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传考研专题13:中新史
新传考研专题13 中新史,介绍了建党百年来新闻业的变革,有国人办报的兴起、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1921-1924)、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解放战争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事业、建党百年来新闻业的变革、中国共产党。
编辑于2023-07-11 10:03:12 福建省这是一篇关于性别:女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反家暴本质上是反对一切关系中的暴力,性教育,长丰性别实验,人造子宫与单性生殖,爱一个人:是最小单位的民主实践,现代的爱 无解的爱,世界如此疯狂,我们何必正常,我们可以选择过一种别人不羡慕的生活,把女性主义作为一个视角,而非一个标签,性的湮灭,人的疆域,略大于刘小样的平原。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视觉想象力止步的地方,文字依然能继续,叙事性才是电影成为艺术的关键,三、短的镜头像词语,长的镜头像句子,四、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欲望,五、电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六、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得继续,七、时代中挣扎的个体化身成了时代精神,八、抒情是一剂药方,但是药三分毒,九、烟酒茶糖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该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大量无价值的工作存续,由消费主义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再生产大量劳动力来维持这表面的物质繁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性别:女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反家暴本质上是反对一切关系中的暴力,性教育,长丰性别实验,人造子宫与单性生殖,爱一个人:是最小单位的民主实践,现代的爱 无解的爱,世界如此疯狂,我们何必正常,我们可以选择过一种别人不羡慕的生活,把女性主义作为一个视角,而非一个标签,性的湮灭,人的疆域,略大于刘小样的平原。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视觉想象力止步的地方,文字依然能继续,叙事性才是电影成为艺术的关键,三、短的镜头像词语,长的镜头像句子,四、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欲望,五、电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六、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得继续,七、时代中挣扎的个体化身成了时代精神,八、抒情是一剂药方,但是药三分毒,九、烟酒茶糖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该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大量无价值的工作存续,由消费主义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再生产大量劳动力来维持这表面的物质繁荣
中新史
国人办报的兴起
王韬:《循环日报》: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在业务上首创政论
郑观应:《盛世危言》、明确提出了新闻立法
维新变法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康有为万国公报: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
百日维新国人办报,广开言路
严复《国闻报》维新派在华北的主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
《湘学新报》1897年创刊长沙和《湘报》主编唐才常,撰稿人谭嗣同
海外华文报刊
1854年旧金山创刊《金山日新录》
《天南新报》1898年创刊,维新派在东南亚的第一份机关报和海外重要舆论阵地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
1900年《中国日报》创刊于香港:兴中会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陈少白担任社长&总编
1900年,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思想的刊物,《开智录》,郑贯公主编
1905年,中国同盟会日本成立,机关报《民报》创刊,宣传三民主义政治纲领
改良派的办报活动
1898年,《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的第一个机关报,主编梁启超
1902年,《新民丛报》在横滨创刊,保皇党:梁启超,鼓吹保皇立宪,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是中国积弱的原因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为时一年半,新民从报停刊,民报大获全胜
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2、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3、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4、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导致中国被瓜分
1908年,《大清报律》,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苏报案:邹容著《革命军》,清廷查封苏报,章太炎、邹容入狱
君宪派报刊
1902年《大公报》天津法租界,主持报务人为英华,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仍在香港出版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报刊井喷
于右任《神州日报》秋瑾《中国女报》于右任竖三民:《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
立宪派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1907年,《政治官报》在北京创刊,作为清朝中央政府的机关报
通讯社出现
1904年,广东人骆侠挺在广州创办中兴通讯社,为中国人办的第一家通讯社
特点
1\2\3\4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
1、将言论出版自由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中
2、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
3、废止亡清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布新法令
横三民
同盟会-国民党:中华民报、民国新闻、
自由党:民权报
北洋期间的新闻事业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发动癸丑报灾
强权镇压下的黄色小报泛滥
鸳鸯蝴蝶派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科学、民主两面大旗
新青年的内容
1/2/3
新的报刊宣传阵线
每周评论的创办
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
胡政之报道《大公报》
每周评论定义五四运动
进步学生报刊
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新社会、觉悟
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激战
辜鸿铭、林琴南、刘师培以《国故》、《公言报》等为阵地论战《新青年》、《每周评论》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
新青年改组、共产党月刊创办
劳动界、劳动音等工人报刊创办
新闻学研究及教育初见端倪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新闻周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1921-1924)
中共报刊
机关报
《向导》《前锋》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刊物
《先驱》:刘仁静、邓中夏《中国青年》:萧楚女、恽代英
工人报刊
上海《劳动周刊》北京《工人周刊》
五卅运动
三罢开始,《热血日报》:瞿秋白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韬奋精神、
范长江旅行通讯
斯诺、史沫特
红中社成立、红色中华报:第一份中央日报
新闻学研究、新闻教育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新史研究开山之作
中国新闻学校:谢英伯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1039年,《新中华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1939年,《共产党人》创刊,毛泽东撰写发刊词,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941年,《解放日报》创刊于延安
新华社与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
1939年前后,新华通讯社日益成熟
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播,呼号XNCR
《解放日报改革》
1942年,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陆定一担任总编,提出“全党办报”
国统区
《新华日报》国统区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
1938年国际新闻社在长沙创建,刘尊棋以中央社(国)战地记者身份担任社长,范长江任副社长
解放战争时期
国统区拒检运动
1945年8月,重庆国讯书店在进步出版机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自行出版了黄炎培的《延安归来》,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
国内各报刊、杂志纷纷响应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第10次常会宣布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与办法
解放区
1948年6月,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于平山,实际上发挥党的全国性机关报作用
反客里空运动
1947年6月,《晋绥日报》发起新闻报道工作中检查右倾和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公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事业
喉舌论
两个凡是被推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喉舌论的继承与加强
新闻本位的回归
陆定一关于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复旦大学新闻系王中教授:报纸的两重性,宣传工具和商品
传播者的角色变化与传播内容的改变
服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
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宣传等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提供信息,满足社会需求
扶正祛邪,实行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水平逐渐提高
建党百年来新闻业的变革
中国共产党
报人
陈独秀
启蒙报刊阶段(1915-1920年)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反对礼教、反对纲常、反对男尊女卑;1918年《每周评论》陈独秀创办,针砭时弊
无产阶级党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陈独秀领导1920年新青年改组,并参与筹建中国共产党担任党早期领导人,参与主持《共产党月刊》、《向导》周报等
主要功绩: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舆论界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事业的创办者
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有南陈北李之称,中国早期新闻事业的缔造者,杰出的政治家,报刊活动家;
成就:揭开我国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一页;引导进步报人团结战斗,结成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创办新型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反映被压迫的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
瞿秋白
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记者,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和郑振铎创办《新社会》旬刊,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并日益接近社会主义。
1921年初到1922年底,在苏俄采访,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回国成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共早期新闻事业的缔造者,先后主编《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向导周报、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发起劳动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主编《红色中华报》,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报刊
新青年
每周评论
1918年,《每 周评论》在北京创刊,陈独秀、李大钊等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的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与《新青年》相互配合,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倾向社会主义。自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改变了革命的政治方向,挑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与《新青年》相配合,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湘江评论
1919年在长沙创刊,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发表内容为新闻、政论、述论。新闻、评论全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李大钊评价此报为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内容有:(一)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及其对世界革命的影响;(二)进行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宣传;(三)阐述了“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的思想.)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向旧世界宣战的号角。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 月21日创刊,是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该报主编,该报以评述为重点,其中周恩来用笔名“飞飞”撰写的许多评论,议论精辟,富有战斗性。《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是天津最早的一份学生报纸。该报旗帜鲜明地倡导新思潮,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丑恶嘴脸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强烈抨击封建礼教,提倡科学、民主和改革,动员青年及各界人民持续不断地向旧势力进行不懈的战斗,对推动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共产党
《共产党》月刊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日创办的理论机关刊物,李达主编,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宣传: ①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②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俄国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国共产党,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 ③向工农兵群众宣传 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共产党》月刊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必读教材,而且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思想、沟通情况、酝酿建党的一条重要纽带。《共产党》月刊的出版,对党的筹建工作起了很大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真正实践了“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则。《新青年》《共产党》 的论战: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共进行三次思想论战: 是反对实用主义的“问题与主义”论战;二是反对伪社会主义的论战:三是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工人三报
劳动界
中共上海发起组1920年创办,陈独秀、陈望道等人主编,工人称它是自己的喉舌
劳动音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创办,由邓中夏、罗章龙等人主编,反映工人阶级受压迫的悲惨,报道工人的罢工斗争。
劳动者
广东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创办于广州,宣传推翻现存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才能得到解放
中共早期报刊的作用
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同各种不同思想进行论战
阐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积极宣传党的路线、纲领,配合党的工作的开展
党的办报史
党初创时期,创立机关报理念形成
三个阶段
五四运动爆发前后,李大钊等就在《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上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陈独秀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将《新青年》改组为组织机关刊物,之后又创办了半公开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机关报理念的实践发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创办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报刊。如瞿秋白曾参与筹办中共中央《新青年》季刊,蔡和森主编《向导》,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等。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强调无产阶级党报的政治性和战斗性,将党的出版物作为党的言论机关和宣传工具。中国共产党“创办机关报”的理念已初具雏形.
1927年八七会议后,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通告第四号一关于宣传鼓动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就会形成一种层级办机关报的网络体系,此时中共“创办机关报”的思想已更加成熟和系统。
主要报纸报人
向导、前锋、中国青年、劳动周刊、工人周刊
蔡和森、恽代英、萧楚女
报事
热血日报和诚言事件
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史上第一份日报,由瞿秋白主编,为通俗的政治性小型报刊,五卅惨案后创办,宣传反帝斗争,报道五卅运动、鼓动工人阶级
诚言事件:诚言为帝国主义辩护,污蔑五卅运动,恶意攻击中国人爱国行为,《申报》和《新闻报》刊载诚言被抨击。
土地革命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先后秘密出版了《红旗》 《上海报》《红旗日报》 《红旗周报》等革命报刊。各红色革命根据地创办了许多革命报刊,比较有影响的有《红色中华》《红星报》《青年实话》《斗争》 等。 这一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推动了创办无产阶级革命报刊思想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末,列宁党报思想在党的刊物上得到进一步传播,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报纸是种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点,这是党对无产阶级党报性质的深刻认识和高度概括;宣传被认为是“党争取广大群众的重要工具“这些新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报刊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报刊思想的成型。
主要报纸报人
红色中华通讯社
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简称红中社,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新华社的前身,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通讯社之一。向全国发稿,抄送敌人电讯文稿,制作《参考消息》
红色中华报
1931年在瑞金创刊,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中央机关报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党报建设获得了大发展。中国共产党创办了《新中华报》《共产党人》等诸多报纸,后合并《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 在创办初期存在脱离党的中心工作、脱离群众生活等问题,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倾向。在毛泽东的关心和指导下,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正式改版,明确提出建设“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的目标要求和增强“四性”(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的品质要求,为后来的党报改革确立了正确方向和有效路径。
报纸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0年建立,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新华日报
1938年创办于武汉,中共国统区第一家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党在国统区的新闻宣传中心
解放战争时期
报事报纸
反客里空运动
人民日报
1948年创办于河北平山县里庄,1949年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56年进行改版
报事
一次报灾
癸丑报灾
两次报纸论战
《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三民主义向保皇派
两次新闻运动
拒检运动:追求新闻出版自由
国民党在国统区的战时新闻管制,1945年黄炎培拒检出版《延安归来》
反客里空:追求新闻真实
土改时期左右倾,出现新闻失实;以《晋绥日报》为代表,掀起反“客里空”
两次重要讲话
毛泽东晋绥日报讲话
刘少奇记者团讲话
三次报纸惨案
苏报案
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
大江报案
新生事件
三次国人办报热潮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
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三次新闻界的重要改版
解放日报改版
源于延安整风运动,确立全党办报
1956年改版
1978年改革
报人
唯一成功的近代早期报人——王韬
循环日报
两位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康梁
康有为
1895公车上书首提开设报馆,1895年创办《万国公报》,创强学会,办《强学报》
梁启超
梁启超创立新文体——时务文体,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报人代表
两位办报斗士:于右任、邹韬奋
于右任
《神州日报》,竖三《民》,我国近代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政论家
邹韬奋
六刊一报,九一八后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反帝爱国者,最后变为共产主义战士
三位突出贡献的外国报人
范长江
民国三大记者: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