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冯唐成事心法 2023.7.3 详细版
无数据
最早接触冯唐是在大学图书馆里读到一本冯唐写的书,当时就觉得冯唐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的很多观点都让我耳目一新,有些与大众不一样的思维,或许这些思维能让我们更自在地生活和达到更理想的状态。这本《冯唐成事心法》也是一样,如果你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感到困惑,不妨读读冯唐的书,会让你解惑和感到开心,原来有人和你有一样的想法和坚持
编辑于2023-07-03 14:51:49 北京市冯唐成事心法
前言
相信并放手让团队或你信任的人去干该干的事,不干涉其自然生长的过程
一方水土和一方人有神奇的共性。一方水土,只要没有人类折腾它,给它十年、几十年,草木自然丰美,群鹰自然乱飞;一方人,没有朝廷折腾他们,给他们十年、几十年,自然富足,自然文艺,自然珠玉灿烂。做官之道,是耐烦;做官积德之道,是别折腾。做企业也是这样
老天给一个人最大的特点,往往有正面也有负面。不要尽全力杀死自己的这个特点,哪怕自己是一个欲望很大的、好胜的人,也要尽量保持平衡。因为,这往往是老天给你的最大能量,如果要成大事,必须有大能量
天赋
在必须做的事上,没有天赋怎么办?迎难而上,我就干它,我多安排时间干它
能够够到自己的天花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认为自己没天赋,索性就不够了。懒人说,路上有狮子,我就不上路了。还有些人,没有够到自己的天花板,这就过不去了。这都有问题
从我个人来说,我没有天赋或者天赋较少的方面是财务。我二十七岁去美国念MBA之前都是学理工科、医科,对财务一窍不通,而且我确定把两个账怎么配平、把一个账本怎么研究透,不是我的天赋所在。我用的办法,有点像曾国藩练书法,多学我不懂的,多学我没天赋的。MBA只读两年,我学了六门财务课——金融会计、成本会计、税法、财务报表分析、企业金融、中级会计,占了我MBA课程的接近百分之四十
MBA的这些课程对我造成的短期影响全是不良的,很累,睡不好觉,吃得也少,课程成绩也不好,老师也不喜欢我,但长期的好处就是补足了我在财务方面基本功的不足。中长期的好处是,现在拿财务报表骗不了我。我能配平账,也能看得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表,甚至也能看懂七七八八的税,当个独立董事没有问题
没有天赋你也能过得挺好,但是过得挺好不意味着你应该否认天赋的存在
天赋说白了,就是老天一生你,你就有的。慢慢地,你在老天给你的天赋基础上,很容易让它变成某种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大肌肉和小肌肉。有些人就是大肌肉发达,比如游泳,他就游得比你快,他在水里比鱼还灵活。像我这样的,到水里除了狗刨和蛙式,再也没学会其他游泳姿势,而且游得很慢。我在水里是,能放松就OK了
但是大肌肉发达的一些人,往往小肌肉的协调能力不行,比如写毛笔字、做手术,他们可能就比不过我了
大肌肉和小肌肉有可能就是老天给你的某种天赋,不见得差异有那么大,但是一定有所不同。尊重自己的天赋,开发自己的天赋,不否认别人的天赋,也不否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天赋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天赋
1.虽千万人吾往矣
如果大家都反对你做一件事,但你还是偷偷摸摸想去做,长期偷偷摸摸想去做,别人怎么拦你都没有用,这说明什么?你在这件事上有天赋。比如,别人怎么骂你,怎么往你家窗户上扔石头,你还是经常对着窗外怒吼,唱一些歌曲,没准儿你就应该是一个歌唱家。但前提是,你得在一定年龄之下,不能说你到了七十岁,想起来干这个事,这就已经太晚了
2.你偷偷摸摸坚持做这些事的时候,有快感和满足感
我把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写作,看上去是一件很苦的事,整天撅着屁股坐着,一天敲四五千字,椎间盘、颈椎也不舒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有快感。我打了一个腹稿,写出来的东西比腹稿还多,然后写了十几万字,最后印成一本书,这让我有巨大的满足感
我觉得自己写了一本十五万字的书,再过一二百年,还有人可能在读。虽然那个时候,我肯定已经死了,但想想就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的一小部分能不死一样。这件事在生理上不能实现,但是在心理上、在文字上可以实现,我就很开心了
3.你做出的东西有没有自己的风格,有没有相当多的人愿意自掏腰包去买
这看上去像一句废话,但实际上是金标准。你有没有自己的风格,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你的。”“这是冯唐的。”再者,有人愿意花钱买你的东西,而不是说,你送我就拿着,不送我就算了。这几乎是比前两点还硬的标准。用前两点,你偷偷摸摸去做,你做得有快感,但是你做出来的东西,跟过去其他人做出来的一样,那在历史的长河中,你做的这件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人愿意花钱买,说明你没有真的感动他们
成名无须趁早
成名无须趁早
积累的时候,如果揠苗助长,容易伤身、容易伤心
成名太早,有可能影响将来的后劲
这是好胜心作祟,揠苗助长了,哪怕那时候你没伤身心,但要想到,你很有可能未来并不只是做这一件事——书法、钢琴或英文。如果你真的想做得特别好,其他学科也要相对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做到顶尖,做到未来的顶尖,而不只是说,在班上、系里、学校里能拔尖
英文学不好的人,大多认为是词汇量不够,其实是不对的,有时候可能综合知识不够。比如“May flower”,每个词你都认识,但是合在一起的含义——“五月花号”,这个事件是怎么回事,它造成了什么,它之后有什么样的发展,你不知道,这让你的英文大大受限。还有,学英文需要一些所谓的人间智慧,你可能每个字都认识,刚才说的背景知识你也都知道,但是你就是不知道这篇文章到底说的是什么
走捷径,容易受骗,被盛名所累
除非你是个别绝世天才,否则趁早成名了,很有可能不得不“端着”,为所谓的盛名所累。我们最怕的、最累的一件事,是德不配位
之前提到过,麦肯锡有一个“Up Or Out”——“上升或者出局”机制。我第一次升项目经理时,没有升上去,当时有点沮丧,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一直是短跑、快冲、快进、拿第一。后来我的导师TC就跟我讲了一句:工作是场马拉松,有可能你要拿十年、二十年来看待,给自己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你以为懂了,很有可能你还没有真懂,让你迅速上位之后,你德不配位,你会被这个位子、被自己的名声累坏
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我们周围所见的绝大多数小孩和晚辈,包括我们自己的孩子和同族的后辈,都是凡人、俗人、庸才。至于真的天才该如何做?天才怎么做都可以,不用我们凡人操心。所以,转回来,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工作、生活两不误
我把我能够工作、生活两不误的最重要的秘诀教给大家,四个“有所”:一有所逼,二有所专,三有所规,四有所贪
第一,有所逼
有所逼,就是不得已,使劲儿push自己
只工作,除了人会疯,有时候效率也并不高。我当时在麦肯锡,以及后来在华润,现在在中信,都有一条铁律:“晚上十二点之后不讨论严肃问题。”在麦肯锡这条叫heavy lifting problems solving,意思是像搬很重的东西一样,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十二点之后停止。很多事情,如果你十二点之前停止,第二天早上迎刃而解,效率奇高。如果你十二点之后还在讨论,你会发现永远结束不了,而且有很多可以争论的东西
不得已,有所逼,有一个前提——管理自己的工作习惯,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工作狂魔
第二,有所专
1.专心,该酒时酒,该花时花
为了自己不疯,应该逼着自己换换频道,去做跟工作不一样的事。去看看世界,谈谈恋爱,喝喝茶,焚焚香,看看书,等等
该正经、该集中心力的时候集中不了心力,该放松的时候反而放松不了,这是成事的大忌
2.专业,培养一个爱好,把这个爱好做到专业,至少半专业
先把自己变成半专业,才可以硬气地说,这个领域我知道
哪怕是日常的琐事,比如红酒、咖啡、茶,都有大学问。产地、制作、销售、品牌、器皿等,都不可小看。比如红酒有WSET考试,中国只有一两个红酒大师,也是过去两年才出现的,全世界只有二百多个红酒大师
有所逼,有所专,就是你要保持健康,需要平衡工作和生活,需要专心、专业
第三,有所规
有所规,就是要立个规矩。如果想生活、工作两不误,既要规范自己,也要规范别人
规范了自己,又规范了别人,才能坚持时间长,养成某种习惯。规范是什么意思?我们约定的第一点是:彼此要交流,并且尊重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的preference(偏好、倾向)
比如,你喜欢早上工作或者晚上工作,希望周末领导不打电话、不发微信给你……都是你所谓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工作平衡的选择。这些选择你要让自己和周围人知道并遵守,久而久之,你会享受到它给你带来的红利
我们约定的第二点是:提前定下一个季度甚至一年不得不做的大事。比如第二季度要去看樱花,第三季度要去谈恋爱,然后第四季度要去北海道滑雪。假设这对你人生特别重要,你把它提前定下来。你让别人提前知道,有几天你一定不在。大家接受了,心里也就舒服了
有所规划,多做计划,比眼前抓瞎要强
第四,有所贪
这个相对高阶一点的方式是什么呢?你可以把生活中的某种爱好,变成可真正获利的途径,然后理所当然地追逐
曾国藩实际上说的是两种态度:做事要勇猛精进,处世要豁达恬淡。这也是他一直强调的“刚柔相济”,用平常心处世,用进取心做事。手上有刀,心里有佛;脚下有闹市,心中有山水。一个易行的方式是:上班你就埋头做事,下班埋头文艺,开会杀伐决断,然后去博物馆看美好的书画、器物,养眼、养心
真猛人
对自己狠,才是真猛人
曾国藩讲“强毅之气决不可无”,做事的人不能软塌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其实是一个挺平和的人,甚至有人说,周到得有点假,像个塑料花。但是跟我接触的人会发现,我在一些关键时候是决绝的。正是这种组合,反而让我在成事时,做得比别人效率高一点。就怕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挺软的人,实际上也真的软,有些事就做不成了
“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强迫自己一直老老实实干活,多干活,不知疲倦地去干活,这是真的强。“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不习惯去做某件很难的事,但是强迫自己经常去干比较难或自己不喜欢干的事,这是真的毅力
“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如果你不是对自己狠,而是对别人严、对别人狠,自己无论好坏都是好,这种是刚愎
其实真猛人和假猛人,无非三方面的大差别
1.看他的凶猛、他的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真的猛人,是对自己。他对自己狠和严的程度,要永远多于对其他人的。他要求你的,他能做到,如果做不到,就有问题
真的猛人,他要求别人的,自己更要能做到。如果他的凶猛、强悍,是对他人的,你就要留个心眼儿
2.从事情来判断
真的猛人,他的凶猛和决绝是对事的。在短时间内事大于人,先把仗打赢,再判断是谁的功、谁的过。而假的猛人,他不是对事,而是对自己爽不爽。这件事只要他爽,就认定别人必须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其实这种猛,是把自己搁在了事之前。真的猛人是把事搁在人之前
3.真的猛人和假的猛人追求不一样
真的猛人都是说,他有多自律、严谨,多少年如一日,一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假的猛人,你会听见他说,他牛,他有多牛,他就比你牛
从这三点出发,大致能分清哪些是真的猛人,哪些是假的猛人。如果再具体,那就靠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猛人已经过了三十岁,你看他是否还在念书学习。假的猛人很有可能三十岁以后不学了,真的猛人一直在学习
第二个问题:看他的体重是否保持得相对好,不要超过大学毕业时候体重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
第三个问题:看他是否还有好奇心。真的猛人,会好奇世界是什么样子,新的东西是什么样子。什么是抖音、快手、带货、直播授课、付费知识,真的猛人还会有兴趣去看。而那些假的猛人,比如我妈,整天只记着吹牛了,说这些东西跟我没关系。(因为我没法拿有名有姓的假猛人做例子,只能把我妈拿出来。不好意思,老太太。)
真猛人的修炼:“敬”“恒”
“敬”是敬天悯人,尊重常识和积累,尊重事,不走捷径。“临事静对猛虎,事了闲看落花”,就是你遇上事,沉着冷静,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恒”是在对事上,坚持投入时间和精力,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不求速效,不着急
对自己狠,才是真狠。对自己真狠,长期对自己真狠,才能成为一个真的猛人,才能在职场上获得真的自由
建立自己的主业、主界
做擅长的事,容易成
“客气先盛而后衰,主气先微而后壮”,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往往最开始的气势是盛的,但是你会发现各种的不舒服、不熟悉,很快气就衰了;如果是在你熟悉的地方,哪怕你的气是微弱的,但时间长了,你做成了一件一件的事,你的气就越来越旺
战场就是商场,商场也是战场。从商业角度来讲,做自己熟悉的行业是主,做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是客。真正做得了主的人,是非常了解本行业的人,是一刻不停地洞察行业现在的变化、未来的趋势,不舍昼夜挖宽“护城河”的人。把你的优势变大,弱点变小,就是所谓的“护城河”
在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打熟悉的仗,容易赢;做自己擅长做的事,容易成。这就是为什么先要当家做主,为什么先要有自己熟悉的地盘
如何当家做主,如何有自己熟悉的行业?
1.选准切入的维度。你要挑什么地方是你的主业
有几个维度可以挑,比如行业。早期,行业范围很大,比如数字新媒体产业的电信、娱乐等,比如医疗的医疗服务、器械、药品、AI、移动医疗、数据等。其中药品,还有中药、西药、处方药等。这么多个行业,有一系列的细分。华润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把一级的行业细分后,又做了一个二级的深化,最后有一百五十个左右的二级行业。但你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弄懂,如果想有自己的主战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
2.选职能
在商业上,通用的商业职能,比如战略、财务、法务、运营、组织等。在商业中常见的一些职能里,你可以挑你想做的职能是什么
3.选区域
比如你对北京最熟悉,认识北京所有需要认识的人,这可以是你的主场。简单来说,想当家做主,先挑自己把什么地方当成家。那怎么挑?我给大家的建议简单概括就是喜欢,喜欢这个领域以及从事这个领域的人,那很有可能这就是你应该当成根据地、当成主场的地方
在主业做到顶尖
当你找到了想当家做主的地方时,如何去当家做主?
其实就好比鸟儿在枝头上,它掉不下来并不是仰仗这根枝牢固,而是它有翅膀。你仰仗的是你的学习能力,了解一百个关键词,和三到五个专家深谈,找三到五本书细看,这些都是你入门诀窍中的诀窍
入门绝对不是全部,只是刚刚开始。如何进一步上台阶,没有好办法,只有做事。通过做项目,三到五年,十到十五个项目,跟对人,反反复复地做。过了三到五年,你就开始进阶变成中级专家了
最后就是登顶。原来我看招聘广告说要求有八年以上工作经验,我当时想这人得多笨,需要八年把一个行当弄明白。后来我发现八年可能是对的,八到十年你不断行、不停地重复,在这个领域做项目、找专家、看专著等。经过十年之后,变成这个行业的顶尖专家了
有人问我,选择工作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我不能帮你选,只能给你最好的建议,就是你刚毕业的十年,不要管收入,埋头长本事。入门,进阶,登顶,没有十年以上,你是绝对做不到的
价值最大化。价值最大化或者影响最大化,而不是挣钱。追求挣很多钱的,往往没有挣到钱;追求挣很大名的,最后也没有挣出很大名。你应该追求的是价值最大化或影响最大化。什么意思?你选定了维度,有了自己的主场后做到顶尖,有了扎实的根据地,再想跨界,就有了迈出根据地出去打仗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相当于有了依托
除了要有勇气去跨界,还要有一些通用智慧。通用智慧会让跨界容易很多。比如,利用你在根据地的优势跟别人去合作,不见得事事要自己做。大家经常会问我:“冯老师,您影视有爆款《春风十里不如你》,您怎么做的?”我说:“我的做法就是不做。我选好团队、方向、平台,剩下的事拜托给他们。有事再找我,没事的时候,我绝不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