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的思维导图,分享了 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幼儿教师劳动的价值、幼儿教师职业素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教育评价的思维导图,目的是为了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 评价前提:幼儿园教育评价是在充分占有大量幼儿园 保育和教育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评价对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
关于幼儿园和社区的思维导图,社区教育 的起源: ①20世纪初由杜威提出 ②最早起源于北欧地区 ③丹麦民众教育家柯隆威1844 在丹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民众中学
关于幼儿园和家庭的思维导图,家庭教育是奠基性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 ...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的历史演变
①充当保姆的阶段
②充当教师的阶段
③幼儿教师角色多样化阶段
现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①教师是儿童生活的照料者
②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
③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
④教师是幼儿的榜样
⑤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1.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细致性)
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创造性的表现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不断更新
教育机智
创造性是由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导致的
4.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劳动周期的长期性和滞后性
幼儿教师劳动的价值
1.教师是维护幼儿身体健康的保健师(教师保健室师的作用首先表现在教师要照料幼儿的生活)
2.教师是开启幼儿智力之窗的建筑师
3.教师是塑造幼儿高尚品德的工程师
4.教师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美容师
幼儿教师职业素养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特点
境界高层次性
意识的自觉性
行为的典范性
影响的深远性
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调节作用
1.对待教育事业——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基本道德准则, 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
2.对待幼儿——热爱幼儿
热爱幼儿的前提——爱心
爱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通往幼儿心灵的桥梁——童心
3.对待教师集体——团结合作
4.对待自己——终身学习
教师自身的业务提高和道德修养是 衡量师德高低的重要标准
5.对待家长——尊重合作
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
1.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2.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
3.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
4.广泛的实践知识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专业标准》
1.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2.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
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4.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5.激励与评价
6.沟通与合作
7.反思与发展
幼儿教师的身心素质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姜勇
新手——动机阶段(工作一年内)
适应——观念困惑阶段(工作2~5年)
稳定——行动缺失阶段(工作6~11年)
停滞——缺乏动力阶段(工作11~15年)
更新——动机增强阶段(工作16年以上)
丽莲凯兹
求生阶段
强化阶段
求新阶段
成熟阶段
福勒
关注生存
关注情境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