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人文主义的起源与扩展4启蒙运动
高中历史人文主义的起源于发展,总框架以及第四次思想解放运启蒙运动,是指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对专制王权、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新航路开辟,殖民活动的详细知识清单,详细梳理了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欧洲历史的主要事件和趋势,特别关注了欧洲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互动。,从经济角度看,欧洲经历了从积累财富到商业中心转移的过程。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通过海外探险活动获取了大量财富。政治和社会层面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欧洲国家通过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不断拓展势力范围,逐渐确立了各自的殖民霸权。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详细知识导图,详细概述了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的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深远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导致了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业生产组织形式,而经济结构则显著地向工业化方向转移,农业比重减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如发电机、电动机等,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详细概述了从1949年至今的新中国经济史,主要聚焦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变迁。划分了几个关键的历史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探索十年(1956-1966年)、文革十年(1966-1976年)、徘徊两年(1976-1978年)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启蒙运动
时间:17-18世纪
起始地点:英国 高潮地点:法国
含义
指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对专制王权、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背景
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政治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
斗争武器: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
性质: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运用人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
提倡理性,号召人们用理性的力量去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和个人自由。
概况
(1)17世纪时,早期启蒙思想起源于英国。
(2)18世纪中叶,在法国达到高潮,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扩展:18世纪中后期,扩展到欧美其他国家。
代表人物及主张
霍布斯
《利维坦》
反对君权神授,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锲约建立起来的
洛克
《政府论》
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应分属不同部门掌握。
伏尔泰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社会契约论》
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及“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提出“人非工具”;相信主权属于人民,坚持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影响
思想
①启蒙运动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把人文主义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欧洲的专制统治,描绘了未来社会制度蓝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启蒙运动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政治
①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②启蒙运动的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为美国独立战争做了思想准备,并为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影响了拉美独立运动;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思想武器;为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
其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包括人身解放和思想解放两方面,即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