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毒各论
病毒各论的思维导图,分享了呼吸道病毒、胃肠道感染病毒、虫媒病毒、逆转录病毒、疱疹病毒、其它病毒的知识。
编辑于2023-07-03 14:09:55 甘肃传染病学期末复习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病毒各论
呼吸道病毒
正黏病毒
生物学性状
包膜
单负链RNA基因组
基因组与编码蛋白质
血凝素HA
凝集红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
抗原性
HA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中和病毒感染性,抑制血凝
神经氨酸酶NA
病毒释放
病毒扩散
抗原性
NA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抑制病毒的释放与扩散
不能中和病毒的感染性
刺突 抗原结构不稳定,易变异
复制周期
胞饮
M蛋白
分型与变异
分型
甲
若干亚型
HA16
NA9
乙
丙
变异
抗原性转换
质变
抗原性漂移
量变
培养特性
鸡胚羊膜腔
尿囊腔
抵抗力
弱
致病性
流行性感冒
呼吸道局部感染
防治
全病毒灭活疫苗
裂解疫苗
亚单位疫苗
副黏病毒
麻疹病毒
生物学性状
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致病性
麻疹
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全部发病
第一次毒血症、(淋巴结增殖后再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Koplik斑
年幼体弱的患儿,会并发其他细菌性感染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免疫性
终身免疫力
防治
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
腮腺炎病毒
腮腺肿胀、疼痛、儿童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单负链RNA
冠状病毒
生物学性状
单正链RNA
致病性
SA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风疹病毒
人是风疹病毒唯一自然宿主
儿童风疹最常见
风疹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危害是通过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
MMR
腺病毒
DNA病毒
呼吸道传播,婴幼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
8\19\31流行性角膜炎
胃肠道感染病毒
共性
无包膜
小RNA
二十面立体对称
粪口传播,隐性感染多见
脊髓灰质炎病毒
生物学性状
球形
单正链RNA,核酸不分节段
二十面立体对称,无包膜
VP1\VP2\VP3暴露在衣壳表面;VP1是外露主要衣壳蛋白,与吸附有关,可诱生中和抗体
耐受胃酸,抵抗力较强
致病性
传染源、传播途径
脊髓灰质炎病人、无症状携带者
粪口途径
致病性
上呼吸道、口咽、肠道黏膜为侵入门户
第一次毒血症、第二次毒血症
少数感染者,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脑干和脑膜组织等
病人由于运动神经损伤而导致肌肉瘫痪
免疫力强弱决定结局
强
隐性感染、顿挫感染
弱
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
无菌性脑膜炎
最严重
永久性弛缓性肢体麻痹
延髓麻痹
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分离与鉴定
血清学试验
病毒基因组检测
防治法
人工主动免疫
IPV&OPV;IPV免疫两次,口服OPV全程免疫
柯萨奇病毒
手足口病: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17)
急性胃肠炎病毒
轮状病毒
A组:婴幼儿重症腹泻
B组:成人腹泻
致病性
粪口
秋季腹泻
水样腹泻
虫媒病毒
乙型脑炎
蚊子叮咬传播
二十面立体对称,有胞膜,有糖蛋白刺突
登革病毒
脏器出血、休克
森林脑炎
出血热病毒
高热、出血、低血压
汉坦病毒
普遍易感
有明显地区季节性
黑线姬鼠、褐家鼠
逆转录病毒
共性
含有逆转录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球形
胞膜
核衣壳20面体,衣壳蛋白p24
两条相同的单正链RNA
刺突:胞膜糖蛋白gp120和跨膜糖蛋白gp41
核衣壳与胞膜直接有基质蛋白
含有逆转录酶RT、整合酶IN和蛋白酶PR
gp120可诱生中和抗体,易变异
HIV-1
T淋巴细胞嗜性(X4,CXCR4偏好)
巨噬细胞嗜性(R5,CCR5)
双嗜性
HIV-1基因组和编码蛋白
gag
结构蛋白(衣壳蛋白、核衣壳蛋白、基质蛋白)
pol
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
无校正功能
env
表面糖蛋白gp120
跨膜糖蛋白gp41
变异率最高
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受体:CD4分子,辅助受体为CXCR4
主要位于CD4+T细胞、单核巨噬谱系的、朗格汉斯细胞、树突状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抗原变异和识别
HIV高度变异性
逆转录酶无校正功能,错配性高是导致HIV基因频繁变异的原因
gp120表面抗原变异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清除,因此疫苗研制困难
抵抗力
弱
对紫外线有较强抵抗力
致病
传染源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
途径
性、母婴、血液、医护人员暴露
致病机制
侵犯CD4+T细胞;此细胞损伤,数量减少及功能下降
HIV直接或间接杀伤
诱导细胞融合
CTL对CD4阳性Tc杀伤
ADCC
凋亡
CD4+Tc产生减少
侵犯骨髓、胸腺造血肝细胞
功能受损
单核巨噬细胞损伤;是病毒储存库
其它免疫细胞损伤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期
病毒血症
非特异症状
无症状潜伏期
细胞数量稳定持续下降
抗体阳性
AIDS相关综合征
大量复制,进行性损伤
免疫缺损期
HIV病毒载量高,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真菌感染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原虫感染
疱疹病毒
球形,核衣壳周围有内膜或皮质,外层为胞膜
潜伏感染个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再激活
单纯疱疹病毒
HSV-1/HSV-2
HSV-1密切接触感染
HSV-2性接新生儿经母体生殖道感染
感染类型
原发感染
黏膜皮肤局部疱疹
HSV-1飞沫或直接接触唾液传播,原发感染较轻
显性感染少,腰以上为主;免疫缺损病人会引起病毒性脑炎
HSV-2腰以下生殖器感染为主,性途径传播
潜伏感染
复发性感染
疾病
HSV-1
龈口炎
唇疱疹
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脑炎
HSV-2
生殖系统疱疹
新生儿疱疹
宫颈癌关系:协同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人类是唯一终宿主,皮肤是主要靶组织
感染类型
原发感染
水痘
复发性感染
带状疱疹
疼痛剧烈,一侧发病(后背)
人巨细胞病毒HCMV
大型包涵体
隐性感染
病毒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长期或简写从感染者的尿液或分泌物中排出
垂直或水平传播
母婴
接触
性传播
EBV
嗜淋巴细胞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长期潜伏
所致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伯基特淋巴瘤
鼻咽癌
其它病毒
狂犬病
内基小体
恐水症
立即对伤口处理,暴露前后预防接种;可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HPV
增生性病变
局部药物治疗或冷冻、电灼、激光、手术用于尖锐湿疣治疗
HPV二价疫苗预防宫颈癌
朊粒
构象异常蛋白质;传染性蛋白颗粒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PrPc错误折叠
致病性
潜伏期长
一旦发病,呈亚急性、进行性发展,临床为痴呆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脑皮质神经元空泡变性,无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