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传专题5:媒介融合与新兴媒体
新传专题5 媒介融合与新兴媒体的思维导图,“媒介融合”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普尔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的,指的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现在“媒介融合”包括媒介形态、功能、传播 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要素的融合。
编辑于2023-07-11 10:23:54 福建省“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版9.7分,创造“伪事件”“图像革命”等关键概念,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经典首度引进>开创文化研究先河,从媒介发展探索社会观念转型。《洛杉矶时报》盛赞:“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一本书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幻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真实 >最早剖析假新闻现象的传播学经典:炮制新闻替代采集新闻,人物和事件沦为表演,争夺注意力盖过反映真实。
这是一篇关于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在群中》主要探讨了数字媒体时代下人们在网络群体中的心理与行为。随着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被深深地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性(波伏娃)的思维导图,《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学著作。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版9.7分,创造“伪事件”“图像革命”等关键概念,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经典首度引进>开创文化研究先河,从媒介发展探索社会观念转型。《洛杉矶时报》盛赞:“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一本书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幻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真实 >最早剖析假新闻现象的传播学经典:炮制新闻替代采集新闻,人物和事件沦为表演,争夺注意力盖过反映真实。
这是一篇关于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在群中》主要探讨了数字媒体时代下人们在网络群体中的心理与行为。随着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被深深地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性(波伏娃)的思维导图,《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学著作。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媒介融合与新兴媒体
媒介融合
定义
“媒介融合”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普尔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的,指的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现在“媒介融合”包括媒介形态、功能、传播 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要素的融合。 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
媒介融合的变革发展
传播手段融合(技术融合)
用户娱乐、生产、社交等媒介实践的融合
互联网终端、手机等移动终端:看、听、分享
媒介技术与身体的融合
机器人学(robotics)、人工智能(AI)、人机交互(HCI)
媒介形态融合(业务融合)
信息与物质形态的融合
伴随着 AR、MR 等新技术的发展,信息与物质、虚拟和现 实的二元对立被打破,以融合的视角来思考信息与物质空间
资本融合(所有权融合)
媒介机构、组织和生产平台的融合
组织融合(政府规制融合)
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困境挑战
宏观
体制束缚: 改革创新乏力,关停并转渐成常态,持续变现路径待探索
理念思维守旧,专业团队薄弱,缺乏用户意识,缺乏全能和多背景人才;
融合差距: 纵向联动不畅,横向对比差距明显
纵向
1、中央级主流媒体领先
2、省级媒体平台同质化,缺乏创新思维
3、地级市媒体融合空心化
4、县级融媒建设盲目化
横向
不同区域间发展程度不同
区域内协调带动不足
治理困境: 行业乱象频出,网络治理亟待加强,挑战媒介伦理底线;
微观
平台博弈: 平台优势明显,传统媒体依然被动
技术建设滞后,数据关注不足
内容服务短缺,业态单一低效;
当前媒体融合作品的普遍不足
俗套的新闻语态:讴歌式的宏大叙事
主流媒体重生产轻传播
中国媒体融合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宏观
国家政策系统布局,制度创新成主要特征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资源合并
组织结构集约发展,全媒体人才涌现
利用政策规划,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升级,融媒体作品叫好叫座
央媒引领议题设置,融媒产品策划各显特色
形式和通路打开
县级融媒体全面系统展开,业务拓展助力社会治理
跨界合作:打通媒介最后1公里
提高服务水平,健全助力社会治理功能
存量时代:紧跟用户需求,重视长尾需求
重塑采编流程,建立跨媒体一体化采编体系
跨界合作推动深度融合,广电+报业加快转型升级
中观
调整供需结构,实现盈利模式转型升级
拓展产业链,建立市场化的产业经营模式
推进数字转型,提高媒体智能传播水平
5G技术迅速落地,技术革新驱动传媒变革
技术创新:突围缺乏爆款内容的困境
多技术手段齐上阵,满足用户多维需求
5W
抢占新闻入口,打造垂直化平台
与互联网企业合作,跨所有制经营
坚持内容为本,注重全面立体性报道
全网融合,新手段、新形式、新思维纷呈
全面深度专题策划
广泛采用视频化传播,打造沉浸式体验
短视频成为发展风口,国家队入驻短视频平台
网络视频直播,提升用户参与和互动
直播形式不断创新,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媒介深度融合
上半场:基于消费“人口红利”的大众市场
下半场:基于“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的长尾市场
表现形态
→内容聚合:基于用户自我取悦特征的个性化内容聚合机制
→内容分发:基于网络型社会关系的内容分发机制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得到前所未有地重视
→万物互联: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高效优化配置
→人机合作:专业化分工模式调整
→平台联结:内容生产服务平台、媒介服务供需匹配平台、内容生产方搭建的自有产品平台
互联网下半场媒介如何转型发展
(1)媒介形态的平台化
(2)发展重心的垂直化:差异化共存
(3)基于大数据的用户洞察
(3)比较优势将从生产能力向满足能力后移:未来的所有标准可能只有一个——在大数据用户洞察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个性化和多元化。一是提供定制化的能力;二是对接消费者的能力,
(5)建立丰富的接触界面:场景化多点触达
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
加快
突破既有的想象空间,加快构建和布局全方位、新形态的业态体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加速应用到融合实践当中,加快搭建以先进技术作为支撑的、自主可控的全媒体平台。
纵深
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这是制约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建设的关键所在
顺应移动化发展趋势,以人民为中心、用户为导向,加快将主要资源汇聚、配置到互联网主战场。
深度加快全媒体人才培养,这是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建设的根本
媒体转型
定义
媒体转型是主流媒体在媒介形态深刻变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作业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将电视台、广播、报纸、互联网的采编作业进行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与集中性处理,在 此基础上形成不同形式的新闻信息产品,并依托不同的平台完成传输。
主流媒体转型的必要性或原因
媒体生态发生深刻变化
互联网深刻影响社会治理
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媒体面临救亡图存关口
国际媒体的媒体融合及对全球传媒市场份额的“抢占
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
以用户为中心,以观念为先导,以体制为保障,以技术为驱动,以资本为手段
5G 时代下主流媒体应该如何转型
5G 将重塑媒介生态。5G 商用后,主流媒体需拥有丰富的视频化、智能化、移动化产品矩阵;构建协同化、一体化、集约化的生产流程;确立场景化、垂直化、社交化的运营思维。
丰富视频化、智能化、移动化产品矩阵
→优化短视频类产品
→借助大数据提升舆情监测能力
→增设虚拟现实新闻产品线:
智能化产品
智能化内容生产:技术驱动底层革命
采
→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的信息采集与应用
→多语言数据采集与实时翻译
→社交机器人采访:
→新闻现场要素的智能识别:
→智能化新闻核查
写编评
→语音数据的采集与文字化转化
→专题的智能化生成
→技术角色权力上升
→内容生产者的“技术嵌入
→内容运营者或成标配
智能化分发:技术深层改变传媒业生态
算法推荐
移动化产品:超越客户端
垂直化产品思维
精准分发思维
内容与社交的融合思维
场景化传播思维
产品的结构化思维:无线苏州
多种分发平台的整合思维
移动化视频:在场感+新叙事
移动化时代,让“现场感”变成“在场感
移动“短视频”,少即是多的新叙事
确立场景化、垂直化、社交化运营思维
→场景化:移动互联时代的场景传播即具体场景下的个性化传播和服务(人民日报微公号:夜读)
→垂直化:5G 时代,受众将进一步细分,立足自身优势, 深耕细分领域、打造差异化品牌,更能获得受众认同。
→社交化: 5G“万物皆媒”背景下,新闻社交属性进一步延伸,社交化将由“人 际交互”向“人机交互”拓展。
社交化产品
用户角色在三个层面的升级
社交化传播:让用户成为渠道
→内容传播的社交动力
→用户参与的社交动力
→时政新闻释放新的生产力
→传统媒体传播语态的变革
社交化生产:让用户成为新生产力
UGC为媒体提供使用资源
用户生产数据是媒体报道的重要资源:
用户辅助内容产品优化
新闻工作四力
定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 笔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具体内涵
脚力是基础:增强脚力,就是要增强群众思维、实践思维,践行党的宗旨、坚持实 践第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走得正、走得实、走得久。
眼力是关键:增强眼力,就是要增强政治思维、战略思维,善于观察、善于辨别, 做到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
脑力是核心:增强脑力,就是要增强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坚持正确导向,保持清 醒坚定,多思善谋、综合研判,做到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
笔力是落点:增强笔力,就是要增强受众思维、创新思维,坚持固本培元、守正创 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化问题意识,突出效果导向,做到写得好、说得好、演得好。
主流媒体四力
定义
习大大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谈上提出,即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为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发展方向与现实遵循。 传播力是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基础,即媒体实现真正有效传播的能力和效率。 引导力即指主流媒体应当肩负起社会舆论引导的使命。 影响力即指媒体辐射各圈层人群并形成强大影响的能力。 公信力即指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为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这与其权威性和专业生产能力密不可分ss
主流媒体面对的一些困境和对策
传播力降低:形态单一无法满足多元需求
传播力强化:多模态表达满足多元需求
引导力削弱:高庙堂难以适配开放区域
引导力提高:追求刚性话语的柔性表达
影响力式微:渠道失灵制约更大价值实现
影响力构建:从内容提供商到平台新媒体
公信力移位:流量陷阱凌驾专业主义精神
公信力归位:恪守新闻专业主义重塑事实价值
县级融媒体
定义
县级融媒体起源于习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思想宣传会议上的讲话:“要切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县级融媒体是指在整合县域内的媒体资源, 建立融广电、报、网、端、微为一体的新型融媒体矩阵,借以强化公共服务、扩展政务渠道、掌握舆论引导权。信息得以上传下达与下传上达的直接保障。
为什么要建设县级融媒体
大环境:媒介融合深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现实性:执政需要与传播效果不足悖论亟需改善
可行性:利用信息接近性加强传播影响力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特点
1、上级搭建平台,共享融媒资源
2、立足当地,因地制宜
3、开展跨界合作,增强营收能力
全媒体
定义
全媒体指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 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实现多终端信息融合接收
四全媒体
定义
习大大提出:全程媒体(时间)、全息媒体(空间)、全员媒体(主体)、全效媒体(总 效能)的统称
内涵
全程媒体(新闻流程):全方位、全流程关注与报道社会重大事件,实施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再造与优化, 构建“全程媒体
全息媒体(媒介形态):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满足受众的个性化信息或新闻消费需求,打造“全息媒体”
全员媒体(生产主体):形塑传受一体化、混合型角色,强化大众参与感、体验感与社会责任感,推动:“全员媒体”
全效媒体(传播效果):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发挥媒体融合的作用和效能,实现“全效媒体。“效”指 效能、效率和效果
融媒体
定义
融媒体就是一种信息共享,依据媒介属性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体。简单说就是实现多种媒体形态的融合。它与“全媒体” 的不同之处在于“融媒体”不仅包括“全媒体”所追求的技术层面的融合,还包括内容、 组织架构、人员设置、管理运营等层面的融合。也就是说“全媒体”是基础,“融媒体” 是目的。
中央厨房
定义
指将记者采集的素材纳入全媒体数据库,进行二次加工和编辑,使之成为新闻半成品, 再由各平台根据其传播特性进行再次深加工,最后终端产品通过不同渠道多次发送的内容生产机制和数字化传播模式,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加工、多种渠道、全天滚动”的新闻处理优势。
特点
1、构建适应融媒体生产的“策采编发”网络,再造 “策采编发”流程;
2、改革采编部门设置,强化各媒体总编室职能。
3、强化绩效考核,创新激励约束机制。
中央厨房的优势
融多为一,降低媒介集团新闻生产成本
布局全媒体新闻矩阵,形成立体报道传播形态
多人才合作,延伸媒体创新价值
重大主题报道,统一价值观,增值媒体舆论引导力
中央厨房存在的问题
仍是传者中心的理念
没有提升内容吸引力
没有解决渠道失灵问题
流水线生产阻碍特色内容生产
无法常态化运作,与理想效果背道而驰
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建设“中央厨房
建设“中央厨房”成本高昂,空间平台建设遭质疑
盈利模式模糊,技术平台建立仍有待摸索
同质化内容增多,子媒体间竞争激烈
“成名的想象”坍塌,记者写作权力的让渡
发展对策
1、顶层设计:打破组织结构藩篱
重建组织架构,树立联动机制
2、打造技术旗舰,搭建中枢平台
3、创立融媒中心,丰富报道形式
采取“四跨”+“五支持”机制:“四跨”即允许记者 编辑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和跨专业组织成为小规模的战斗突击队;“五支持”是“中央厨房”作为孵化器,负责提供资金、技术、推广、运营、经营等五方面支持。
4、培养复合型全媒体人才
5、以用户为中心
新型主流媒体
定义
“新型主流媒体”是在媒介融合和转型背景下由“主流媒体”一词衍生出的新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兼具新兴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功能与属性,即拥有强大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又有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和具有竞争力等特征的新的主流媒体。新型主流媒体完全打破了体制的界限,传播主流价值、主流意识形态之外,新型主流媒体还需要拥有全方位的传播能力,拥有多种媒介形态。
分类
新型媒体的主流化
以“澎湃新闻”为代表的互联网新闻生产平台从无到有的建设
主流媒体新型化
《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媒体的融合
意义
建立“中国故事”框架设置权,掌握国际化与主导权
重拾舆论主导权
弘扬社会正能量
探索新型盈利方式
话语转型亲民化,重夺用户市场
特点
理念姿态新,平等交流话语
目标人群新,聚焦青年群体
青年化
内容形式新,提升视觉素养
表达渠道新,打造传播矩阵
网络化
媒介融合新,拥抱智媒技术
一体化
如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必要性
传统媒体面临边缘化挑战
坚守主流舆论阵地的需要
顶层设计:把握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诉求
目标:从传播平台到集团再到体系,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理念:遵循传播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顺应移动化智能化可视化大趋势
整体策略:坚持移动优先,推动一体化发展
原则导向:坚持党性人民性原则,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实现路径 :多方布局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技术应用 :推进新技术深度落地,驱动媒体全面升级
内容产制 :更新产品范式,打造优质内容
平台搭建 :建设一体化聚合平台,激发创造活力
商业运营 :探索市场化道路,重构盈利模式
语态变革:互动传播强化社交感
媒体发展的特征
范围经济扩大传媒产业边界
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传播
微信用户
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广泛传播
twitter总统覆盖率
广泛调动社会媒体资源
腾讯文档和微信联动
价值推动传媒产业价值链革命
交互性强、多元化内容
场景化传播
场景是描述移动时空的新维度,是基于特定的时间、空间、行为以及心理的环境氛围的总 称。斯考伯和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 中提出。场景相关的五个概念: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为“场景五力”。 胡正荣教授指出:“即将到来的 web3.0 时代,必然是一个场景细分的时代。”所谓的“场景化”传播,就是要基于用户的场景移变而制定相应的信息适配策略,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与服务需求。移动互联时代“场景”的意义不断增强,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空间与情境共构的多维度场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和信息传递的行为模式,同时也在重构着一个全新样貌的媒体环境。
PGC/UGC/PUGC/MCN
PGC(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
在某些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认识或者专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或影响力,微博大 V、 网络红人、政务微博等
UGC(用户生产内容)
是伴随着提倡个性化的 web2.0 概念兴起的。 网络用户成为互联网时代内容的生产者和供应者。 特点是草根化、非专业化、门槛低、成本低、技术便捷。 缺点是涉嫌侵权、优质内容奇缺、广告营收。
PUGC(专家生产内容)
MGC
即机器生产内容或技术生产内容,指万物互联和全时在线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智能算法生成海量的传感器资讯。 如MGC新闻就是运用现代化的人工智能技术,由机器智能生产的新闻。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设备获取音视频线索,经由内部视频图像识别功能,让机器智能理解内容并做价值判断。随后与已有数据相关联,对语音语义进行检索和排列组合,智能生产审核新闻稿件,再经视频语音合成编辑、数据可视化系列过程,最终生成富媒体新闻。
MCN
短视频MCN机构的特征
内容生产工业化:链条式工业化流程机制,批量生产,保证产量,持续内容输出。
运营能力专业化:内容生产各个环节由专业团队支撑,从业人员职业化和专业化。
内部资源共享化:聚合内容创作者的联盟,参与外部竞争,注重资源整合和内部合作
定义
多频道网络即一个联合诸多 PGC 视频自媒体,可以在产品、制作、提供资金、交互推广、合作管理、数字版权管理、变现/销售、受众拓展等领域(向子频道)提供帮助的组织。早期出现在国外视频平台 youtube。 核心:MCN 模式的核心是互联网平台通过吸纳不同类型和内容的优质 UGC 短视频创作个体,形成矩阵板块, 并以平台化运作模式为内容创作者提供运营、商务、营销等服务,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从而使双方实现共赢的模式。
新媒体
定义
从传播技术和特征角度来界定,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正反效果
积极de:互动、即时、多媒体、开放性、个性化、
消极的:草根化、娱乐化、缺乏把关人、匿名性、猎奇心理与审丑文化
现阶段新媒体发展的困境
平台功能复杂化、平台属性同质化
内容取向商业化、受众沦为商品
算法主宰推送,用户主体性流失
社交媒体
定义
社交媒体是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 讨论、互动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社交媒体的两大特征: 1、内容生产与社交结合 2、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社交媒体的核心理念在于“消费者及生产者”和“用户创造内容(UGC)”。其主要特点包括参与性、公开性、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
社交媒体用户显性的资源享用与隐性剥削
个人隐私数据、休闲时间、社会资本的“商品化
社交媒体倦怠
定义
越来越多的用户认为社交媒体会导致自身精力枯竭、心理压力增大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主流社交媒体开始出现用户失活、参与度降低等问题。
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
感知过载
指用户主观感知到的社交媒体内容超过个人所能处理或有效利用的范围
系统功能过载,社交媒体提供的功能超过用户的需求
信息过载,社交媒体提供的信息超过用户的接受能力
沟通过载,社交媒体上的在线沟通请求超过用户的处理能力
社交过载,用户不得不投入更多时间精力维护社会关系
用户个体属性
个体性格及能力;性别差异等
感知价值及其维度
感知利益:指用户主观感知的获得价值
功能价值,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用户功能效用的需求;
情感价值,产品或服务能触发或改变用户的情感状态;
社会价值,产品或服务能使人与社会成员联系,传递社会形象,提高社会地位;
认知价值,产品或服务能满足用户的好奇心、新鲜感及新知识的获取;
享乐价值,产品或服务能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
感知成本
感知成本指用户主观感知的付出,包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隐私关注成本
自媒体
定义
自媒体,又称个人媒体。就是指web2.0技术环境下,传播者通过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平台,以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形式,将自主生产或把关过滤的内容传递给他人的个性化传播渠道。自媒体平台包括微博、微信、百度贴吧、论坛等网络社区。
特征
参与者专业性
内容原创性
风格鲜明性
商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