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员招聘与配置
人力资源第三级 考证 人员招聘与配置 思维导图 ,汇总了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知识。
编辑于2023-07-11 13:23:09 广东人力资源第三级 人员招聘与配置
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招募方法的选择
内部招募
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
从企业内部人员补充到新增的岗位活动上去
优势
准确性高
适应性强
激励性强
费用较低
不足
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员工个人原因造成矛盾/产生不利影响
近亲繁殖
裙带关系
在培训上有时不经济
不利于冒险和创新精神发扬
外部招募
优势
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
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
起到树立形象的作用
不足
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进入角色慢
招募成本大
决策风险大
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
方法
发布广告
借助中介
人才交流中心
招聘洽谈会
猎头公司
校园招聘
网络招聘
优点
成本低
方便快捷
选择幅度大
涉及范围广
方法
推荐法/布告法/档案法
熟人推荐
内外招募原则
高级人才→内部优先
外部环境变化→内外结合的人才选拔
处于成长期组织→广开外部渠道
步骤
分析招聘要求
分析招聘人员特点
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内部/外部/学校/社会
选择合适的招聘方法→发布广告/上门招聘/中介
程序
准备展位
有吸引力的展位/空间大
准备资料和设备
宣传册/申请表/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
招聘人员的准备
人力资源部人和用人部门人员,回答口径一致/服饰大方
与协作方的沟通关系
方便提供帮助
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报纸/广告等媒体
招聘后的工作
整理简历,及时联系面试
校园招聘的问题
对应聘者的初步筛选
笔试范围/特点
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
优缺点
筛选简历方法
分析简历结构
反应应聘者组织和沟通能力
审查简历客观内容
工作经历/成绩/个人信息/教育经历
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和经验要求
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
内容是否有条理/符合逻辑
对简历的整体印象
是否留下好印象/感兴趣的面试问
筛选申请表方法
判断应聘者态度
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
注明可疑之处
笔试方法的应用
命题是否恰当
确定评阅积分规则
阅卷及成绩复核
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概念
最常用/必不可少的测试手段
内容
目标
面试考官
营造融洽气氛
让应聘者了解单位状况/发展等信息
了解应聘者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非智力素质
决定应聘者是否通过
应聘者
展现自己实际水平
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
希望被理解/尊重/公平对待
充分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
决定是否来该单位工作
程序
准备阶段
设计面试问题/时间/地点/写出大纲
开始阶段
从可以预判的问题发问/消除紧张
面试阶段
灵活的提问多样化的形式
结束面试
给应聘者机会提问
面试评价阶段
进行评估/深入评价
布置
方法
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
达到的效果
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程度
面试问题设计
提问技巧
开放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
清单式提问
假设式提问
重复式提问
确认式提问
举例式提问
人员选拔的其他方法
人格测试
体格与生理特质、气质、能力、动机、价值观与社会态度等
兴趣测试
现实型、智慧型、常规型、企业型、社交型、艺术型
能力测试
普通能力倾向测试
特殊职业能力测试
心里运动机能测试
情境模拟测试
公文处理模拟法→公文筐测试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
角色扮演法(人机关系处理能力)
决策模拟竞赛法
访谈法
案例分析法
要求
对应聘者的隐私加以保护
要有严格的程序→经过专业的心理测试培训
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定依据
员工录用决策
多重淘汰式
每种测试方法都是淘汰性的
补偿式
不同的成绩可以互为补充
结合式
有些淘汰。有些互为补偿
招聘方案
准备阶段
确定不同岗位、不同需求
对岗位性质、特征分析
提出招聘策略
实施阶段
招募
发布广告、吸引应聘者
筛选
初步筛选、面试、模拟测试
录用
作出录用决策
评估阶段
数量评估、成本效益评估等为以后提供经验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空间配置
概念
原理
要素有用原理
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
能位对应原则
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互补增值原理
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
动态适应原理
不断调整人与事的关系达到适应
弹性成余原理
配置过程中既有压力和紧迫感,又有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企业劳动分工
概念作用
一般分工
特殊分工
个别分工
形式
职能分工
专业工种分工
技术分工
原则
把直接生产、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
把准备行和执行性分开
把基本和辅助工作分开
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企业劳动协作
形式
简单协作
复杂协作
基本要求
作业组
工作地组织
内容
合理装备和工作地
保持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和服务工作
要求
改进过细劳动分工的方法
扩大业务法
充实业务法
工作连贯法
轮换工作法
小组工作法
安排生产员工负担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
个人包干负责
员工配置的方法
以人员为标准
以岗位为标准
以双向选择为标准(最科学)
员工任务指派方法
构造矩阵
进行行约减
进行列约减
画“盖0”线
数据转换
求最优解
匈牙利法应用案例
5S活动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6S增加安全
劳动环境优化内容
照明与色彩
噪声
温度和湿度
绿化
时间配置
工作轮班
两班制
早、中
三班制
早中晚
多班制
四八交叉
四六工作制
五班轮休
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
招聘评估指标的统计分析
招聘成本
招募成本
网站续费、场地费、招聘人员差旅费
选拔成本
招待费、测试费
录用成本
录用手续费、搬迁费、旅途补助费
安置成本
离职成本
直接和间接
重置成本
招聘方式或程序错误导致的
招聘成本效益评估
鉴定招聘效率的重要指标
人员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
成本效益评估
总成本效益=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益=应聘人数/招募期间费用
选拔成本效益=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费用
录用成本效益=正式录用/录用期间费用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人员录用数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招聘活动过程的评估
概念
信度
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稳定系数、等值系数、内在一致性系数
效度(有效性或精确性)
预测效度
内容效度
同测效度
公平程度
评估
招募渠道的吸引力
招募渠道的有效性评估
某招募渠道收益成本比=某招募渠道吸引人数/为其付出的总费用*100%
甄选环节的评估
面试方法评估
提问的有效性
避免各种心理偏差的出现
对技巧使用情况地评价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估
题目有效性
对考官表现的综合评价
录用环节的评估
录用员工的质量
职位填补的及时性
对招聘工作的满意度
新员工对岗位的满意度
内容
标准工作制
8小时、周40小时
综合工作制
不定时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