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 幼儿园一日生活
陕西特岗学前教育学第六章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包括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等,在幼儿园内发生的一切活动,注重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常规的培养。
编辑于2023-07-09 18:54:33 陕西第六章 幼儿园一日生活
第一节幼儿园一日生活
一、 内涵
是包括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等,在幼儿园内发生的一切活动
二、 制定一日生活制度依据
1.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
2. 学前儿童生理活动的特点
3. 地区特点以及季节变化
4. 家长的需要
三、 组织一日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 把幼儿园一日活动列入教育计划,保证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充分,主动地发展。
2. 要制定一日生活常规
3. 要把有组织的集体教育活动和分散的个体活动结合起来
4. 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5. 要面向全体幼儿
6. 保教结合,教养并重。
四、 一日活动主要环节
1. 接待幼儿入园
(1) 接待幼儿
(2) 晨检
1| 了解幼儿健康状况
a. 一看脸,肤,眼,咽
b. 二摸额头腮腺
正常
黄豆大小
发炎
扁豆大小
c. 三问吃睡拉
d. 四查不安全物品
e. 五防当季传染病
2| 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
(3) 幼儿活动的引导
2. 早操或晨间活动
3.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4. 间隙活动
如厕喝水
不得限制次数
5. 游戏或自由活动
6. 盥洗,饭前10到15分钟。
7. 进餐
正餐间隔时间应为3.5到4小时。
(1) 创设安全,整洁,温馨有趣的餐饮环境。
(2) 培养幼儿良好的餐饮习惯
(3) 鼓励和支持幼儿的自我服务
(4) 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与指导
照顾幼儿吃好一顿饭的标志是:
吃饭过程中,幼儿情绪好,幼儿食欲好,食量够,习惯好,吃的卫生。
8. 睡眠
1| 按时睡得好,按时醒醒后精神饱满愉快。
2| 睡够时间
小班两个半小时
中大班两个小时
3| 保持良好睡姿和习惯
睡姿:右侧卧。
注意
a. 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b. 重视睡前的护理工作
c. 细心照顾,个别儿童。
9. 午点(同进餐)
10. 游戏和户外活动
11. 劳动
不超过30分钟
12. 散步
13. 实验操作活动
14. 离园
15. 晚间活动
五、 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关键
1. 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先决条件
2. 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提高一日活动的质量。
一日活动必须结构紧凑,动静交替。
六、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1.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
2. 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
3. 全面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保证
教师
第二节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常规的培养
一、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1. 日常生活活动的特点
(1) 自在性
(2) 习惯性
(3) 情感性
2. 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
(1) 使学前儿童尽快适应托幼机构里的生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2) 是学前儿童愉快的度过每一天
(3) 日常生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3. 组织日常生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 保育教育相结合
(2) 建立合理的常规
(3) 生活技能的练习
4. 日常生活活动组织与实施原则
(1) 教育性原则
(2) 情感性原则
(3) 发展性原则
二、 幼儿生活常规教育
1. 结构
(1) 一日生活常规
(2) 保育常规
(3) 教学常规
2. 目的
让学前儿童懂得生活的基本知识,规则和技能,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最终是学前儿童具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有益于健康。
3. 内容
(1) 引导幼儿有规律的生活,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和生活制度。
(2)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 方法
(1) 示范讲解法
(2) 操作法
(3) 集中训练与个别指导法
(4) 随机教育法
5. 特点
小中大班的生活常规内容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第六章 幼儿园一日生活
第一节幼儿园一日生活
一、 内涵
是包括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等,在幼儿园内发生的一切活动
二、 制定一日生活制度依据
1.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
2. 学前儿童生理活动的特点
3. 地区特点以及季节变化
4. 家长的需要
三、 组织一日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 把幼儿园一日活动列入教育计划,保证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充分,主动地发展。
2. 要制定一日生活常规
3. 要把有组织的集体教育活动和分散的个体活动结合起来
4. 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5. 要面向全体幼儿
6. 保教结合,教养并重。
四、 一日活动主要环节
1. 接待幼儿入园
(1) 接待幼儿
(2) 晨检
1| 了解幼儿健康状况
a. 一看脸,肤,眼,咽
b. 二摸额头腮腺
正常
黄豆大小
发炎
扁豆大小
c. 三问吃睡拉
d. 四查不安全物品
e. 五防当季传染病
2| 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
(3) 幼儿活动的引导
2. 早操或晨间活动
3.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4. 间隙活动
如厕喝水
不得限制次数
5. 游戏或自由活动
6. 盥洗,饭前10到15分钟。
7. 进餐
正餐间隔时间应为3.5到4小时。
(1) 创设安全,整洁,温馨有趣的餐饮环境。
(2) 培养幼儿良好的餐饮习惯
(3) 鼓励和支持幼儿的自我服务
(4) 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与指导
照顾幼儿吃好一顿饭的标志是:
吃饭过程中,幼儿情绪好,幼儿食欲好,食量够,习惯好,吃的卫生。
8. 睡眠
1| 按时睡得好,按时醒醒后精神饱满愉快。
2| 睡够时间
小班两个半小时
中大班两个小时
3| 保持良好睡姿和习惯
睡姿:右侧卧。
注意
a. 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b. 重视睡前的护理工作
c. 细心照顾,个别儿童。
9. 午点(同进餐)
10. 游戏和户外活动
11. 劳动
不超过30分钟
12. 散步
13. 实验操作活动
14. 离园
15. 晚间活动
五、 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关键
1. 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先决条件
2. 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提高一日活动的质量。
一日活动必须结构紧凑,动静交替。
六、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1.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
2. 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
3. 全面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保证
教师
第二节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常规的培养
一、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1. 日常生活活动的特点
(1) 自在性
(2) 习惯性
(3) 情感性
2. 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
(1) 使学前儿童尽快适应托幼机构里的生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2) 是学前儿童愉快的度过每一天
(3) 日常生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3. 组织日常生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 保育教育相结合
(2) 建立合理的常规
(3) 生活技能的练习
4. 日常生活活动组织与实施原则
(1) 教育性原则
(2) 情感性原则
(3) 发展性原则
二、 幼儿生活常规教育
1. 结构
(1) 一日生活常规
(2) 保育常规
(3) 教学常规
2. 目的
让学前儿童懂得生活的基本知识,规则和技能,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最终是学前儿童具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有益于健康。
3. 内容
(1) 引导幼儿有规律的生活,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和生活制度。
(2)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 方法
(1) 示范讲解法
(2) 操作法
(3) 集中训练与个别指导法
(4) 随机教育法
5. 特点
小中大班的生活常规内容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