化,当下的时间成为规划未来的工具,而未来即是当下
机构化的、人治的集体
典型形式:工业化现代
现代历史的三个阶段
市民化现代、组织化现代和晚现代
市民化现代
初期工业化,启蒙哲学和科学的普及,跨区域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逐步的法制化、民主化、城市化,要求自律、道德和成功的市民阶层形成并成为文化主导,这些使得一种普适化逻辑出现在社会各领域
组织化现代
组织化现代就是社会学所谓的“工业社会,机械技术和社会组织水平共同发展,它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建立高效秩序,消灭多余之物。这样一种技术主义下,社会主体的理想模型是技师和工程师
笔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不是两种体制方案,而是激进理性主义现代的两种形式
富裕国家奉行凯恩斯社会民主主义或社会主义观念,要求对社会进行调控,以保证社会的全面包容力。这种社会形式的典型特征是社会生活广泛的法制化,以及代议政治,主要由代表广大民众、要求实现普遍富裕的全民政党来实现
不论经济、技术、政治还是空间观念,组织化现代都是由一个强大的社会词语引领的,即“受到管理的集体”。
个人努力按照“正常的道路”去生活,每一段人生都有值得追求的既定目标。即齐美尔所言:主体在组织化现代社会里将自我塑造成了“均等的个人主义”。
晚现代
独异性社会
2 独异性社会逻辑
普遍的特殊、独特、独异
三种形式的“特殊”:普遍的特殊(das Allgemein-Besondere)、独特(Idiosynkrasien),以及独异(Singularitäten)
普遍的特殊:我们总能随处发现特殊:单个的人,单个的物,单个的地方。这样的特殊并不是异常,而只是寻常
独特”是指世界上的实体所具有的那些不能归入普适性概念或指标体系的特质,也就是一些不能归类的、独特的余留。
独异性实体是指那些在社会实践中被理解为特别的,而且是作为特别实体被制造和对待的。独异品是社会文化独异化进程发展的结果。“普遍的特殊”指的是同类之物的具体个例,“独特”指的是非社会性的独有特色,那么独异性就是在社会文化中被制造出来的“与众不同”。
独异性逻辑下的客体、主体、空间、集体
主体化和客体化(即社会制造客体的行为)即人的独异化和物的独异化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主体将自己打造成无可替代的,所用的手段就是让从属于自己的客体(比如自己的网络形象,或者自己的创意家居)独异于人。要通过外表的形式来呈现独异性
空间的独异化,就是空间的含义被抬高到空间理论中所指的“地方”那个高度。如圣地等,被人为地赋予独异性
时间的独异化,是指它不再表现为作息习惯或日常安排的形式,而是瞄准了一个独特的时刻的内在厚度,如节日、庆典等特殊的时间经验
在成员眼中,集体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文化观,而且在交流、叙事和情感上都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意味。如各种亚文化群体,民族共同体等
独异化实践一:观察与评价
观察是指在独异性社会逻辑中,某对象被说成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要成为这样独特的,就要首先被识别和发现。
在独异性社会逻辑中,评价是指一种强意义上的价值赋予。赋值不仅是独异化,也是去独异化。它不仅给予价值,还去除价值。
独异化实践二:产出与施行
独异品是被设计和加工的,是工作和创造、表现与展示的结果。
独异性是被刻意制造的,它根本就是为了制造出新创意或特别的物品、主体、地方、事件或集体。
施行。一个社会元素只有通过情景化取用而被独异化,才能是独异的。与普适性逻辑下目的理性的“使用”和常规的社会互动不同,独异性逻辑下的“施行”本质上是体验
表演性作为实践模式特征及产业式独异化
普适性社会实践的本质是劳动和互动。
独异化的社会实践基本上都采用一种表演性的结构,所以表演性就是其模式的代表特征。
展现独异性会触动情感。这是独异性社会实践模式与理性化普适性模式的根本区别
3 文化与文化化
文化从核心上来说是由独异品构成的。那些被认可为“独异”的社会单元——独异的客体和主体,独异的地方、事件和集体——与相应的观察、评价、产出及施行活动一起,组成了一个社会的文化范畴。
文化是赋值与去值的场域
所有的社会性都是文化活动或属于社会的整个知识秩序。特指的文化却只指那些有特殊性质的社会单元(客体、主体、空间、时间、集体等):它们不仅有使用上或功能性的社会意义,而且被赋予了一种价值。除价值特性之外,还具备一种情感力量,文化单元由此构成了一个场域,并在其中进行赋值和去值的社会进程。
文化这个场域中流通着的不仅是艺术品、魅力都市或富有吸引力的人,它还产生垃圾、“飞越之地”[插图]和穷苦白人。不仅物品/客体、地方、事件可能被去值即贬值,主体和集体也可能被去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相互转化的。
文化化vs理性化
理性主义的基础是劳动和征服自然,文化则基于独立自主,通过与必要之事拉开距离,从而超越了工具性活动。
社会的文化化是指:越来越多地生产那些独异的,即被赋了值并具有感性力量的客体、主体、地方、事件和集体,为此而进行的观察、评价、产出及施行四种社会实践也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这种量的激增,对社会架构产生了质的影响。
文化化即是独异化
文化实践的质量:意义与感官之间
文化实践中始终存在两种维度——意义与感官
有价值且富有感性力量的客体、主体、地方、事件和集体是可以造就的,共有五个方面也就是五种质量与之相关。这五种质量分别是审美、叙事-阐释、伦理、设计和乐趣。
4 文化范畴的演变
前现代社会:独异性的定型和重复
传统社会的文化化发生在由宗教/教会、宫廷社会/高雅文化及民间文化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文化领域中,独异化不断重复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传统社会文化领域的标志。
市民化现代:独异性的浪漫主义革命
要求文化具有普适性,却又以独异性为导向——这种矛盾体是市民阶层生活方式的突出特点,我们将之理解为个人性。
现代艺术领域形成于1800年前后,是“现代”第一个专门生产独异品的社会领域。艺术品一出现就要求具有独异性,独一无二或天才艺术家就是其代表性词语
浪漫主义是将世界重新魅化的一种尝试。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世界的文化化进程,其后果就是,所有的平庸都可能一变而成为神圣的。
组织化现代:大众文化
国家社会主义,是激进地反市民、反浪漫主义的,反个人主义的;如福特主义的基础是大规模生产和消费
媒介提供叙事-阐释和审美产品,电影工业追求与众不同,文化产业也大量进行主体的独异化
晚现代:独异品竞争、超文化与极化
组织化现代向晚现代的转型要归功于三个因素的历史性的聚合,即承载着社会文化“本真性”革命的新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经济向后工业独异化经济的转型,数字技术革命
文化资本主义与数字网络技术一起,对独异品进行体制化,形成一种特殊的形态,即文化性独异品市场。
超文化的典型特征是文化大同主义,在这一理念下,文化元素似乎可以无限地组合。独异性产生于“编曲式独异品”模式:各种各样不同的、新的成分不断被安排、策划到一起。的确,正是依靠这种编曲式的逻辑,晚现代文化能够大规模生产独异品。
独异性市场上,货品的两极分化,是其他分化的前提,相应地,也存在劳动关系层面上的两极分化;由此产生了第三个层面:阶层和生活方式的两极分化。由此也导致了社会空间的两极分化。形成了地区性、国家性和全球性的空间吸引力市场;最后,晚现代还在形成政治上的两极分化
第二章 独异品的后工业经济
工业社会之后
西方经济从标准化大众产品经济向着独异品经济转型。独异化同时也意味着经济的文化化,其核心是功能性产品转型为被消费者赋以文化价值和文化质量的产品。创意产业兴盛
吸引力经济,情感的成分被放大,使用功能在其次
“创意经济”的扩张
经济文化化与独异化的意义其实在于,组织化现代的工业化消费品生产以及传统服务业这些分支,也都在转型为文化性独异产品。
约翰霍普金斯认为创意经济伴随着著作权商品的受关注
后工业经济生产和消费的,不是功能性知识或智识信息,而是在叙事、意义、认同、情绪和感情上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如果现代社会中有一个领域,它以客体的独异化为己任,争取并尊重自复杂性,遵从赋值和去值逻辑,那么它就是艺术领域
1 文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独异性货品
货品的文化化
从功用性货品到文化性货品的转变,在消费者心中得到赋值
符号价值和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被拉大,是促进消费的有力武器,而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则位居其次
独异性货品:独特与稀有
晚现代生产和使用的文化性货品,主要是独异性货品
作为独异货品的物
限量版的出现,私人定制的物品,以其稀有化制造独异性
作为独异品的服务、媒体形式和活动
咨询服务、电影、活动
独异性货品的特征一:表演“真”
货品的独异化过程也是本真化过程,就是说观察、评价、产生与施行四个环节都是真的
真”是人工的反面
独异性货品的特征二:瞬间与长效
独异性货品有特殊的时间性,与功能性货品完全不同。后者是被使用或消耗的,随着时间的失衡,使用价值会逐渐丧失。
文化性独异货品注重的是极短时间的当下体验和极长时间的文化保值
赋值可能也只是暂时的价值承认。只要有新的、以其独异性触动人心的货品推出,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原有货品的贬值可能会相对迅速地发生
由此导致了时尚的循环:所有的经典都曾红极一时,长期的文化价值一般来自过去的红极一时。如今的经典,是过去的颠覆性事物。
独异性货品的特征三:流通与超文化
人们不断地将“独特”以及“普遍的特殊”转译为独异指标来产生独异品,人们从局地或过去的经济文化活动中获得独异品。后者是指晚现代的文化性独异品流通在全球超文化中
超文化中,一切都有可能——不论是民间文化、流行文化还是高雅文化中来的东西,不论是现在的还是过去的东西,不论它来自哪个地方——获得文化价值。
2 文化性独异品市场
吸引力市场即关注度市场和赋值市场
文化货品之间的吸引力竞争和认可度竞争建立在不可预测的情感之上。
晚现代的吸引力竞争却是由三角关系决定的:至少两个竞争方,在争夺处于观众立场的第三方的喜爱。
经济与社会的文化产业化
与经济的文化产业化平行发展的,是整个社会的文化产业化。教育的文化化、婚恋的文化化,每个人都妄图成为独异的个体,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文化性独异品之间的竞争还深刻影响宗教市场,城市和地区之间的独异性竞争,乃至于政治领域越来越像市场,(政党、候选人、社会运动),都有这种独异性倾向
文化产业化的动力核心是带有情感因素的市场,观众在情感上受到货品的感染(或不受到感染),对之给予关注和认可(或不给予),并赋值给它(或不赋值)。
过度生产与赢者通吃式的竞争
文化市场首先表现出一种特别之处——货品的过度生产,将它与功能性货品的标准化市场根本区分开来
文化市场上不存在短缺,而是过剩。因而“浪费”不是独异品市场的缺陷,而是根本固有的
独异性货品本质上是没把握的货品,文化性市场是“无人知晓”的市场
文化创新则不建立在普通规则上,而是游戏于独异性中。它要求一种叙事、审美、设计和/或乐趣的独异性,以此打动受众,获得价值认可。它们必须引起惊异。
晚现代经济是一种意外经济
大部分商品无人问津,少部分爆款热度甚高,赢者通吃,二八定律
“蜂鸣效应”及可见度之争
关注度市场上的货品有其优势,即情感货品有所谓“传染性
文化性货品身处激烈的可见度之战中
可见度取决于媒介及影响力
赋值技术与名气
独异性资本
长效独异化即形成经典、品牌或名人
晚现代文化领域,流行与高雅边界的消除
经典的流行化
流行的知识化
货品的关注度和名望都成了文化资本,这是文化性货品吸引力市场的特性
独异性的量化
目的理性成了为独异性而存在的普适基础设施。如排名、打分衡量其独异性的机制
这种量化来展示独异性的效果即马太效应的加剧,得到曝光的独异品
第三章 劳动领域的独异化
劳动的文化产业化及两极分化
劳动关系在经历结构转型,即劳动形式的文化产业化,劳动领域越来越具有创意经济的特征,为文化性市场生产独异品,劳动力本身则变成了文化性(劳动)市场上的独异性货品。
组织层面上,独异化打败了普适性,科层-分工式的矩阵组织,被项目式架构和网络取代
大量的非物质性劳动是后工业时代的特征,工作性质上也呈现为两极分化,一极为高端人才的文化知识性劳动,一极为所谓“新服务阶层”(service class)的常规式服务。
1 创意经济中的劳动与组织
文化性生产即创意性劳动
工业化矩阵式组织中,专业人员的角色是可替代的,创意团队却不是那样的体系,而是某种“独异品的合力”
求索并研制新的独异品及文化事件只是独异性工作的一面;另一面是瞄准受众和消费者,文化性生产必须想办法预估受众的喜好,而这一点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是完全不必要的
项目:异质协作
项目是一种独异的、与众不同的社会形式,它取代了普适性社会逻辑下的科层矩阵式组织。时间上的有限性,主体个人的各异和集体上的协同
机构文化与网络
在晚现代,机构也努力将自己文化化并独异化:如企业文化等
晚现代的机构和项目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结成复杂的企业网络或机构网络,以各种方式在一起合作
2 主体自独异化与被独异化
程式化劳动之后
晚现代的(高端)劳动在主体看来能给人很强的认同感:人们希望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是一种有特殊质量的劳动
规范化和程式化劳动体系正是现代普适性逻辑的范式。在独异化的评价体系中,劳动主体的特色得以显现,主体塑造着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被机构和网络塑造成独特的
形象主体:能力与天资
形象对内具有高度的自复杂性,对外则保证了主体的与众不同和辨识度,因而它具有独异品的特征。
形象因而也是一种社会赋值,而且既是被赋予的,也是自我赋予的
个人形象和潜能开发都具有自独异化和被独异化的双重结构
高端劳动主体如果想要在劳动市场上取得成功,除了积攒独异性资本之外,别无他途
劳动即表现
对于独异性文化中的形象/能力以及潜能/天资,人们期望它们能被体现出来
晚现代的职业文化,至少对于知识文化产业高端人才来说,确实总是以“表现”为旨归的,而不是客观绩效。
观众作为赋值机关,将自己的注意力不均衡地分配出去。
晚现代劳动主体必须能展现真的个性,必须让人产生真实的印象,让人觉得“这就是他/她”即人设
劳动的独异化技术
非正规的独异化技术
维护网络:已被证明是晚现代劳动主体的必备技能,因为主体注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可见度和声望。
具身化的文化资本:如情感能力、独特性、广泛的兴趣、开放性和商业敏感等是由出身环境决定的,
晚现代职业文化还有另一种高度理性化、高度自省式的独异化方法。如机构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做的人力资源管理等
劳动主体的自我控制,其实现形式是“以个人特性为导向的辅导,个性化的综合能力分析和意愿分析,目的是发现未被利用的潜能,对个人观念进行准确定位和培养
高端劳动的张力场:在艺术家难题与巨星经济之间
主体的劳动和个人形象就陷入了双重束缚:劳动对于他们而言是自带价值的,所以理应作为独立自主的活动为个人带来满足感;
劳动主体之间的关系,也以合作与竞争的矛盾为特征:一方面,项目文化及交际网络要求一种深度的协作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劳动主体之间又在进行着残酷的个人形象竞争。
作为主体的艺术家因而就有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导向:以作品本身为导向,以及以市场评价为导向。
劳动的文化化本身带有个人认同的特性,是生活意义和满足感的主要来源,但它不仅能提升内心的劳动成就感,还会让人走向晚现代特有的“自我压榨”
规范化劳动的劳动关系弱化了文化和情感,但它的好处是,劳动强度是有限的,人可以与劳动拉开距离;晚现代劳动会给人带来内心满足感,却也暗藏风险,使劳动意识不到边界
巨星经济之中,独异于人的表现是唯一让人感兴趣的东西,正规学历或劳动投入对于他们来说无关紧要
在独异性的关注度逻辑和赋值逻辑下,任何以前提论公平和以投入论公平的想法都被粉碎了
第四章 数字化即独异化:文化机器的兴起
从机械技术到数字技术
工业化技术只能将世界机械化和标准化,而数字技术会强迫社会、主体和客体发生独异化。工业技术只是功能理性化和物化的工具,而数字网络是社会文化化和感性化的发电机。
技术引起了社会的独异化,这是与科技的文化化连在一起的,数字技术与互联网迫使社会发生文化转向。科技作为晚现代社会的引领者,其核心不再是机器生产、能源开发和功能性货品,而是广泛的、席卷了日常生活的各种文化形质的生产,这些文化形质带有叙事、审美、设计、乐趣、道德-伦理方面的质量,由文字、图片、视频、影片、日常话语和游戏组成。因而现代科技有史以来第一次从根本上变成了文化机器。
1 服务于文化化的科技
算法、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构成的基础设施
新型科技复合体的三大核心进程。它们是:电脑计算、媒体形式的数字化以及全球性交流网络即互联网的形成。
数字文化机器及文化泛在
晚现代主体的日常——职业活动、私人交际、消费和旅行方式、婚恋以及休闲——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数字技术。
新科技以文化形式——带有叙事、审美、设计、乐趣质量的文化形式——的生产、流通和复制为核心。电脑革命最具影响力的特征:电脑革命使文化和感性无处不在。
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情感机器。互联网上的文字、图片、视频都具备感性力量,而信息则通常是“客观”的,没什么感性力量
面对数字表演,这些观众处在一种“持续体验”的状态中。科技推动的文化化进程,至此已是泛在。准确地说,这种泛在就是: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几乎)所有的文化元素都被包括在内,跨界即是一大特征
数字技术文化化进程的深刻程度,还来自它的社会跨界。新媒体将个人和私人的东西转变成了公开的
文化:过度生产和重组之间
文化机器普遍地造成了文化形式(以及信息)的严重过度生产和受众关注度短缺之间的结构性不均。过剩
文化生产者和观众之间的二元关系减弱了,文化生产者角色得以普遍化,观众的角色也普遍化了。
文化机器使文化形式失去了层级。典型的现代社会,高雅文化、通俗文化及流行文化之间存在并维护着清楚的层级,公众文化和个人文化之间也一样。而晚现代社会的数字世界中,这些层级在被破除。
文化形式在经历迅速的时效化。网络上的一切都在于同步性、新鲜度和实时性
网络上的是一种重组文化。由于文字、图像等是可以数字化调取的,人们可以轻易利用它们,在上面做文章。新的标准在降低,是复制的新,而不是革新的新
2 文化性及机械性独异化进程
数字性的主体:表演出来的“真”与可见度
网络上形象主体的独异化过程,是晚现代主体参与整个社会独异化进程的另一支柱性机制,整个晚现代都打上了这种框架的烙印:它以关注度和赋值竞争为形式
数字性主体的自我制造,其实就是制造一种表演性的“真
只有被人看见,才能保证社会认可,而不被人看见就意味着主体在数字世界中的死亡。这是独异性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则,是独异性社会媒体技术造成的一个根本后果。
个人形象的表现形式及编曲式独异性
数字化个人形象上,主体打造着自己的独异性,其途径就是将相反的两种标准——多面性和统一性结合起来。一方面,主体努力展示自己的兴趣广泛、生活的多姿多彩;另一方面,这些异质的元素要能成为一个辨识度高而又能引起人兴趣的整体。
形象主体必须不断地证明自己的独特和多面性,不断地进行新的表演。
数字化主体活动在媒体的吸引力市场上,他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货品,争夺着可见度和赋值。
大数据与“察得的”个人形象
主体从不会被作为整体对待,而是被看作模块式独异体,也就是说由离散元件拼插组合而成的。这些离散的元件即主体在网络上存在的痕迹
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化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成了透明的,他作为独异品的行为,看似是可以预知的。
主体的机械式独异化还有另一个形式:路径追踪(定位系统)、人体跟踪(人体感知机器)、生命记录(便携式相机)
个性化的网络以及软件化
数字化电脑网络中,不仅主体得以独异化,客体和物体也经历了独异化,而且也有两条途径:通过机器-算法或通过使用数字工具的主体。
数字世界中的新共同体与网络的社会性
数字世界中其实不止存在一种社会形式,而是三种并存:异质协作(包括网络),独异品市场,还有新型共同体。
新型共同体即封闭式的网络社区,如亚文化群体
数字化社团的成员获得赋值的方式,却在于他们都参与着所有成员都共同认可的一件事——比如一种审美活动、一个崇拜客体或一种政治叙事。
网络文化的矛盾:从强制摆型到极端的情感文化
1、
2、网络上的主体是多样的,但同时还有一个个体固化的过程(茧房)
3、社会这样注重独异性,有可能导致普适性的减弱,群体内的交流减少和冷漠
4、数字网络是关注当下瞬间的。要唤起用户的注意力,新生的文字、图像和链接必须具有情感魔力:要有趣或激发义愤,让人开心或感到奇怪。
5、网络是由极端的数字化情感文化主导的。
第五章 独异化的生活:生活方式、阶级、主体形式
扁平的中产社会之后——晚现代的自我
文化性阶层分化与“料斗电梯效应”
后工业社会显示出两极分化的格局:一个高端文化阶层,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本(以及中等至雄厚的经济资本);一个低端文化阶层,占有微薄的文化资本及经济资本。一极是新中产,另一极是新底层。
教育和文化资本的两极分化才是晚现代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扁平的中产社会,是否拥有毕业文凭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过上中产生活;而在晚现代社会,高学历和低学历的对立却对社会结构有决定性的作用;
料斗电梯效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中一个社会群体的轿厢向上,即新的知识中产(包括新顶层),另一个群体的轿厢向下,即新底层(包括一部分非知识中产)。
新中产在文化意义上的上升以及新底层(包括部分旧中产)的下降涉及三个层面
文化资本
自我文化化的生活方式
阶层之间鲜明的赋值和去值过程
1 新中产的生活方式:成功地实现自我
浪漫主义与市民性:新共生体
市民阶层对社会地位的看重与浪漫主义的实现自我结合到了一起。知识阶层在浪漫主义和市民性之间创造了一个两面性的公式:成功地实现自我。
实现自我与日常生活的赋值
市民时代的主体以社会地位和成就为目标,经常为了义务和习俗压抑自己真正的愿望;浪漫主义的主体虽然有实验精神,其代价却是被社会边缘化。而晚现代主体两个都要:他要发扬自我,还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晚现代“入世”地实现自我同时是一种以自我为导向的世界观。它与日常生活的文化化和世界的独异化紧密相连。
追求实现自我的主体,努力将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的内容进行文化化,将之变成强意义上的“宝贵”之物:
日常世界的独异化与赋值,是一项将生活“本真化”的事业。某事物如果被认可为独异的,有可理解、可感觉的自复杂性,就会被当作真来体验,或被认为是真的:当食物不是大众食品,而是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地方传统或族群传统时;当人们旅游时不走大众路线,而是“不一样”地旅行时;等等
策展式生活
以新中产为代表的晚现代主体,在面对世界和生活时有一种策展人[插图]的态度——他过着一种被策划的生活
现代美学运动中,有一条著名的号召,要求人们将生活变成艺术品,自己在某种意义上要像艺术家一样
策展这种贯穿性的活动,取代并吸收了另一种贯穿性活动——消费。
在独异化的生活方式中,单纯的消费基本上已经被看作无益的活动而受到轻视,策展式的生活则能一箭双雕:激进的消费主义,同时根本上又是反消费主义的。
作为资源的文化与文化世界主义
新中产独异化的生活方式,将整个的世界文化——不论它们来自哪里、哪个时代或哪种社会——都作为实现自我的资源。
古典与现代的边界、高雅与通俗文化的边界都消弭沦为资源
超文化还消除了“自己”与“他人”之间严格的界限,消除了文化圈、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边界
后现代文化消费者成为了杂食者,在追求独异和“真”的道路上不断跨越边界闪转腾挪
新中产主体的特点是文化世界主义
新中产主体要求拥有选取文化元素的权利,就是说将它们变为自己的——从相反的文化中、工人阶级文化中或其他传统中,从那些本不是“自己”的东西中。
地位投资与独异品的名望
生活方式受文化市场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深,而且主体作为供应商和消费者活跃在这一市场上,所以他自己在经历一种文化产业化
个人经营式的地位投资是知识中产的任务,涉及所有相关的资本类型。雄厚的文化资本必须不断更新,不断壮大。此外,还要为自己的孩子创造合适的、未来光明的教育之路
创意的生活方式并不单单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更是要与社会名望联系在一起。“表演式的自我实现”就是这样含有两面性:将实现自我展示在社会观众面前,希望被认可为“魅力人生”。
在独异性名望方面,主体多多少少会不由自主地与别人互争高下。获得认可的独异性对主体来说本身就成了资本——独异性资本。[插图]独异性名望高,就是说只要某人的个性被公认为有趣、多面、开放的,就能在各种市场上——首先在创意产业的就业市场上,还有婚恋市场上——获得先机。
2 独异化生活方式的构件
相对于受教育的市民阶层,晚现代知识中产的社会活动和个人认同的重点不再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即使如上文所说,高雅文化根本没有消失)领域,而是以往世俗的领域,但这些领域如今在经历一种惊人的再赋值,甚至在被神圣化。
饮食
饮食成了忧虑、享受和体验、知识和能力、个人表现和社会地位这种种事情的对象,能给人个人认同:什么人吃什么样的东西。作为独异化生活方式的首要价值之一,“真”也许在饮食文化中得到了最清楚的表达。
居住
在居所问题上,人们架构自己的空间,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创造环境氛围。居住——包括居住地和居所的设计——升格成了晚现代个人认同感的一个源泉
居所经过策展式美化,成了展示自我实现的地方,居住区和居室变成了文化赋值的对象,它们不再单纯提供居住功能,而是一种名望投资。
旅行
旅行是知识阶层生活的一项关键活动,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文化世界主义意识。晚现代的旅行完全是一种文化化和独异化。旅行是主动策展式的,是为了寻找特殊地点、特殊时刻的“真”。大众旅游与此完全相反,是工业化现代的典型做法
在晚现代旅行观念中,地点的独异化与时间的独异化并行。旅行者总在寻找日常生活之外的瞬间,最理想的旅游就是由一系列这样的瞬间构成的。
晚现代旅行的典型特征是对“真”的寻求,而这种寻求可能最终是落空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半讽刺的词“后旅行者”:他们知道自己是泰姬陵百万参观者中的一员,与众人的眼光并无二致,但仍然可以得到纯粹个人的审美体验。
身体
晚现代文化中,对个人外形的维护、为身体(狭义的身体)的吸引力所做的努力都是重要的内容。身体的吸引力像是主观上个人价值感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名望的一个元素,成了“主体资本”
花在身体上的功夫是一种直接的美化——创造“美”,它与独异化的关系是双重的。
教育和学校
晚现代的教育是孩子的独异化工程。人们深信,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
新中产的教育实践,汇集了独异化生活方式的两个导向:面向世界的自我实现和名望投资。
独异性的学校必须把两个目标协调起来:一个是教育目标,以发展学生潜力为目的,另一个是学校作为分配生活机遇和事业机遇的机构,它的重要地位。于是独异化的学校也处在学校的市场上,这些学校不能安于平凡;它们必须主动想要优异,同时要作为“创意学校”为学生提供特殊的、量身打造的条件。
工作与生活、城市性、年轻化、去性别化、“新”自由主义
知识中产的特点是高度的空间流动性,有时还是跨国流动
年轻作为文化模式吸引了所有年龄层,占据了主导地位。年轻状态,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决定了新中产的积极主义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要求自我实现和“开放性”
晚现代知识阶层看重的不是生活水准而是生活质量,所以它要求一种适宜的后物质主义政治
生活方式中的矛盾:永不满足的自我实现
面向世界的自我实现、社会名望投资,这种双重架构本身就是带有张力的。人们想尽力平衡这两种生活目标,其实严格地说这二者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永远都有失衡的危险,导致生活的天平倾向这一边或那一边,人们可能太浪漫,或太市井、太要面子。
获得新、异的机会可能会转而变成求新求异的自我强迫,让人为了改变而改变,这不会带给人更多满足,只能让人不断地变换体验和赋值的对象
典型的现代社会坚信进步,是一种预防失望的机制。相反,晚现代的文化却是一台失望发生器,知识中产也未能幸免
晚现代根本上是一种正面情感文化,对于负面经历或不一定好的经历,它几乎没有留下合理的空间。抑郁症是晚现代文化的典型病症
现代主体的痛苦与弗洛伊德那个市民时代过于强大的“超我”无关,而是面对无力改变的失望体验时那种强烈的、主观上的不满足
3 被文化化的不平等
底层生活方式:过一天算一天
负面文化化:新底层只有贫乏的(正规或不正规的)文化资本,很少有机会以正当方式将生活伦理化和审美化,他们的整个生活方式经历了去值,被看作有缺陷、缺少生活质量、缺少认可和未来,这种去值,不仅来自外人,还经常以自我贬低的形式发生。
对新底层而言,唯一有用的不是自我实现或名望投资,而是自律,这是工业社会旧中产的遗产,新底层继承了它,却只能用来自保。自律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水准,更不能使生活美好,而只能用来对付日常生活,不要继续“向下走”。
文化去值
晚现代文化中,新底层的方方面面都成了负面文化化和去值的对象:它被认定为无价值的。新底层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新中产的反像。
底层的独异性对抗策略
在市民社会中,这一阶级虽然也被认为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但他们有一种积极的阶级意识,认为自己在为社会做必需的工作,从而产生了一种阶级自豪感,
后工业社会却形成了一种消极的阶级意识。新底层认为自己是脱离社会的人,过不上新中产那显眼的“魅力生活”,永远也过不上。
新底层内部,却可以发现一些相反的运作和抵制策略,作为对去值的回应
几代人一起经营,使社会地位得以上升——通过教育以及文化资本的积累
凭借天赋,把宝押在创意经济赢者通吃的偶然机会上。媒体上的才艺表演,让他们更希望能够在文化资本主义中被“发现;通过文化机器的关注度机制和赋值机制,比如流行文化,还有竞技体育
有意识地保持一种“平民百姓”的“真”特色,比如嘻哈文化和红脖子文化
晚现代的阶级面相及其相互关系
新中产的文化是实现自我,它重视打造独异性,在生活质量上追求美和伦理,而旧中产向往像“所有人一样”生活(尽管这种均一性早已不复存在),想要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准
知识阶层出众的教育文化资本,以及他们的精英意识,表明了底层的弱势,而从“上”推行伦理上的负面文化化,对“下面”人来说是一种自大。这样相应地会形成一种明显的针对“精英”的怨恨。民粹化倾向
第六章 分殊的自由主义和文化本质主义:政治的转型
独异性政治
晚现代,普适性政治正在逐步被独异性政治取代。
1 开放-分殊自由主义及地方政策
从社会民主共识到新自由主义
20世纪70年代末期,社会民主法团主义共识逐步被开放-分殊自由主义取代。晚现代开放-分殊自由主义的核心要求即总体特点,就是社会的开放、去边界和去调控。
竞争力之国与多样性:新式自由主义的两面
以创新为导向的竞争力国家,普遍的市场机制不奖励标准的寻常的东西,而鼓励差异化和新颖。政治上也以扶持创新为要
席卷西方社会的自由化进程,也包括“左翼自由主义“。组织化现代要求的前提是文化的均一性,并且由政治对之加以“管理”,晚现代的左翼自由主义与之恰恰相反,它热切地关注个人和群体的专有权利及价值,关注他们的差异性。
妇女、性少数群体、残疾人、有非主流生活方式的人
文化多样性与竞争力一样,成了政治-社会理想,同时又引导着国家机构的行动以及施政的形式。多样性(diversity)作为政治价值
城市政策之一:新都市主义及全球性吸引力竞争
城市自身的文化化和独异化汇入了社会的文化产业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和北美的城市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文化独异性货品,与其他城市一起争夺可见度和关注度,展开赋值竞争。它们处在地区性或国际性吸引力市场上,竞相吸引居民和来访客。
城市政策之二:以文化为导向的治理理念与独异性管理
如同晚现代所有的竞争格局一样,全球城市的竞争也在争夺着自有逻辑和独特性,从一开始就有输有赢——那些历史上因其城市独异性资本而备受青睐的城市可能会赢,缺少这些资本的城市可能会输。
有一些小地方和乡村出现了再赋值现象。非都市地区有一条出路,是我们在创意经济问题上了解过的:赢者通吃逻辑可以通过长尾效应来弱化,也就是说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缝隙,它们各自吸引一个小而稳定的追随者群体。如大理、淄博等城市
2 文化本质主义的兴起
集体身份认同和少数派共同体
四种形态:族群共同体,其政治化过程含有身份认同政治的形式;文化本质主义倾向;各种版本的宗教原教旨主义,特别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最后还有右翼民粹主义。
文化社群主义不认为个人是通过建设自身独特性实现自我的特殊单元,而是一个元件,遵从族群、宗教性群体或民族性群体的法典。于是,个人就失去了自主独异化的机会,却获得了共同体内部确凿的认可。
族群共同体:自文化化与异文化化之间
族群共同体的复兴:如黑人民权运动等
文化民族主义
苏格兰、加泰罗尼西亚的独立运动
宗教原教旨主义
伊斯兰复兴运动、
右翼民粹主义
美国底层白人:红脖子
本质主义、超文化和自由主义之间的文化冲突
超文化是自我实现和市场的二位一体,因而也就成了文化社群主义者在文化上的敌人。超文化的独异性个体,与文化本质主义的独异性共同体对立
暴力的政治——恐怖和杀戮是独异行径的仪式
911过后
现代国家是合法使用暴力的唯一机关
晚现代社会的恐怖或杀戮行径,它们的目的是暴力本身,以困扰人的方式成了一种文化实践。这种情况,正符合瓦尔特·本雅明关于暴力的论述:它们“不是手段,而是宣示”
结语:普适危机?
现代社会的旧有架构被动摇,即政治进步的宏大叙事在某些方面被个人成功和美好生活的微小叙事取代;晚现代社会更着眼于当下,时间观念上的转变,即新是绝对要求,新是瞬间的,即以当下的情感为导向;晚现代的成功也在酝酿新的危机诞生
三大危机
认同危机
绩效社会的公平理念失去,市场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新中产的生活被赋值,新底层的生活被去值,相当大的社会群体与所谓的进步脱钩
自我实现的危机
实现自我的生活方式中,幸福取决于变化无常的个人体验,另一方面取决于文化性市场(如就业和婚恋市场的评价)
但文化资源的短缺不够用来对付无能为力的现实状况,失望随即产生,极端情况下变为心理问题,抑郁症成为标志性病症。
政治危机
数字媒体推动的文化本质主义的政治倾向在群体性公共空间内得到强,如宗教原教旨主义、国家民粹主义、族群性亚文化的兴起,加剧了政治领域的四分五裂。
独异性社会的普适性危机体现在
1、获得认可不再是个人对社会的专业贡献,而是在市场上取得的独异性
2、普遍性失落的结果导致实现自我的危机
3、国家公共空间的危机和文化例外主义的兴起,国家的部分退出
危机的应对策略
实现自我危机
两种相反的文化策略以应对文化危机
1、激进的独异化
成功地实现自我取决于观众的赋值,因而文化上的边缘群体也发起运动要求认可
2、自我设限
即有些人生愿望是不可实现的,降低预期,成长有限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