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植物生理学-植物逆境
植物生理学-植物逆境板块思维导图,逆境 是对植物生长和生群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又称胁迫)。
编辑于2023-06-05 16:01:01 湖北省植物逆境
概念
逆境:对植物生长和生群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又称胁迫)
植物的抗逆性(抗性)植物对逆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整体抗逆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由基因控制的、能抵抗各种环境胁迫的能力
获得途径
自然选择(自然进化):基因突变、杂交
人工选择(品种改良):杂交、诱变(物理&化学)、转基因
适应:植物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过程
驯化/锻炼:植物应对人工环境变化的过程
抵抗方式
避逆性
植物通过各种方式避开或部分避开逆境的影响
耐逆性
植物在不良环境中,通过代谢的变化来阻止、降低甚至修复由逆境造成损伤,从而保正常的生理活动。
适应
形态结构的适应:植物通过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适应或抵抗逆境
生理适应
生物膜: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与抗性密切相关
膜脂中碳链短、不饱和度高→植物的抗冷性强
膜脂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抗脱水能力强,抗旱、抗热性强
逆境蛋白:逆境条件诱导植物产生的、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的特异性蛋白
热激蛋白(HSP)
植物在高于正常生长温度刺激下诱导合成的新蛋白
功能:防止蛋白质变性、维持和恢复其空间构象和生物活性,增强植物的抗热性
低温诱导蛋白
植物经过低温处理后重新合成的一些特异性蛋白,称为低温诱导蛋白/冷响应蛋白/冷激蛋白
功能:减少细胞失水和防止细胞脱水,有助于提高植物对冰冻逆境的抗性
病程相关蛋白(PR)
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合成的一类参与抗病作用的蛋白质
渗透调节蛋白(osmotin)
植物在干旱或盐渍条件下合成的参与渗透调节的蛋白质
功能:降低细胞的渗透势和防止细胞脱水,提高植物对盐碱和干旱胁迫的抗性
抗氧化系统
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
抗氧化物质(非酶促系统):抗坏血酸(Asb)、GSH、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含有巯基的物质;多酚、单宁
渗透调节: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主动积累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增强细胞持水能力,从而适应水分胁迫环境→在细胞水平上通过代谢来维持细胞的正常膨压
渗透调节物质
无机离子,积累在液泡
有机溶脂,积累在细胞质
干旱条件下,脯氨酸累积速度快,水分胁迫解除后脯氨酸消失也快;甜菜碱累积速度慢,降解也慢
植物激素:ABA、ETH等
多种逆境→促进ABA大量合成→气孔关闭→减少植物失水→增强植物抗逆性
逆境(高温、干旱、伤害……)→促进ETH大量合成→器官(叶片)等脱落→维持植物水分平衡→增强植物抗逆性(包括抗病性等)
交叉适应:植物经历某种逆境后,增强其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植物对这种不良环境间的相互适应的作用
交叉适应的作用物质:ABA(逆境激素)
影响
膜损伤:逆境引起膜相改变和膜结构破坏
膜透性增大
膜蛋白破坏
膜上酶活性下降或失活
活性氧伤害:活性氧物质的累积
氧化膜脂,破坏生物大分子
代谢失调
水分代谢失调
光合速率下降
呼吸速率改变
物质分解加强
具体表现
干旱→直接的水分胁迫
任何逆境→光合速率下降
冻害、热害、盐渍、涝害→呼吸速率下降
低温、冰冻、盐渍、高温→间接的水分胁迫
冷害、干旱→呼吸速率先升后降
病害、伤害→呼吸速率显著增强且PPP途径加强
各种逆境→物质分解大于合成
种类
生物因素
病虫害
杂草
理化因素
温度
寒害
内容
冷害:0℃以上低温对植物所造成的伤害
类型
直接伤害:短时间内出现伤斑及坏死
间接伤害:受害几天之后才出现的组织柔软、萎蔫等
生理变化
细胞膜系统受损,物质代谢失调
根系吸收能力下降
光合作用减弱
呼吸代谢失调
机制
膜相改变:低温下,生物膜由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
膜结构损坏
冻害:冰点以下低温使植物组织内结冰引起的伤害
类型
胞间结冰:原生质脱水、机械损伤、融冰伤害
胞内结冰:损伤生物膜、细胞器和衬质结构
植物适应性变化
含水量降低
呼吸减弱,抗逆性增强
生长停止,进入休眠,脱落酸含量增高
保护物质积累
低温诱导蛋白形成
提高植物抗寒性途径
低温锻炼
化学诱导
合理施肥
选育抗寒品种
光照
水分
旱害
内容土壤缺水或大气湿度过低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类型
土壤干旱
大气干旱:高温、强光
生理干旱:土壤溶液离子浓度过高、土温过低、土壤缺氧或有毒有害物质存在
伤害
细胞膜结构破坏
生长收到抑制
光合速率降低
正常代谢破坏:物质分解大于合成,ABA、ETH大量合成
体内水分重新分配:老叶枯萎、花果脱落
原生质机械损伤
机理
机械损伤学说
蛋白质变性学说
植物抗旱性:植物对干旱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类型
避旱型:调整或缩短生育期,“逃避”干旱季节
耐旱型:在干旱条件下仍保持一定程度 代谢活动而避免受到永久伤害
抗旱植物特征
形态特征:叶片小而覆盖物多,根系发达
生理特征
原生质浓、渗透势低
调节能力强
水合补偿点低
ABA合成快
提高途径
抗旱锻炼
合理施肥:增施P、K,控施N,补充钙元素等矿质
施用生长延缓剂和抗蒸腾剂
节水、集水、调水,发展旱作农业
辐射
化学物质
脯氨酸
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防止失水
与蛋白质结合能增强蛋白质的水合作用,稳定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逆境下物质分解加快,脯氨酸的形成可消除底物分解产生的氨的毒害
植物逆境
概念
逆境:对植物生长和生群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又称胁迫)
植物的抗逆性(抗性)植物对逆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整体抗逆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由基因控制的、能抵抗各种环境胁迫的能力
获得途径
自然选择(自然进化):基因突变、杂交
人工选择(品种改良):杂交、诱变(物理&化学)、转基因
适应:植物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过程
驯化/锻炼:植物应对人工环境变化的过程
抵抗方式
避逆性
植物通过各种方式避开或部分避开逆境的影响
耐逆性
植物在不良环境中,通过代谢的变化来阻止、降低甚至修复由逆境造成损伤,从而保正常的生理活动。
适应
形态结构的适应:植物通过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适应或抵抗逆境
生理适应
生物膜: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与抗性密切相关
膜脂中碳链短、不饱和度高→植物的抗冷性强
膜脂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抗脱水能力强,抗旱、抗热性强
逆境蛋白:逆境条件诱导植物产生的、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的特异性蛋白
热激蛋白(HSP)
植物在高于正常生长温度刺激下诱导合成的新蛋白
功能:防止蛋白质变性、维持和恢复其空间构象和生物活性,增强植物的抗热性
低温诱导蛋白
植物经过低温处理后重新合成的一些特异性蛋白,称为低温诱导蛋白/冷响应蛋白/冷激蛋白
功能:减少细胞失水和防止细胞脱水,有助于提高植物对冰冻逆境的抗性
病程相关蛋白(PR)
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合成的一类参与抗病作用的蛋白质
渗透调节蛋白(osmotin)
植物在干旱或盐渍条件下合成的参与渗透调节的蛋白质
功能:降低细胞的渗透势和防止细胞脱水,提高植物对盐碱和干旱胁迫的抗性
抗氧化系统
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
抗氧化物质(非酶促系统):抗坏血酸(Asb)、GSH、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含有巯基的物质;多酚、单宁
渗透调节: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主动积累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增强细胞持水能力,从而适应水分胁迫环境→在细胞水平上通过代谢来维持细胞的正常膨压
渗透调节物质
无机离子,积累在液泡
有机溶脂,积累在细胞质
干旱条件下,脯氨酸累积速度快,水分胁迫解除后脯氨酸消失也快;甜菜碱累积速度慢,降解也慢
植物激素:ABA、ETH等
多种逆境→促进ABA大量合成→气孔关闭→减少植物失水→增强植物抗逆性
逆境(高温、干旱、伤害……)→促进ETH大量合成→器官(叶片)等脱落→维持植物水分平衡→增强植物抗逆性(包括抗病性等)
交叉适应:植物经历某种逆境后,增强其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植物对这种不良环境间的相互适应的作用
交叉适应的作用物质:ABA(逆境激素)
影响
膜损伤:逆境引起膜相改变和膜结构破坏
膜透性增大
膜蛋白破坏
膜上酶活性下降或失活
活性氧伤害:活性氧物质的累积
氧化膜脂,破坏生物大分子
代谢失调
水分代谢失调
光合速率下降
呼吸速率改变
物质分解加强
具体表现
干旱→直接的水分胁迫
任何逆境→光合速率下降
冻害、热害、盐渍、涝害→呼吸速率下降
低温、冰冻、盐渍、高温→间接的水分胁迫
冷害、干旱→呼吸速率先升后降
病害、伤害→呼吸速率显著增强且PPP途径加强
各种逆境→物质分解大于合成
种类
生物因素
病虫害
杂草
理化因素
温度
寒害
内容
冷害:0℃以上低温对植物所造成的伤害
类型
直接伤害:短时间内出现伤斑及坏死
间接伤害:受害几天之后才出现的组织柔软、萎蔫等
生理变化
细胞膜系统受损,物质代谢失调
根系吸收能力下降
光合作用减弱
呼吸代谢失调
机制
膜相改变:低温下,生物膜由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
膜结构损坏
冻害:冰点以下低温使植物组织内结冰引起的伤害
类型
胞间结冰:原生质脱水、机械损伤、融冰伤害
胞内结冰:损伤生物膜、细胞器和衬质结构
植物适应性变化
含水量降低
呼吸减弱,抗逆性增强
生长停止,进入休眠,脱落酸含量增高
保护物质积累
低温诱导蛋白形成
提高植物抗寒性途径
低温锻炼
化学诱导
合理施肥
选育抗寒品种
光照
水分
旱害
内容土壤缺水或大气湿度过低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类型
土壤干旱
大气干旱:高温、强光
生理干旱:土壤溶液离子浓度过高、土温过低、土壤缺氧或有毒有害物质存在
伤害
细胞膜结构破坏
生长收到抑制
光合速率降低
正常代谢破坏:物质分解大于合成,ABA、ETH大量合成
体内水分重新分配:老叶枯萎、花果脱落
原生质机械损伤
机理
机械损伤学说
蛋白质变性学说
植物抗旱性:植物对干旱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类型
避旱型:调整或缩短生育期,“逃避”干旱季节
耐旱型:在干旱条件下仍保持一定程度 代谢活动而避免受到永久伤害
抗旱植物特征
形态特征:叶片小而覆盖物多,根系发达
生理特征
原生质浓、渗透势低
调节能力强
水合补偿点低
ABA合成快
提高途径
抗旱锻炼
合理施肥:增施P、K,控施N,补充钙元素等矿质
施用生长延缓剂和抗蒸腾剂
节水、集水、调水,发展旱作农业
辐射
化学物质
脯氨酸
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防止失水
与蛋白质结合能增强蛋白质的水合作用,稳定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逆境下物质分解加快,脯氨酸的形成可消除底物分解产生的氨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