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细菌的生理(微生物学)
细菌的生理
生理活动包括摄取营养物质和合成各种所需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
细菌的理化性质
化学组成: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
物理性状:光学性质、表面积、带电现象、半透性、渗透压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营养物质:为细菌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原料和能量。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摄取营养的机制
被动扩散驱动力为浓度梯度,不要提供能量。
主动转运:ABC转运、离子偶联转运、基因转移、特异性转运。
细菌的营养类型
自养菌: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
异养菌: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
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营养物质、pH(多数病原菌最适生长pH为7.2-7.6)、温度、CO2
空气
专性需氧菌(仅在有氧环境下生长)微需氧菌(低氧压生长最好)兼性厌氧菌(无论有氧无氧均可生长,有氧时生长较好)专性厌氧菌(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进行发酵)
细菌生长繁殖
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进行无性繁殖
群体的生长繁殖:有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细菌的新陈代谢
指菌细胞内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总和
方式:糖酵解、戊糖磷酸途径、需氧呼吸、厌氧呼吸
代谢产物: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方式:提供充足营养物质,ph,渗透压,温度和必要的气体。
分离培养: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散开。
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为菌落。挑取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个培养基中,可生长出的大量的纯种细菌为纯培养。
培养基: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培养基生长情况
液体培养基:大多数细菌呈均匀混浊状态,少数链状呈沉淀生长
固体培养基:光滑型菌落、粗糙型菌落、黏液型菌落。粗糙型菌落毒力和抗吞噬能力都比S型弱
有鞭毛的细菌在其中仍可自由移动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杀死细菌芽孢或非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和真菌等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无菌:不存在活菌,多是灭菌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湿热灭菌、辐射灭菌、滤过除菌法、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使用化学消毒剂
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干扰细菌酶系统和代谢、损伤细菌的细胞膜而影响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生理活动从而发挥防腐、消毒、灭菌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微生物的种类。十倍减少时间是指一定的条件下灭活90%最初的微生物群体所需的时间
微生物的生理状态
微生物的数量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温度、酸碱度、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