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冯唐《金线》
关于冯唐《金线》的思维导图,内容有: 成事学 四大公理、 和结构化思维相悖的 七大常见错误、 结构化思维的 二十条军规、 结构化表达的 三大原则、 记得使用 记得忘掉、 社会、生活、工作 100个基本问题。
编辑于2023-05-14 23:23:58 陕西金线
成事学 四大公理
虽然绝对正确,但是无法证明,所以称之为公理
1. 人世间为什么会有问题? 人世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问题? 理科问题和文科问题一样吗? 在解决复杂问题上,AI为什么还不能全面代替人类大脑?
1. 任何人类个体在活着的任何时候都会有无数问题,从衣食住行到“立德立功立言”
2. 群体在任何时候面对的问题比任何一个个体都多
3. 任何人类个体一声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最充分地用好自己这块材料,不白白来地球一趟
4. 人类群体在整个生存期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最充分地用好这个群体能够调动的资源,特别是构成这个群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管理学核心问题
5. 理科问题和文科问题
理科问题似乎总能有正确答案,人类能提出的理科问题,绝大多数都解出来了
文科题似乎总没有,绝大多数都还没解决,甚至所谓解决了的少数问题在大多数人类中也没取得共识
6. AI在两个方面远远落后于人类 (好的酿酒师、食神,好的诗人、画家、作曲家,好的领袖、政治家、企业家等,顶尖的解难者,等等)
第一种、创造性工作,能无中生有,从0到1
第二种、快速模式识别,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瞬间顿悟
训练极其有速的脑力如果和AI算力结合,如虎添翼
2. 人类为什么要解决问题
成事学第一公理 人类在任何时候都要追求资源的最佳利用和效率的最大化
简单说成事学第一公理就是不浪费
为什么要解决问题,就是不浪费,人类持续改进,不断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解决问题,为了成事,为了持续成事,为了持续多成事
为什么要解决问题,因为问题就在那里,就像山在哪里
阿尔法人类的天性是追求卓越
除了男性与女性的自然性别之外,全部人类又衍生出三种不同的生理性别——Beta,Alpha,Omega。三种性别的人以特有的“信息素(气味)”加以区分。 1、Beta(80%):各方面能力中等,可以怀孕,但生育率低下,后代也容易夭折。他们不会受到“信息素”的影响,虽然十分平庸,却是人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Alpha(15%):天生的领导者和支配者,他们拥有优秀的遗传基因,智商超群、体能充足,在很多方面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他们会受到“Omega信息素”的影响,甚至因此而丧失理智,只剩下占有对方的本能。 3、Omega(5%):数量最为稀少,身体柔软,容易怀孕,生育率高,并且从18岁开始每年的非固定时间都会出现“无法自控的发-情期”,发-情期所散发出来的甜美“信息素”可以引诱Alpha们失去理智,同时,自身也会被“Alpha信息素”影响到失去理智。
3. 为什么所有问题都有最佳解决方案?
成事学第二公理 尽管任何事都没有完美解决方案,但是任何事在某个时间范围内一定有最佳解决方案
1. 既然有问题,既然忍不住想解决问题,既然比较之下总有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或者说有一个最不坏的解决方案)
2. 一切商业问题在某个时点都有一个最佳解决方案
持续地找到它们,公司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百年老店,基业长青
3. 一切个人问题在某个时点都有一个最佳解决方案
有时候,甚至无解,甚至不作为,就是那一刹那的最佳解决方案
等待、相信时间治愈
移情到工作、读书、跑步
4. 一切社会问题在某个时点都有一个最佳解决方案
人类难办,一个人难办,两个人在一起更难办,两亿人在一起难上加难
人很难改变别人,也很难改变自己
一切存在都有存在的充分理由,一切漏洞百出的制度都有它自己的逻辑
忍住不打热战之后,还能坐下来聊聊,决定各退一步,就已经非常接近最佳解决方案
4. 什么是最佳解决方案? 什么是二八原则? 为什么要全面应用二八原则? 为什么二八原则离不开结构化思维和结构化表达的金线原理?
成事学第三公理 诸法无我,无常是常,不要恋战,不要试图解决所有问题,全面应对二八原则,尽百分之一百的力气,每个“二”达成“八”,百分之百的力气最终达成百分之四百的成果
1. 总体上比其他任何解决方案都好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
2. “二”“八”原则,将100%精力分4份,用20%精力产生80%效果,这样100%精力可达成400%成果
3. 不要试图把任何问题解决到百分之百的尽善尽美,不要恋战,不要试图解决所有问题
4. 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怎么知道解决方案已经到了百分之八十水平?--结构化思维和结构化表达
5. 结构化思维和结构化表达是成事的基石
成事学第四公理 解决一切问题的实质是追求以假设为驱动、以事实为基础、符合逻辑的真知灼见 (金线原理)
1. 结构化思维和结构化表达的金线原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基础工具,是成事学第一、二、三公理得以成立的基础,这一信念,是成事学第四公理--金线原理
2. 金字塔原理 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 而此中心论点可由横向的三至九个一级论据支持; 这横向的三到九个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一个个论点,再被三至九个二级论据支持,可以如此纵向延伸几级,整体论述状如金字塔
一个中心、三到七个支撑,决不要超过九个
第一,纵向支撑原则。多数纵向支撑关系是归纳关系,由下向上形成逻辑支撑,一个论据成立就能立住上一层结论,三到九个论据均成立就能牢固结论,
第二,横向不重不漏原则。(金字塔检验标准) 论据彼此之间要相对独立,要基本不重合,才能在方法论上避免重复 论据合起来要相对完整,基本覆盖议题整体,才能在方法论上避免重大遗漏
MECE分析法 ,全称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MECE原则的适用性 在分析事实、创建假设、证明或证伪假设的每一步路上,都贯穿着“MECE”的思维准则。结构化思维的本质就是逻辑,其目的在于对问题的思考更完整、更有条理。但“结构”不是“解构”,结构化的思维并不意味着对问题机械、简单地肢解。事实上,客户的问题多是一团相互纠缠、纵横交结的乱麻,结构化的思维在于帮助一个一个找到线头,理清思路,而不是否认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总体真知灼见原则。 高质量金字塔,最后的结论不应该是一个不可能错的空话,或者是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废话 任何金字塔,必须是一个真知灼见,必须让这儿世界更加真实、更加善良、更加美好
金字塔原理的局限性:只依赖金字塔原理,不能解决问题
金字塔与金线原理
第一,金线原理高于金字塔原理
金线上很多关键节点都呈现金字塔的样子,符合金字塔原理
并不是全部正确论断都呈现金字塔的样子
第二,金线原理可以独立于金字塔原理而成立,但是金字塔原理离开金线原理就不能成立
金线在金字塔每层之间支撑
第三,金线原理和金字塔原理不矛盾,金线原理和金字塔原理相互成就
总体、局部
和结构化思维相悖的 七大常见错误
金字塔原理核心:纵向支撑、横向不重不漏
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至少重叠很少)
合在一起又完全穷尽不遗漏(至少不遗漏要点)
金字塔原理是一个形象说法,说白了就是对于某个论点的结构化论证
金字塔训练法:无论问题复杂与否,无论阴晴圆缺,无论喜怒哀乐,想事儿的时候,说事儿的时候,尽量呈现金字塔原理
客服完美主义
金线原理从根上讲是将纷繁复杂的世界和问题简化的一种方法
任何金线注定不完美,注定无法证明绝对正确
成事修炼者能做得最多是把金字塔搭建的巩固、清爽、足够完美,一条金线直达真知灼见
结构化思维的金线
审题错误
完全不审题,没有审对题,没有充分审题,审题时间不够,审题不深,审题不全
“阳光之下,快跑者未必先到达,力战者未必能胜”
我执错误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主观臆断,不凭空臆测
不绝对看事情,凡是辩证看待
不墨守成规,不拘泥固执
不自以为是,不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
金字塔错误
不遵从金字塔原则
不能准确确定重点
不能有效构建金字塔
逻辑思辨能力不足
构建金字塔达不到“不重不漏”要求
缺乏简化能力和勇气,追求完美,贪多求全
不能形成共识,不能砍去无足轻重的议题,没能把精力集中在关键议题上
人力错误
没能做到人岗匹配,团队的知识结构、时间投入、见识和脑力不够
团队的知识结构和见识太相似,太容易形成共识,太容易形成偏见
团队建构不好,解决问题流程不顺,没有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解决问题文化,要么太祥和,要么太剑拔弩张
没形成严格的行动计划和反馈机制,没按时按量跟踪解决问题的成果和困难
分解后的责任没能落实到个人,出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拿着板子打不到屁股
分析错误
团队没有足够脑力和工具完成关键分析
缺少数据
数据没有的时候,没有估算能力
在具体分析中缺乏简化能力、建模能力、统计能力
请忘记多元回归,请忘记二重积分,但是基本的建模能力和统计能力要有
行动错误
问题最佳解决方案没有和具体行动紧密结合
行动计划涉及沟通和落实,涉及人员、行动、资源、成果、时间以及过程中进一步的问题解决流程
想清楚最佳解决方案只是成事的开始
想清楚之后还要说明,沟通,在团队内部达成足够的共识,和主要利益相关方达成足够的共识,对的话反复和对的人说很多遍
说明白后还要落实,落实过程很可能还涉及新的问题解决
静止错误
复杂问题解决很少一蹴而就
最初确定的最佳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很可能会遇上新问题,甚至可能推翻之前的主要结论
实事求是,不要怕麻烦,在变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要怕没面子,必要时敢于纠正自己
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结构化思维的 二十条军规
1. 假设驱动
1. 必须要有第一天答案,必须要有假设
2. 尽管漏洞发生,也要有!
3. 可贵者胆,不行?喝酒!
4. 还没有,谁有?谁有就先用谁的!
5. 如果没有第一天答案,你可能在最开始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6. 倾听它们在第一瞬间告诉你的答案,那就是你的第一天答案,试试《易经》、六爻
2. 确立常规
第一天答案假设后,确立沿着金线拿到最终真知灼见的机制和流程
一个人,也要有约束自己的机制和流程
对自己诚实,对自己的真实了解安排践行金线原理解难的行动计划
需要一两个倾听者(要比较熟悉你的亲人、朋友),一定要有扫你兴的勇气和挑你错的脑力
带团队,遵循金线原理建设金字塔、解难
在最开始说清楚解难过程中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习惯和成长诉求
在上述基础上明确团队整体的工作常规
给自己和团队设定一些基本原则
几个个体形成的团体希望大家都知悉并尊重的常规
1. 晚上十二点之后不再做任何“头脑风暴”
2. 周日神圣。天不塌下来,周日不要联系彼此。
3. 不要找借口,每天按时吃中饭和晚饭
3. 界定问题
形成一个好习惯,解难开始,面对难题,放下手机,拿出纸和笔,审题!再审题!至少两遍。如果不能全神贯注,审三遍!三思而后行。
审题可以问的一些基本问题(参考框架)
1. 这个问题设计核心词的定义是什么?
2. 对于这个问题,谁是最终决策者?
3. 最后递交物大致长什么样子?
4. 产生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问题的起源?年代?相关的人?类似的领域?等
5.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认可?
6. 实施这些建议可能会对整个组织产生什么影响?对此组织的不同部门可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7. 如何判断这个问题解决好了?
8. 有什么潜在的重大风险?
9. 提交最佳方案的时限是?
10. 设计这个问题的关键限制条件是?(预算、法律、人际关系、科技突破等)
11. 哪些解难的限制条件真的不可能被突破?
12. 可能在哪些方面脑洞大开、产生意外惊喜?
13. 解决方案的目标精度大致如何?(在管理领域,没有百分之百精确,医疗上也一样)
审题
何处此问?
所涉何人?
正解若何?
另一个审题诀窍是:一层层打深,打到打不动为止,打到方便分析为止
另一个界定问题的常用工具:SMART原则
Specific:具体而有针对性,不空泛,不扯淡。少说“更快更高更远”之类片汤话
Measurable:可衡量。不是一切皆可衡量。但是,一切不可衡量的事物都有耍流氓的嫌疑
Aciton Oriented:行动导向。坐言起行,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如果在解难的过程中不密切联系行动,解决方案很可能不能很好落实。不能落实的方案,再好也是不好
Relevant:切身相关。对于多数问题,别总是上帝视角和北京出租车司机视角。多想和自己相关的一切,别太高,别太低,解决自己的问题为先
Timely:及时。未来不迎(特别遥远的未来),既往不咎当下不杂。看脚下,及时处理啊好眼前的事儿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界定问题时,尽量站在高处,站在CEO的视角,以全局观审题
问题界定好后,尽一切可能和最重要客户/CEO确认一下,是否有重大不妥,十五分钟
他们不一定真的知道真的问题是什么
他们对很多复杂管理问题的直觉非常好
他们熟悉自己公司是最好潜在资源之一
4. 分而治之
把要解决的难题分解成下一层三到九个一级驱动因素/主要根源,然后再把这三到九个一级驱动因素/主要根源,每个分解成下一层三到九个二级驱动因素/主要根源,如此往下
为什么每层最少三个?为什么每层最多九个?人性使然,人类编码使然。
如果听众是普通观众,定了不用金字塔,只用平层结构,依旧要满足“不重不漏”原则,组成平层结构的三到九个要点要不重不漏,实在不够最多十个,再不够,分两个议题,分量篇文章
成功十要素
一命
命就是DNA
二运
运是时机Timing
三风水
风水是位置,身处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四积阴德
阴德是不做损人又不利己的事情
五读书
天分好要读书,天分不好更要读书
六名
名是名声,要成功的关键是名实相符。心碎要趁早,出名要趁晚
七相
长相、身材、精神面貌
八敬神
底线,不要因为方便、因为人不知而突破自己的底线
九交贵人
在暗夜海洋里点醒方向的灯塔一样的人,摔断腿之后的拐棍一样的人,非常不开心时的酒一样的人,渴了很久之后的水一样的人
十养生
起居有度、饮食有节,该睡觉的时候能倒头就睡着
常用分解工具:数理化及经济学公式、常识、逻辑树
逻辑树常见类型
要素逻辑树/主要逻辑树
解难最早期,个人与团队面对难题所知甚少时
归纳逻辑树 Inductive
从个别情况推衍到通用结论
对于事实有相当掌握、对于结论有所判断的时候
假设逻辑树
在假设非常能清晰和内在逻辑相对清晰时
演绎法逻辑树 Deductive
从通用结论推衍到个别情况
对于通用结论基本掌握、公式或者内在逻辑非常清楚时
每多打深一层,离发现问题结症可能就进了一步
决策逻辑树
相对确定要提供的问题解决方案是一系列连续的决策
“如果-那就”方式
5. 去繁就简
决定不做哪些和决定做哪些一样重要
基本逻辑、常识和基本商业知识是你“修枝”的基础
如果不足给你勇气,找个相关行业专家或者职能专家深入聊一下
砍掉非常难的议题,或者先从容易些的议题开始
所以设计解决方案时,不要求完美,不要恋战
集中精力做大事
“二八原则”
6. 工作计划
包括:工作流(议题树的某个或某几个分支)、责任人、协助人、递交物,以及递交时间
核心团队成员一直需要知道:各个成员都在做什么、大致在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等
效率最高方法是各个核心成员形成合力
团队不能齐心协力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商定一个共同认可的工作计划(Work plan)和明确工作方式(Team norm)
在团队成员之间相对平衡分配工作
工作需要
兼顾工作效率,按质按量完成工作
学习需要
满足团队成员学习新技能的需要
工作计划模板要素:议题、假设、分析、资源、责任人、递交时间、递交物
制定工作计划中常见错误
没头苍蝇
没有递交物
要有时间观念和最终递交思维“我在什么时间之前一定要交什么”
递交物的最佳是:把最终递交物的样子在第一天/第一阶段就呈现出来
制定工作计划时,不要先排做具体分析的计划,要先排做最终递交物的计划
先写出最终递交物框架 :故事线(Storyline,Word文件)和故事板(Storyboard,PPT文件)
团队工作更容易聚焦,做的每一个分析、每一张PPT都对最终解难方案有贡献
没有截止时间
遇到困难,可以沟通,可以寻求帮助,但不能在截止时间不递交成果
临近截止时间前后,不接受任何不能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任务的借口
挑硬骨头先啃
先做意义最大的分析,先做容易做的分析,然后再做意义挺大但是难度超大的分析,最后再做那些锦上添花的分析
板子打不到人
必须明确责任人,某个具体事情如果没有第一责任人,就是没有责任人
花太多时间在工作计划上
高效的工作计划不能超过两页,最好只是一页
做工作计划,前三个星期具体一些就好,不要试图把三个月的工作计划都做得天衣无缝,过了三个星期,再细化下一个三个星期
即使你是项目经理,也要给自己安排一些非常具体的议题分析,身先士卒,永远是极其有效的激励团队的方式
7. 调查研究
收集资料
如果可以花钱买数据,那就花钱买
不要试图拥有所有数据,没有全部数据也不应该成为你不能做分析、提出解难方案的借口
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带着假设去收集资料
在收集资料、分析议题、总结归纳新发现的同时,时时刻刻想着,这些新信息对于解难方案的假设意味着什么、我们还迫切地需要知道什么、我们距离拿到最佳解难方案还有多远
随时总结当下解难方案的工具
福尔摩斯探案法
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干了什么?如何干的?为什么要这样干?(Who,what,where,when,how and why)
标—本—药
标:如今的问题是什么?症状是什么?有哪些重要表象?机会是什么?
本: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药:如何去病根儿、消炎症,开花结果,创造价值?
8. 集思广益
团队结构
解难团队结构需要扁平
两层: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
三层:项目分管领导、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
如果大集团里不允许这种扁平结构,那就成立特别项目组/领导办公室(做完就解散)
所有项目成员(含项目领导)都要参与到解难的脑力工作中来,一起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这样才能让新人高速成长,让领导不脱离前线
头脑风暴
什么是风暴级别?头脑风暴之后,如果感到自己的脑浆有些麻木、有些疼痛,那才算是风暴级别
脑暴
要脑子们参加,而不是“行尸走肉”
要在脑子们清醒灵动之时,必要时,微醺
不要超过两小时,最好90分钟之内
别看手机
没有人员行政级别高低
崇尚逻辑和智慧,最好通过脑暴达成共识,以金线原理服人,以智慧服人
项目领导也没有一票否决或一票赞成权
“起兴”
平等、尽力、尽兴之外,头脑风暴时不要讲太多规矩,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先说的头脑往往可以激发其他头脑,后说的头脑也能进一步激发已经说完了的头脑
头脑相互激发,形成完美风暴
团队成员要在最有精力和创意的时候,必要时喝点酒,微醺
适量酒精可以让脑子变快,话变多,甚至突破一些微醺前突破不了的脑力桎梏
过程中,不要满足于平庸和够用,压榨自己和团队的头脑,务期获得真知灼见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唯智
时间
晚上12点之后不再开会
周末不开会
太饿了不开会(按时三餐)
常犯五种错误
确执
死抓着第一天假设和第一天解难方案不放,拼命要确认它,忽略任何与之不同的信息和声音
初执
死抓着最初一组数据或事实提示的答案
丧执
死抓着沉没成本不放
有执
你有的,你会的,你擅长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适合的、最正确的。“已有”可能是“将有”的敌人
信执
过度自信,过少考虑可能的风险,特别是一些似乎小概率的巨大风险
9. 数据说话
商业环境下,多数时候,数据比文字描述往往更准确可靠
会用到统计学软件,更多时候是用到统计学思想
用数据说话,尽量用数据说话,尽量逼自己用数据说话,管理容易越来越精确
要客观
在用金线原理解难上,不说谎,不是金线,是底线;不是高要求,是最低要求
10. 依靠常识
常识是多数人没有的那些东西
增加常识的方式
多读书
多行路
多逛博物馆
多接触社会/多做事/多成事/多挣钱
多接触有常识的人/多听有常识的人讲话
常有意识地记数字,读任何文章和书籍时,遇上任何数据,有意识地记忆。印象可以相互参照,做比较,完善自己脑子里对于世界的基本看法。
常识:八九不离十,不必很准确,但是大致不离谱,不求寻常巷陌,但求大方向正确
常识是人类主要学科里最基本的原理,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
11. 善用专家
专家用好,是一条捷径中的捷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专家用不好,解难方案可能充满僵化的成见,一股平庸老专家的味道,质量低下
用专家的过程中不能失去自我,你的脑子、你团队的脑子,永远是金线原理的执行者。不要让脑子仅仅成为简单的汇总信息工具
判断专家的办法
教育背景
本、硕/博所在学校?导师?长期工作机构是否专业?
著述和出版物
判断是否有料
行业口碑
客观了解
面谈判断是否受严格训练,结构化思维和结构化表达
如何善用
自己要会问问题、问出好问题
会问问题是一个超级能力
观察周围,学习非常善于问问题的人,观察他如何问问题
12. 善用估算
信封背面计算(Back of envelope calculation)
估算能力是另一个超级能力
有些估算需要依仗一些基本数学原则
大多数估算依仗的是常识、洞见以及司马光砸缸式的机智
13. 慎用杀器
大杀器就是复杂计算工具
用的最多的数学是算数
再复杂的计算工具,其精确度取决于输入数据的精度
再复杂的计算工具,其精确度取决于输入数据的精度。如果有选择,宁可选简单的计算工具,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梳理输入数据上
解决管理问题的难度在于对金线原理(结构化思维和结构化表达)的理解和掌握、人性编码的熟悉、常识的丰富和创意的精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几千年过去了,人类面临的多数管理问题和《资治通鉴》里描述的类似,我们解决管理问题的工具、方法、模板其实和《资治通鉴》里描述的工具也类似
14. 狂开脑洞
避免思维定式
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听上去玄远冷峻、高简瑰奇,其实非常耗能,绝大多数人做不到
金线原理只能保证你在绝大多数问题上拿到七八十分,不能保证你有创意
金线原理是一切的基础,但是有时候并不足够,想拿高分,需要狂开脑洞,需要创意
有助于开脑洞的方法
逼自己换个角度看一些核心议题,换个方法做一些核心分析
喝酒,多喝酒,多喝很多酒
去大自然里,去大自然里跑十公里,去湖边发呆,被落花和坠落的苹果砸头
多逛博物馆,包括现代艺术博物馆
多读书,多读起书(含《不二》和《素女真经》
多去一些古怪的地方
多和怪人、奇人喝酒聊天
15. 耍滑偷懒
在管理的世界里,偷懒和不作为有时候是一种美德
CEO“偷懒”,放手让手下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往前做
在解难过程中,愿意接受一定的不确定性,不求尽善尽美,基本够用了就不再穷追猛打,见好收兵
和二八原则类似,耍滑偷懒不是真的耍滑偷懒,是为了成就更多
耍滑偷懒在更深一层还有两种智慧
授权给别人去做的勇气和担当
明白人力有限所以接受天命
放下我执,留下最后一句负面评价在自己的肚子里。与其批评,不如放下手里活,都走出去,去清风朗月里喝杯酒
16. 秉持公心
做公司,最重要的是人,是一个公司的核能
人开始一起做事,事大于人,“戏大过天”
一起发力做的这个事,大于你我,甚至大于天
事大于人,更大于你自己的自我(Ego)
在事面前,人退后。在团队的利益面前,个人退后。
事成了,人就成了。团队牛了,队长和团队成员也就牛了
失败的例子:精英为了自己的一时之爽、一时之牛或一时虚荣毁了团队和毁了要成的事情。成了自己Ego的奴隶,被自己的Ego驱使,一手好牌打烂,最后没有成事,页面没有成就自己
17. 实事求是
成事的一个重要基础就:实事求是
费尽心力去遵从金线原理,把事想清楚、说明白,如果到最后不能实事求是,那一切归零,还会出现负数
遇上指鹿为马的人、机构或环境,快走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求真不一定能得真,但不求真,能求什么,还有什么更能依靠?
18. 鼓励异见
任何个人,包括领导,都有局限性
有时候是知识局限性
有时候是智商、情商、成长背景和常识积累的局限
真正伟大的解难团队要强调表达反对意见的责任(Obligation to dissent)
注意:不是反对的权力,是反对的责任
哪怕你是团队中级别最低、资历最浅的,你也有表达反对意见的责任
尽管你级别最低、资历最浅,在某些议题的最前沿,最了解一手资料,对于这些议题,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
团队里级别最高、资历最深的人应该是此原则的第一推动者
坚定地反对但是不让人反感,是技术活
一个常用技巧是设问”如果假设能成立,我们需要相信什么?“
另一个常用技巧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事实和数据胜于雄辩,逻辑胜于情感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先用事实、数据、逻辑和金线原理说话,说完了,说不出来了,再谈感情,再动之以情
19. 提纲挈领
所有关键议题解决完,不是解难的终点
千万不要忽视交流,团队知道了这个了不起的答案,和决策者/重要利益相关方
知道这个答案不是一回事
认可这个答案不是一回事
会坚定执行这个答案不是一回事
解难失败,大多数不是因为没能遵循金线原理,不是没能建好一个基本合格的金字塔,大多数失败是因为没有做好总结归纳以及没做好之后的沟通
除了不重视外,妨碍总结归纳和处分沟通
可能是正常人类对于写作的厌恶
对于很多人,写作比收拾屋子、锻炼身体、保持体重更违反人性
人们说”不会“,是客气或真不会
可能是正常人类对于海量信息的恐惧
三四个月工作会有海量信息产生,这些信息不能自洽,甚至互相矛盾。海量信息伟大的数学模型提示成本控制是问题的症结,而高管和专家访谈提示坏账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森林越长越密,阳光越来越暗淡,不同人和事物提示不同的方向,分清方向常常变得非常困难。谁有信心坚定地朝一个方向走去?又是谁给他这种信心
可能是团队领导缺乏关键时刻的领导力
队长对于写作的厌恶、海量信息的恐惧、做最后结论的犹豫远远大于队员们
最终项目汇报会(Final progress review),也就是团队向客户/CEO做最终汇报
如何提纲挈领拿出最终汇报文件
用金字塔的结构,从下到上总结归纳所做的关键议题分析,一层一层往上得出结论
极少情况下,金字塔原理不适用,那就继续应用金线原理,用非金字塔原理的逻辑推导出真知灼见
再复杂的问题,也能总结归纳成一段话,甚至一句话
这段话、这句话要充满真知灼见,要有具体行动
有些人强调PPT说话和数字图表说话的重要性,说到底,用最简单、直接、明确的词语说话最重要
再精炼,也应该是一段言之有物的话,而不是一段空洞的废话
漂亮废话:听上去很美,但是不可能错的的话
最终项目汇报文件不可能只是一句话或者一段话,需要一沓更厚的文件来和团队沟通
20. 交流沟通
找到疑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远远不等于疑难问题的最终解决
找到疑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之后,还不能马上付诸行动。必须和相关方进行深度有效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沿着金线,拿到了解难方案,还没有结束,还有临门一脚,还需要不厌其烦地交流、交流、交流
解难者把自己定位为成事者,目的不是拿到答案,目的是成事、持续成事、持续成大事。交流变成一种必须,讲了,让别人信了,别人就按着做了,事就成了
沟通要有文件,要充分重视沟通文件
从故事线到故事板到正式的PPT概要文件和正式的PPT完整文件
除了沟通文件,还要指定沟通计划并执行它
内部沟通,客户沟通,外界沟通
结构化表达的 三大原则
原则一:遵从金线原理
第一天建设已经变成了最后结论,反向沿着金线,完成结构化表达
从最后结论开始表达,沿着逻辑线,给出由事实构成的论据,用论据通过论证证明最后结论(中心论点)
听众习惯甚至喜欢简单、坦诚、阳光的沟通风格,就用一个简单、坦诚、阳光的结构化表达结构 金字塔结构
1. ”我们需要做如下改变“
2. ”我们想如此改变的原因是这样的“(根本里有的金字塔)
3. ”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具体事情是这样的“(变革举措的金字塔)
常规金字塔结构,结论形成”变革“,”变革“引出”原因“和”为什么“,最后是举措金字塔
听众习惯渐入佳境,那就遵从金线原理,用一个循循善诱的结构 非金字塔结构
1. ”标: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 ”本: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3. ”药:我们如何针对这些根本原因采取哪些具体行动从而解决这些主要问题“
”标“下有树枝, ”标“引出”本“,”本“下有树枝, ”本“引出”药“,”药“下有树枝, ”药“ 最终回归到主结论“中心思想”
原则二:实质大于形式·
如果磕磕巴巴说的是真知灼见,也完胜一个巧舌如簧的人讲一番不可能错的的废话
演练基于PPT的演示
真知灼见大于嗓音、PPT一般、演示、西装
原则三:事实胜于雄辩
如果能用数字说话,就用数字说话
如果能不用形容词,就不用形容词
用数字说话,用图表说话,让自己的论据、论点、和论证像金字塔一样牢固,像水晶一样清澈
结构化表达三原则之外,
“电梯测试”
举例场景:电梯里遇到一把手或客户的CEO,被问项目“怎么样了”
CEO级别应该多这样问,不要随口给命令或判断,只是随口问,多问,持续多问
CEO级别,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做具体项目或者具体分析了,而是:找人,找钱,定方向,协调政府关系然后就是问各种问题,特别是复杂疑问句,被问的人不是简单回答”是“或”否“就可以轻易对付过去的
激发公司成员各种主观能动性,同时也看看谁真的能面对压力,真的能把事情想清楚、说明白
建议遵从单数原则
结构化表达的时候,金字塔的支柱最好是单数,最好不要超过九个:一点、三点、五点、七点、九点,不能再多了,快到普通人闹极限了
建议遵从见面原则
见面交流效率最高,特别是彼此还不是超级熟悉之前
同样的交流文件,同样做演示的人,见面的效率是电话会的十倍,电话会的效率是电子邮件的十倍
实在不能见面,也建议使用视频电话会
没有任何复杂问题不能用三页Word或者十页PPT说清楚
记得使用 记得忘掉
什么时候使用金线原理
解决问题
从上到下,设立假设,收集论据,归纳出真知灼见,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
管理手下
根据经验,列出第一级三至九个支持论据,分别交代给不同的手下
汇总排列手下提交的报告,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
交流成果
问题已解决,从上到下,只汇报中心论点和一级支持论据,领导明白了,事成了
有时间、有精力、有要求,会报道第十八级论据
什么时候要忘掉金线原理
传统上日常生活的交流,不是从金字塔尖到塔基底,而是相反
举例:小明吃喝嫖赌等等,小明是坏蛋;小明是坏蛋,因为他吃喝嫖赌等等
有人和你吐槽时,闭嘴、倾听、不停倒酒和喝酒,就是最好解决方案
不是你运用智慧帮他找到解决方案
而是让他在你的同情心下真正彻底表达
问题本身的解决,还有明天,明天是另一天
社会、生活、工作 100个基本问题
1. 能否建立一个稳定的没有四大自由的社会?没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赤贫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
2. 一个政府如何有效管理疫情?
3. 如何设计一个完美的宗教?为什么人类只有一个完美宗教?
4. 如何找到外星人?
5. 如何和外星人交流?
6. 如何开发元宇宙?
7. 如何感受自己肉身的美好?
8. 如何过道德的生活?
9. 如何在权威之下过道德的生活?
10. 如何处理成长的烦恼(身体变化等)?
11. 如何对待所有人内心都是很无知(包括自己)整个悲哀的现实(人类进化远远不完全)?
12. 如何处理父母施加的道德绑架?
13. 如何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除了是孩子们的妈妈和家庭主妇,我还是什么?
14. 如何美好地在婚前谈恋爱?
15. 如何美好地在婚后谈恋爱?
16. 如何美好地物化女性/物化男性?
17. 如何处理灵、欲、爱的割裂?
18. 如何感受别人心灵的美好?
19. 如何让女生开心?
20. 如何让男生开心?
21. 如何追一个心仪的女生?
22. 如何追一个心仪的男生?
23. 如何和比自己小二十岁的男友交往?
24. 如何和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女友交往?
25. 如何找到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26. 如何拉长暧昧的美好期限?
27. 如何找到真爱?
28. 相爱但是不能在一起,怎么办?
29. 如何安排一个完美的婚礼?
30. 如何获得完美性爱?
31. 如何战胜无聊?
32. 如何战胜孤独?
33. 如何战胜焦虑?
34. 如何战胜自恋?
35. 如何与自己和解?
36. 如何准备一个礼物?
37. 如何安排一次宴请?
预算
参加人
38. 如何在死前安排好收藏品的传承?
39. 如何进入收藏古玉这个坑?
40. 如何最有效地读一本书?
41. 如何做一个旅游攻略?
42. 如何充分享受大自然?
43. 去哪个城市工作?
44. 去哪个地方退休?
45. 如何适应一个地方?
46. 如何最好地享受一瓶红酒?
47. 如何最好地享受一瓶啤酒?
48. 如何千杯不醉?
49. 如何缓解宿醉?
50. 如何保证一直能喝到自己喜欢的那种茶?
51. 如何保持好奇心?
52.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
53. 如何招人喜欢?
54. 如何说实话还招人喜欢?
55. 如何说”不“
56. 如何管理体重?
57. 如何管理情绪?
58. 如何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
59. 如何最好地养育孩子?
60. 如何赡养父母?
61. 如何改变父母的无知和愚蠢?
62. 如何管理父母的预期?
63. 如何和杠精和平相处(特别是家人是杠精)?
64. 如何还人情债?
65. 如何优雅地老去?
66. 如何优雅地死去?
67. 如何成佛?
68. 如何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
69. 如何买到一个满意的房子?
70. 如何安排自己的出行方式?
71. 如何请客吃饭?
72. 如何安排自己的着装?
73. 如何减肥?
74. 如何做到个人现金流为正?
75. 如何维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76. 如何少消费?
77. 如何换工作?
78. 才能和雄心不匹配怎么办?
79. 如何写一个好的商业计划书?
80. 如何获得财务自由?
81. 才能和热爱不匹配怎么办?
82. 如何写一个阅读量过十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
83. 如何名满天下?
84. 如何不朽?
85. 如何用文字打败时间?
86. 如何管理时间?
87. 如何在元宇宙里有效地开展团队工作?
88. 用户管理上,如何拉新、留存、提频、裂变?
89. 如何砍价?
90. 如何逐鹿中原?
91. 如何功成身退?
92. 如何开会?
93. 如何有效地写电子邮件?
94. 如何写一个了不起的PPT文件?
95. 如何在五分钟内让人印象深刻?
96. 如何不生气?
97. 如何开拓第二收入?
98. 一个艺术家看似普通的艺术品如何卖出天价?
99. 如何可以在50岁之前退休?
100. 如何做到什么都不做但是心不慌、心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