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享了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模,分析的知识,需要自取。
编辑于2023-05-25 14:59:41 湖北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01数学模型的引出
建模方法
机理建模
力学:牛顿定律
电路理论:克希霍夫定律
数电,模电:普通数模电电路,运放原理
实验建模
研究的系统:单输入单输出集中参数线性定常系统
2.02微分方程
求取步骤
确定输入输出
根据原理列些微分方程组
消元
整理成标准形式:
输出在左,输入在右
降幂排列
输出常数项系数c(t)为1
常用例子
1:45-RLC电路系统
3:47-KMF力学系统
6:46-电枢控制的他励直流电动机
11:10-测速发电机
12:04-闭环控制直流电动机
5:44-相似系统
调整参数可以使传递函数一致
10:39-同一个系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模型
精度不同
机理近似程度不同
扰动信号的近似程度不同
输入输出不同
研究的关系不同:即输出/输入发生改变
考虑的扰动因素不同
14:45-微分方程的求解:拉氏变换法
例:15:45
2.03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0:28-线性化的原因
1:20-线性化的方法和条件
忽略非线性
切线法
条件
存在工作点-小偏差
工作点附近存在各阶导数或偏导数
公式:
例:4:35
例:8:20
2.04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1:32-定义: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2:00-适用范围:
线性定常系统
非线性系统有传递函数么
时变系统有传递函数么
零初始条件
零输入
零状态
非零初始条件有传递函数么
3:15-微分方程->传递函数:
分母多项式:N(s)
4:35-传递函数相关概念
分母多项式->系统特征多项式->系统特征方程->系统极点
零点:分子多项式
5:40-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
有理分式
零极点形式(头1):根轨迹法,根轨迹增益
时间常数形式(尾1):时域和频域分析
6:50-传递函数的性质
传递函数与输入和初始条件无关
不同的系统可能有相同的传函
相同的系统可能有不同的传函
传递函数G(s)是系统脉冲响应g(t)的拉氏变换
物理现实性条件:传递函数分母的阶次n大于等于分子阶次m
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传递函数矩阵。
12:40传递函数的求取
零初始条件:例2
13:28非零初始条件:例3
19:00传递函数的局限性
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不反映系统初值
不反映系统内部信息
2.05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比例环节:K
积分环节:
微分环节:
近似:
惯性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
振荡环节:
二阶微分环节:
延滞环节:
2.06结构图的绘制
1:47结构图的组成
信号线
引出点
综合点
方框
4:54例1:
8:24例2-1:按信号传递顺序来绘制
10:16例2-2:按元器件来绘制
11:35例2-3:由微分方程模型来绘制
14:26结构图基本链接方式
串联
并联
反馈
前向通路
反馈通路
正反馈
负反馈
2.07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准则
串积,并和,反馈
引*/,综/*,引综不能换。
2.08结构图等效变换的应用
00:30例1:交叉回路
03:28例2:顺馈和反馈交叉
04:40例3:反馈通道上的引出点和综合点
06:10例4:结构图的分解化简
09:35例5: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MIMO系统传递函数矩阵分母相同的条件
2.09信号流图
结构图->信号流图
结构图输入/出信号为信号流图输入/出节点
结构图引出点与综合点输出信号为信号流图节点
共节点的情况:引出点在综合点输出端可以共节点
2.10梅逊增益公式
零极点分布图:零点⚪,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