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中国文化专题
诗词,笔墨丹青,音乐,史学,自然科学等在中国的发展
修电脑,基本技能,微PE,安装系统,windows,修复,驱动,硬盘分区
帮助你了解cpu了解电脑,了解数码装机,我将不断了解不断更新
window窗体作为最常用的上位机及控制交互软件设计工具,包含数据库,等常见控件索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古代中国文化专题
科学技术
造纸术
东汉 蔡伦纸
造纸术、印刷术的传播推动了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
蔡侯纸的特点
特点
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意义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印刷术
隋唐 雕版印刷术
毕昇 胶泥印刷术
火药
唐末 开始用于军事
①冷→热兵器 ②促使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
宋朝广泛应用于军事
指南针
北宋用于航海
↑地理大发现
九章算术
东汉
《石氏星表》
历法
夏朝 《夏小正》
元朝 郭守敬《授时历》
农书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明朝 徐光启《农政全书》
医学
战国 《黄帝内经》
东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东汉医学
张仲景(医圣)
写有《伤寒杂病论》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华 佗(神医)
发明麻沸散
创造五禽戏
明朝 李时珍《本草纲目》
1271年元朝
1280
帝师八思巴卒
《彰所知论》
制文字
授时历
定一年365天
1313
《农书》
首部全国农学著作
1332
火铳
世界最早现存
13世界末
黄道婆松江推纺织技术
14世纪中期
《田家五行》
农业气象学专著
960年北宋
970
冯继昇献“火箭法”
火药用于武器
1084梦溪笔谈
沈括,科学史
618唐
652《千金方》
药王孙思邈
最早临床百科全书
720
唐三彩
1644清朝
1842
《海国图志》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文学艺术
诗词
《诗经》《离骚》
汉赋
唐诗
繁荣原因: ①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物质基础 ②南北中外频繁交流 ③开明的政治文化政策,科举制“以诗取士”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笔墨丹青
书法艺术
音乐
道光 徽汉合流→京剧出现
前770春秋
公元前479
孔子逝世
《左传》春秋编年纪事止
公元前481
《春秋》编年纪事止
前144汉朝
西汉
史学
历史巨著《史记》
作者
司马迁
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
《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266晋朝
200三国
618唐朝
760
吴道子去世
画圣
吴带当风
762
王维去世
诗画相容
李白去世
诗仙
784
颜真卿遇害
颜体,端庄雄伟
907五代十国
940
赵崇祚《花间词》
最早词总集
960北宋
1084
《资治通鉴》
司马光
主题
清明上河图
十大传世名画
1127南宋
1155
李清照去世
婉约派女词人
1210
宋词鼎盛
1271元朝
1275
马可波罗到达元上都
1300
关汉卿去世
元曲四大家
窦娥冤
1368明朝
1596
《本草纲目》
李时珍
1602
李贽狱中自杀
《焚书》
1610
《金瓶梅》刊刻
1621《三言》开始刊刻
冯梦龙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喻世明言
1628二拍开始刊刻
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1637《天工开物》
宋应星
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1682
顾炎武去世
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
黄宗羲
王夫之
1688
《长生殿》
洪昇创作
1763曹雪芹去世
1782
《四库全书》
最完备
1790
徽班进京
徽调融戈,昆,泰,汉
成京剧
都城变化
王朝都城 都城所在的区域和城市 夏朝阳城河南登封 商朝亳-殷河南郑州-河南安阳 西周镐京陕西西安 东周洛邑河南洛阳 秦朝咸阳陕西咸阳 西汉长安陕西西安 东汉洛阳河南洛阳 吴国、东晋南朝建康江苏南京 隋唐 长安陕西西安 北宋东京河南开封 西夏兴庆宁夏银川 金朝会宁-燕京 黑龙江阿城-北京 元朝大都北京 明朝南京-北京 江苏南京-北京 清朝北京北京
都城迁移的趋势
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北京。 其间,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汉族政权的都城又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倾向。 具体说来, 从夏朝到北宋,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都城的迁移呈现出由西向东的趋势: 西安——洛阳——开封。 从南宋到清朝,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
都城迁移的一般原因
(1)黄河流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是根本原因。 (2)经济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直接原因。 (3)军事、政治斗争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