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_神经调节
生物选必一第二章_神经调节思维导图,主要介绍了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单身原因鱼骨图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
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外周神经系统
脑神经:管理头面部
脊神经:管理躯干和四肢
自主神经系统 (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两神经作用相反)
交感神经 :处于兴奋时活跃
副交感神经 :处于安静时活跃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构成
胞体
树突
轴突
种类
传入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组成
感受器 :产生兴奋(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传输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反射活动需要的条件
完整反射弧
足够的刺激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先天性反射,伴随终身,数量少
条件反射
后天性反射,长短不一,数量多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形式:以电信号沿神经纤维传导,也叫神经冲动
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钾离子外流
2️⃣动作电位:外负内正,钠离子内流
3️⃣兴奋传导: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传导方向:兴奋➡️未兴奋
体内:单向
体外:双向
传导特点
信号不减弱
信号不全无
低于阈值不兴奋
高于阈值完全兴奋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结构基础:突触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内含递质( 乙酰胆碱为兴奋型 甘氨酸为抑制型)
线粒体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出后膜
传递过程
1.钙离子内流
2.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
3.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
4.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5. 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钠或钾离子进入,引发电位变化
6. 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
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 慢
对内环境变化和某些药物敏感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躯体运动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大脑左右两半球对躯体的管理为交叉对侧管理
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定位精细,是倒置的(头面部是正立的)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
脊髓(低级中枢):控制排尿、排便、血管收缩
脑干(基本中枢);控制呼吸运动、心血管活动
下丘脑(较高级中枢):控制体温、水平衡、摄食
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
不仅受脊髓控制还受大脑皮层控制
人脑的高级功能
语言功能
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S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V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H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学习和记忆
记忆过程
感觉性记忆:持续时间小于一秒➡️遗忘、信息丢失
第一级记忆: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遗忘
第二级记忆: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年➡️遗忘
第三级记忆:持续时间可能永久➡️可能不遗忘
情绪
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来自高尔基体
依靠神经递质
形成局部电流
训练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