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无数据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指导文件,进行整理归纳,可进行学习和进一步拓展延伸。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现状与形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
国际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
国内
最大的制氢国
初步掌握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
氢能制备
储运
加氢
燃料电池
系统集成等
全产业链规模
工业企业超过 300 家
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
战略定位
氢能源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
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低碳
发展基本原则
一是创新引领,自立自强。
积极推动技术、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集中突破氢能产业技术瓶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二是安全为先,清洁低碳。
强化氢能全产业链重大风险的预防和管控;
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三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氢能利用的商业化路径;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产业规范发展。
四是稳慎应用,示范先行。
统筹考虑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基础、市场空间和技术创新水平,积极有序开展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示范,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拥而上。
发展各阶段目标
到2025年
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
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
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
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
到2030年
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
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到2035年
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重要措施
一是系统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着力打造产业创新支撑平台
持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推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统筹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布局制氢设施,稳步构建储运体系和加氢网络。
三是有序推进氢能多元化应用,包括交通、工业等领域,探索形成商业化发展路径。
四是建立健全氢能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氢能产业标准,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
氢能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交通
储能
发电
工业
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立氢能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
协调解决氢能发展重大问题
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
要充分认识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意义
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压实责任,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
通过采取试点示范、宣传引导、督导评估等措施
确保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