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用植物学
第一章细胞,第二章组织,细胞壁的分层、胞间层(果胶组成)、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果胶)、次生壁(细胞壁停止生长,在初生壁内。侧一层层积累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木质素)
编辑于2023-05-21 19:01:06 江西第一章植物细胞
细胞壁
分层
胞间层(果胶组成)
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果胶)
次生壁(细胞壁停止生长,在初生壁内侧一层层积累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木质素)
胞间连丝和纹孔
胞间连丝(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有凹陷区域初生文孔场,原生质细丝穿过小孔与相邻细胞原生质体彼此相连)
纹孔(次生壁不均匀增厚)p14
单纹孔(未增厚部分呈圆孔型或扁圆型,纹孔对中间有纹孔膜)
具缘纹孔(次生壁向胞腔内拱起,纹孔腔变大,显微镜下三个同心圆,纹孔腔,纹孔塞,纹孔口)
半缘纹孔(一边拱起)
细胞壁的特化
木质化(沉积木质素,机械承受力增加,透水防腐)
间苯三酚一滴,片刻,浓盐酸一滴,显樱红色或紫红色
木栓化(渗入木栓质,不透水透气,防止水分蒸腾,保护作用)
苏丹Ⅲ试剂红色
苛性钾加热,溶解为黄色油滴状
角质化(防止水分蒸发)
苏丹Ⅲ橘红
粘液质化(纤维素果胶→黏液,在细胞表面常呈固体状态,吸水膨胀后呈粘滞状态)
矿质化(含有硅质或钙质,增强机械支持能力,保护)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种类
1.分生组织
原生分生组织
来源:胚
没有分化能力
终身分裂能力
初生分生组织
原生分生组织分化所得
一边保持分裂能力,一边保持分化能力
次生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中
使根茎加粗,重新形成保护组织
2.基本组织(薄壁组织)
一般薄壁组织
填充联系其他组织
通气薄壁组织
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大空腔或通道
具有储藏空气的功能
具有漂浮和支持作用
同化薄壁组织
极多叶绿体
存在易受光照的部位中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输导薄壁组织
输导水分养料
如髓射线
吸收薄壁组织
位于根尖根毛区
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储藏薄壁组织
储藏营养物质
细胞大
3.保护组织
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毛茸
表皮向外凸起
腺毛(有头部:分泌,柄部:支撑)
腺鳞(短柄或无柄)
非腺毛(无头柄之分,无分泌,机械保护作用)
疣点(细胞壁表面不规则角质增厚)
气孔
俩保卫细胞对合而成的孔隙
调节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
轴式类型(与周围表皮细胞:副卫细胞排列的方式)
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木栓形成层分裂产生
形成层向外产生木栓层
向内产生栓内层
皮孔:当周皮形成时,原来位于气孔下面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许多非木栓化的薄壁细胞(填充细胞),填充细胞增多后将表皮突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裂口,此为皮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
4.分泌组织
外部分泌组织
腺毛
蜜腺
分泌蜜汁的腺体
盐腺
分泌离子和矿物质的特化结构
排水器
能将水排出体外的结构
内部分泌组织
分泌细胞
分泌腔
分泌物大多是挥发油
裂生式分泌腔:分泌细胞胞间层裂开,细胞间隙扩大形成腔隙,分泌物充满于腔隙中,四周分泌细胞较完整
溶生性分泌腔:分泌细胞本身破裂溶解形成腔室,腔室周围细胞常破裂不完整
分泌道
最初出现一束长柱形细胞,后来细胞胞间层消失,细胞分离,形成一条裂生的腔道,腔道周围分泌细胞称为上皮细胞
乳汁管
5.机械组织
是细胞壁明显增厚的一群细胞
具有巩固和支持作用
厚角组织(初生机械组织)
活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壁不均匀增厚,一边在角隅处增厚,也有在切向壁或者细胞间隙处加厚的,具有一定分裂潜能
含纤维素,果胶质,半纤维素
厚壁组织(次生机械组织)
全面增厚的次生壁
无原生质体,具有层纹(细胞壁渐次增厚所形成的纹理)和纹孔(未增厚的部分呈细管状,细胞壁上可见的细小壁孔),常木质化
成熟后细胞腔变小,成为死细胞
纤维:细胞壁纤维素或木质化增厚的细长细胞,一般为死细胞,通常成束
石细胞:是细胞壁明显增厚且木质化并渐次死亡的细胞
6.输导组织
管胞和导管(木质部,水分无机盐,死细胞,红色区)
管胞
导管
筛管,伴胞和筛胞(韧皮部,有机营养物,管状生活细胞)
筛管
筛板:上下两端横壁不均匀纤维素增厚形成
筛孔:筛板上的小孔
胼胝体:温带树木到冬季,在筛管的筛板处会生成一种黏稠的碳水化合物,称为胼胝质(callose)。形成的胼胝质将筛孔堵塞形成垫状物,称为胼胝体。一旦形成胼胝体,联络索中断,筛管分子失去作用,直到第二年春季,这种胼胝体被酶溶解而恢复其运输功能。 筛管分子一般只能生活1~2年,所以树木在增粗过程中,老的筛管会不断被新的筛管取代,老的筛管被挤压成为颓废组织。但在多年生单子叶植物中,筛管则可长期行使其功能。
伴胞(被子植物所特有)
是位于筛管分子旁侧的一个近等长,两端尖,直径较小的薄壁细胞
与筛管细胞是由同一母细胞分裂而成的,在筛管形成时,母细胞纵裂产生的一个较大的细胞发育成为筛管细胞,另一个较小的细胞发育成为伴胞。
具有浓厚的细胞质和明显的细胞核
呼吸作用旺盛
筛胞(sieve cell)
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运输有机养料的分子
没有特化成筛板,只是在侧壁或有时在端壁上有一些凹入的小孔,称筛域(sieve area),筛域输送养料的能力没有筛孔强
无伴胞,物质运输能力没有筛管强,是较原始的输导组织。
第二节维管束的结构及其类型
结构
维管束是植物进化至较高级阶段(蕨类裸子被子)才会出现的组织
呈束存在,输导系统,同时起支持作用
维管束
韧皮部
筛管
伴胞
筛胞
韧皮薄壁细胞
韧皮纤维
木质部
导管
管胞
木薄壁细胞
木纤维
类型
根据木质部和韧皮部相互排列方式不同,形成层的有无分类
有限外韧维管束
韧皮部位于外侧
木质部位于内侧
无形成层
无限外韧维管束
韧皮部位于外侧
木质部位于内侧
有形成层
双韧维管束
木质部内外侧都有韧皮部
周韧维管束
木质部位于中间
韧皮部围绕木质部
周木韧皮部
韧皮部位于中间
木质部围绕韧皮部
辐射维管束
韧皮部和木质部交互间隔排列,呈辐射状排成一圈
第一章植物细胞
细胞壁
分层
胞间层(果胶组成)
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果胶)
次生壁(细胞壁停止生长,在初生壁内侧一层层积累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木质素)
胞间连丝和纹孔
胞间连丝(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有凹陷区域初生文孔场,原生质细丝穿过小孔与相邻细胞原生质体彼此相连)
纹孔(次生壁不均匀增厚)p14
单纹孔(未增厚部分呈圆孔型或扁圆型,纹孔对中间有纹孔膜)
具缘纹孔(次生壁向胞腔内拱起,纹孔腔变大,显微镜下三个同心圆,纹孔腔,纹孔塞,纹孔口)
半缘纹孔(一边拱起)
细胞壁的特化
木质化(沉积木质素,机械承受力增加,透水防腐)
间苯三酚一滴,片刻,浓盐酸一滴,显樱红色或紫红色
木栓化(渗入木栓质,不透水透气,防止水分蒸腾,保护作用)
苏丹Ⅲ试剂红色
苛性钾加热,溶解为黄色油滴状
角质化(防止水分蒸发)
苏丹Ⅲ橘红
粘液质化(纤维素果胶→黏液,在细胞表面常呈固体状态,吸水膨胀后呈粘滞状态)
矿质化(含有硅质或钙质,增强机械支持能力,保护)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种类
1.分生组织
原生分生组织
来源:胚
没有分化能力
终身分裂能力
初生分生组织
原生分生组织分化所得
一边保持分裂能力,一边保持分化能力
次生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中
使根茎加粗,重新形成保护组织
2.基本组织(薄壁组织)
一般薄壁组织
填充联系其他组织
通气薄壁组织
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大空腔或通道
具有储藏空气的功能
具有漂浮和支持作用
同化薄壁组织
极多叶绿体
存在易受光照的部位中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输导薄壁组织
输导水分养料
如髓射线
吸收薄壁组织
位于根尖根毛区
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储藏薄壁组织
储藏营养物质
细胞大
3.保护组织
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毛茸
表皮向外凸起
腺毛(有头部:分泌,柄部:支撑)
腺鳞(短柄或无柄)
非腺毛(无头柄之分,无分泌,机械保护作用)
疣点(细胞壁表面不规则角质增厚)
气孔
俩保卫细胞对合而成的孔隙
调节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
轴式类型(与周围表皮细胞:副卫细胞排列的方式)
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木栓形成层分裂产生
形成层向外产生木栓层
向内产生栓内层
皮孔:当周皮形成时,原来位于气孔下面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许多非木栓化的薄壁细胞(填充细胞),填充细胞增多后将表皮突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裂口,此为皮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
4.分泌组织
外部分泌组织
腺毛
蜜腺
分泌蜜汁的腺体
盐腺
分泌离子和矿物质的特化结构
排水器
能将水排出体外的结构
内部分泌组织
分泌细胞
分泌腔
分泌物大多是挥发油
裂生式分泌腔:分泌细胞胞间层裂开,细胞间隙扩大形成腔隙,分泌物充满于腔隙中,四周分泌细胞较完整
溶生性分泌腔:分泌细胞本身破裂溶解形成腔室,腔室周围细胞常破裂不完整
分泌道
最初出现一束长柱形细胞,后来细胞胞间层消失,细胞分离,形成一条裂生的腔道,腔道周围分泌细胞称为上皮细胞
乳汁管
5.机械组织
是细胞壁明显增厚的一群细胞
具有巩固和支持作用
厚角组织(初生机械组织)
活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壁不均匀增厚,一边在角隅处增厚,也有在切向壁或者细胞间隙处加厚的,具有一定分裂潜能
含纤维素,果胶质,半纤维素
厚壁组织(次生机械组织)
全面增厚的次生壁
无原生质体,具有层纹(细胞壁渐次增厚所形成的纹理)和纹孔(未增厚的部分呈细管状,细胞壁上可见的细小壁孔),常木质化
成熟后细胞腔变小,成为死细胞
纤维:细胞壁纤维素或木质化增厚的细长细胞,一般为死细胞,通常成束
石细胞:是细胞壁明显增厚且木质化并渐次死亡的细胞
6.输导组织
管胞和导管(木质部,水分无机盐,死细胞,红色区)
管胞
导管
筛管,伴胞和筛胞(韧皮部,有机营养物,管状生活细胞)
筛管
筛板:上下两端横壁不均匀纤维素增厚形成
筛孔:筛板上的小孔
胼胝体:温带树木到冬季,在筛管的筛板处会生成一种黏稠的碳水化合物,称为胼胝质(callose)。形成的胼胝质将筛孔堵塞形成垫状物,称为胼胝体。一旦形成胼胝体,联络索中断,筛管分子失去作用,直到第二年春季,这种胼胝体被酶溶解而恢复其运输功能。 筛管分子一般只能生活1~2年,所以树木在增粗过程中,老的筛管会不断被新的筛管取代,老的筛管被挤压成为颓废组织。但在多年生单子叶植物中,筛管则可长期行使其功能。
伴胞(被子植物所特有)
是位于筛管分子旁侧的一个近等长,两端尖,直径较小的薄壁细胞
与筛管细胞是由同一母细胞分裂而成的,在筛管形成时,母细胞纵裂产生的一个较大的细胞发育成为筛管细胞,另一个较小的细胞发育成为伴胞。
具有浓厚的细胞质和明显的细胞核
呼吸作用旺盛
筛胞(sieve cell)
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运输有机养料的分子
没有特化成筛板,只是在侧壁或有时在端壁上有一些凹入的小孔,称筛域(sieve area),筛域输送养料的能力没有筛孔强
无伴胞,物质运输能力没有筛管强,是较原始的输导组织。
第二节维管束的结构及其类型
结构
维管束是植物进化至较高级阶段(蕨类裸子被子)才会出现的组织
呈束存在,输导系统,同时起支持作用
维管束
韧皮部
筛管
伴胞
筛胞
韧皮薄壁细胞
韧皮纤维
木质部
导管
管胞
木薄壁细胞
木纤维
类型
根据木质部和韧皮部相互排列方式不同,形成层的有无分类
有限外韧维管束
韧皮部位于外侧
木质部位于内侧
无形成层
无限外韧维管束
韧皮部位于外侧
木质部位于内侧
有形成层
双韧维管束
木质部内外侧都有韧皮部
周韧维管束
木质部位于中间
韧皮部围绕木质部
周木韧皮部
韧皮部位于中间
木质部围绕韧皮部
辐射维管束
韧皮部和木质部交互间隔排列,呈辐射状排成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