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纬创投张颖在混沌平台的AI演讲-笔记整理
这个思维导图主要记录了张颖在演讲中涉及的对于AI发展的一些判断,以及如何实践的例子和AI创业的建议。内容中也提到了耳熟能详的AI公司,OpenAI、Character.AI、Midjourney、Notion、也提到了国外成功案例,如DoNotPay等。张颖的演讲内容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些思考,以及对于AI感兴趣的人一些学习的方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无人机职业教育五大体系“证证融通”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简图)
游泳救生员(游泳池救生)(第2版)
中国孕妇泰国坠崖案
冠军读书笔记1-《了不起的盖茨比》
冠军读书笔记2-《为爱朗读》
共情式沟通 2023.6.28 详细版
创意工具scamper(奔驰法)
人工智能GPT提示词汇总
只管去做 2023.6.28
AI的远与近
对AI发展的一些判断
对AI发展的态度,不FOMO,也不JOMO
Fear of missing out
Joy of missing out
有必要分清楚什么阶段是风口,什么阶段是价值。如果拿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2010~2020)来比较,最优秀的公司其实成立于2010年之后的3~4年内,现在AI才刚刚开始。
可能成功的AI公司,都应该打造自身的数据飞轮,从TO C场景突破
因为C端能带来的数据飞轮效应,可能是在AI早期决胜的关键
最头部的AI公司,如OpenAI、Character.AI,都是既做模型又做产品,这与移动互联网非常不同,LBS、4G/5G等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技术,和上层应用比如淘宝、滴滴还是相对分离的。
这不是偶然现象,是市场发展阶段导致。
ChatGPT的创新之处:
用一个聊天界面,直接将大模型触达用户
这是在技术渗透S曲线的早期,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效果,才能够把产品做好,逐渐接近渗透率大幅提升的临界点。在这样的阶段,数据飞轮就变得无比重要。
Midjourney成功的地方:
在自己最核心的流程中嵌入了用户反馈,因为每一个用户都必须强制在AI生成的4张图里,选出最符合自己预期的1张,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飞轮。
Moonshot AI创始人杨植麟认为,最好的情况就是模型不断为用户提供服务,然后用户不断为模型生成新的数据。
产品设计上,如何形成反馈闭环非常关键
数据飞轮会不断优化模型能力,这种差距最终会决定能给用户提供多少价值。
有专业壁垒的垂直模型也许是机会所在
前Google创始人Eric Schmidt有一个观点,他认为未来会是多个垂直模型或者多个垂直助理,包括各种高价值、专业化的AI系统。
彭博最近推出了Bloomberg GPT,彭博就是把模型做小,参数量在50B左右,相比于GPT-3的175B小了很多,虽然削弱了通用性,但在金融领域就是更强。
在国内AI与产业融合节奏上,如实体经济、先进制造、智能驾驶等领域,国内的发展有可能会更快,会出一些更创新的模式、应用场景,大概率政策的支持也会非常明显
从全球来看,数据都在变得更稀缺
根据一篇联合研究《Will we run out of data?》,由人类原生的数据,未来可能会越来越稀缺,而高质量的自然语言数据,最快可能在2026年就会被大语言模型耗尽。
怎么能持续获取合法合规、合商业逻辑的数据源,真正的价值会变成可持续性的高质量数据
国内的大模型公司与各行业原始数据源头部公司的合作、绑定,可能会更深、更平等,甚至在某些领域数据源会更强势
大概率会出现不同角度、立场、行业为主的大模型公司,模型+算力+数据+场景,将是成功公司最本质的四个维度。
AI创业的几点建议
AI的学习和应用:用起来、有效迭代大于一切
要学会写提示词,知道如何提问非常关键
形成正确的底层工作逻辑,或者设计正确的AI改变工作生活的流程,按节奏确定目标和复盘。
在自己的人脉圈,去找到最合适的人、公司、产品、服务,让自己(不管懂不懂技术)都能真正意义上迭代认知。
对模型的理解与差距,会决定产品与用户体验,有技术创新基因和能力的小团队,必须拼命奔跑
AI浪潮在这个阶段,一定是技术驱动为先和定义产品为重的
不但要能用好市面上的AI工具,更要从AI效率、变革的角度,去组织公司架构
更好地运用AI工具,一定会带来更高效的人均产出,AI时代如果还是落后的组织架构、人才密度,那说明创始人的迭代和对AI的真正理解都没有到位。
对于TO C产品而言,数据飞轮带来的正反馈效应非常重要
这个飞轮需要从第一天的产品设计里面就重视起来,更好的数据才能产生真正的飞轮效应。
不管是Character.AI还是Midjourney,他们的反馈机制设置都非常好。这个反馈会让你的数据飞轮形成正向的循环,不断螺旋上升。
同时要重视产品的记忆性和个性化,这可能是AI时代最大的产品特性之一
创始人需要综合思考技术、市场情况、投资人预期、货币存量
这些因素都需要找到平衡点,并进行一定的前置预判,要能够综合把握自身和公司全面成长的速度,以及对各种风险都要有前瞻意识。
AI创业一定要把握好融资节奏
1、在今天的大环境下,资金变得更加珍贵
2、从发展方向上来说,目前还比较混沌
从时间线来看,ChatGPT出现后国内也迅速跟进,大厂、科研院所、创业公司等等各方势力都很快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大家的目标都是要做中国版的OpenAI。而后来开源模型的发展,以及OpenAI开放API接口改变了很多,开源导致对自有大模型的拥有成本降低,开放接口使得在大模型之外,不少中间层、应用层的创业机会凸显。
一面是大家都在谈论AI,另一面是真正用过AI产品的人不多
大模型产品的两个方向
个性化:给它装上“记忆”
如估值10亿美金的Character AI,和估值3.5亿美金的Rewind
记忆功能是Character.AI一个很强的特点,ChatGPT在你下一次跟它开启聊天时,是不记得上一次你们聊了什么,但Character.AI记得。可以在上面创建和训练自己的个性化人工智能,也可以选择已有的公共虚拟角色,比如埃隆·马斯克、苏格拉底等等
场景化:给它装上“手”和“眼睛”
OpenAI新推出的一个应用商店:OpenAI Plugin-上面几百个插件涵盖了衣食住行、社交、工作学习等各种日常所需场景
专业化、垂直模型的先行场景:DoNotPay和法律应用
美国有一家叫DoNotPay的热门公司,它主要提供针对“小官司”的AI法律服务。
国内某食品消费类被投公司在法务环节用到了AI,确认某种营销话术能不能对外说
离不开大模型成本结构的下降,训练+推理成本都在迅速降低
对AI的一些定义
当下市场AI呈现的最初形态
混沌
变革性风口,AI产业链的一个经典划分
基础设施层
模型层
中间层
应用层
AI TO B场景例子
电商场景中营销物料的生成,质量上不会显著低于人工,但成本会降低1~2个数量级
消费品行业,AI可以自动化生成多个专业级产品概念,供客户在产品研发初期选择使用,启发早期灵感
在人力资源领域,AI可以高效地根据HR的需求,自动化筛选某个岗位的所有简历,大大提升HR的工作效率
在编程领域,如今GitHub上有41%的代码是AI生成的,这个过程仅用了6个月……
畅想十年后
AI很有可能会消失于无形,渗透进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并改变世界,所有公司也都会变成AI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