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7 数量遗传学
7 数量遗传学的思维导图,内容有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数量性状若干重要的遗传现象、数量性状基因座。
遗传学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学,分享了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遗传分析的扩展的内容,快来看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数量遗传学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数量性状
生物界的另一类遗传性状,其表现型变异是连续的
数量性状的遗传表现
数量性状的表现大体上 服从正态分布
(1)所有世代中,个体表型值的频率分布皆近似于正态分布。 用均值和方差就能较好地描述各世代的群体特征
(2)两亲本和F1群体内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这说明, 数量性状的表现型易受环境的影响。 P(表型)= G(基因型)+ E(环境)
(3)F2群体的变异幅度和方差明显大于两亲本和F1。F2代中多 出来的变异是由遗传分离引起的。这也证明了数量性状是受遗传 控制的
(4)F1和F2的均值皆位于双亲之间,且接近于双亲的中间值。 这暗示,在数量性状中,高表型值的亲本(简称高值亲本)与低 表型值的亲本(简称低值亲本)之间没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数量性状遗传的解释
多基因假说
1.数量性状由许多彼此独立的基因控制; 2.各基因的效应微小且相等; 3.各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有增效 和减效作用; 4.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性的
小麦子粒颜色受一对差异基因决定
小麦子粒颜色受两对差异基因决定
小麦子粒颜色受三对差异基因决定
小麦子粒颜色受n对差异基因决定
许多性状既受主效基因的控制,又受微效基因的影响
超亲遗传:在植物杂交时,杂种后代出 现的一种超越双亲现象。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基因效应的数学模型
加性-显性模型
加性效应(additive effect)或置换效应
显性效应(dominance effect):基因座位内等位基 因之间的互作效应。由于A与a的杂合造成的
非等位基因间互作
群体均值的遗传分析
群体均值等于群体的平均基因型值。
纯系亲本P1、P2及其F1:群体均值就是其基因型值
根据前式,可从双亲和F1的均值估计三个基本参数
预测其它世代的群体均值
群体方差的遗传分析
1.纯系亲本P1和P2及其F1代群体方差的组成
2.F2和两个回交一代群体方差的组成
3.求出VA和VD
4.估计遗传率
数量性状若干重要的遗传现象
杂种优势
指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等方面比双亲优越的现 象。这些表现杂种优势的性状基本上都是数量性状
杂种优势遗传原因的解释
Bruce等 (1910)显性假说(dominance hypothesis): 杂种优势是由于杂种中来自双亲的所有显 性基因之间的互补作用造成的
Shull和East (1908) 超显性假说(overdominance hypothesis):杂种中来自双亲的不同等 位基因间会发生互作,引起某些生理刺激, 从而产生杂种优势。
近交衰退:在F1代的近 交(包括自交、兄妹交等)后代中,杂种优势大幅度减 弱的现象
●超亲遗传(transgressive inheritance):在分离世 代(包括F2及以后各世代)中出现性状值超出亲本范围 (即大于高值亲本或小于低值亲本)的基因型的现象。
数量性状基因座
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简称 QTL):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座
(1) QTL检测概念
通过检验遗传标记对数量性状的效应,来 推断在该标记周围是否存在QTL。
(2) QTL检测和定位的原理
数量性状基因座的研究方法
1)对群体进行QTL连锁分析 (2)选择表型效应大的QTL,结 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高级 作图群体,将数量性状变为质量 性状。 a. 与其中一个亲本不断回交 b. 不断自交(重组自交系) (3)按质量性状基因座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