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
20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如: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教育系统“形成时期” 一战至二战结束 教育系统“扩充时期” 二战后至世纪末 教育系统“优化时期”
编辑于2023-06-30 08:52:17 浙江省20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教育系统“形成时期” 一战至二战结束 教育系统“扩充时期” 二战后至世纪末 教育系统“优化时期”
一、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教育发展
(一)地方分权制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1.地方分权模式—分权化
国家干预教育事业的方式 (1)联邦教育机构 (2)教育基金会 (3)全国性教育组织(非官方)
(二)普及义务教育
(三)633学制的形成 (初中的产生是六三三学制形成的标志)
(四)《中等教育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 教育应当由民主观念所引导。 中等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个人发展以及教育理论来决定。 中等教育的目的是使青少年能够完满的和有价值的生活。 建议把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 建议综合中学,为美国中学的标准模式。 确立中等教育的七项原则。
(五)“八年研究”
八年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发起的一项大规模教育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建立中学与大学的有机衔接,协调中学升学与就业的双重目标,验证或确立进步教育所提出的教育目标。证明推行进步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可行性与和理性又称 30所学校实验。
背景:中等教育的变革!;进步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1.实施过程
2.八年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育目标的确定。 (2)课程编制 (3)学校的民主管理—“管理就是民主领导” (4)教师的专业发展 两种方式:一是日常生活方式(最重要途径) 二是专门或制度化组织方式。 (5)大学跟踪研究与评估
3.八年研究的结论
4.八年研究的影响与意义
1.开创了现代教育实验的范式 2.现代课程改革最直接先驱,奠定了现代课程论的基础。
(六)《史密斯—休斯法》与职业教育发展
普罗瑟“美国职业教育之父”,法案设计师
主要内容
1.联邦祝福有责任采取拨款的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联邦政府支出各州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3.各种职业教育拨款应与其从联邦政府得到的补助款项配套。 4.公立中学成为兼具升学和就业双重目的的综合中学,开设职业课,设置选修的职业课程。 5.联邦政府设立联邦职业教育委员会。
影响与意义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推动了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制度化。 使普通教育转向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标。 职业教育不再是行业自发行为,而成为政府行为。
二、20世纪下半期的美国教育发展 三次教育改革
第一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通教育课程改革。 《国防教育法》课程改革
1.《国防教育法》
主要内容: (1)加强“新三艺”的教学。为此,更新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师资的质量。 (2)加强职业教育。设立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机构,有计划的开办职业技术训练。培养部门人才和熟练工人。 (3)加强天才教育。 (4)增拨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加强新三艺教学。自助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大学生学习贷款,设立国防奖学金。
影响: 战后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直接影响。 标志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退出主流地位。 加速了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流程。 1964年美国国会,《国防教育法》修正案 延长《国防教育法》的有效期。 历史,地理,公民,英语列为重要学科。 增加了学生贷款和奖学金名额。
2.学科结构运动
学科结构运动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掀起的一场,以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教育为理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主线的教育变革,目的在于摆脱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影响。恢复传统教育的某些方法。
结构主义教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产生的一种以结构主义思想为方法论和理论基础,突出培养认知能力和掌握学科结构的重要性。进而改进教学和课程的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 主要观点: 1.教学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3.尽早教授学科基础知识。 4.倡导发现学习
要素主义教育
20世纪30年代末~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保守的教育思潮,是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
代表人物:巴克莱和科南特。
主要内容:
第一,教育目标,从生活适应转向学习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工作者主张理智训练的重要性和价值高于经验和生活能力。 第二,改革中小学教学内容,确定每门主要学科的基本结构要素及研究方法。开发最佳课程。 第三,编写新教材。新教材具有现代化和理论化,课程内容逐级下放。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机器,个别化教学,天才教育等。
影响
积极: 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 适应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 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 消极: 忽视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师生的教育学能力。 导致学生负担过重,造成学业成绩下降。 忽视了情感,道德等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变。 生计教育 “回归基础”
背景因素
1973年使用危机,经济倒退,劳动力过剩,失业现象严重,职业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普通教育发展过快,导致质量下降,学科结构运动的负面影响。 终身教育理论改革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提高普通教育质量的依据。
1.生计教育
职业教育理论和观念的变革。 职业教育的内容狭窄,职业教育目的单一。 为中学生谋生和就业做准备。 20世纪70年代初,终身教育理论形成
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 1971生计教育。 主要观点 第一,升级教育书中贯穿人的一生的综合性教育计划,使学生获得谋生的技能,并形成个人生活方式。 第二,生计教育的对象还在幼儿园,中小学,大专院校学生和成人。 第三,中小学阶段是设计教育的重点实施阶段。1~6年级是了解和选择职业的阶段。7~10年级是探索和学习阶段,11到12年级是职业决定阶段。 第四,收集教育,重视劳动企业,社区和家庭实践活动结合。 第五,生计教育有益于消除纯职业和纯学术之间的鸿沟。
意义: 第一,更新了传统职业教育观念,不再为一个终身职业接受职业教育。 第二,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 第三,要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缺陷:过分强调职业劳动实际经验,无法解决事业问题。
2.“返回基础”教育运动
主要内容
第一,初中学校强调读写算基本技能的教学,中等学校强调新三艺的教学。
第三次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 《国家在危机中》《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美国经济回升,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需要, 教育质量下降。 教育改革浪潮掀起 目标:实施优异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改革教育系统,引导终身学习。 创造学习化社会。
1.《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美国教育的危机引发经济竞争力衰退。 表现:中学生国际标准化成绩低于26年前。 19项国际性考试中,美国学生七项末位。 17岁中13%是半文盲,少数足以40%半文盲。 美国人50%是科学盲,技术盲。
建议—提高教育质量 主要改革建议: 第一,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 第二,提高各级学校的教育标准和要求。采用更严格的学业成绩测量标准。 第三,改进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 第四,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影响:
积极: 全美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的广泛讨论。 恢复学术性学科的核心地位。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学业要求。 激发了社会民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
消极: 忽视培养学生的情操。 教学缺乏灵活性。 辍学人数增加
2.《美国2000:教育战略》
四项教育战略
第一,为今日之学生改革,现有的11万所学校。 第二,为明日之学生创建新型学校,新一代美国学校。 第三,对那些已经离校成为劳动力的人来说,必须学习不止,使美国变成全民皆学之邦。 第四,为保证学校成功,要把眼光放在社区和家庭上,每个社区都要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地方。
六项国家教育目标—到2000年
子主题
第一,所有的美国儿童都能做好学习的准备,乐意学习。 第二,高中生毕业率至少提高到90%。 第三,所有学生的核心学科都能合格证明,能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 第四,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上的成绩居世界首位。 第五,成年公民都能读书识字,并将承担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的责任。 第六,美国学校将没有毒品和暴力。
21世纪到来之前,美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目标: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性质:一项全国性教育改革行动计划。 内容: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教育改革蓝图。
3.《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目的:使美国摆脱危机,迎接国际竞争挑战。
基本内容: 对六项教育目标完成立法程序。 编制供各地自愿采用的课程标准。 编制学习机会标准。 建立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 使社会和各界人士更多借助学校工作。 提高各州和学区的灵活性。
4.《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内容包括,: 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学业成绩。 倡导阅读先行。 培养和招聘高素质的教师和校长。 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实施教育管理责任制。
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各周必须在12年内及2014年之前是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成绩达到熟练水平。 第二,各州必须为中小学生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标准。 第三,对所有三~八年级学生进行年度数学和阅读考试。 第四,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七项原则
健康 掌握基本方法, 职业, 有价值的家庭成员, 公民资格 有价值的休闲 道德品质。
影响:指出了美国中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20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教育系统“形成时期” 一战至二战结束 教育系统“扩充时期” 二战后至世纪末 教育系统“优化时期”
一、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教育发展
(一)地方分权制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1.地方分权模式—分权化
国家干预教育事业的方式 (1)联邦教育机构 (2)教育基金会 (3)全国性教育组织(非官方)
(二)普及义务教育
(三)633学制的形成 (初中的产生是六三三学制形成的标志)
(四)《中等教育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 教育应当由民主观念所引导。 中等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个人发展以及教育理论来决定。 中等教育的目的是使青少年能够完满的和有价值的生活。 建议把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 建议综合中学,为美国中学的标准模式。 确立中等教育的七项原则。
(五)“八年研究”
八年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发起的一项大规模教育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建立中学与大学的有机衔接,协调中学升学与就业的双重目标,验证或确立进步教育所提出的教育目标。证明推行进步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可行性与和理性又称 30所学校实验。
背景:中等教育的变革!;进步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1.实施过程
2.八年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育目标的确定。 (2)课程编制 (3)学校的民主管理—“管理就是民主领导” (4)教师的专业发展 两种方式:一是日常生活方式(最重要途径) 二是专门或制度化组织方式。 (5)大学跟踪研究与评估
3.八年研究的结论
4.八年研究的影响与意义
1.开创了现代教育实验的范式 2.现代课程改革最直接先驱,奠定了现代课程论的基础。
(六)《史密斯—休斯法》与职业教育发展
普罗瑟“美国职业教育之父”,法案设计师
主要内容
1.联邦祝福有责任采取拨款的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联邦政府支出各州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3.各种职业教育拨款应与其从联邦政府得到的补助款项配套。 4.公立中学成为兼具升学和就业双重目的的综合中学,开设职业课,设置选修的职业课程。 5.联邦政府设立联邦职业教育委员会。
影响与意义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推动了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制度化。 使普通教育转向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标。 职业教育不再是行业自发行为,而成为政府行为。
二、20世纪下半期的美国教育发展 三次教育改革
第一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通教育课程改革。 《国防教育法》课程改革
1.《国防教育法》
主要内容: (1)加强“新三艺”的教学。为此,更新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师资的质量。 (2)加强职业教育。设立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机构,有计划的开办职业技术训练。培养部门人才和熟练工人。 (3)加强天才教育。 (4)增拨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加强新三艺教学。自助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大学生学习贷款,设立国防奖学金。
影响: 战后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直接影响。 标志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退出主流地位。 加速了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流程。 1964年美国国会,《国防教育法》修正案 延长《国防教育法》的有效期。 历史,地理,公民,英语列为重要学科。 增加了学生贷款和奖学金名额。
2.学科结构运动
学科结构运动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掀起的一场,以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教育为理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主线的教育变革,目的在于摆脱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影响。恢复传统教育的某些方法。
结构主义教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产生的一种以结构主义思想为方法论和理论基础,突出培养认知能力和掌握学科结构的重要性。进而改进教学和课程的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 主要观点: 1.教学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3.尽早教授学科基础知识。 4.倡导发现学习
要素主义教育
20世纪30年代末~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保守的教育思潮,是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
代表人物:巴克莱和科南特。
主要内容:
第一,教育目标,从生活适应转向学习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工作者主张理智训练的重要性和价值高于经验和生活能力。 第二,改革中小学教学内容,确定每门主要学科的基本结构要素及研究方法。开发最佳课程。 第三,编写新教材。新教材具有现代化和理论化,课程内容逐级下放。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机器,个别化教学,天才教育等。
影响
积极: 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 适应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 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 消极: 忽视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师生的教育学能力。 导致学生负担过重,造成学业成绩下降。 忽视了情感,道德等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变。 生计教育 “回归基础”
背景因素
1973年使用危机,经济倒退,劳动力过剩,失业现象严重,职业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普通教育发展过快,导致质量下降,学科结构运动的负面影响。 终身教育理论改革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提高普通教育质量的依据。
1.生计教育
职业教育理论和观念的变革。 职业教育的内容狭窄,职业教育目的单一。 为中学生谋生和就业做准备。 20世纪70年代初,终身教育理论形成
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 1971生计教育。 主要观点 第一,升级教育书中贯穿人的一生的综合性教育计划,使学生获得谋生的技能,并形成个人生活方式。 第二,生计教育的对象还在幼儿园,中小学,大专院校学生和成人。 第三,中小学阶段是设计教育的重点实施阶段。1~6年级是了解和选择职业的阶段。7~10年级是探索和学习阶段,11到12年级是职业决定阶段。 第四,收集教育,重视劳动企业,社区和家庭实践活动结合。 第五,生计教育有益于消除纯职业和纯学术之间的鸿沟。
意义: 第一,更新了传统职业教育观念,不再为一个终身职业接受职业教育。 第二,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 第三,要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缺陷:过分强调职业劳动实际经验,无法解决事业问题。
2.“返回基础”教育运动
主要内容
第一,初中学校强调读写算基本技能的教学,中等学校强调新三艺的教学。
第三次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 《国家在危机中》《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美国经济回升,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需要, 教育质量下降。 教育改革浪潮掀起 目标:实施优异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改革教育系统,引导终身学习。 创造学习化社会。
1.《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美国教育的危机引发经济竞争力衰退。 表现:中学生国际标准化成绩低于26年前。 19项国际性考试中,美国学生七项末位。 17岁中13%是半文盲,少数足以40%半文盲。 美国人50%是科学盲,技术盲。
建议—提高教育质量 主要改革建议: 第一,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 第二,提高各级学校的教育标准和要求。采用更严格的学业成绩测量标准。 第三,改进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 第四,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影响:
积极: 全美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的广泛讨论。 恢复学术性学科的核心地位。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学业要求。 激发了社会民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
消极: 忽视培养学生的情操。 教学缺乏灵活性。 辍学人数增加
2.《美国2000:教育战略》
四项教育战略
第一,为今日之学生改革,现有的11万所学校。 第二,为明日之学生创建新型学校,新一代美国学校。 第三,对那些已经离校成为劳动力的人来说,必须学习不止,使美国变成全民皆学之邦。 第四,为保证学校成功,要把眼光放在社区和家庭上,每个社区都要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地方。
六项国家教育目标—到2000年
子主题
第一,所有的美国儿童都能做好学习的准备,乐意学习。 第二,高中生毕业率至少提高到90%。 第三,所有学生的核心学科都能合格证明,能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 第四,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上的成绩居世界首位。 第五,成年公民都能读书识字,并将承担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的责任。 第六,美国学校将没有毒品和暴力。
21世纪到来之前,美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目标: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性质:一项全国性教育改革行动计划。 内容: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教育改革蓝图。
3.《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目的:使美国摆脱危机,迎接国际竞争挑战。
基本内容: 对六项教育目标完成立法程序。 编制供各地自愿采用的课程标准。 编制学习机会标准。 建立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 使社会和各界人士更多借助学校工作。 提高各州和学区的灵活性。
4.《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内容包括,: 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学业成绩。 倡导阅读先行。 培养和招聘高素质的教师和校长。 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实施教育管理责任制。
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各周必须在12年内及2014年之前是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成绩达到熟练水平。 第二,各州必须为中小学生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标准。 第三,对所有三~八年级学生进行年度数学和阅读考试。 第四,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七项原则
健康 掌握基本方法, 职业, 有价值的家庭成员, 公民资格 有价值的休闲 道德品质。
影响:指出了美国中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