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基-经济基础知识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经济部分,如商品的二因素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基础和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编辑于2023-07-13 17:43:03 河北省经济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有用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商品的二因素
价值(社会属性/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无法比较大小
使用价值是价值基础和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一定是商品
价值量(价值的大小)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
配置比例失调时,造成资源浪费
刺激社会生产力发展
可能引起两极分化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优胜劣汰)
垄断
货币职能
价值尺度(基本)
流通手段(基本)
基本职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例:信用卡3000元买电视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单方面转移
例:放贷、债务、工资、租金、税款
世界货币
剩余价值学说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
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自由
一无所有
劳动力价值
维持自身
养活家属
教育训练
资本
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唯一源泉
购买劳动力那部分资本
固定资本
管理人员工资属于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利润率=利润÷(可变资本+不变资本)
利润是是剩余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利润=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
延长工作日长度
提高劳动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
提效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特殊: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经济周期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
根源
基本矛盾
拓展
生产相对过剩(想买买不起)
生产绝对过剩(都不想买)
市场失灵原因
垄断
信息不对称
公共产品
外部性
极差地租
级差地租Ⅰ
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不同造成的生产率差异形成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Ⅱ
在同一土地上追加投资产生的超额利润
劳动者工资实质是劳动力价值的价格
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社会再生产环节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经济人假设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成本
机会成本
边际成本
沉没成本
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
厂家很多
产品无差别
容易进入市场
例:农产品
垄断竞争
厂家较多
产品有差别
较易进市场
例:轻工业
寡头垄断
几个厂家
产品有差别或无
不易进市场
例:重工业(煤、石油、冶金船舶)
完全垄断
一个厂家
不能进入市场
例:公共事业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越小越富(超60%为贫穷)
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公平程度
0<基尼系数<1
越小越公平(0.4(0.382)贫富差距警戒线)
计算:洛伦茨曲线
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
曲线越弯曲越不公平
供需关系
影响需求的因素
价格(主要)、收入、偏好、相关商品
相关商品
互补品
交叉弹性<0
替代品
交叉弹性>0
买方市场、卖方市场
需求弹性价格
富有弹性(ed>1)
奢侈品
缺乏弹性(ed<1)
生活必需品(食盐需求(消费者方面)缺乏弹性,但供给(生产者方面)不缺乏)
单一弹性(ed=1)
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
每个人价格都不同(讨价还价)
二级价格歧视
购买数量不同,价格不同
三级价格歧视
不同市场、不同群体价格都不同
特殊
收入减少,需求上升(口红效应)
价格上升,需求上升
低价(吉芬商品,雨天雨伞)
高价(凡勃伦商品)
宏观经济学
宏观调控的原因
市场缺陷
自发性
损人利己
盲目性
跟风
滞后性
事后调节(农业)
宏观调控的目标(两增一稳保平横)
经济增长(最终目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土原则
一定时期、一定区域、最终产品和劳务
不计入gdp
中间商品
二手、转移支付、遗产、股息分红、股票
非法
计入gdp
库存商品
大部分产品
绿色gdp
扣除环境成本
中等收入陷阱
到达中等收入后经济增长长期、缓慢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原则
本国人
充分就业
失业
非自愿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换工作的空档期
结构性失业
技能与需求不匹配
技术性失业
科技进步引发的失业潮,使之不需要太多劳动力
周期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
失业率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比例
奥肯定律
gdp增,失业率降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低
稳定物价
通货膨胀
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反应消费者购买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cpi大于3%的增幅为通货膨胀
cpi大于5%的增幅为严重通货膨胀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出厂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批发物价指数(wpi)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最基本目标
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
世界货币
美元、欧元、英镑、人民币、日元
汇率
直接标价法
宏观调控的手段
法律手段
立法
执法
监督
行政手段
行政命令
行政执法
其他
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
主体:国家、政府
财政收入
税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拉弗曲线
利
债
国债(默认建设性国债)发国债会让经济更热
发国债的目的是缓解财政赤字
发行国债的中介目标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费
财政支出
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
货币政策
主体:中国人民银行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
未到期预扣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
有价证券买卖
最常用的货币政策
利率
拓展
政策性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商业银行
工、农、商、建、交等
政策类型
扩张/积极/赤字性财政(货币)政策
紧缩/消极/盈余性财政(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的治理
财政
增税
减支出
少发国债
货币
涨存款准备金率
涨再贴现率
多买证券
涨利率
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分类
第一产业
自然力为主(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
进行加工(采矿、制造、电力、燃气、生产供应、建筑业)
第三产业
不产生物质产品(流通、服务业)
资源密集程度分类
劳动密集型(农业、手工业、轻工业)(服装厂、纺织厂)
资本密集型(重工业)(石油、电力)
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互联网、制药、生物、微电子、航天)
收入分配政策
初次(一般工资)(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
再分配(国家分配)(国企、编制工资属于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社会慈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内涵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政府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现代企业制度
新型企业制度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核心)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形式是股份制
现代企业制度公司的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
个人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前提:在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范围内(种地属于集体)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体现在控制力上,不体现在占比上)
按生产要素分配
资本要素
技术信息要素(包括以技术信息入股)
土地要素
劳动要素
管理要素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的安全网、减震器)
社会保险
基本纲领
社会救济
最低纲领
社会福利
最高纲领
拓展:五险一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公积金)
社会优抚
特殊纲领
社会互助
补充纲领
补充
专业术语
帕累托最优
在不使任何人变坏的情况下,无法使至少一个人的情况变好的状态
牢骚效应
发牢骚帮助组织发展
海恩法则
质量互变规律,量的积累和责任心
墨菲定律
事情有变坏的可能,总会发生
手表定律
选择越多越难选择,指挥越多越难执行
破窗理论
坏事不及时解决,破坏会进一步扩大
鳄鱼法则
要及时止损
羊群效应
跟风
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
踢猫效应
负面情绪会逐级传递,一般为强者向弱者
鲶鱼效应
引入优秀人才,引发竞争
海潮效应
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刺猬法则
上下级保持距离
马太效应
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蝴蝶效应
普遍联系
青蛙效应
人们不能或不愿意注意逐渐产生的威胁并做出反应
鸟笼逻辑
惯性思维
马蝇效应
激励因素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很重要
禁果效应
逆反心理
二八定律
20%人占有80%财富
寒蝉效应
通过监督让腐败腐败分子谈腐色变
狮羊效应
领导者重要性
金鱼缸效应
高透明的管理模式
彼得原理
人总会晋升到不匹配自己能力的岗位
帕金森定律
机构膨胀
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你行,你就行
合成谬误
对个体而言是好事,对整体未必
荆轮效应
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
经济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小
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银行资金、扩大再生产投资、主要产品在全世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