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北京市门头沟区48个特色村简介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门头沟区传统村落数量居全市最多、保护最为完好,2022年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截至目前,门头沟区共有中国传统村落12个,占全市总数的54.5%,包括龙泉镇琉璃渠村、三家店村,斋堂镇爨底下村、黄岭西村、灵水村、马栏村、沿河城村、西胡林村,大台街道千军台村,雁翅镇碣石村、苇子水村,王平镇东石古岩村。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占全市总数的60%,包括斋堂镇爨底下村、灵水村和龙泉镇琉璃渠村;共有市级传统村落14个,占全市总数的31.8%,包括12个中国传统村落以及清水镇张家庄村、燕家台村2个村。
编辑于2023-06-02 14:35:11 北京市为什么职场高手总能稳扎稳打、游刃有余?关键就在于,他们并不是天生聪慧,而是靠一套高效的标准操作流程(SOP)。这些操作流程不仅让他们的工作有条不紊,更是让他们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些职场精英如何通过8种经典SOP模型掌控工作、解决问题,让你也能轻松上手,迅速提升职场竞争力!
寒潮新一轮冷空气即将到来,你那儿“入冬”了没?降温期间,身体哪些部位要重点保暖?“洋葱穿衣法”你学会了吗?常见御寒误区、暖宝宝热水袋的正确使用方式,你了解吗?希望防寒指南能够帮助大家度过寒潮、暴雪、大风预警三连发的天气预警。
想要成为直播带货的高手?想要从小白到GMV千万的直播间流程及话术?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全媒体运营第22课:直播带货三部曲-脚本篇》!本课程将为你揭示直播带货的奥秘,让你从零开始,逐步掌握直播带货的流程和话术,成为直播带货的高手!无论你是想要创业的小白,还是想要提升直播带货能力的专业人士,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需要的帮助。快来加入我们,一起学习如何从小白到GMV千万的直播间流程及话术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为什么职场高手总能稳扎稳打、游刃有余?关键就在于,他们并不是天生聪慧,而是靠一套高效的标准操作流程(SOP)。这些操作流程不仅让他们的工作有条不紊,更是让他们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些职场精英如何通过8种经典SOP模型掌控工作、解决问题,让你也能轻松上手,迅速提升职场竞争力!
寒潮新一轮冷空气即将到来,你那儿“入冬”了没?降温期间,身体哪些部位要重点保暖?“洋葱穿衣法”你学会了吗?常见御寒误区、暖宝宝热水袋的正确使用方式,你了解吗?希望防寒指南能够帮助大家度过寒潮、暴雪、大风预警三连发的天气预警。
想要成为直播带货的高手?想要从小白到GMV千万的直播间流程及话术?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全媒体运营第22课:直播带货三部曲-脚本篇》!本课程将为你揭示直播带货的奥秘,让你从零开始,逐步掌握直播带货的流程和话术,成为直播带货的高手!无论你是想要创业的小白,还是想要提升直播带货能力的专业人士,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需要的帮助。快来加入我们,一起学习如何从小白到GMV千万的直播间流程及话术吧!
1. 桑峪村
桑峪村位于京西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村落三面环山,正南与108国道相连,该村环境优美、景色秀丽、交通便利、民风纯朴,与名胜古迹潭柘寺景区遥相辉映、紧紧相邻,宛如潭柘景区延伸的后花园——古韵悠然。桑峪村人文历史久远厚重,民间文化遗存丰富,对研究古代京西地区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定价值,让我们看到了从前桑峪特有的乡村文化。桑峪的历史文化厚重,在这里有着浓浓的乡土气和丰厚的民俗文化,那是桑峪最本真的面孔--让人微笑的乡村表情。每逢春节,声声的爆竹声中,家家户户写春联,贴对子。古朴的建筑艺术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无不充满村民对文化的执著与质朴的理解,显示出浓厚的中国乡村文化底蕴。
2. 王坡村
位于潭柘寺镇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坐落在潭柘寺北面的山坡上。村内无主要街道,只有弯曲小巷,仿佛迷宫一般。它处于山间坡地之中,土地大部分为山间梯田。2004年开始创设生态新区,关闭了村域周围的小煤窑,并在村域内大量植树造林。村里也开始了“农家乐”旅游也的筹备工作。每到阴历十月前后翠绿的松柏树、黄色的橡子树叶、再配上满山遍野的红叶,放眼望去真想一幅精心描摹和渲染的西方油画。这里清新的空气,使它成为京城西南一块天然大氧吧。
3. 平原村
该村位于潭柘寺镇北部、门潭公路东边,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村子大致成矩形,东西向和南北向各有一条水泥路,在村中间形成十字交叉,为村子的主街。该村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是市级民俗文化旅游接待村,有市级民俗接待户35户。区域特色为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潭柘寺和八奇洞位于此。依托潭柘寺,平原村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间传说。伴随着民俗文化村的启动,将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平原村将以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平原村人民期待中外游客观光潭柘寺,住宿平原村。
4. 南辛房村
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南辛房村,位于潭柘寺镇中部,是潭柘寺镇第二大自然村。该村交通便利。未来以旅游和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天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该村,石窟洞、天然长城、烽火台等景点众多,植被覆盖率高。有农业观光园1个,主要种植杏、枣、香椿等主要果品。村内生态环境较好、人文底蕴丰厚。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天门山艺术团是该村的群众性艺术团体。
5. 贾沟村
村内有镇级柏油公路与108国道相连,并直通村西北面的赵家台村。村落大致成集团状,近似一个圆形。村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街道,街道正中有一颗老槐树,除此之外还有几条弯曲的小巷。现在,贾沟村的经济主要以农业种植和林业收入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骨子、高粱和豆类;主要林产品有山杏、大盖柿、核桃、花椒、山桃、山核桃等。贾村沟实际建造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当中,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好地方。老辈人讲,贾沟村是一个收男人气的地方,这样说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的气候和外界气候不同,因为这里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因此气候四季分明,并且冬天风力很小,优势盆地外面刮很大的风,可在这里却一点儿都感受不到。2006在北京市环境最美的山村评选中,曾入围参选。
6. 香峪村
位于镇域南部香峪大梁主峰北部的半山腰。据历史记载,香峪在明代已是军庄地区所形成的的6个村之一。当时成为“香芋村”。因南倚香峪大梁,故被称作香峪村。其最大特点是树多。四周的山坡上,层层梯田宛如玉带。田间地头、沟沟坎坎,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村子里,家家户户前屋后,栽种了枣、梨、桃、杏、槐、杨、榆、香椿等果树和木材树。这个小山村,在阳春三月,无论是山坡、田野,还是村庄、农家院,满山遍野都是白色的杏花、梨花和粉红色的桃花、淡淡清香的枣花。盛夏时节,浓密的树荫遮天蔽日,可称为一幅艳丽的油画。
7. 东山村
东山村位于门头沟区军庄镇的最东端,处于该区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三区交界处,六环路以内,三面环山,964路公交车直通该村,交通便利。北倚香山,由香山古道直通主峰。沿古道而上,两侧古碉堡、古磨盘、石刻、石盘零星分布,奇形怪状的石头和各色各样的花草果树也目不暇接,景色随四季变幻,风景宜人,慕名而来的登山者络绎不绝。该村自古以来就盛产京白梨,明清时期该村的京白梨又成为皇家贡品,清代的慈禧太后尤其喜欢吃东山的京白梨。该村地处香山西侧,从打鹰洼顺下山的路线可到该村,但出村时要收费。该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修缮了贡梨园等景点,还有东山原住民宅基地古迹。建国后该村的京白梨还上了国宴,用来招待外宾。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继续鼓励发展京白梨产业,该村已有千亩京白梨基地2个,主营京白梨的慧明农场1个,该村申请的“军山”牌京白梨在昆明世博会上获得了银奖。除京白梨外,该村还盛产中华寿桃、马牙枣、核桃、板栗、小杂粮等。 该村文化活动丰富,数年来,该村先后组建了威风锣鼓队、太原锣鼓队、太极拳队、太极扇队、民乐队、合唱队等多个民间艺术团体,做到了每天都能排练,重大节日有演出活动。
8. 新村
新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的东部,东邻东山村,西邻孟悟村,是1959年成立的小村子,该村原与香峪村同为一村,1958年因军事用地,有一半人口搬迁至现址建新村,故称之为新村。因此,它没有周围老村的古老历史遗存。如果说有一点儿历史痕迹的话,那就是村里共用的两盘石磨和家庭所用的5盘手摇小石磨。据齐宝红老人讲,由于这些石墨是村民加工粮食所必需的工具,因此,这几件石器是在迁入新居后,组织人回到香峪村的原住处运来的。
9. 琉璃渠村
琉璃渠村,原名“琉璃局”村,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京西龙泉镇域北部,背靠九龙山,面临永定河,依山傍水。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琉璃渠村整体格局清晰,平面呈扇形分布于永定河左岸的冲积平原上。同大多数传统聚落一样,古村整体空间格局并非依照严谨的棋盘状网格,而是依赖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方式,进而形成以西山古道、后街及妙峰山新南道为骨架,以南北向辅路为分支的网状布局。村落各街巷的组团中既有规模宏大的邓氏宅院、琉璃厂商宅院等院落群,也有小巧精致的李氏宅院和三官阁过街楼。琉璃渠村以烧制皇家琉璃闻名,其琉璃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12月17日,琉璃渠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10. 水峪嘴村
倚山傍水,风景秀丽。从空中俯视,整个水峪嘴村河滩地貌酷似一条在永定河里逆流而上的鱼。这里春天山花烂漫,百叶萌发,小草绽绿,漫山遍野的桃花、杏花、梨花把山野装点得五颜六色;大山的气息,山野的风情,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村两委班子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先滩后山”的发展思路,“滩”是指河滩地带,把河滩定位为永久居住区。“山”的意思是指以“京西古道”为依托,开发“南山公路”。退耕还林,建立枣树果园,实行观光、采摘,建设独具品味的观光果园、采摘园、旅游观光园。村多年来一直以采石业为主,随着门头沟定位为生态涵养区,水峪嘴村积极调整自己的产业政策,提前关闭非煤矿山,将产业结构向集度假、餐饮、观光、休闲、采摘、垂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方向发展。
11. 上苇甸村
上苇甸村是北京市门头沟地区有名的"泉山之地",是少见的北国水乡,昔日以盛产芦苇而得名,还建有十三座水溏。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上苇甸地区是妙峰山西面的一条重要古香道,上苇甸当然是古村落,上苇甸村的历史还和寺庙文化密切相关……上苇甸村依山傍水,残留的老宅、老井、石碾展示着古老的韵味。上苇甸村还有一个美丽名字叫"月亮村"。上苇甸村现还管辖着炭厂、大沟、禅房三个自然村,有大云寺、滴水岩、禅房、岭角等风景和古迹值得游览。"上苇甸"最早见于文字的记载,是在明万历年间沈榜所著的《宛署杂记》中列有村名"上苇店","店"即今之"甸"。过去上苇甸地区泉池众多,森林茂密,至今还保存有千年以上的一级古树7颗,二级古树62棵。
12. 岭角村
岭角村的主导产业就是旅游观光休闲,全村已有42个农户开展农家乐接待活动,其中市级农家旅游户达26户。村旁的灵溪沟谷常年溪水不断,动植物资源丰富,每年吸引大批的学生和游人到此参观游览,野炊烧烤、果实采摘、特色农家饭、龙潭飞瀑、野鱼垂钓、生态教育等是本地的特色。生态水保农家院、水上文化长廊是民俗旅游的亮点。2011-2012年度“北京最美的乡村”。岭角古称“凌窑”,因其冬夏气温低,据说当年在修建禅房寺庙及金顶妙峰山时,为储存冰凌之所在。岭角村位于灵溪沟谷旁,新开辟的“灵溪风景区”岭角古称“凌窖”,取其冬季严寒,冰瀑满沟,夏季凉爽至极之意。岭角始建于明朝初期,据传说为燕王扫北时,韩姓人家为躲避战乱而逃至岭角。这里有山有水,物产丰富,是古代生活富足之地,本地谚语“哗哗大清水,姑娘往上给”,足以说明岭角过去就是人们向往之地。
13. 禅房村
禅房村是属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管辖的一个行政村落,海拔750米,东临妙峰山景区,村域面积4.85平方公里,104户,其中有当地户藉的60户,人口173人。附近有大云寺遗迹。相传这里曾是寺院的禅房,故名禅房村。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四周群山环抱,满山林木,郁郁葱葱,山桃花、野丁香、野茉莉、杜鹃花、麦杆菊、玫瑰花、梨花等多种果木花卉,常开不败,形成了“四面有山皆如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的独特景观。禅房村已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将凭借当地海拔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精品禅修游,高端民宿游,走村庄美、农民富、产业强的美丽乡村发展之路。
14. 黄台村
黄台村俗称黄土台,位于妙峰山镇西南部。沿109国道西行,从下苇甸路口向西北,当汽车爬上高高的长安岭时,向山下望去,只见沟谷之中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坐落在北山坡上,村庄旁边的沟谷之中,一条条的石垅把农田构成整齐的横盘格,两侧的山坡上梯田层层升高,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这就是妙峰山镇的黄台村。它自然风光优美,四面环山,晴时树木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雨后山尖白雾缭绕,平添几分神秘。村内石板路弯弯曲曲,岔路频频,时上时下,路旁是青朴的居民,随便推开一扇门,都会得到纯善好客的主人热情姐接待。西山顶上有一颗百年古柏,枝叶繁茂。
15. 安家庄村
安家庄村在王平镇西北部,村域范围近乎三角形或梯形,南面为大台地区,西北为雁翅镇,东北为妙峰山镇原上苇甸乡。村落位于永定河与京拉(北京——拉萨)公路(即109国道)及其经由王平村的复线、丰沙(北京丰台——怀来县沙城)铁路交会安家庄全貌处,呈东西向条状分布,南、北坡山场广阔,土壤为山地淋溶褐土,植被以山桃、山杏、荆条、酸枣。安家庄是王平镇西部山水观光区的核心,重点承担生态涵养、绿色环境、康体游憩、山水观光功能,将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民俗旅游业和山水观光游等。安家庄村前临永定河,南北山坡山场广阔,特别是清水尖东北麓,植被茂盛,自然环境优良,进入21世纪以来,开辟有清凉界和京西十八潭景区,已具有一定基础。
16. 东马各庄村
东马各庄村是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一个深山小村,与西马各庄村隔路相望。东马各庄村前有一条河道,经过小桥,方可进入村庄。与西马各庄相比,东马各庄村基本建在坡地上,地势较平缓,村庄入口空间较开敞。村庄周围自然环境优美,树木成林,郁郁葱葱。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该村著名的酱菜厂已经发展成现代化企业,生产规模达50万公斤。沿河道布局的院落则形成了村庄的另一种边界景观,俨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情境。村中街巷空间迂回婉转,空间尺度宽窄相宜,古树和石碾穿插其中,形成了多处美妙有趣的转折空间。村落民宅保持着原有的古朴风格,布局井然有序。走在巷道中,不仅能依稀可辨旧时留下来的彩画,而且还能看到新农村的发展标语和村民家家户户张贴的对联;不仅能从斑驳残破的宅院中体会到村庄的过去,更能从统一的街道铺装与街灯设置等村庄环境整治中体会到村庄的新变化和村民生活的提高与改善。
17. 韭园村
韭园村位于京西九龙山麓。该村成村古老,应在辽金时代,因村中有些古迹是在金元时期。该村是京西古(大)道上的“王平古道”出入古道的第一个古村落。在古时,京城里的人们要以煤炭为薪,而西山遍藏乌金。于是,京西和山西、内蒙古一带的拉煤运货的驼队、马帮就来往在西山古道中。远古风烟,筑城御边,驼队铃响,马帮来往,宗教活动,使古道、西风、驼铃、瘦马等神奇故事流传在古道两侧。现门头沟区有古道很多,如从三家店村到妙峰山的古香道、从大灰厂到戒台寺的古香道、从圈门过街楼到潭柘寺的古香道、从斋堂到沿河城的古道、从清水涧经爨底下到柏峪村的京西古道、还有这条“王平古道”。据史料记载,现存的京西古道最早的始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100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山民们既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又接待着来往商队的喧嚣。因过去这里的村民以种菜为主,尤以种韭菜出名,所以村名叫“韭园”。现村内的文物古迹很多,如有“王平古道”从村中穿过,古民居、古庙、古碉楼等人文景观成为历史见证。村内虽盖有部分新房,但还保留很多明清民居,也有元代古居,如我国元代大戏剧家马致远故居在韭园村的西落坡村,其院就应为元代古居。这些古民居大多为精良的三合院、四合院。院落随山势的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因村中的树木极多,树木的覆盖率竟达98%。故这些古民居大多掩映在浓荫中更显得古香古色。院内的房屋,青砖灰瓦,木窗雕花,砖雕、石雕相衬。在古道临街古民居的墙上,现还有“古道商铺”的匾额。古道绵延而来,穿村而过。
18. 西马各庄村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西马各庄村位于王平镇东部,东南有九龙山,村北有永定河流过。据史料记载马各庄早在明代已经成村,最早叫庄户园。以发展绿色果品种植为主。山上有多种名贵药材,如柴胡、何首乌等。耕地主要以种植枣树、花生、玉米为主。2019年12月25日,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2020年5月,入选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先进单位名单。
19. 西王平村
西王平村位于镇域中部,村落历史悠久,京西古道西山大路北道穿村而过,上、下街两旁曾经商铺林立,是京西山区里少有的古商街之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该村利用闲置土地,用二年时间建成500亩薄皮核桃基地,配套建设旅游基地设施。北坡向阳地带建成百亩樱桃观光采摘园,标准为现代生态旅游观光园。在村西坡新村前面的10亩水浇地建成300米长的种植长廓,将10亩水浇地建成旅游配套的采摘观光园。
20. 青白口村
村落三面环水(清水河、永定河),一面临山。是地质年代青白口纪和上元古界地层青白系的命名地。同时是革命老区,是开展革命活动比较早的地方。因为水草丰美,成为人类世代繁衍生息之地,这里有世界知名的地质学“青白口纪”,也有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痕迹,这些为考古爱好者提供了乡村“科考”的实验场。主导产业为林果业,种植苹果树、杏树、桃树、枣树等,当前支柱产业为富士苹果,此外村子还盛产柿子、李子等多种干鲜果品。
21. 淤白村
淤白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东北部,元代建村,与昌平区接壤。村中主街之上街称白瀑岭,下街称淤泥坑,后发展为一个整体,抗日战争时期合名改称淤白村。村边有娘娘庙、龙王庙、马神庙、五道庙、菩萨庙等,现已修葺一新。漫步在薄雾笼罩的淤白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古村落,更为它浓郁的宗教文化所感染。淤白村古老沧桑,具有数百年历史。房屋为四合院式结构,墙与街道多为石砌而成。构成一幅美丽的古乡村。漫步在蜿蜒曲折的青石小巷,村中的古宅、老井、石碾、古槐随处可见。一些民居的门楼、老宅和影壁保存完好,斑驳的墙体透出历史的沧桑,整个村落乡韵甚浓。2019年12月12日,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22. 田庄村
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东北部,109国道芹峪口向北(右)9公里处,距离区政府所在地45公里,距雁翅镇政府所在地付家台村10公里,原田庄乡(已并入雁翅镇)政府驻地。东面紧邻高芹路;沿路向南是苇子水村;西侧翻过群山可到达大村地区;北为松树村和高台村。田庄村红色革命历史资源丰富,着力打造的“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党史教育基地主要包括《京西星火》展览展馆、崔显芳故居、田庄高小党支部旧址、崔显芳烈士墓地、雁翅镇革命烈士纪念碑、教育培训中心等六项工程。教育基地以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创始人崔显芳的革命事迹为主线,是一座集资料展示、思想教育、红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门头沟区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12月25日,田庄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23. 山神庙村
山神庙村坐落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南芹路42.75公里。主导产业为中草药种植,目前中草药基地已经基本建成。相传早在元朝时期这里便有人居住了,村名源自村中的山神庙,留有美丽的传说。
24. 马套村
马套村四周环山,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的小山村。它前临骆驼岭,背靠棺材鞍大坨,左有东梁,右是凤凰坨。每逢春季,百花争艳,以山桃花、杏花为主,漫山遍野,竞相开放。南石洋大峡谷位于雁翅镇马套村西侧200米,入口呈大喇叭口状,是一条纵深数十里的沟谷,地势险要,景点众多,一线天、梯子头、天王塔等景观颇负盛名,山中怪事嶙峋,山高谷深,沟底平缓,资源丰富、地貌奇特、气候温和、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由于耕地少、山场面积大,大部分村民以养山护林和林权收益为基本收入。2010年与北京南石洋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南石洋大峡谷旅游风景区,旅游业将成为本村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5. 黄岭西
黄岭西村,因地处黄岭之西而得名,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村域面积9.74平方公里。黄岭西村为典型的山地村落,整体格局清晰,谷底沿天然的泄洪通道布置村内主干道,将村子各部分联系起来。村内尚存众多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民居院落,风貌古朴,村委会旁的灵泉庵为独具特色的山村庙宇,庙内石雕体现了佛教文化与民间宅院的巧妙结合。黄岭西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黄岭西排”共有18名烈士为国捐躯。2012年12月17日,黄岭西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26. 白虎头村
白虎头村座落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是通向沿河城及河北省沙城古道的必经之路。现在的高沿(高铺——沿河城)公路就是顺原来的古道而修。公路的2.5公里至4公里之间有三个自然村:王家、宋家、郝家,同属白虎头行政村。 白虎头现有74户、共185口人,其中劳动力70人。现有耕地面积400亩,林地面积160亩,除白虎头沟栏河大坝下有部分大堰平地,其余是梯田或山坡地。 白户口村文物及遗址丰富,不仅有上百年古树,还有许多明末清初年代民宅。 1942年12月12日日伪汉0勾结日寇对王家山村进行围剿,发生震惊中外的“王家山惨案”事件。王家山村在1978年由白虎头村管辖,村民全部迁到白虎头村。“双十二”惨案纪念碑即王家山惨案纪念碑位于斋堂镇王家山村西一块巨石上。1977年9月,0王家山大队支部委员会和王家山大队革委会立碑。纪念碑坐东朝西,长方形,全水刷石,高2米,宽1米,厚0.53米。底座长1.75米,宽1.30米,高0.13米。碑顶呈亭形。纪念碑正面中间,竖刻“双十二惨案纪念碑”八个大字,背面竖刻碑文。 还有1个地名与白虎头村同名:四川德阳什邡市湔氐镇白虎头村。
27. 马栏村
马栏村,又名“马兰村”,因明代曾为圈放马匹之地而得名,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太行山余脉,村域面积16.34平方公里。马栏村依山势而建,以龙王庙为中心,受地形限制,沿山体呈带型展开,为北方少有的沿水街逐渐发展形成的村落。村庄位于清水河南岸,地势复杂,高差较大,道路不成系统,聚落略成长方形,所在的马栏沟是清水河的主要沟谷之一,因村内有萧克将军、邓华将军所领导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马栏村被称为“京西第一红村”。2013年8月26日,马栏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马栏村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明代,马栏村属于顺天府宛平县,为圈放马匹之地,故名马栏。
28. 法城
法城村所属乡镇斋堂镇,所在方位距109国道70.9公里处2公里,东至区政府55.5公里,西北距镇政府10公里。四面环山,沟深而峡,从109国道分支向南行2公里左右的石板路,公路两侧有4公里长的杨树林阴通道贯穿于村南北。村前与髽鬏山向罩,村落成长方形,从外向内延伸,村中有解放初期建造的民房也有近年建的别墅型住宅,村子中央部有修建的旅游度假村,村内街道两旁种植各种花草,村的前方有旱坝,一座饮用水,一座养鱼虾,今年在坝的周围修建了凉亭和围栏依山旁水,水中倒影巴山廉洁的遥相呼应,山中有水,水中有山,鱼儿在水中游荡。水上鸟儿飞舞,景象非常壮观,就在38度、39度的气温下坝上凉风嗖嗖,不愧是天然氧吧之称,村的周围有植被上千种也有今年造的松柏林四季常青,三季花香,小溪川村而过,动机有几公里长的冰灌洁白如玉,像一条白色的丝带票在脚下。
29. 东胡林
东胡林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辽代时称“胡家林村”,后逐渐发展,明代分东、西二村,此村居东,称为东胡林村。清代同治年间又称“东护驾林村”,现名东胡林。东胡林地处清水河北侧,依山傍水,景色秀丽。 1937年,日寇侵华,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曾在此指挥了髽髻山战役。在东胡林村里,有一个最著名的遗址--“东胡林人遗址”。1985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东胡林遗址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北京市政府公布东胡林遗址为文物保护单位。村落建筑多为三合院和四合院,民居装修雕饰、彩绘体现了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吉祥的追求,嵌于门簪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处大宅院,为二进四合院,大门上的门牌号有3个号码,为东胡林村172、173和174号。大门两扇,门前一对抱鼓石,门内跨山影壁饰以精美的砖雕,院内垂花门保存完好。
30. 灵水村
灵水村,现为北京西部门头沟区斋堂镇辖村,位于镇域西北部,距镇政府12公里,东南部距政府驻地32.5公里。村子距109国道4公里。 自明清科举制度盛行以来,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层出不穷,曾有刘懋恒、刘增广等众多举人出现,因此灵水被当地人冠以“举人村”。灵水村形成于辽金时代,不仅村落古老庞大,辽、金、元、明、清时的古民居多,而且过去民间所信仰的诸神尽有。灵水村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东岭石人、西山莲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灵泉银杏、举人宅院和寺庙遗址等景点自古有“灵水八景”之称。2005年11月,灵水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10月11号湖南卫视携手林志颖、郭涛、王岳伦、田亮、张亮携手星二代推出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站就在灵水村拍摄。2018年3月,灵水村入选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7月28日,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31. 沿河城村
沿河城村,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京西北崇山峻岭的大峡谷中,刘家峪沟和永定河的交汇处。距门头沟区政府35公里,斋堂镇政府15公里,村域面积81.2平方公里。沿河城村自古以来就是驻军屯兵重地,拥护着明代长城内三关之一的紫荆关,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冲之一。沿河城建有城墙防御工事,整个村落被城墙完全包裹,呈现出防御性集中式的布局,村落内地形变化比较平缓,房屋排列沿平行于等高线的方向布置,有沿河城城墙、城门、敌台等众多历史遗迹。2014年11月17日,沿河城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32. 沿河口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始建于明万历13年,位于镇政府东北,距镇政府15公里,109国道14公里永定河右岸。沿河口村四面环山,沿黄公路从村中穿过,地处石岩沟,刘家峪沟交汇处,东临永定河。有敌台三座。沿河口属沿河城辖下17处险要隘口之一,建有敌台三座,沿河口村边两座,顺峡谷一里许又一座。敌台以“沿字号台”编号,分别是“沿字叁号台”、“沿字肆号台”和“沿字伍号台”。《沿河口修城记》碑有这样的记载:“周视关城,未有如沿河口之壮者也。……国家以宣云(宣化、大同)为门户,以蓟为屏,而沿河口当两镇之交,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浑河汤汤,襟带其左,盖腹心要害处也”。这段文字明确无误地道出了该地军事地位的重要。史实也是如此。
33. 王龙口村
王龙口村历史悠久,明代建村,但无考证,但有古道为证。“关道岭”是京西三条古道之一,现已在王龙口境内。古代内蒙张家口方向的马帮要想入京,关道岭是必经之地,经过千百年雨水冲刷,遗迹尚存。原来途经王龙口往西南方向2公里处有一村落叫王龙沟,其中有十几户人居住,因土地肥沃,粮食充足而有名。由于去往王龙沟,沟口是必经之地,又因王龙口有一山形象卧地巨龙,爬伏于此地,故名叫王龙口。又有一说,有两股水流汇于此地,又叫沟口。夏季一入王龙口境内,村内油漆路穿村而过,路道两侧的杨柳搭枝而立,树荫至口,不远处红砖青瓦掩映在绿树之中,使人觉得来到桃园仙境。登高一望,浮云悠悠、远山含黛,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篇。如不身临其境,很难用语言表达这种愉悦的心情。秋季,到了王龙口,更是黄金季节,大枣远近闻名,红鲜鲜的挂在枝头,醉人的气味使人陶醉,脆生生的咬一口,甜得人赶紧摘下一个。核桃裂开大口,就像含有龙珠一颗,掉地就是宝。村内树林成片,遍布村里村外,沟内野花丛生,黄白相间,红花绿草是天然的花草公园,香气四溢。
34. 西达摩村
西达摩村就坐落在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东北侧山脚下。全部是山地,海拔500米至650米,落差较大。全村人口125人,耕地260亩,退耕还林地104亩,荒坡地、旱地多。山场广阔,土地为山地淋溶褐土,植被繁茂,林地面积10平方公里,生物物种繁多,仅植物就数百种。最美的时节则是秋天,西达摩村森林覆盖率达94%,由于黄栌、枫树、爬山虎、火炬树等红叶在植被中占比高,到了十月真正是漫山红遍,比起城里的人山人海,来此处看红叶可谓品质之选。相传嵩山少林寺菩提达摩第八代弟子云游四方经过百花山一带,他建造寺庙,传扬佛法,广施善缘,达摩老祖暗中庇护,为解决当地居民病痛,或于梦中传艺,或以形象显身,经常显灵。为纪念达摩功德,此处山峰遂被称为达摩山,村庄则有达摩庄、上达摩村、西达摩村之分。
35. 台上村
梁庄台上村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109国道95公里处向北5公里,海拔700米。村落地处低山谷地,呈矩形,坐北向南,依山傍水,群山环绕。梁庄台上村,俗称“台浮”,很早以前当地雨水充沛经常有水患发生,因此人们多选择高台居住。梁家台东西长650米,南北长1100米.高度仅次于燕家台村。台上村依托天然的谷地地理资源,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村西的南、北虎头山自然形成多处洞穴有两处洞穴可容纳200多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日寇的扫荡我抗日军民常在洞穴内居住。近年来在保护开发及可持续发展基本方针的感召下,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古老的风土人情和村民们善良、淳厚、热情、好客的品质,慕名而来的游客上千人。
36. 小龙门村
小龙门村位于清水镇的最西边,是北京市境内,109国道出京方向的最后一个村子,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9%,绿水青山,宛如人间仙境,淙淙溪水在门前流过,四季不绝。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37. 梁家庄村
清水镇梁家庄,是一个隐藏在大山深处、古朴宁静的小山村。村庄位于门头沟清水镇域北沟,是典型的深山自然村,旁边的龙门涧水在村东清流南去,注入清水河。村庄有上燕公路自村西穿过,连通109国道。走进村庄,便可以看到梁家庄村坐落在群山的怀抱里,房屋依山势而建,沿着山坳扩展,显示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房前屋后是挂满青果的杏树林,可以想象出春天杏花掩映的山村景色。
38. 黄安坨村
位于京西著名山峰百花山腰,隶属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距109国道15公里。村落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45米,年平均气温偏低,地势高敞,视野开阔。全村耕地面积830亩,共151户,264人,劳动力总数170人,其中外出打工人数55人。荣获“首都绿色村庄”和“北京市生态文明村”称号。黄安坨村有着辽阔优美的森林资源和文化资源,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百花山下第一村。1955年毛主席为黄安坨村“远景规划”做了批示,这一批示一直激励着黄安坨村几代人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如今,黄安坨村正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种养殖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道路,积极进行招商引资。村庄生态环境也不断改善,被评为了“首都绿色村庄”和“北京市生态文明村”。
39. 李家庄村
李家庄村隶属于门头沟区清水镇,距镇政府9公里,属于西部深山区,全村村域面积12000余亩,耕地面积400余亩,以林地为主。李家庄有句歇后语:“煤窑涧里—石塘多”,煤窑涧里的石塘多,应该算是李家庄的一景,其中,有名的石塘是:水石塘(有水),暖石塘(暖和),寒石塘(凉快),龙骨石塘(里面有很多不知名的动物骨头)。另外,还有大撇拉缝、小撇拉缝、大坑火、小坑火。他们有的是崖缝,有的是大石头天然堆砌而成,雨水大时,有些石塘往外冒水,因此这里有很好的瀑布景观。
40. 塔河村
位于镇西南通往百花山的路边,属清水河上游南侧支流的区域。金代时形成村落,原名“南峪”。然而,清末的一场大火,使村舍付之一炬。后来,村民们迁到现在这里重建家园。现在的村名是因为在村西原有七层白塔一座,此塔临河,所以得名“塔河”。塔河村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000多米,均为山地。这里是一个山清水秀十分优美的山村,五一以后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这里如同一个花的世界,河道里的山泉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息,村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是旅游休闲最美的地方。塔河村是一个大山会说话,大树会招手、水会唱歌的美丽小山村。
41. 田寺村
田寺村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109国道95.5公里处向西南6公里,海拔640米。村落地处低山谷地,呈矩形,坐北向南,依山傍水,群山环绕。土壤为山地淋溶褐土,植被为荆棘灌丛。上村头有大头梁,大头梁上有柏树嘴。大头梁根有泉水宅,泉水宅看上去就像一个砚台和两只毛笔。村南是龙山横亘,这里有圣泉岩、文昌庙、万年冰和水库。田寺村南有座“福田寺”,村子由此得名。古人云:“没有福田寺,盖不上百花山”,今人讲:“先有福田寺,后有田寺村”。正是这一山一寺,在京西历史上流下了一个永久的记号:清水镇“田寺”村。古福田寺虽不知它建自何年何月,颓废于哪朝那代,而由“福田寺”定格为田寺村,却是一个漫长过程,成为它生存繁衍的痕迹。
42. 艾峪村
位于镇域西南,村落呈三角形分布,面积2平方公里。该村地处山间峡谷地带,属中山地貌,海拔930米,土壤为山地棕壤,植被有白桦、山杨、绣线菊等。有路可通往百花山林场和109国道。村民住在北山南坡上。村上松林密布,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本村地处闻名的铁撅山脚下,是开发山村旅游的好地方。
43. 双涧子村
位于清水镇百花山西部,坐北朝南,东靠张家铺村,西靠公涧铺,山上主要树种有杨花木、木材树。双涧子村位于两个山涧的沟口,村子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一条小溪从存钱流过,风景秀美。村内街道地面硬化,街道整洁。该村有幽静险要的留东港九道湖大石塘和色树林沟。
44. 简昌村
位于109国道98公里处,当前主要产物是核桃、杏、杂粮。支柱产业为核桃、杏核等干果及劳务输出。村子坐北朝南,群山环抱,秀水滋润,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简昌村明初形成,古时叫箭厂。老辈人说,原来这地方是守长城的军队晒弓箭的地方。
45. 杜家庄村
清水镇杜家庄位于京西的灵山脚下,南是百花山,北是龙门涧,都是门头沟区的旅游胜地,杜家庄四面环山,山村呈现出一个船型,村的南山称南坨,早在五十年代就被国家选址,准备在这里筹建观看天像的天文台,这里是最佳的观测地点,但由于国家政策变化而未能建成。在村内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宋、邓支队会师地旧址,可开展革命爱国主义教育。柔肠峡谷的碰水沟四周群山连绵,奇峰峻岭,沟谷纵横,山势嵯峨,山高林密,满山遍野原始灌木林形成天然绿色屏障。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山场资源极其丰富,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山魂沃土自古以来杜家庄就是一块风水宝地,世代相传养育了勤劳的杜家庄人民。杜家庄村历史悠久,村中仍保留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门楼、房屋、影壁古朴典雅,石雕、砖雕、木雕精美细致。这里还保留有完好的“八路军宋邓支队会师地旧址”。杜家庄为门头沟区清水镇辖村,位于清水镇西南,109国道沿村而过,村落沿河谷北坡呈带状分布。这里不仅完好地保存了许多古民居,村西还有元代龙泉寺遗址,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重修。村北杜家坟曾出土石马、石碑等文物,由门头沟区文化文物局收藏。近年来,考古人员还在杜家庄村北山发现了辽代墓葬群。
46. 黄塔村
黄塔村隶属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村内有古槐1棵,据传说是明朝年代的古树。还有有2棵古松,1棵盘龙松,在龙王庙院内,另外1棵在村外的山上。水源是从百花山山脉岩石缝里边留下来的,经化验,这些水都是特别好的山泉水。水质没有水垢,村民常年用它饮用、洗衣、浇灌、牲畜饮水、洗澡。这里的山泉水滋润了本地区的百姓生活,这儿的村民大都生长到70-95岁之间,80多岁的老人有很多,可以称得上是老年长寿村。村中山菜、野菜品种很多。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方便。单从气候方面来看,京城是找不到的。如此,以为黄塔地区确实是北京人夏季避暑的好去处。春天,绿草萌生,万物复苏,山上也五颜六色的,仿佛有人刻意泼洒的色料。桃花、杏花开时,满山遍野,尽收眼底的是那无尽的桃红。花落时,飞飞扬扬,遍洒花瓣,浪漫无尽。夏季,满目青山,山连山。雨季,小溪在山谷间蜿蜒、绵续。秋季,果实累累,村民忙收果,商贩忙收获,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47. 龙王村
位于镇域西南,有路通往109国道。聚落呈集团状,建在龙王沟南侧一座灰石岭上,该村地处中山地貌,海拔718米。土壤为山地林溶褐土,植被为荆棘杂丛,以白桦、山杨为主。
48. 张家铺村
张家铺村位于北京西郊百花山脚下,西邻河北省的涞水县,距离北京城区约95公里,是地处门头沟区深山区的村庄,在文明生态村创建过程中,坚持以落实门头沟区生态涵养区定位为发展主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群众满意、得实惠为标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北京市门头沟区48个特色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