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小儿发病率高,经呼吸道传播。 临床起病急,表现为突起发热、头痛、脑膜刺ji征、皮肤黏膜瘀点。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理效应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其机制涉及药物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后续分子事件,如信号转导通路。药效学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呼吸系统疾病范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知识,大家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①非同步电除额是通过瞬间高能量的电脉冲对心脏进行紧急非同步电击,以终止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 ②同步电转复是以患者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瞬间发放通过心脏的高能量电脉冲,达到终止有R波存在的某些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使之转为窦性心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定义
※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小儿发病率高,经呼吸道传播。 ※临床起病急,表现为突起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皮肤黏膜瘀点。
病原学
※仅存在于人体。 ※G-双球菌,有荚膜、菌毛。 ※可产生较强的内毒素。 ※需氧,对外界环境甚为敏感(注意保温并及时送检)。 ※根据荚膜多糖可分为A 群(我国 最常见)、B 群、C 群(致病力最强)等。
流行病学
流行特点
冬春季节多见;常呈周期性流行(10 年一次流行高峰)
传染源
带菌者(鼻咽部黏膜) (主要)、患者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
6 个月~2 岁婴幼儿最常见
发病机制和病理
发病机制
自鼻咽部侵入→人体免疫力占优势时表现为带菌状态,病菌占优势时可入血→仅少数发展为败血症,继而累及脑脊髓膜
病理
败血症期
血管内皮损害、炎症、坏死、血栓形成→瘀斑/瘀点、内脏广泛出血(特别是肾上腺);严重时引起 DIC。
脑膜炎期
主要累及软脑膜、蛛网膜和脑脊髓膜,早期为充血/少量浆液性渗出/局 灶性小出血点,后期为大量纤维蛋白性渗出/中性粒细胞浸润;爆发型则以脑组织病变为主。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10d;平均 2~3d
普通型 (最常见)
上呼吸道感染期
传染性最强;多无明确症状(低热、咽痛、咳嗽)
典型
※突起发热,伴头痛、呕吐、寒战、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神志淡漠 ※瘀点是本期主要而显著的体征,严重时可融合、坏死 ※血培养阳性(但脑脊液可能正常);部分可停留在此期
出血点型感染
※指在流行期部分患者感染后仅发生皮肤出血点 ※涂片可找到脑膜炎奈瑟菌而无其它症状,可自愈 ※多见于 15 岁以下儿童
※高热不退、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 ※脑脊液为化脓性改变、细菌培养阳性 ※婴幼儿症状可不典型
暴发型
休克型
特点
小儿多见,可短期内出现休克和 DIC ,脑膜刺激征多缺如
华弗(Waterhouse-Friderichsen)综合征——重型休克型
※多见于儿童,以寒战高热、头痛、呕吐起病 ※中毒症状严重,短期内出现广泛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且迅速发展并融合为大片皮下出血、中央坏死 ※同时有严重的循环衰竭 (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阙冷、脉搏细速、呼吸急促、 血压下降)
脑膜脑炎型
※脑实质损害严重 ※表现为剧烈头痛、反复惊厥、迅速昏迷,可发生脑疝、呼吸衰竭、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
混合型
兼有上述表现, 同时或先后出现;病情最重、死亡率较高
轻型
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病变轻微;脑脊液多无明显变化
慢性败血症型
多见于成年人;表现为间歇性发热、皮疹、关节疼痛
C 群流脑
多呈暴发型;高热首发,伴头痛、全身酸痛、咳嗽;可在 24h 内死亡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
※血常规:WBC ↑,N%=80%~90%;暴发型可有 PLT ↓ ※脑脊液:压力↑、浑浊/米汤样、WBC↑(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糖 ↓、氯化物↓;病初/休克型患者,脑脊液多无改变,应 12~24h 后复查
细菌学检查
※涂片:皮肤瘀点、脑脊液 ※细菌培养:应在使用抗生素前培养;阳性者应作药敏试验
免疫学检查
用于早期诊断
其它
核酸检测、脑脊液微球蛋白(RIA)
鉴别诊断
其它化脓性脑膜炎
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少见瘀斑/瘀点、罕见 DIC;确诊依赖于细菌学检查
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缓慢、有结核病史/接触史、无瘀点、脑脊液改变、细菌学检查
乙脑
年龄稍大儿童多见、夏秋季、脑实质损害严重(昏迷、惊厥多见)、无瘀点、 脑脊液改变、免疫学检查
虚性脑膜炎
伤寒、大叶性肺炎等引起严重毒血症时也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并发症
器官炎症、脑神经损害 (颅底部炎症/粘连所致)、硬膜下积液、脑室膜炎
治疗
普通型
※一般治疗 ※病因治疗:青霉素(首选药;大剂量间断静脉滴注)、氯霉素(青霉素过敏时)、头孢菌素(特别是 C 群,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首选药)、磺胺类 ※对症治疗:高热、颅内高压、惊厥
※抗生素:青霉素为主 ※抗休克:扩容、纠酸、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 ※颅内高压:脱水 ※纠正 DIC:肝素;若瘀点仍增加,可输注新鲜血浆、补充维生素 K
抗生素、甘露醇、洛贝林、气管插管/切开
糖皮质激素:可早期、足量、短程应用于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