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的思维导图,甲状腺激素主要在肝、肾线粒体内脱碘,并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而经肾排泄。
抗心衰药物的思维导图,分享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利尿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正性肌力药、扩血管药、钙增敏药及钙通道阻滞药的知识。
抗心绞痛药的思维导图,分享了心绞痛发病机制、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其他抗心绞痛药物的知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抗高血压药的思维导图,动脉血压影响因素有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和动脉血压的主要调节因素(神经体液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激素
合成、分泌和调节
概述
合成
调节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
严重黏液性水肿时口服吸收不良,须肠外给药
T4作用弱而慢;T3作用快而强
甲状腺激素主要在肝、肾线粒体内脱碘,并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而经肾排泄
可进入胎盘、乳汁,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慎用
药理作用
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骼、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
幼儿分泌不足——克汀病
T3和 T4还加速胎儿肺发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常与T3/4不足有关
成人分泌不足——黏液性水肿
促进代谢和产热
能促进物质氧化代谢,增加耗氧,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产热增多
甲亢时有怕热、多汗等症状
提高机体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反应性
肾上腺素 B 受体数目增多
在甲亢时由于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提高,出现神经过敏、烦躁、震颤、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及血压增高等现象
临床应用
甲状腺功能减退
幼儿——呆小症
成人——黏液性水肿
黏液性水肿昏迷者必须立即注射大量 T3,直至清醒后改为口服
单纯性甲状腺肿
由于缺碘所致者应补碘
原因不明者可给予适量甲状腺激素,以补充内源性激素的不足,并可抑制 TSH 过多分泌,缓解腺体代偿性增生肥大
其他
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时,加服T4,有利于减轻突眼、甲状腺肿大以及防止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癌术后应用T4可抑制残余甲状腺癌变组织,减少复发,用量需较大
T3抑制试验中对摄碘率高者作鉴别诊断用
不良反应
抗甲状腺药
分类
硫脲类
碘及碘化物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放射性碘
硫氧嘧啶类
甲硫氧嘧啶
丙硫氧嘧啶
咪唑类
甲巯咪唑
卡比马唑
口服吸收迅速
药理作用和机制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可以抑制过氧化物酶,进而抑制酪氨酸的碘化及耦联
对甲状腺摄碘/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T4和T3的释放无影响
抑制外周组织的 T4转化为 T3
甲状腺危象、重症甲亢时,丙硫氧嘧啶为首选药
减弱 β受体介导的糖代谢
硫氧喀咤减少心肌、骨骼肌的 B 受体数目,降低腺昔酸环化酶活性而减弱 B 受体介导的糖代谢
免疫抑制作用
甲亢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有关,硫腺类药物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减少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水平
甲亢的内科治疗
适用于轻症和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者
如儿童、青少年、术后复发、中重度患者而年老体弱或兼有心 、肝、肾、出血性疾患等患者
甲状腺手术前准备
为减少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在麻醉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及甲状腺危象,在术前应先服用硫脲类药物,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
由于用硫脲类后 TSH 分泌增多,使腺体增生,组织脆而充血,不利于手术进行,须在手术前两周左右加服碘剂
甲状腺危象治疗
甲状腺危象:感染、外伤、手术、情绪激动等诱因,可致大量甲状腺激素突然释放入血,使患者发生高热、虚脱、心力衰竭、肺水肿、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时可致死亡
主要给大剂量碘剂以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并立即应用硫脲类(常选用丙硫氧嘧啶)阻止甲状腺素合成
药物
药理作用(不同剂量产生不同作用)
小剂量: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可以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
大剂量:抗甲状腺作用(作用快而强)
抑制 TG 的水解而抑制甲状腺激素
拮抗 TSH 促进激素释放作用
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
影响酪氨酸碘化和碘化酪氨酸偶联
甲亢的术前准备
一般在术前2 周给予复方碘溶液,因为大剂量碘能抑制 TSH 促进腺体增生的作用,使腺体缩小变韧、血管减少、利于手术进行及减少出血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