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
无数据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本书第二部分思维导图, 我们应该这样生活,仿佛此时此刻,就是我们的最后时刻,——塞涅卡
编辑于2023-07-15 19:17:45消极想象
我们应该这样生活,仿佛此时此刻,就是我们的最后时刻,——塞涅卡
一些清醒的事实
我们难以终身享受我们所珍视的事情
幸运地过着,没有厄运降临的生活,这正是一种讽刺的不幸
间或出现的悲伤小插曲是人类生存状况的一部分。
每次做某事时,我们都可能是在最后一次做这件事
享乐适应
基本路径类似途径任务点:欲望未满足——不幸福→努力使欲望满足——适应该任务点存在
阻止享乐适应自动化
消极想象——花时间想象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家人离开,上一句即使最后一句话
财产丢失殆尽。当然国家给予底线,是我们的底气与安全感
我们最终会死去,最后一次进食、最后一次呼吸、最后一眼天花板或亲人
任何一次接触都有可能性、并不会推迟到明天。
记得欣赏今天
自问判断——我对什么感到满意?
思索一番,勉强说出一两件事情
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途径几种
注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坏事
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
投射:自身坏事发生在他人身上
旁观视角,获得安宁
只是一个杯子,这样的事是常发生的
思考古今巨变
抗生素
空调
卫生纸
手机
电视
奶茶店
一月份的新鲜水果
眼镜
原理意义
预想周围世界的非永恒性
任何不能够无限进行下去的人类活动,都必然有一个终结
我们所珍视的一切和我们所爱的人,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
既然意识到不可重复,就有可能变为不同寻常的事件
我们能够真正活着的唯一方法,就是将预想非永恒性作为我们定期要做的事情来做。
控制的两分法:论变得无敌
Life is always so we covered all over with cuts and bruises, but later, the injured area will become the strong place.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海明威
只要那些你确定可以获得的东西

二分法|三分法

有些事情我们对他们完全不能控制
有些事情我们对他们不能完全控制
能否达成目标、目标实现与否
能否按照价值观生活
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完全控制
设定怎样的目标
设定价值观
真理几种
幸福和对不拥有之物的渴求,是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
途径与方法
花精力在自己完全能够控制的事情上
付出相对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保证其发生
不关注这种事,是傻子
比如:冲动、欲望、厌恶、几点睡觉、
寻找你确定存在的东西:我与父亲间的爱与依存关系
宿命论:放下过去以及现在
斯多葛主义者认为,获得满足的最好方法,并不是去劳作以满足我们内在的任何一种欲望,而是学会满足于我们生活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学会对我们拥有的无论是什么都感到幸福。
而我们已获得的事物之一,就是此时此刻。
活在这“转瞬即逝的片刻”
在对过去和现在采取宿命态度的时候,我们拒绝把自己的现状同另外一种更佳的境遇进行比较,在那种更佳的境遇中,我们可能已经发现或者正在发现自己的身影。
评价:这章较为无趣,且容易滑向虚无,但对于已经遭受失去亲人、工作、重病、大型以外事故的人们来说,是救命药
一个优秀的人应该迎接命运的织布机为他织出的所有经历。——马可·奥勒留
自我否定:论应对快乐的阴暗面
主题:定期体验痛苦
理论源流
伊壁鸠鲁
汲汲营营,是害怕没有终点会过得很悲惨
试着离开一些需求,判断是否可离
检验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也可以
墨索尼亚斯
自找苦吃:可控的坏事发生
制造机会吃苦,经历不舒适:
忍受干渴和饥饿,寒冷的天气穿的单薄(偶尔为之,修行锻炼)
自寻不适的好处
提高对生活的享受
一种疫苗的比喻:暴露给少量弱化的病毒,创造了一种免疫力,保护免遭病毒侵袭
立竿见影、见效迅速:微小不适以获得面对大风险的信心,恐惧感减轻
享受已经拥有的:狂风呼啸时从温馨的家中出去;很渴再去喝水
一些真相
塞涅卡警告说,追求快乐确实就像追逐一只野兽一样:当野兽被追上时,它就会转过身来扑向我们,并且把我们撕成碎片。
他告诉我们说,强烈的快乐一旦被我们捕获,就会变成追捕我们的人。意思就是,一个人捕获了越多的快乐,“他就得为越多的主人服务”
用她的魔杖一敲……就把她的受害者赶进了类似猪圈的地方,并且将他拦在里面,从此以后那个人就像猪或者狼一样生活了”[插图]
我们尤其应该戒除那些见一面就会俘获我们的快乐。
快乐为奴:马可说,从更概括的意义上讲,如果不能抵制快乐,末了我们就只能扮演奴隶的角色,“在自我利益的每一次拉拽之下像牵线木偶那样乱颤”,而我们就将在“不断抱怨今天和不断哀叹明天”中度过一生。为了避免这样的命运,我们必须小心谨慎,避免痛苦和快乐淹没了我们理性的能力。正如马可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学会“抵制我们的皮肉所发出的牢骚
普通人拥抱快乐,而圣贤束缚快乐;普通人认为快乐是最高级的好处,而圣贤甚至并不认为快乐是一种好处;普通人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快乐,而圣贤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为了快乐。
不过如果你坚持不吃这块冰激凌,你放弃了这种口腹之乐,却会体验到另一种不同的快乐:正如爱比克泰德所观察的那样,你会因为没吃它“而感到快乐,并且还会褒奖自己”
放弃快乐的行为本身就可能给人带来欢愉,
追求快乐确实就像追逐一只野兽一样:当野兽被追上时,它会转过身来扑向我们,并且把我们撕成碎片。——塞涅卡
沉思
我们将不再批评、指责和褒奖别人;我们将不再吹嘘自己以及自己知道得很多;当我们的欲望被阻挠时,我们将责备自己而不是外部条件。
“如果人们认为你物有所值,你就要反过来对自己有所怀疑。”
爱比克泰德认为,在践行斯多葛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此低调,以至于别人不会给我们贴上斯多葛主义者的标签——甚至连哲学家的标签也不会给我们贴上。
我们将不再忧郁,而是因为是我们自己、过着我们正在过着的生活、住在我们恰巧居于其间的世界里而感到欣喜。
马可用类似的话建议,当我们的实践达不到斯多葛主义的规诫时,我们不应该泄气,也绝不该放弃践行的努力;相反,我们应该重新发起进攻,并且意识到,如果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那么,按着斯多葛主义的理论,我们大多数时候从自己的角度来说都做得相当不错了。
坚韧的美德:在《沉思录》中,他对于在这种关键时刻应该做什么提出了忠告:继续,“即使成功看起来没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