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流派部分来源于社区,其余是自己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心理学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
心是脑的机能
布洛卡解剖失语症病人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皮层分区
枕叶(发育最早,视觉中枢)
顶叶(触觉,温度觉)
颞叶(听觉)
额叶(发育最晚,面积大,技能水平高,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上)
半球优势
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言语中枢)
胼胝体
右半球(形象思维,高度空间自觉,情绪情感,艺术,创造力等)
脊髓←低级中枢→
延髓(生命中枢)
桥脑,中脑,间脑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周围神经系统(通讯网络)
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
反射的种类
无条件反射
特点:先天的,无意识的本能行为,人和动物都有
典型例子:吮吸反射,膝跳反射,迎风流泪
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第一信号系统
特点: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人和动物都有
典型例子:望梅生津,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第二信号系统
特点:语词(文字,语言,符号,观念,信号)作为刺激条件,人类特有
典型例子:谈虎色变,典故望梅生津,交通信号灯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基本过程
兴奋: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
抑制: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
基本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客观性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心理起决定作用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心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主观性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哲学来源:为心理学提供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着作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主张人所经历的感觉经验才是塑造思想的主要来源
实验生理学渊源:为心理学提供方法论基础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原理》,首创科学的实验方法,奠定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心理学产生了标志
冯特,被称作心理学之父,科学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第一人,代表作《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诞生。
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I. 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弟子)
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派
研究对象:意识、意识经验
采用方法:内省法
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 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即意识或心理的结构)
即研究意识或心理的结构
II. 机能主义心理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对象:意识流--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研究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非结构
III. 行为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美国 华生。 于1913年 发表《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
20世纪 20年代--50年代 “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
研究对象: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研究刺激与行为的联结关系,提出“刺激—反应”(S-R)行为公式
研究方法:反对内省,采用实验法客观研究
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
IV. 格式塔心理学
兴起于 20世纪 德国 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Gestalt “整体”。认为心理(意识)是一个整体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的和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整体优于部分并制约部分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型”,即对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V. 精神分析心理学
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 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病学家
重视对异常行为和无意识的研究
人的欲望(特别是性欲)和动机 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行为。
把意识分为: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西方心理学第二势力”
VI. 认知主义心理学
20世纪 50年代后迅速发展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瑞士 皮亚杰是代表人物。 以1967年 奈塞尔 《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加涅,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
VII. 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 50 60年代 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研究人格发展,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不是受无意识趋势的野兽。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和 潜能的实现。
“西方心理学第三势力”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