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20世纪90年代)
现代文学部分参考朱栋霖版本,当代部分参考洪子诚版本,包括1917—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史详细内容。思维清晰、内容详细,可直接用于背诵。
编辑于2023-07-18 16:31:19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20世纪90年代)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20世纪90年代)
概论
当代文学命名
当代文学指的是50年代以后的文学。50年代“当代文学”概念提出的主要动机,是为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文学命名。
《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是指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区域中。
当代文学源流——启蒙文学传统、战争文学传统、审美文学传统
主要研究对象
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作家作品
作家作品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分期
十七年文学(1949-1976)
50-70年代文学
文学思潮
文代会
文学新方向的确立——第一次文代会
1949.7.2-7.19,北平
(名词解释)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在北平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时间地点全称),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出席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文件),总结检讨40年代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将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方向确立为当代文学的方向,确立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的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的联合会。(内容),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意义)
参与人物:毛泽东、郭沫若、周扬、巴金、沈从文
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
意义:标志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1.在后来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2.开始了当代文学“一体化”的进程
3.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过程:毛泽东到会讲话,郭沫若做了报告总结。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章程;成立了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全国文联;选举郭沫若为主席。第一次文代会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会议。大会把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做为新文艺的基本方针,号召文艺工作者,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四个重要报告
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总报告)、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国统区)——检讨了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特点”、周扬《新的人民新的文艺》(解放区)——肯定解放区文学的成就
工农兵文艺方向的确立
新中国文艺事业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的总方向: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
第二次文代会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确定为整个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原则
第三次文代会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历次批判运动
特点:
1、政治权威发起
2、党的媒体介入
3、全国范围内的配合、步调一致
4、文学问题特别是学术问题转变为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
关于《武训传》的讨论(1951)
孙瑜《武训传》:“行乞兴学”——周大农民起义;批判: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批判其为投降主义、改良主义
对萧也牧等创作的批评(1951)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批判其“歪曲嘲弄了工农兵”,“迎合了一群小市民的低级趣味”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1954)
批判其为“自传式”、“色空观念”、“怨而不怒”、“双峰并峙、二水分流”,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案”(1955)
“主观战斗精神”、《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反革命集团”、历史命运
“双百方针”(1956.5.2)
基本内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文学理论的活跃——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等
文学创作的繁荣——邓友梅《在悬崖上》、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红豆》等
“双百方针”是发展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针
名词解释:“双百”方针于1956年5月2日提出,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五十年代末的左倾文艺思潮
文艺界反右运动扩大化(1957)
整风运动、《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丁玲和冯雪峰“反党集团”
60年代初文艺政策及其调整
背景:1960年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调整方针
新侨会议(1961.6,北京)——讨论故事片创作
指导文献: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和故事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艺术民主”和“艺术规律”问题
内容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批评文学对政治的简单依附,作家有限度的“自主性”
“现实主义深化”,重视“中间人物”
影响
理论——1、“写中间人物”论(邵荃麟)2、“现实主义深化论”
创作:散文年、邓拓杂文、小说《赖大嫂》、戏剧《海瑞罢官》
文学创作
诗歌
50年代诗歌事件
1957,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诗坛暂时出现一些触及时弊,干预现实的作品
1958,“新民歌运动”: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违背了诗歌创作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
政治抒情诗(简答)
盛行于五六十年代之交的诗坛。
艺术渊源
中国新诗中带有浪漫主义的诗风,其中崇尚力、宏伟的一脉,更直接继承了左联诗歌和抗战时期的鼓动性作品
接受西方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当代苏联,特别是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遗产
特点
诗人以“阶级”的、社会集团的代言人身份出现
对当代重要的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表达
艺术形式上表现为观念演绎、展开的结构方式。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相结合。即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思想、概念
长诗、排比句式、节奏分明、声韵铿锵、“楼梯体”
性质
是当代政治与文学特殊关系的产物,其目的不是为了个人阅读,而是诉诸公共场合的朗诵这种集体性的参与
代表诗人
贺敬之
1924年生,山东人,1954年,为《白毛女》文学脚本的主要执笔人,建国后创作了《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名篇
作品特点
一类格局较小,从民歌和古典诗词中取得借鉴:《回延安》、《西去列车的窗口》,发掘当代发展的精神力量;一类则是“鸿篇巨制”:《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在当代政治抒情诗体制的建立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抒情主体为“大我”(集体主义的,非个人的)
创造了绝对理想的神圣共和国形象
政治的坚定与诗的豪情
代表作
抒情短章
《回延安》
长篇政治抒情诗
《放声歌唱》(楼梯体)《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
郭小川
被称为“战士诗人”,1955年发表成名作《致青年公民》组诗,确定其诗坛的重要地位,后来不满现成的流行的政治语言,进而转向创作表达“独特”、“创见”的作品,五十年代末政治抒情诗《望星空》受到批判
创作特点
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诗歌富有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生哲理性
热情肯定和赞美个人与集体的结合
在创作手法上除“楼梯体”、“半格律体”之外,还试图在诗中融入古典诗词
代表作
《致青年公民》
《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
《望星空》
创作背景和思想框架
创作背景:写于建国十年国庆背景下,本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从创作的最初萌动而言,它与当时流行的“颂歌式”政治抒情诗并没有什么两样。
思想框架:在社会集体的参照下,解剖个体的生活道路、精神世界的缺陷
内容
坚执的自我:由浩荡的宇宙引发的人生短暂与渺小的苦闷情怀
融入时代:由人民大会堂引发的人生壮丽的豪迈气概
批判
引入了“非历史性”的参照物——星空,发现“缺陷”的普遍存在。被认为是表现了极端陈腐、极端虚无主义的感情,是“令人不能容忍”的“政治性错误”
《一个和八个》
1957年5月写成初稿(“百花时期”)
诗歌内容:一桩冤案。八路军指导员王金蒙冤入狱,但仍以民族解放事业为重,感化、教育同狱的土匪逃兵,使他们用实际行动赎罪并投入对日本侵略者的战斗的故事
批判:为反革命辩护,黑白颠倒;污蔑党;夸大王金的人格力量,“人格”“苦行”胜过党的集体力量和原则;“人性论”的反动观点(与阶级论相悖)
《白雪的赞歌》
《深深的山谷》
《致大海》
写实倾向与叙事诗潮流
发展脉络
五四新诗——左联诗歌——解放区诗歌
叙事诗潮流变化的原因
20世纪中国要求诗突破狭小的题材和境界,加强“写实性”,扩大与现代人生存状态的联系,扩大诗人的“想象的同情”
左翼诗歌的“写实性”和“叙事性”的理解,侧重的是对“社会功能”的考虑,同时强调在对社会现象、生活事实的处理上,对写作主体情感、意志和思考的抑制
代表诗人
闻捷
1923-1971,江苏人,参加过抗日救亡运动,40年代后期作为随军记者来到新疆,其叙事诗以表现新疆生活为题材,其诗被誉为“劳动和爱情的赞歌”
创作特色
异族风情与政治观念的融合,产生了《天山牧歌》最大的特色是既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充满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歌颂爱情与歌颂生活相结合,有场景,有情节,富有浓厚的生活与民族风情
山川风物的描绘与爱情生活的描写相得益彰,具有浓厚的牧歌色彩
代表作
爱情抒情诗——《天山牧歌》
表现了边疆少数民族青年人的美好爱情和愉快的劳动生活。
《苹果树下》
艺术特色
通过描写苹果的成熟来暗寓爱情的成熟
运用倒叙手法
正面描写劳动,侧面全诗构思巧妙,苹果作为象征体,诗人借苹果的成长谈爱情,将爱情与创造新生活的劳动相结合
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诗体小说)
1959年发表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他的另一力作,也是当代叙事诗的杰作之一。它记叙了解放初期聚居在巴里坤草原的哈萨克民族从怀疑、反对,到拥护共产党的过程,记载了从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对派的幻梦和垂死挣扎。长诗人物刻画的丰满,得益于人物内心描写的成功。诗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常用富于魅力的诗句表现出来。
李季《菊花石》《生活之歌》、张志民《社里的人物》《村风》、阮章竟《新塞外行》《乌兰察布》
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
在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在小说创作中占据首位,原因:“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小说“传统”延续,与当时文学界对这一题材的重要性强调有关。
作家构成
建国以来,以侧重表现农村生活的代表作家主要有:赵树理、周立波、柳青、马烽、李准、王汶石、浩然等
从取材的地域分布来看,“北方”成为这一时期农村小说的主要艺术资源和表现对象
形成两个比较突出的作家群体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包括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又称“山药蛋派”
以柳青、王汶石为代表的陕西作家群
创作特征
表现农村进行的政治运动和中心事件
立场、情感、观点上,与农民一致
审美基调:明朗向上
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创作特点
重视故事性和语言的通俗
艺术借鉴多来自于古典小说、说书、民间戏剧、地方戏曲
陕西作家群创作特点
重视农村中先进人物的塑造,更富于浪漫理想色彩,更具有概括“时代精神”和“历史本质”的雄心
在小说艺术方面,借鉴西方和我国新文学中“现实主义”小说的方法
代表作家
赵树理(山西作家群代表)
建国后,延续自己“问题小说”意识,淳朴自然的写作风格,以及立足于朴素的道德情感来观察农村新旧变化的艺术视角
代表作:《三里湾》、《“锻炼锻炼”》《登记》等
《三里湾》(1955)
第一部以农业合作化作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主要内容
小说写了三里湾秋收期间扩社、整社、开渠等几件事情,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先进力量和落后力量之间的斗争,农民在生产关系和婚姻问题上的种种矛盾冲突,广阔描绘出农村各阶层人们的精神面貌,歌颂了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揭露了封建思想在农村的流毒和影响,显示了实现合作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问题”意识
体现着作者对于中国乡村现实状况和未来前景的思考
“服务”意识
存在着为现实农村政策作宣传和鼓动的意图
《“锻炼锻炼”》(1958)
主要内容
《“锻炼锻炼”》(1958)
“锻炼锻炼“是老主任王聚海的口头禅,他认为副主任杨小四不懂农村工作的方法,需要多“锻炼”
小说着重写了两个落后的农村社员“小腿疼”和“吃不饱”,以及青老两代面对落后分子的处理方法。
人物形象
“小腿疼”和“吃不饱”
共同点:是我国农村合作化时期落后妇女的典型形象
赵树理的评价史
40年代,“赵树理方向”
1956年,中国现代的“语言艺术师”
“缺点”的不断发现
善于表现落后的一面,不善于表现前进的一面
“典型化”程度不够
对斗争的展示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
对农民的革命性力量“看得比较少”
对《“锻炼锻炼”》的讨论
虽然“是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维护农村中的新干部,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但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趋激化的“干群矛盾”
“歪曲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现实”。“污蔑农村劳动妇女和社干部”
“反右倾”整风中受到批判
1959年8月向《红旗》杂志投寄《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
柳青(陕西作家群代表)
1943-1945,到基层农村生活三年;解放后在长安县皇甫村定居、写作了14年
代表作
《创业史》
一部反映农村合作化的“史诗性”、“纪念碑”式的作品,严格按照阶级分析、两条路线斗争的观念来提炼主题,安排情节。在政治框架中融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细腻的人物刻画
主旨: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艺术特色
将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的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
局限性
过分夸大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简单化地用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配置人物
评价
“反应农村广阔生活的深刻程度”
“相当艺术水平”的人物
革命历史小说
“革命历史”:占有极大分量和极重要地位的题材
现代中国的革命历史,特指中共领导的革命历史斗争
“历史”的“既定”性质,讲述的是中共发动的、领导的“革命”的起源和这一革命经历曲折过程之后最终走向胜利的故事
艺术追求:现实主义、史诗性、传奇性
形态
革命史诗小说
以历史容量的广阔性、时代精神的纵深感为主要目标,呈现宏大叙事形态,代表作品有《红旗谱》(梁斌)、《红日》(吴强)、《青春之歌》(杨沫)
创作特征
创作追求的根源:作家充当“社会历史家”,再现社会事变的整体过程,把握“时代精神”的欲望
艺术追求及经验:19世纪俄、法现实主义小说,20世纪苏联革命和战争长篇
“史诗性”:揭示“历史本质”的目标,在解构上宏阔时间跨度与规模,重大历史事实对艺术虚构的加入,以及英雄“典型”的创造和英雄主义的基调
代表作
吴强《红日》
梁斌《红旗谱》
梁斌(1914-1996,河北人)其代表作《红旗谱》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历史为背景,通过燕赵大地上两家农民三代人的命运与斗争,围绕“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两个中心事件,书写了二三事年代农村与城市革命运动、阶级斗争的阶段性历史过程
小说内容
“楔子”:老一辈农民的奋斗都注定以失败告终
“正文”:他们的后代在“接触了党”之后,从根本上扭转了斗争的性质和成果,“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家族恩仇→阶级斗争)
艺术特色
《红旗谱》在艺术上注重民族形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真实描绘了中国北方的农村生活、风土人情,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持斗争的伟大精神和性格。
用中国古典小说的技法来描绘生活、刻画人物
语言的朴实生动、浑厚有力、富于个性化和地域色彩
杨沫《青春之歌》(1958)
杨沫(1914-1995,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湘阴)
主要内容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小说线索:林道静——余永泽——卢嘉川——江华(革命+爱情)
小说采用左翼革命文学的“革命+恋爱”的模式,把林道静的情感生活和革命性成长融合在一起,通过她与“胡适派”分子余永泽、共产党人卢嘉川和江华之间的爱情抉择,形象地昭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应走的正确人生道路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丰满,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避免了处理人物形象时的简单片面化,把握人物的多面性
小说主题具有双重性
场景描述传达特定时代和地域特色
突出革命主题
局限
语言缺乏个性和变化
红色经典:思想、艺术的矛盾性
《青春之歌》在表现小资情调的林道静和作为革命者的林道静之间,艺术落差很明显,小说的后半部分失去了动人的情感力量,显得过于概念化和平铺直叙
批判
小资产阶级立场,没有描写工农群众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批判爱情、婚姻的道德性
革命传奇小说
较多地吸收传统演义小说的叙述方式,小说通俗活泼,可读性强,以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和脸谱化人物塑造见长
代表作品:《林海雪原》(曲波)、《铁道游击队》(知侠)、《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敌后武工队》(冯志)、《烈火金刚》(刘流)
创作特点
吸收传统演义小说的叙述方式
情节曲折跌宕
人物形象脸谱化
语言通俗活泼、可读性强
代表作
曲波《林海雪原》
主要内容
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
文学成就
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艺术特色
人物塑造: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而又极具传奇色彩的经典英雄人物形象
结构模式:充分借鉴了传奇小说的模式和手法
艺术风格:始终洋溢着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基调
局限
过于夸张和煽情的描写,过于陈旧的表现英雄人物的模式
非主流小说
概念
指的是50-70年代,那些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和创作。
相对于不同阶段的那些被接纳、被肯定、被推崇的主张和创作而言,是个历史的概念。
同时,非主流文学在一个高度一体化的文学语境里,处于受压制的地位。
“阶段性”,或产生于规范的放松或多样化理解事情,或在文学控制严厉但存在个人写作的特殊年代
三个时期
最初的异端:50年代初期被批判的小说
百花文学:1956-1957
象征性的叙述:60年代初的调整
探索方向
揭示社会矛盾
1956《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1956《在桥梁工地上》
书写人情人性
1954《洼地上的战役》、1957《红豆》、1958《百合花》
历史的象征性叙述
《陶渊明写<挽歌>》《海瑞罢官》
思想和艺术特征
对阐释既定观念的文学写作方向的怀疑
保护和重建质疑和批判现实的“启蒙意识”
解释、想象世界上的“人道主义”
观念和口号:“干预现实” “写真实” “文学是人学” “现实主义的深化” “(题材、人物)多样化”等
作品
直面生活矛盾(揭露社会黑暗面)
揭露社会矛盾、批评社会的阴暗面,是“百花文学”中醒目的一支
例如:耿龙祥《明镜台》写新社会里的人与人不平等的矛盾与人际冷漠;李国文《改选》锋芒直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
代表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主要内容
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塑造了林震、刘世吾等建设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文学作品
主题
作品围绕着组织部对通华麻袋党支部事件的处理经过,塑造了旨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作风
艺术特色
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几个人物结合在一起写,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之处,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具体。
语言:将讽刺隐含于简练质朴的叙事语言中
文学成就与局限
成就: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文学作品,体现了批判现实的启蒙思想。
局限:只针对现实问题而写,却并没有给予回答。
人情与人性的书写(集中于爱情婚恋)
类型
第一类,情感故事是作为一种平台或者说载体,小说家通过它来表达关于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乃至阶级立场的冲突。如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
第二类爱情书写更具有纯粹性,美好的感情本身成为小说表现的中心,主要有陆文夫的《小巷深处》,丰村的《美丽》以及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
代表作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1954)
主要内容
作品选取了一个最容易引起非议的生活侧面,描写了志愿军战士与一个朝鲜姑娘间朦胧的爱情,在作品发表后引起强烈的反响,也有人对其进行批判。不久,因受胡风牵连,作者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小说自然也受到严厉的批判。“文革”后,小说被收入小说集《重放的鲜花》之中。
艺术特色
取材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志愿军和朝鲜姑娘)
结构和谐、严谨
运用富于象征意义的细节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批判:个人主义、温情主义、悲剧氛围
宗璞《红豆》(1957)
主要内容
以倒叙的笔法,讲述了北京解放前夕,大学生江玫与恋人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从而展现了在时代巨变面前,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灵历程。全篇充满温馨浪漫的情调和浓郁含蓄的人情味,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唯美的风格
艺术特色
反省式回忆的叙事方式,削弱了批判立场,同情纠葛和矛盾
运用了大量象征、隐喻等手法。
诗化意境
整部作品带有细腻而悲思的情愫,散发出诗意的气韵。
批判:小资产阶级哀怨感伤
象征性的历史叙述(60年代初文学调整背景下出现)
50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当代文学出现过一个历史题材创作的小高潮。主要的历史小说有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等
代表: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
散文
散文概念
狭义:“抒情性散文”(特征接近于“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的“美文”)
广义:除“抒情性散文”之外,还包括具有“叙事性”的、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报告文学、特写)、以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杂文、杂感)、文学性回忆录、人物传记、写实性史传文学。
50-60年代散文发展
通讯报告特写的“独尊”(1949-1955)
艺术散文的两次“崛起”(1956年前后;1961-1962)
1956年前后
杨朔、秦牧、何为
1961-1962“散文年”
刘白羽、吴伯、曹靖华
杂文
1926年前后:廖沫沙《乱弹杂忆》、夏衍《“废名论”存疑》
1960年代初中期:邓拓《燕山夜话》、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三家村札记》
散文的两度活跃
“双百方针”前后:回到个人性情、个人生活体验
60年代初:借鉴传统,对“情景交融”“意境”谋篇布局的曲折有致——“诗化”追求,1961“散文年”(散文作家:杨朔、刘白羽、秦牧)
此时期文学表现
抒情性散文兴起,散文开始更多关注日常生活、平凡人物和山水自然
例:
咏物小品:周立波《灯》、万全《搪瓷茶缸》、冰心《小菊灯》
日常生活所记:老舍《养花》、姚雪垠《惠泉吃茶记》
记游散文:叶圣陶《游了三个湖》、丰子恺《庐山面目》
精心地谋篇布局、编制材料、提炼意境,追求诗一般的精致形式,作为散文的一种模式,这时已初见端倪
“干预生活”、揭露社会问题的特写,报告文学创作引人注目
杂文的命运
批判精神难以为继
在散文复兴的阶段,批评时弊的杂文一度活跃
当代散文的模式:“知识性”散文与“诗化”抒情散文
散文三大家
指杨朔、刘白羽、秦牧
杨朔
“诗化”抒情散文的代表
创作特点
内容上,注重从一切事物中提取宏大的政治性主题,体现政治抒情
形式上,“物(景)——人(事)——理”的结构布局
代表作
《香山红叶》
刘白羽
“诗化政论”
创作特点
采用现实生活与战争回忆交织的模式
宣泄激越的感情
追求诗意与政论的融合,散文充满战斗豪情
代表作
《日出》《灯火》《长江三日》《樱花漫记》
秦牧
“知识性”散文代表
创作特点
追求思想性与知识性相交融,思想统领知识,知识验证思想
在语言叙述上,调和杂感与随笔
重视清晰的观念框架与论证的逻辑线索
代表作
《星下集》《贝壳集》《花城》《潮汐和船》《艺海拾贝》《天坛幻想录》
戏剧
概述
50-70年代戏剧被纳入政治体制化的组织生产,处在日益严格的规范化过程中。戏剧整体上成为与形势、政策紧密“配合”的一种文化实践方式(戏剧的特性:受众、互动)
组织化和规范化
1949年,中央戏剧学院成立
1951年,文化部,设立专门化剧团(北京人艺)
1949-1965,多次全国性的戏剧、话剧会演、观摩(“观摩”或“会演”制度)
创作情况
五六十年代的巨作,很少成为剧院的“保留剧目”(创作成果不足)——强调呼应现实政治、深入工厂农村,和重视话剧剧院艺术的矛盾关系
创作收获
第四种剧本
历史剧
老舍《茶馆》
戏剧受到特别关注的原因
拥有各阶层的大量观众,是大众乐于接受的形式
戏剧本身就是交流
发展
第四种剧本(50年代前期)
工农兵三种剧本
工业建设和工人斗争(艾明之《幸福》、崔德志《刘莲英》)
农村的生活和斗争(孙芋《妇女代表》、胡丹佛《春暖花开》)
革命历史和朝鲜战争(胡可《战争里的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
干预生活的“第四种剧本”
1956-1957年文艺规范“松动”期间,戏剧界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社会问题剧,风格清新,书写人情人性,张扬人道主义精神,突破了“工人剧本”、“农民剧本”、“部队剧本”充斥剧坛的状况,曾被称为“第四种剧本”(杨履方的四幕剧《布谷鸟又叫了》、岳野五幕剧《同甘共苦》、海默四幕剧《洞箫横吹》、何求《新局长到来之前》)
“第四种剧本”在反右运动中遭到严厉批判
“历史剧”创作热潮(50、60年代之交)
与50年代中后期文学界“干预生活”的现实精神的受挫,具有深层的联系,作者主要是老一代作家。
田汉《关汉卿》(1958)、曹禺《胆剑篇》(1961)
当代话剧
老舍《茶馆》(1957)
三幕剧,是中国当代话剧的经典。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艺术特色
艺术构思与表现方式:侧面透露法
宏大主题:一个小茶馆,映出三个旧时代的剪影,表达葬送三个时代的政治主题
侧面透露:茶馆“小社会”中的“小人物”的生活“侧面透露”
散点透视的戏剧结构
“图卷戏”、“三组风俗画”
放弃了“故事中心”的写法,而是遵循“人物第一原则”
人物虽多,但形象栩栩如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面貌
京味语言真实形象
悲喜融合的情感色调,喜剧的形式,悲剧的节奏
“话剧民族化”,突破了西方话剧的一贯写法,独具“中国风”与现代性的话剧形式
“反修防剧”
社会主义“教育剧”
1962年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发出号召,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国内展开,出现了一批与社教运动想配合的戏剧,戏剧史上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剧”或“反修防修剧”
代表作品:沈西蒙等《霓虹灯下的哨兵》、丛深《千万不要忘记》
文革文学
“文化大革命”十年文学思潮
从“文化大跃进”到“文革前夜”
1958年文艺大跃进:“新民歌运动,号召全民写诗”(如:1959年的《红旗谣》)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名词解释)
1958年,毛泽东提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原则)
196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1963年开始,在哲学、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开展全面的批判运动——“文革”的先声
“三突出”极左文艺理论
“根本任务”论:即“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三突出”:“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文艺创作塑造人物的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
“三陪衬”:在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反面人物要反衬正面人物;在所有正面人物之中,一般人物要烘托、陪衬英雄人物;在所有的英雄人物之中,非主要人物要烘托、陪衬主要英雄人物。
1966.2.2-2.20,江青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秘密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制定《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文艺激进派(江青、姚文元)确立起主导地位
指一种具有特定性质、形态的文学,大体上是指公开出版物的创作,即由文艺激进派所提倡、扶持的作品
文学存在方式
“政治行为”
作家艺术家的“边缘化”、“被迫害,失去写作的权力
文学刊物相继停刊
文学批评的方式是组织小组写作——阶级、政治集团性质(非个人性)
文学创作:集体创作,“三结合”创作小组(党的领导、工农兵群众和文艺工作者)
域外文化交流停滞,只能靠民间私人藏书、内部发行出版方式维系
特征
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斗争”以及中共领导的革命的绝对地位
戏剧在文艺诸样式中居于中心地位
创造样板的实验
1964年,江青,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干预创作)
1967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之际,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乐《沙家浜》在北京举行会演
“革命样板戏”
指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
革命戏样板(八部
《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乐《沙家浜》
创作特点(方式)
与“旧文艺”关联
对已有剧目进行修改或改编
对传统艺术的吸收和利用
“新纪元特征”
文化生产与政治权利的关系比五六十年代更为直接和严密
意义结构和艺术形态:政治乌托邦想象与大众艺术形式的结合(删改有可能模糊政治伦理观念的部分,极大利用传统文艺样式的程式化特征,在人物和人物关系的设计中将观念符号化)
样板小说
浩然《金光大道》
地下文学
概述
“文革”期间尤其是在后期,除了轰轰烈烈的主流文学运动之外,具有“异端”色彩和叛逆精神的“地下”文艺思潮也在涌动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手抄本小说”的传阅;二是以知青为主体的“地下”诗歌开始发展
地下诗歌
在文革期间,除了公开发表的诗歌外,还存在着相当一批“地下”诗歌,疏离于当时的文学主流,成为后来崛起的“朦胧诗”新诗潮的先导
作者构成
“老诗人”
文革乃至“现代”时期就已经开始创作,但后来陆续被剥夺写权利的诗人。如穆旦、牛汉、曾卓、公刘、郭小川等。是“归来者”诗的主要构成
下乡知识青年
“白洋淀诗群”,是“朦胧诗派”的代表
代表作品
“老诗人”一派
曾卓《悬崖边的树》、牛汉《半棵树》
下乡知识青年
白洋淀诗群
郭路生之后,由芒克、多多、林莽、根子、宋海泉、方含等构成的“白洋淀诗群”,也写出了集合着青春虚无与叛逆、并具有特定“历史感”的现代诗。他们以颠簸恣意的语言方式,抒写着荒谬境遇所逼发的生命痛处、绝望与诅咒
代表——郭路生(食指)
郭路生(1948年生于山东朝城,笔名食指)是文革地下诗坛较早产生影响的诗人,其《相信未来》《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以蕴藉的诗意来传达特定的历史境遇中的生命感伤和精神痛楚,紧紧抓住了一代青年失望与希望相交织的心灵
代表作品《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
芒克《城市》
新时期文学(80-90年代)
定义
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被看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另一次重大转折。
划分
以1989年为界,前一个时期称之为新时期,即1980年代文学;后一个时期称之为后新时期,即1990年代文学
2000年以后的文学称为新世纪文学
改革进程
体制的修复和重建
文化权利机构的恢复
文艺方针、政策的调整
文艺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纯”文学刊物复刊、增加
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
奖惩机制
一方面对越界的观点、创作的批评、惩戒(1979《假如我是真的》,1980《今天》杂志,1981《苦恋》,1983“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对“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的批判和诗歌的“三个崛起”的批判
另一方面对合乎规范的作家作品进行褒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全国优秀新诗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分期
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
概况
80年代的文学过程
1977年11月,刘心武《班主任》发表
1978年8月,卢新华《伤痕》发表
1985年(方法年)
前:反叛(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归来者诗歌、朦胧诗、社会问题剧)
关注点:人道主义的启蒙精神、“现代派”文学
后:革新(寻根文学、现代派、第三代诗歌)
关注点:“回到文学自身” “文学自觉”
新时期文学的历史任务和话语资源
历史任务:继续未竟的启蒙大业
话语资源:人道主义、主体性等,成为80年代“新启蒙”思潮的主要“武器”,是进行现实批判,推动文学观念更新的最主要的话语资源
文学思潮
概况
文学界的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
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对所谓错误作品的批判和“清除精神污染”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鸣
文学方法论和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有关重写文学史
第四次文代会
背景
“四五运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中心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
根本道路:“在人民生活中汲取素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
文艺规律与民主:写什么和怎么写在实践中解决,不能横加干涉
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人道主义概念: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
讨论主题:在反思沉重历史的时代语境中,围绕着什么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如何理解“人”、是否存在“人的社会主义异化”人性是什么、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等问题,思想界、文学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参加论争的主要有
1979,朱光潜《关于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的问题》
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
1983,周扬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因提出社会主义的“异化”被批判)
1984,胡乔木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涉及到的理论问题有
关于人性的问题
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评价问题
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异化问题
文学史的重写
两种图景
评价标准
启蒙主义、现代化
“走向世界文学”、“文学现代化”、“回到文学自身”(参照系:“现代派”)
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概述
从1985年就初露端倪的文学“寻根”思潮是与80年代中期兴起 的文化研究热潮有着直接的联系
早在80年代前期的“现代派”讨论争鸣中,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东亚文化——尤其是东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儒学”的作用,“新儒学”文化思潮开始诞生
80年代中后期,正是当代中国的转型时期。受海外华侨学者“新儒学”的影响,从文化角度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反思的基础上为中国的发展寻找生机、出路,成为知识界所敏感的话题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代表人物
新时期的新锐作家:韩少功、王安忆、贾平凹、阿城等
文学创作
诗歌
概述
80年代诗歌的兴起与变革,其源头可追溯到“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运动,但究其深层原因是缘于社会政治编动作之后人的意识和观念的嬗变
80年代诗歌在发展趋势上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潮流化特征,不同诗人群体的集体复归和崛起(不同诗歌力量的“分裂”),以多样化的姿态和艺术方式激活、丰富着80年代诗歌的繁荣发展
“运动”的方式:成立诗歌流派、社团、发表宣言、出版书刊、宣布断裂、引发争论
新时期诗歌创作潮流
现实主义诗歌(上世纪70年代末):艾青、雷抒雁
朦胧诗诗潮(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北岛、顾城、舒婷
新生代诗潮(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韩东、于坚、海子
诗歌的多元化(90年代以来):汪国真、赵丽华、余秀华
诗歌流派
“归来者”诗人群(文革结束后)
指那些曾在50-70年代由于不同原因自觉或被迫放弃诗歌写作,在文革结束后重新恢复写作权利复归文坛的诗人
诗人组成
包括受“胡风反革命集团”牵连的诗人绿原、牛汉、曾卓、鲁藜、冀涝、彭燕郊、罗洛等“七月派”诗人;其次是艾青、公木、邵燕祥、流沙河、公刘、白桦、周良沛、昌耀等一批在反右运动中受到处置而失去写作权利的诗人;以及九叶派诗人穆旦、辛笛、郑敏、陈敬容
创作特点与艺术特征
内容上,将生活道路的挫折、磨难所获得的的体验,投射在诗作中。
艺术上,呼唤真实、恢复诗歌的真实传统
代表诗作
艾青《鱼化石》
艺术方法的选择有较为开阔的空间,显示了饱经忧患而洞察人生世态的意识,情感的表达为“哲思”所充实,语言、句式也趋于简洁凝练。
曾卓《悬崖边的树》
创作特点和艺术特征
将思绪情感寄托于自然“物象”
穆旦《智慧之歌》《秋》
《智慧之歌》
艺术特色
对现代生存境遇中个体生命,对现代知识者心理悲剧的质询与揭示
怀疑、反讽的精神态度
秋
艺术特征
春夏秋冬季节命名的四首组诗之一。回望生命,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回顾虽然近于哀痛,但仍不放弃对温暖的期待
朦胧诗派(1970后期)
概述
是指1970年代后期涌现出来的一批年轻诗人所形成的诗歌创作潮流。1978年北岛和芒克在北京创办民间刊物《今天》,因此这股诗潮也被称为“今天派”诗歌
代表诗人
北岛、舒婷、顾城、食指(郭路生)、芒克、多多等
思想意义和诗学贡献
对“个体”精神价值的强调,启蒙主义的激情
突破当代诗歌语言、想象模式的变革,语言的“异质性”,“语言的反叛”,“拒绝所谓的透明度”
思想艺术特征
充满否定和批判的姿态,表现“被抛弃的一代”内心的忧伤、迷惘和失落
坚定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
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化倾向,侧重于自我内心情感的表达。
在创作中较多地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歌技巧,大量使用象征、隐喻、通感、变形甚至蒙太奇的手法来拆解现实时空秩序
代表诗人
舒婷
舒婷诗歌的创作特点
自我意识的感性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抒发
鲜明的女性意识
表达个人内心情感,表现个体意识觉醒,对个体尊严和价值的尊重
在诗歌艺术上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意象多来自生活地域的自然景物,擅长将思考、情感寄寓在自然的意象之中
《致橡树》
创作特点
带着反传统的观念和男权社会的女性意识,渴望在爱情的位置中寻求两性的平等
对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肯定
《双栀船》
北岛
诗人简介
91929.8-)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出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诗集《陌生的海滩》《北岛诗选》《在天涯》等
创作特点
80年代诗歌创作特征
具有鲜明的怀疑、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识(《回答》《冷酷的希望》)
对个体尊严的热情呼唤,对善良人性被践踏或毁灭的愤慨以及对弱者的悲悯与同情
充满浓重的英雄主义情节与悲壮感,抗争者和受难者的悲剧形象和意境(《履历》)
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强烈的理性思辨色彩和冷峻风格
多采用象征性的意象暗示意指,用来表现复杂的精神内容和心理冲突,同时也大量使用夸张,变形通感等艺术技巧
《回答》
艺术手法
大量运用象征手法
语言冷峻、充满理性。
顾城
诗人简介
(1956.9.24-1993.10.8)原籍上海,1956生于北京,1997正式发表作品,1993年10月自杀。著有诗集《顾城、舒婷抒情诗选》《黑眼睛》《顾城童话寓言诗选》等
创作特点
“童话诗人”——对儿童世界钟爱眷恋,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艺术格调自然纯净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第三代诗歌(80年代中期前后)
概述
背景
80年代中期前后,“纯文学”、“纯诗”的想象,成为文学界创新力量的主要目标
新生代采取组织诗歌社团、发表宣言的“运动”方式开展,参与者的集结地主要分布在四川、上海、南京
诗派林立:“他们”、“非非”(“三逃避”、“三超越”)、“莽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60余家
代表诗人:海子、韩东、于坚、骆一禾、欧阳江河、西川、李亚伟等
创作特点
价值观念上:“反崇高”、“反文化”和“平民化”(韩东《有关大雁塔》、李亚伟《中文系》)
艺术上,呈现反意象、反优雅和口语化的倾向(西川《体验》、韩东《我们的朋友》)
呼吁诗歌回到诗本身、回到个人,对日常口语的重视
代表诗人
海子——第三代诗的终结者,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开启人
简介
本名査海生,15岁考入北大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当时19岁。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是“跨越第三代诗和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过渡式的重要人物,即使第三代诗的终结者,又是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开启人
其诗歌可分为两类
“纯诗”(小诗)
“唯一的真诗"(大诗)
创作特点
意象繁复
探寻精神价值
风格单纯明净
《亚洲铜 亚洲铜》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韩东
简介
"他们文学社“成员,提出”诗到语言为止“,一度成为引起争议的诗学议题,代表作《有关大雁塔》《山民》
创作特点
平常、冷漠的陈述语调
强调生活的琐屑、平庸
《有关大雁塔》
于坚
简介
“大学生诗派”主要成员,和韩东等人共同创办《他们》。代表作有《尚义街六号》《感谢父亲》,90年代实验之作《0档案》
创作特点
“局外人”的“俯视”视角
朴素、直接的的诗风
表达对普通人生活情境的同情
《感谢父亲》
小说
伤痕文学(1977.11刘心武《班主任》开端,文革结束后最先开始的一种文学现象)
概述
泛指中国在1980年代开始一种文学创作思想(潮流),是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最先的一种文学现象。主要是表现“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物质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反思,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在当时中国社会有广泛影响
伤痕文学开端于1977年11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小说《班主任》
伤痕文学名称来源于复旦大学一年级新生卢新华于1978年8月11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早期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莫应的《将军吟》,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也是此类主题的代表作
代表人物与作品
1977.11刘心武《班主任》 1978.8卢新华《伤痕》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宗璞《弦上的梦》、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意义和局限(创作特点)
意义
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以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和震撼人心的悲剧性开启了1980年代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
第一次真正地从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文学人物,描写了在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下人性遭摧残、人权被剥夺的悲剧,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局限
暴露、控诉情感式宣泄。当年许多作品有的因情节离奇、有的因片面渲染鲜血淋淋而引发起过的争议和非议
反思文学(1979.2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起步标志)
概述
在经历了感伤书写阶段后,加强了有关历史责任探究的部分将“文革”灾难后上溯到五六十年代
伤痕文学的深化:超越暴露、控诉的情感式宣泄,引入思考、理性分析的成分。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
代表人物作品
王蒙《布礼》《蝴蝶》《春之声》、张贤亮《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创作特点
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主题深刻,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
代表作家及作品
高晓声
(1928-1999年,江苏武进人。)1957年与方之、陆文夫、叶至诚等发起“探索者”文学社团,起草《“探索者”文学月刊启事》。同年年底被打成右派。1979年平反后写作了《李顺大造屋》、《陈焕生上城》等一系列以农民为主人公的小说,受到广泛好评。
《李顺大造屋》陈奂生系列小说
王蒙
1979年发表一系列“蒙冤——受屈——昭雪”的小说,代表作为《布礼》《蝴蝶》
创作特点
重视心灵现实,重视历史理念的思维剖析
在小说艺术形式上,王蒙吸纳西方意识流手法而形成的所谓“东方意识流”,对幽默的追求,对现代汉语的娴熟运用和新词、新句法的创造,对“多声部的说话艺术”的追求,杂糅与融合不同文体在小说中
张贤亮
《绿化树》
把知识分子的受难史写成崇高史,展示了精神生活与物质世界的冲突
改革文学(开端:1979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概述
特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文学现象:以颂扬改革精神,塑造改革者形象。
从作品反映的地域上,可以将改革文学划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大部分
产生背景:农村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城市开始经济改革
代表人物和作品
代表作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
将视点对准农村,观察青年一代农民的希望、追求和他们面对的困境
重要:寻根文学(始于1984.12。文学运动宣言:韩少功《文学的“根”》)
概述
内涵:以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民族的原始生活形态或传统的精神价值为主要表现对象,借助于民情风俗、奇人轶事、神话传统来表现文明与野蛮、现代与古朴、科学与信仰的纠结。
起源
始于1984年12月在杭州举行的《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会议提出的命题
运动宣言:韩少功发表的《文学的“根”》
发生原因(动机:建立民族文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新启蒙”思潮的延续,政治改革受挫后的“文化热”转向:以“现代意识”重新观照“传统”,寻找民族文化精神的“本原”(“根”性),为民族精神的修复,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根基
文学本身的动机。“走向世界”的焦虑:艺术创造的开拓、提升的难题,要求找到摆脱困境的有效之路
借鉴:拉美文学,马尔克斯、福克纳
代表作家:韩少功、阿城、郑万隆、贾平凹等
艺术探索(创作特点)
艺术追求:以现代意识来审察中国传统审美思维、表达方法,开发传统小说的艺术要素
重视整体情调、氛围塑造
小说语言丰富,具有表现力,小说语言的“柔韧性”强
小说的章法、结构、叙事方式向古代小说取法
分派
民族文化派(对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
代表作家:汪曾祺、李杭育、邓友梅、阿城等
这些作家对传统文化有一种难以抗拒的依恋,他们有意无意在维持着传统心理态势和生活方式。从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身上表现出来的是对淡泊、清贫、宁静无为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阿城的《棋王》通过王一生的“吃”和“下棋”的故事流露出这样的意蕴:道家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应付乱世的有效工具。
忧患派
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王安忆、李锐等(这一派作家大多由知青作家转化而来)。
忧患派作家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展开了对人的历史命运的思考,充溢着对民族深沉的爱和对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
韩少功的《爸爸爸》
塑造一个丑陋的“老根”丙崽形象,表达对民族劣根性寓言式批判
王安忆的《小鲍庄》
李锐的《合坟》
历史主义派
冯骥才《神鞭》,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历史主义态度
重要:先锋小说(1985年开始)
概述
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的一种小说。先锋小说属于纯文学之一种。
淡化乃至取消了小说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意义传达,让位于小说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意义传达,让位于话语欲望的尽情释放和叙述技巧的演示
1985年,以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残雪《山上的小屋》、马原《拉萨河女神》(1984)、《冈底斯的诱惑》等小说为先声,注重形式实验的小说开始兴起
艺术特征
重视叙事,关心故事的“形式”,把叙事本身当做审美对象
对内容、意义的不同程度解构
平面化触及感官意象,拓展小说的表现力,强化作家对个性化的感觉和体验的发掘
叙事的碎片化以及叙事时间的随意断裂和变化
自我与人物的符号化
情感中性化,对性、欲望、死亡、暴力的极端化表现
反讽手法的运用
代表作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发表于《上海文学》1985年第2期)
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交错叙述了几个各不相关的故事。组装拼接四个故事:老作家的西藏经历、猎人穷布猎熊、陆高、姚亮看天葬、顿珠、顿月兄弟
马原的“叙述圈套”
作者以叙述主体的姿态介入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真实化”的企图,使小说呈现出“元小说”的叙事特征
明确交代创作是一种编造的虚构,展现材料的几种来源、处理和选择
经验方式是片断性的、拼合的与互不相关的,缺乏经验在时间上的连贯性和空间上的完整性。
残雪《山上的小屋》
卡夫卡式的寓言。以刻意扫除亲情的冷酷写了“我”充满恶意与仇恨的家庭关系
“抽屉”象征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个人生存的历史和意义
“山上的小屋”是人理想中的存在空间(个人、独立),仅存在于幻觉之中
残雪小说的艺术特征
有意混淆现实和幻想
以梦境展开的“心理现实”,对暴力的幻觉式处理方式,以变形、夸张,呈现诉诸个人感觉、记忆、潜意识经验出发的想象
寓言般的叙事效果
格非《青黄》
“青黄”作为叙事的起源,随着叙事的进展变得越来越模糊,“青黄”不断为各种对它的解释和有关的事件遮盖
叙述人追踪“青黄”(破译青黄的意义)变成与“青黄”有关的历史故事
“历史”“生活”空缺的象征代码
格非的“叙述怪圈”
“空缺”:《迷舟》中传统小说故事的重要关节(去榆关的目的)出现了“空缺”
开放的历史:意义、结论、真相、故事展开的逻辑等“隐匿”
余华《现实一种》
以纯粹零度的情感介入,异常冷静理智、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一个亲人间相互残杀的故事。
艺术特色
对“死亡”、“暴力”的精确而冷静的叙述
“局外人”的视点,冷漠、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讲述的是一个顶着大脑袋的黑孩,从小受继母虐待,因为沉默寡言,经常对着事物发呆,并对大自然有着超强的触觉、听觉等奇异功能的故事。
艺术特色
将现实和和非现实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十分特殊的小说艺术形象
显示出感觉主义色彩,权利突出主体的感官作用
苏童《罂粟之家》
讲述地主刘老侠因为种植罂粟发家,遭遇土改至于家破人亡的故事,地主阶级的挽歌
罂粟:象征乡村中国最后的绮丽与颓废
通过把欲望关系引入阶级关系中,颠覆了阶级关系,最终用欲望的法则压倒了阶级斗争的法则
新写实小说(标志1987方方《风景》)
兴起时间:20世纪80年代
概念:吸收借鉴现代主义,以写实为主要特征,重视还原现实生活“原生态”,以描写现实生活中平常琐事为题材的一种小说形式,它的 “新”,在于它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不再纠结于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而是把关注重点放在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上来。
代表作
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刘恒《狗日的粮食》、刘震云《一地鸡毛》
艺术特征
放弃“典型化”和表现历史本质的目标,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对生活本质意义的发掘,关注生存本身
解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描写“小人物”的生存烦恼
“零度叙事”:冷静、客观的叙述语调,掩盖作者的主观倾向
叙事表达上,以传统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为主,积极吸收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
新写实与其他小说形式的区别
新写实与现实主义
叙述对象上
现实主义注重叙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目标瞄准于社会中的英雄人物和关键人物。而新写实小说则将叙事目标转移到普通人身上,注重描写这些普通人的生存处境与状态。
作家的叙述态度
现实主义作家站在社会本位的立场上写作,在叙述中显示出鲜明的感情态度。而新写实小说的作家则是冷静的旁观视角。
叙述视点
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叙述者大多采用的是高于生活、高于故事人物的视点。新写实小说家将叙事视点与小说的人物齐平
新写实小说与先锋小说
侧重点不同
先锋小说内容单薄,形式丰富;新写实注重小说的内容
叙事模式不同
先锋小说侧重于以个人体验来分析、感受生活,新写实则以民间意识体悟生活
代表作品
方方《风景》
以已故且仅存人世15天的小八子为叙述者,描述了汉口“棚户区”一家十一口的亲情荒芜及不同人生的悲剧,人性的恶被残酷的环境完全激发出来,人性的自私、人与人关系的冷漠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小说以通俗冷漠之语叙写了生活在河南棚子里的人们的世俗人生,他们酗酒斗殴、打骂调情、挣扎与奋斗的情况,都在世俗人生的展示中透出了民俗色彩。父亲的喝酒讲战史、母亲和邻居的调情、大儿子与父亲的扭打、二儿子的失恋自尽、五儿子的发财经过、七儿子的挨骂遭打、拾破烂捡莱叶、恋爱婚姻都展现出这些人物在生存挣扎中悲哀的奋斗历程,显现出作者讲究细节真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特点
在内容上,与现实主义经典表述的当代故事相差极大,表现生活最粗陋的状态
在艺术上,冷静而不动声色的叙述方式,把生活事实全盘托出
以亡魂为叙述视角,突出反讽效果
叙述语调节制但有弹性
散文
“老作家散文”
巴金《随想录》(1978-1986)
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
创作宗旨和特点以及价值
创作宗旨首先体现在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
记录了自己、家人、朋友在“文革”中受到的身心摧残,对痛失的亲友的追忆
对“文革”十年浩劫深刻揭露与批判
冷静严厉地剖析自己,对自我做了真诚的自审和批判,体现了深刻的自审意识和忏悔意识
文字朴实,记述流畅,没有刻意经营雕琢的痕迹,构成巴金《随想录》独特的艺术价值
孙犁
1980年代有散文集《晚年集》《秀露集》《澹定集》等
散文特色
充满着哀伤悲凉的思想情感和沉郁凝重的风格
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长与鲁迅散文的韵味相融合,并明确地认定散文的韵味相融合,并明确地认定散文诗指所有那些记事和说理的短小文章,从而拓展他的散文创作视野,丰富其创作内涵
杨绛
1980年代有散文集《干校六记》
创作特点
创作中体现出浓厚的知识分子趣味和情怀
不回避他们身上污垢的抉剔,表现了浓厚的知识分子的自省反思意识
戏剧
探索戏剧
一类是在现实主义的原则下合理地借用现代派戏剧的手法(象征、荒诞、写意、具象表现人物心理),其结果是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推动了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
一类是在主流戏剧之外,充分借鉴现代主义的戏剧探索,无场次、多声部组合式、小说式结构、写意戏剧等
代表剧作家
高行健(1940.1。4-)江苏泰州人
代表作:《车站》
创作特色
无场次
多声部
表达对“存在”的疑问
后新时期文学:90年代
文学创作
诗歌
概述
90年代诗歌在边缘化的大趋势下,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个人化写作代替公共化写作。90年代诗歌有两种创作现象引人注目——诗歌创作队伍分流和重组和“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不同诗歌立场的并峙
诗歌创作队伍的分化与分流
持守着诗歌的精神高地,试图为诗歌艺术的辉煌不懈地努力。主要是以牛汉、郑敏、昌耀、韩作荣等为代表的一批中老年诗人
将创作的主要精力转移到散文或者其它文体的书写上,如邵燕祥、舒婷、周涛、叶延滨、杨牧等
面临困境主动或被迫放弃了诗歌创作,如海男、杨争光等
海外诗人,如北岛、江河、杨炼、张枣等
选择以身询道:海子、顾城、骆一禾
诗歌观念之争
90年代诗坛风气民主,“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论争引起广泛关注
知识分子写作
在诗歌创作中既追求独立的诗歌精神,又重视知识的作用,具有比较广阔的艺术视野
代表诗人有西川、张曙光等
民间写作
是由80年代后期口语化思潮延续下来的一种艺术追求,受到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代表诗人包括于坚、韩东、杨克、小海、伊沙等
散文
概述
1990年代,文坛掀起一股散文热,许多新老作家学者和其他文化人士纷纷投入散文创作中,报刊媒体网络推波助澜,各种散文集和选本纷纷问世。创作群体和作品数量庞大,取材风格多元迥异,分类主要有:女性散文、学者散文、文化散文、跨文体散文、思想散文等
学者散文
创作特点
透露出鲜明的学者特有的个性、知识、学问、反思和独具魅力的文化语言
代表作
有张中行的《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金克木的《文化的解说》、季羡林的《牛棚杂忆》等
文化散文
兴起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从事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研究的学者,在专业研究之余,创作了融汇学者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的文章,文化散文的出现,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趋向
创作特点
往往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考察,流露出对千古兴亡与历史沧桑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深沉体悟的历史忧思
代表作
余秋雨《文化苦旅》
小说
由于80年代从人道主义的论争、先锋小说的美学冲击和文化寻根的本土探寻,小说创作获得了相当的自由空间
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伴随着市场消费文化,带来了小说创作的个性化和大众化共存的局面
新历史小说
80年代中后期出现,到90年代蔚为大观的文学潮流。用全新、现代的历史观念审视中国近现代历史,关注历史叙述中不同于传统正史记载的一面。
新历史主义反对文学的纯形式分析,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历史和文学史,不能将一个时代的文学与其政治、经济、历史截然分开,而应将文学与非文学加以“综合研究”,力图达到“文化政治历史诗学”的“重写文学史”目的。相应的,新历史小说摈弃了革命历史小说的二元对立模式,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努力将历史的真实凸现出来;同时,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对现时的影响,整合积极精神因素,塑造民族意识,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代表作
乔良《灵旗》
写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时夺路而逃、在惨烈的湘江之役中再次溃败、其中一掉队伤员藏匿于乡间的故事。小说采用了复杂的立体结构,多重时空、多重叙述,体现了形式构成的张力与功能,使作品显得意境朦胧而主旨凝重。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青果老爹
莫言《红高粱家族》
以抗战为背景,把政治势力之外的民间武装和社群作为描写对象,刻意凸显出充满生命力的民间世界理想状态,把一种充沛饱满的自由自在的民间情感作为作品内在精神支持。
主人公:余占鳌
余占鳌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他是具有独特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刚烈的硬汉,性格中有一种粗野、狂暴而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激情的民间色彩。余占鳌是集善恶美丑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其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展现。
莫言的乡土寻根小说超越了固有的寻根小说所表现的外在文化形态的狭隘与局限,传达的是某种普遍的人性内容和人类生存状况,达到了人本哲学和生命哲学的高度。
陈忠实《白鹿原》
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
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故乡天下黄花》《故乡面和花朵》
苏童《我的帝王生涯》《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新生代小说
90年代出现,创作者大多出生于60年代
类型
哲学型(技术型)
继承了80年代先锋小说的文本探索风格,仍以对深度主题的哲学化表述为主,文本的晦涩与技术上的 实验色彩与先锋作家一脉相承
代表作家
毕飞宇、鲁羊、刘剑波、东西等
私语型
重在表达纯粹、私人化的生活体验,个体的边缘性的经验在文本中被强化到一个极端的地位
代表作家
陈染、林白、海男
写实型
以当下现实的书写为主,文本透发出浓郁的时代心理写实气息,对90年代的商业语境下的生存现实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和描写
代表总监贾
何顿、朱文、邱华栋、徐坤
女性小说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女性作家开始在社会文化层面反思两性关系,质疑传统的性别秩序
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王安忆“三恋”、《岗上的世纪》;铁凝《棉花垛》;《方舟》、《在同一地平线上》
长篇小说
贾平凹《废都》(1993)
小说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小说还较多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是该小说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
创作特点
精细地描摹社会世相,在现实写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主义的象征表现手法,丰富作品复杂的主题内涵
陈忠实《白鹿原》(1992)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艺术手法
采用民族秘史的创作结构,性欲历史贯穿全篇,这种性史是构成民族历史命运的主要驱动
传统文化的悖论存在,丰富了小说紧张而丰富的内在张力
艺术上:传统小说的故事性、传奇性与魔幻现实主义的现代手法紧密结合
王安忆《长恨歌》
写了一个女人长达40年的感情经历。中学生王琦瑶,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弄堂女,但她又是不普通的,因为她美丽无比,几乎达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境界。自从被选上“上海小姐”后,命运就发生了转变,她做了某大员的女人。后来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又成了普通弄堂女孩,但是表面的平静掩饰不了她内心的波澜起伏。她与几个男人纠缠在一起,关系复杂,后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与一位年纪与自己女儿相仿的男人发生畸形恋,最终因为金钱被女儿同学的男朋友杀害。 [1] 小说笔调冷峻幽默,细腻动人。
创作特点
将丰富的思想文化用较高的艺术成展现出来。
在任务的性格命运之中发掘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并在历史变迁之中揭示二者共与存亡的血肉关系
作品的叙述语言精炼老成,议论精辟有力,富有智慧,体现作者对世事的渗透了解和体悟
王朔
商业文化和市民文化的代表
创作特点
以游戏人生与感情的顽主消解宏大的叙事,表现出反文化和反价值倾向
语言戏谑、调侃、反讽
作品
言情小说
《空中的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顽主系列”小说
《顽主》《过把瘾就死》《玩的就是心跳》
王小波
创作特点
大量直露的性描写,由男女间非常态的性关系和性意识来透示一种乌托邦式的荒谬政治现实
自由地处理时间和空间结构,以实现文本的相互指涉,大量运用反讽和戏仿塑造反英雄式的人物
戏谑的嘲弄与幽默的思辨相结合,粗鄙化中不失严肃性
代表作——时代三部曲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
《黄金时代》
是《时代三部曲》之一。 这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中国民族的灾难年代。那时,知识分子群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倍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洁。
《白银时代》
是《时代三部曲》之二。主人公生活的未来世界不仅不比现在更好,反而变本加厉地发展了现代生活中的荒谬。知识分子作为个体的人,被抛入日益滑稽的境地里。作者用两套叙述,在一套叙述中,他描写蹲派出所、挨鞭刑的画家、小说家,以及他们不同寻常的爱情;另一套叙述,则描写他自己作为未来的史学家,因为处世要遵循治史原则而犯下种种“错误”,最后他回到原来的生活、身分,成了没有任何欲望的“正常人”。这两套叙述时时交叉、重合。在所谓的写实与虚构的冲突里,作者创造出任由它穿插、反讽、调侃和游戏性分析的情境来。
《青铜时代》
是“时代三部曲”之三。这是以中国古代唐朝为背景的三部作品构成的长篇。这组作品的主人公,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和传奇人物。他们作为一群追求个性、热爱自由、想按自己的价值观念精神信条生活的人,充满了强烈的创造欲望和人道需求,但被当时的权力斗争控制和扭曲了心态与行状、竟将智慧和爱情演变为滑稽闹剧。作者在这部长篇中,借助才子佳人、夜半私奔、千里寻情、开创伟业等风华绝代的唐朝秘传故事,将今伯爱情与唐人传奇相拼贴,使唐人传奇现代化,在其中贯注现代情趣,并通过对似水流年的追述,让历史艺术相融合,最终确立了对生命终极价值的体认,引出了一种由叙事者随心所欲地穿行于古今中外的对话体叙述方式。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49)
五四文学(1917.1-1927.12)
标志:1917.1第二卷第五号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背景
1、内忧
2、外患
政治复辟、文学复古
开始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9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
定义: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本质: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现代价值观
基本内容
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猛烈批判专制宗法制度下形成的旧道德旧礼教旧文化旧传统,及其对社会对个人的残害。
新文化运动的后期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课题使命
张扬个人主义、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确立现代新型的家庭、伦理观念
陈独秀《新青年》发刊词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德先生”、“赛先生”
陈独秀《什么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的运动是人的运动”
1917.5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并从启蒙的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1917.1第二卷第五号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内容: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新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本 质——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内 容——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象 征——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地 位——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代 表——鲁迅
新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代表人物
陈独秀
胡适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小结
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及论争
与“桐城派”
与“学衡派”
与“甲寅派”
新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实现了中国文学由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化,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
建构起现代启蒙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文学传统。
建立起中国现代社会与文化时代的精英文学。
实践了中国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交流。
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纪元。
五四文学时期的新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而艺术)
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1932年解体。
创作立场:
1、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2、力图以文学反映现代中国社会的某些问题,希望改变社会的现实。
3、以人生的某种真实为题材,表达对灰色人生的诅咒。
4、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从有益于人生出发,表现人生、批评人生、改造人生,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象。
文学观念来源
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郑振铎、沈雁冰(茅盾)、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瞿世英、朱希祖、蒋百里、孙伏园等,
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与《诗》月刊。沈雁冰1921年接编的《小说月报》经过全面革新成为其代用会刊。总部后来迁至上海,并在北京、广州等地设立分会。
代表作品
沈雁冰《文学与人生》、《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郑振铎
《文学的使命》、《新文学观的建设》
影响
对中国新文学的创作、现代文学批评的构建以及现实主义理论的传播都有重要的影响。
创造社
于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并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期。
前期创造社被称为“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以“五卅”为界,后期创造社转向与太阳社一同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代表人物
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
出版刊物
初期
《创造周报》、《创造》季刊、《创造日》、《洪水》等。
后期
《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
创作立场与文学主张
初期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应该忠实地表现作者“内心的自然要求”
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灵感、直觉与天才。
“站在个性主义立场上的自我表现”,明确地反对文艺创作上的功利主义,宣称文艺是无目的的。
强调文学应该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强调“天才、灵感、直觉”。维护文学的审美价值,表现出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倾向。
后期
提倡“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创作特点
侧重于自我表现,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是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反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创作基本立场
以建设新文学为己任,认为文学应当担负起“时代的使命”
文学观念来源
欧洲启蒙主义
浪漫主义
新浪漫主义
包括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
新月社
1923年发起并在北京活动,1924年夏成立“新月社”,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余上沅、丁西林、朱湘、饶孟侃、陈梦家等。
出版刊物
1928.3《新月》月刊
1930《诗刊》季刊
分期
前期新月社主要依托的刊物是《晨报·副镌》,1928年胡适、徐志摩等在上海创办《新月》月刊,新月社也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后期。前期新月社在文学上的代表人物是徐志摩、闻一多、余上沅、朱湘等人,他们对新文学建设的最大的理论贡献是提出新诗格律化主张,因此又称“新格律诗派”;
后期新月派以《新月》月刊为主要阵地,逐步与现代诗派合流,代表人物有梁宗岱、叶公超、卞之琳、邵淘美等。
文学观念来源
西方唯美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
人文主义
创作立场与文学主张
思想上:倾向自由主义、人文主义,视文学为人文主义的美的形式,强调艺术的独立和尊严。
诗歌艺术方面
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前期)
徐志摩:“与音乐与美术是同等性质的。”、闻一多诗歌“三美”:音节美、绘画美、建筑美。
肯定中国戏剧程式化、象征性的特点
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后期)
代表作
徐志摩《再别康桥》
影响
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语丝社
1924.10成立于北京,1930.3停刊解散
主要成员
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
创办刊物
1924.11.17开始出版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期刊《语丝》周刊
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文,着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随笔文体因幽默泼辣而被称为“语丝体”
创作立场和文学主张
倡导“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实际上继承了《新青年》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和鞭挞社会丑恶与黑暗的精神传统。在思想、文化及政治各条战线上,语丝社与“现代评论派”、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新军阀及社会上的各种新与旧的黑暗势力发生了激烈的交锋。
影响
对现代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浅草社、沉钟社
是两个连贯的社团。1922年浅草社成立,1924年由原浅草社成员加上新成员另成立沉钟社。
主要成员
浅草社: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
沉钟社: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冯至
创办刊物
《浅草》季刊、《文艺旬刊》、《沉钟》周刊
创作立场和文学主张
“为艺术而艺术”,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派文学。
作品多书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
创作特点是朴实而悲凉
湖畔诗社
1922.3成立于杭州,1925解散
代表人物
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魏金枝、谢旦如(澹如)、楼建南(适夷)
出版物
1925年 2月创办小型文学月刊《支那二月》、诗歌合集《湖畔》、冯、应、潘的诗合集《春的歌集》、汪静之诗集《寂寞的国》《蕙的风》
创作立场和文学主张
创作特点:纯真、质朴、清新、热情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对幸福爱情的憧憬。
作品风格: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
代表作品
汪静之《一步一回头》、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潘漠华《向美丽的姑娘》、冯雪峰《落花》等。
影响
在中国现代白话诗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弥洒社
1922年成立于上海,由胡山源等创办·1923年3月开始出版《弥洒》月刊(共出六期),后又出《弥洒创作集》。弥洒社推重“顺应灵感”和无目的性的创作,1927年春停止活动。
南国社
由田汉成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社团,出版有《南国月刊》《南国周刊》,主要成员有田汉、欧阳予倩、徐志摩、徐悲鸿等,其宗旨是“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做艺术上之革命运动。
莽原——未名社
1925.4,在鲁迅的支持下,原狂飙社成员合办刊物《莽原》周刊,主要成员有高长虹、韦素园、韦丛芜。1925年秋,鲁迅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曹靖华等又组成未名社。莽原——未名社成员多为乡土文学作家和翻译家,多写反映农村现实的乡土小说。有同人社团的性质。
五四文学时期的小说
概述
主题:反帝反封建
开创者:鲁迅
鲁迅
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与思想发展
一、鲁迅生平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179]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二、鲁迅的思想发展
早期(1881-1912):立人主义——在进化论的基础上,以改造国民的思想、性格、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启蒙主义思想,标志着鲁迅文化变革观的形成
前期(1913-1926):从呐喊到彷徨
后期(1927-1936):左联盟主——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一、思想主题
基本母题:“改造国民性”
《呐喊》以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被启蒙者)为主体,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启蒙的“呐喊” )
《彷徨》将重点转向觉悟的知识分子(启蒙者),着重叙写他们在启蒙失败以后的寂寞、孤独、苦闷与奋争。(沉郁苦闷、虚无迷惘中的艰难求索)
(一)对封建礼教制度等封建旧体制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吃人”本质)
1.抨击封建礼教、宗法家族制度的弊端和罪恶《狂人日记》《长明灯》等
《狂人日记》:“五四新文学总序言”
内容分析
“小序”(文言)与“日记”(白话)的文体差异与对峙
象征着新与旧、保守与革新等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对封建主义及其“仁义道德”历史的整体否定(个人/群体的对立)
表层:描写“迫害狂”患者的病态心理、混乱逻辑、虚幻的幻觉
深层:对社会环境、家族、自我的批判,呈现吃人“真相”(吃人的写实与象征)
预示未来的启蒙呐喊
“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救救孩子”
反抗失败
“病愈”“赴某地候补”
思想内容
对于封建社会环境的批判
对于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批判
对于自我的批判(剖析封建旧体制对社会成员的同化)
“吃人”: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
“仁义道德”: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
创作特点
将对中国问题的全部思考以高度凝练集中的艺术形式反映出来
艺术表现
冲破传统手法,大胆采用创新的现代创作方法,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实写人物——现实主义
虚写寓意——象征主义
2.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旧式读书人的精神摧残
《孔乙己》
封建等级、封建科举制度的迫害
酒客们对于孔乙己的戏弄(麻木的看客)
《白光》:十六次县考不中后产生幻觉致死
3.对包括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在内的整个封建宗法制度的控诉
《祝福》祥林嫂
“做不稳奴隶的时代”(两任丈夫死后,都被族人赶出)
“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四老爷家帮佣、被卖到深山)
(二)探索中国农民问题:真切地反映旧时代农民的悲剧命运及其精神弱点
1.描写清末民初中国农民的艰辛与悲哀
《故乡》
记忆中与现实中的“故乡”对比:深切的失望与悲哀
三种不幸的人生
记忆中与现实中的“闰土” 形象对比:生活的重压和精神的摧残
两辈人的对比:(“我”与闰土;宏儿与水生)新必胜于旧、青年胜于老年
2.深刻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展示封建势力的深厚
《风波》:辫子的“风波”
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农村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封建旧势力在伺机而起;
革命与农民群众的隔阂;
“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
《药》
3.展示中国农民的双重精神特征
《离婚》
(爱姑:大胆泼辣、富于反抗性;缺乏觉醒的现代意识。)
《社戏》
发掘农民善良质朴的品质
《社戏》(农村小孩子的善良可爱)
《祝福》(祥林嫂的勤劳、能干)
《故乡》(闰土幼年精力充沛见多识广,中年之后也安守本分、勤耕苦做养活家人)
揭露农民愚昧、麻木、无知
(三)探讨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精神状态及其出路
1.讽刺新式的封建卫道士(表里不一的思想怪胎)
《肥皂》:四铭 “口上仁义道德,心里男盗女娼”
注:精神分析学说层面上的理解(本文、超我;潜意识)
《高老夫子》:高尔础仇恨新事物,咒骂新文化
2.描写时代觉醒者的悲剧命运《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
《在酒楼上》:时代的落伍者吕纬甫
过去的进步:拔神像胡子、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
现在的“无聊”:“敷敷衍衍、模模糊糊”:迁坟、教“子曰诗云”
内心的痛苦: 对改革和启蒙事业难以忘却却无能为力
“我”对吕纬甫的不认同
《孤独者》
“独自咀嚼人我之渺茫悲苦”
“孤独”
与“故乡”的精神隔绝和对立
失去生存之根和精神原乡
缺乏亲情的慰藉
与老祖母既深深依恋又感到异常隔膜的矛盾心理
社会环境的绞杀
魏连殳
绝不给庸众鉴赏自己痛苦的欢欣
自我戕害式的复仇:向庸众复仇、向自我复仇
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和强大:孤独启蒙者的毁灭
《伤逝—涓生的手记》
《伤逝》描写了“五四”时代的青年人在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人生道路上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以及在这各种压力下如何面对自我生存困境的问题。作品表达了启蒙失败的主题,对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和弊端进行了反思。
《伤逝》注重人的心理意识的刻画,小说的语言不凝练,显得沉重、繁复、冗长,充满着矛盾、含混、相互缠绕、变异的张力,恰与小说体现的罪责心理、忏悔意识、思想的复杂和矛盾性相统一。
(四)批判国民性弱点,提出国民性改造的思考
1.批判国人的“精神胜利法”
2.批判国人的“看客”心态,揭示赏玩他人痛苦的残忍。
《示众》
一方面揭示看客们赏玩他人痛苦的残忍;
另一方面揭示出国人精神的空虚和无聊。看与被看,示众与被示众也是生存状态的荒谬性展示。
无个性、无意识、无差别的看客群体
3.揭示下层群众对启蒙者的冷漠和不解
《药》
两条线索华
老栓一家为儿子治病;
革命者夏瑜的牺牲;
(“药”——“人血馒头”)
“买药” “吃药” “谈药”
两个悲剧
华小栓不治身亡;
夏瑜为群众牺牲却不被理解;
革命缺乏群众基础、群众的愚昧不觉悟
“药”的象征
救“华夏”之药(救治精神病苦:思想启蒙)
二、《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和意义
“格式的特别”
(一)提供了新的小说观念
1.人物、题材上的突破;(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农民和知识分子题材”(农民《阿Q正传》;知识分子《孔乙己》《伤逝》)
2.主题上的突破
反封建、改造国民性
(二)独特的艺术想象和构思
1.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创作方法有机结合;
象征隐喻:“狂人”“长明灯”“药”“华、夏”等;
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卓越的现实主义艺术
典型环境的再现:精炼而传神地描摹景物
典型性格的塑造:“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画眼睛”
象征意义的补充
《狂人日记》《药》《祝福》《长明灯》
2.故事情节的弱化与灵魂揭示的强化;
实现了抒情、灵魂揭示与叙事的完美融合
“生活横截面”的强化
3.丰富多变的叙事方式
自由选择叙事视角、叙事方式
《狂人日记》:日记体、双重的第一人称
《孔乙己》:回忆性第一人称视角
《在酒楼上》《孤独者》:双重第一人称论争性叙事结构
《药》:双线索、第三人称
《伤逝》:手记体、第一人称追叙
精心设置场景
药》:买药、 吃药、谈药、药效、上坟场景
4.沉郁的幽默和辛辣的讽刺
用喜剧手法写悲剧:“含泪的笑”(《孔乙己》)
揭露肮脏内心与表象的不谐调《肥皂》《高老夫子》
与现实斗争紧密联系
5.白描的艺术手法.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
“画眼睛”“勾灵魂”
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简练、传神”的生活场面和行为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刻画人物的灵魂。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
“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精炼而传神地描摹景物
6.文体风格的深沉峻厚
简洁的形式中凝聚丰厚的思想与情感内涵
语句的峭拔:突破寻常语法规范
情感色调的冷峻与炽热
第四节 《野草》 《朝花夕拾》
一、自我拯救的心灵炼狱——《野草》——散文集
(一)概况
收录散文诗23篇,风格为“独语体”
(二)写作背景
鲁迅的前期杂文特征
批判封建文化思想、复古主义
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恶
倡导思想启蒙和批判国民劣根性
清醒战斗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立场
(三)“为自己写”的野草
(四)《野草》
《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
主题
1.在绝望之中反抗绝望: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绝望,是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看待人生与社会的一贯态度;反抗绝望,则体现着鲁迅作为一位伟大启蒙者对民众的爱,对使命的担当。
2.讴歌韧性战斗精神:《过客》《这样的战士》
《过客》(永远求索的漂泊精神)中年人、老翁、小女孩
不管名号、永不停顿、绝不回转
“过客”象征具有强力意志的韧性战斗精神
3.“历史中间物” 的内心反省
①“中间物”的深刻自我反观,自我否定
《墓碣文》
阳面:描述趋于两级的情感,写到内心精神世界两极分化的痛苦。最后的“离开”是一种对他人的告诫,意在表明自身经验的不足学。
阴面对自我的剖析与阳面对他人的告诫恰恰成为相反相成之势。这些对立的两级以鲁迅自我的心灵世界为战场展开战斗,正表现了作者对于自己的剖析。
②“中间物”的历史使命感: “反戈一击”,制强敌于死地。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秋夜》(自学)
③“中间物”对自身命运难以遏制的悲剧意识:“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的历史命运
“影子”:进入黑暗则被黑暗吞并;被光明照射则会消失。
“历史中间物”的隐喻、表达 “在”而“不属于”的困境。
4.批判国民性弱点,抨击世俗社会及黑暗政治
《立论》《狗的驳诘》《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5.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沉思
鲁迅用文学的形式,从哲学的角度把死亡转化成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思考。
6.控诉黑暗的旧社会
(五)《野草》的艺术特征
对现实景象和梦境的交错描写,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表现主义
隐喻手法的大量运用
分类(两大潮流)
写实主义
问题小说
“思考的一代”与“问题小说”
(一)关于问题小说
1.“问题小说”释义
“问题小说”是“五四”前后三四年间的一股小说“题材热”,这类小说所表现和思考的主要涉及到当时青年所关心的诸多社会问题,比如个性自由、家族礼教、恋爱婚姻、妇女解放、教育问题、劳工问题等诸多方面,表现了文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新潮》杂志发表的一些作品已经显露出“问题小说”的端倪。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2.主题与倾向/
探求人生的存在价值与意义问题
冰心《超人》、叶绍钧《隔膜》
青年知识分子的前途和出路问题
庐隐《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
妇女解放问题
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一生》)、冰心的《最后的安息》
劳动者的命运问题
青年的恋爱婚姻问题
父子冲突问题
教育问题
3.“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
起源于周作人《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是问题小说”
小结:“问题小说”的评价
意义
立足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痼弊,执著探寻人生意义,同情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表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观,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局限性
作家生活视野较狭窄,题材多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未与个人生活和生命体验相融合,存在文笔空疏、概念化、简单化的弊病。
认识价值大于艺术价值。
哲理色彩较强但有图解观念的现象。
揭露了现实问题,对问题的回答则较为空泛和渺茫。
“问题小说”代表作家作品
1.冰心
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冰心是早期问题小说的创作者,她努力将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提升到哲学层面,使其问题小说带上了哲理韵味,核心就是贯穿其作品的“爱的哲学”。
早期“问题小说”——是新文学初期问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两个家庭》(处女作)
“家庭的幸福和痛苦”之于“男子建设事业能力的影响”;
女性受教育问题;
《斯人独憔悴》:父与子的冲突,暴露封建家庭的专制和腐朽,表达青年的苦闷;
《秋风秋雨愁煞人》:封建男权、封建家庭对女性的压制问题;
《去国》:暴露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
代表作《超人》
讲述了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何彬在开始的时候对一切都很排斥,拒绝交际,后来,由于深夜被一阵凄惨的呻吟声所困扰,他出钱给病人看病,最后被病人的行为感化,从此改变了人生看法的故事。
1921年发表的小说《超人》标志着冰心的“问题小说”创作之变化:从批评者到“慰安者”;开始关注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从“不开药方”转向“开药方”(试图以创作去改良人生)
小说中的超人其实是“反超人”形象,体现从社会问题转向心理问题的研究
艺术特点
抒情性的文字
结构精巧
书信与主题
“爱的哲学”
以爱的温暖和关怀去抚平人生苦难,消融社会的隔膜。
( 具有人道主义的温馨,但较为空疏)
一方面显示她浓郁的人道主义情怀,另一方面说明她当时涉事未深,对现实的观察和理解较为肤浅。
2.庐隐
1898-1934,原名黄英,福建闽侯人,与冰心、林徽因并称“福建三才女”,是新文学初期女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创作带有浓郁的浪漫伤感气息,更接近郁达夫。其作品多表达女性在时代解放思潮中面临的种种情感困惑和人生歧路,茅盾赞赏其是“‘五四’的产儿”。她与郁达夫同为新文学抒情小说的开拓者。
(1)早期问题小说
《一封信》《两个小学生》《灵魂可以卖吗?》等作品,涉及阶级、国族等问题。
有概念化倾向,技巧较为幼稚。
(2)关注知识女性的问题小说
关注知识青年(尤其是知识女性)追求爱情幸福、自由独立却只能尝尽苦果的现实遭际和心路历程;
着重表现觉醒后的幻灭、失望、苦闷、彷徨与悲哀的情感;
具有一定的自传性色彩;
《象牙戒指》以石评梅为原型塑造了张沁珠这一形象,以哀怨诗性的笔触抒写了五四知识女性的爱情悲剧和难以摆脱的人生宿命
《或人的悲哀》:书信体小说
《丽石的日记》:日记体小说
“寂寞益我苦!无聊使我悲!渴望增我怒!”
《海滨故人》
自传色彩明显、主人公露沙为庐隐自我形象的化身
小说反映了在黑暗的重压下,新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中所产生的苦闷,并宣泄了对旧的社会制度和现实对少女侵蚀和污浊的不满,真实的反映了“五四”之后女性走向社会后的新矛盾和困惑。
露沙:“十年读书,得来的只是烦恼与悲愁,究竟知识误我?还是我误知识?”
(3)庐隐小说的艺术特征
(主观抒情的浪漫色彩)
大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主观视角;
多用书信体、日记体;
着重描写自我心境,着重抒发自我情感,作品常带有自传色彩;
风格感伤,基调悲慽,抒情浓郁,语言流畅;
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影响。
3.王统照
1897-1957,山东诸城人,字剑三。
早期问题小说(以论及人生诸问题为指归)
极力歌颂“爱”和“美”的伟大力量,试图从美育出发,用“爱”和“美”的意识解决世间的“烦闷、困扰”;在反思人生、批判社会现象的同时,倾向于对爱与美的演绎和追寻,显示了青年作家的浪漫情怀。
1933年发表的《山雨》标志着他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成熟,作品内容更加沉实。(《山雨》塑造了农民奚大有的形象,展示了中国农民在苦难中逐渐觉醒、走向反抗的过程。)
《雪后》:军阀战争毁灭了人间的美和梦
《沉思》:爱与美不能被污浊的世界所包容及其幻灭
《微笑》:正面揭示美和爱的伟大力量
正视严酷现实人生的小说
《湖畔儿语》:贫苦家庭的悲剧、堕落社会对孩童心灵的戕害
《生与死的一行列》:穷苦农民的悲惨命运
王统照小说的主要特点
1、象征和写实兼容并蓄,追求“爱”与“美”(《沉思》、《微笑》)
2、《生与死的一行列》以送葬为线索,结合生者回忆与场景描写,反映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群像探索)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最初的实践者
王统照的《一叶》与张资平的《冲击期化石》都出版于1922年,是新文学中最早的两部长篇小说。
4.叶绍钧
(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是中国第一位童话作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18年,发表第一篇个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1年,参与成立文学研究会。陆续出版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等,以其题材之广和刻画知识分子想象之独特为世人瞩目。其《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成为中国现代童话的滥觞。
其早期小说属于“问题小说”的范畴,在作品中追求者虚幻的爱与美,讨伐者现实生活中的恶略现象。
茅盾誉《倪焕之》为“扛鼎之作”
(1)早期问题小说
《这也是一个人?》:妇女作为“人”的地位与权利问题
“伊是一条牛——一样地不该有自己的主见——如今用不着了,便该卖掉。”
《春游》《伊和她》:“美”和“爱”
主观化、理想化色彩
(2)拓展与深化
《两封回信》:女性的个性解放;理想的女性人格。
《“不快之感”》
(3)“尘世生活的灰色调” ——表现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
①讽刺、抨击城镇小市民无聊、庸俗的生活现象和人生态度;
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叶绍钧着重关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关系。
《一个朋友》:无聊的夫妻关系(《秃头歌女》)
《隔膜》:无聊的交际、无聊的敷衍
(机械的、无个性、无意识的人)
“改造国民性”
鲁 迅(农民群众的愚昧落后)
叶绍钧(小市民的庸俗苟安)
②“教育小说”: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批判旧社会
“在叶绍钧的作品,我最喜欢的也就是描写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几篇;现在还深深刻在记忆上的,是那可爱的《潘先生在难中》。这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社会意识,卑谦的利己主义,戒备,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等等心理,描写得很透彻。”
潘先生:庸俗自私、苟且偷生、虚伪麻木、可怜亦可鄙
潘先生的可鄙,就在于他习于并安于这种人生形式,为了眼前一点利益,可以忍气吞声低眉顺眼,而从来想不到要反抗。
潘先生的可怜之处在于命运不能自主,只能运用后天习得的“中国式聪明”应付时变。
(“国民性问题”)
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也就是因为他们从不曾拥有理想(哪怕是逃避的念头),而只碌碌于庸俗卑琐的人生。
教育小说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1927)
小说时间跨度长,涉及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绵密、扎实地写出了小知识分子从教育转向社会革命的历程。
(4)叶绍钧小说创作特色
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写实主义特征。
同情与讽刺兼备(潘先生、吴先生《饭》、叔雅《校长》、《一包东西》、《英文教授》在讽刺人物“国民性”的怯懦、空虚、自私的同时,毫不含糊地将笔锋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使其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一定的深度,其讽刺就显得委婉、醇厚,而不是写实的基本风格。)
严肃的写作态度,平实、纯正的语言,客观、冷静的叙述风格;
在富有特征性的动作细节中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结构严谨、匀称(讲究点题、章法、布局和结尾);
语言规范、严谨、平实、纯正;
乡土写实小说
概述与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一)关于“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是指一批寄居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作家以故乡农村或小市镇的生活为题材,着力于风土人情的描绘,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隐现着乡愁的小说。
“乡土小说派”
大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个以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未名社的青年作家为主干,在鲁迅的创作和“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影响下形成的小说流派,同时也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乡土小说派”是“为人生” 文学观念的延伸,也受到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对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的回忆和抒写,对传统乡村陋习的揭示,具有鲜明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代表作家有王鲁彦、彭家煌、蹇先艾、台静农、许钦文等。
(二)形成原因
1.文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2.都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断裂
3.早期新文学理论家的理论倡导
4.鲁迅的示范和影响(“国民性批判”)
以现代知识分子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记忆中的故乡:
眷恋乡土;
批判农村愚昧、落后、保守的风俗;
批判农民的劣根性;
(三)20年代乡土小说的创作主题9
1.描绘现代工业文明所激起的城市文明对乡村的入侵和冲击。
王鲁彦(笔名鲁彦)
1901-1944,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等,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河边》《伤兵旅馆》和《我们的喇叭》等。
《黄金》: 写乡间的传统观念与世态炎凉,作者笔如刀锋,冷峻犀利地剖开了乡村社会人情世态的功利主义、金钱原则猛烈冲击了乡村淳朴的人情风俗。
“你有钱了,他们都来了,对神似的恭你;你穷了,他们转过去,冷笑你,诽谤你,尽力的欺骗你,没有一点人心。”
《桥上》:沿海乡村原始经济在商业经济、工业文明入侵、冲击下的巨大波动。
2.忧郁烦闷、哀怨悲凉的“乡愁” (怀念故乡风土人情,慨叹故乡日益衰败)——鲁迅是第一个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人。
蹇先艾:《到家的晚上》
许钦文:《父亲的花园》
3.审视农村的风俗陋习,批判中国农村的保守、愚昧与农民的劣根性。(国民性批判)
王鲁彦《柚子》《菊英的出嫁》
《柚子》:描绘人们围观地方军阀行刑杀人的“盛况”
“这在我们不算什么,这里差不多天天要杀人,况且今天只杀了一个!”
《菊英的出嫁》:“冥婚”
批判旧礼教、社会现实及国民劣根性
蹇先艾《水葬》
彭家煌《活鬼》
许 杰《惨雾》
4.关注乡土人民的苦难生活,展示封建伦理道德造成的种种人生悲剧(尤其关注农村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
许钦文《疯妇》《鼻涕阿二》
台静农《蚯蚓们》《负伤者》《烛焰》《拜堂》
5.描写淡泊宁静的乡间生活
废名(1901-1967,湖北黄梅人)师法周作人的淡泊宁静,其作品《竹林的故事》,以清新、淡雅的文笔,描绘了淡泊宁静的乡间生活。
(四)20年代“乡土小说派” 的独特贡献及其文学史意义
1.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自诞生以来,作家着重描写知识分子题材的风气,将农民和农村社会作为创作的主题对象,拓宽了小说创作的题材领域;在近代以来的小说史上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宽广而真实的图画。
具有客观真实性、强烈的批判意识、高度的现实认识价值和历史认识价值。
2.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具特色的风俗画描写(国民性批判;推动早期新文学向民族化的轨道前进。)
对一些奇异的乡风民俗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在揭示悲剧的同时,也使作品具有了民俗学价值。
批判的眼光审视农村社会残存的野蛮民风和愚昧的陈规陋习:械斗(许杰《赌徒吉顺》)、典妻、冲喜、冥婚(王鲁彦《菊英的出嫁》)、水葬(蹇先艾《水葬》)等。
自觉开拓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风俗”这一新的审美领域,注意到风俗在文学创作中的审美价值。
3.深化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成熟。
“问题小说”更为看重观念和思想(概念化、简单化的弊端)
“乡土小说”更看重生活本身(作家更能从生活经验出发,把现代艺术手法同生活的感受紧密结合起来)
“乡土小说” 创作是“五四” 落潮后启蒙运动和文化批判摆脱浮躁、走向深入的重要表现,标志着现实主义新文学的成熟。
20年代乡土小说在此后的两类发展方向:
1.“京派小说”:回归自然、珍视生命体验的类型(沈从文)
2.左翼社会剖析派小说:描写农村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叶紫、柔石等)
浪漫主义
浪漫抒情小说
概述
前期创造社和与之相近的其他社团的一些小说家,他们的“人”的文学观念与“人生派”不同。他们从个性解放与人性观出发,也受到晚明以来的中国传统的个性叛逆思想影响,力主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标举自己情绪与性灵的审美表现,潇洒叛逆不羁。
浪漫抒情小说,不注重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力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要求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侧重于自我表现。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文章中充斥着作者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笔下的形象都是五四时期带有浪漫特质和多愁善感的特点的青年,也多是自我形象文学化的表现。
分类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性抒情小说
前期创造社作家、冯沅君
部分文学研究会作家(庐隐、许地山等)
浅草社作家
一、创造社
形成过程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成员们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2]
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随后,表现出“转换方向”的态势,并有新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遂发展而为后期创造社。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23年5月13日,创造社的《创造周报》创刊,泰东图书局出版,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编辑。发刊词是郭沫若写的一首诗《创世工程之第七日》。诗中表示“我们是不甘于这样缺陷充满的人生,我们是重新创造我们的自我”,“我们自我创造的工程,便从你贪懒好闲的第七天做起”。《创造周报》于1924年5月停刊,共出52期。
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文章,要求文学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面向工农大众,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和鲁迅等作家,却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代表进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29年2月,创造社为国民党政府封闭。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地要求“。代表作多为“自叙传”抒情小说或主观型叙述小说。1925年,五卅惨案后,创造社转向革命文学。
创造社之于五四新文学的意义
创造社作家以年轻的无忌尽情展示自己的心灵与情绪感受,开拓了新的文学表现世界;
第一次集中展示了新文学的“现代生活景观”——现代都市生活的种种形象;
将个人欲望视为自然天性,毫不掩饰的自我暴露与自我表现;
二、“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兴起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的艺术特点
总体特征 :
往往取材于个人的真实生活,带有自传性;以抒情为主、情节为次;主张再现作家的生活和内心心境,不强调对外部世界的描写,侧重作者心灵、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揭示个人内心隐秘、灵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以此向封建旧道德和封建礼教宣战。
(一)以“自我表现”作为艺术构思的中心
代表作家:郁达夫(其小说观——深刻地表现人性,既能表现社会,而个人的情感体验,又最真切、最可靠)
1.往往取材于个人真实生活经历,带有自传性(题材贴近自我)
2.塑造了独特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作家自己的影子)
3.具有个人化倾向,却能从不同侧面反映时代青年的心理现实;
(二)强调小说的主观性,侧重表现情绪、感受、心境等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感伤的抒情格调。
多受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德国施托姆《茵梦湖》、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斯特恩的《感伤的旅程》影等颓废唯美的感伤小说的影响。
主观色彩浓厚,多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反映自我内心感受和情绪波动。
(三)抒情性和散文化倾向
不注重故事情节的安排,而以抒发人物强烈而又感伤忧郁的情感为主;
不以故事情节的展开来结构作品,而通过表现作家的情绪、心境来结构小说;
郁达夫《沉沦》
(四)在创作手法上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借鉴了西方小说创作的一些现代技巧(着重心理剖析,开掘灵魂深层)
四、郁达夫及其小说创作
(一)郁达夫的生平
(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作家、散文家、革命烈士。
民国二年(1913年),郁达夫随长兄郁华(郁曼陀)赴日本留学。民国十年(1921年)郁达夫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开始小说创作。1921年10月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第一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
(二)郁达夫小说创作分期
1.“性的苦闷”时期(1921—1922)
通过“性”的特殊角度来表现“病的灵魂”和“现代人的苦闷”
主要作品:《沉沦》( 《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 )《茫茫夜》等
大胆展示“性的苦闷”,抒写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正当满足的痛苦,抨击陈腐的封建制度、道德对人性合理发展的压抑。
1921《沉沦》
1.《沉沦》的主题
以忧郁、孤独,饱受异乡屈辱的留日学生生活和情感经历为题材,表现了受到时代窒息的青年的精神状态和内心呼唤,剖析其“性的苦闷”和“病的灵魂”,折射出一个弱国子民在异国他乡所遭受的屈辱与痛苦,表现其个性解放的要求,抨击不合理的封建制度、道德和令人窒息的现实。
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
① “病的青年的心理”之表现:“病的灵魂”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孤僻而自大
“觉得自家是一个孤高傲世的贤人,一个超人独立的隐者。有时在山里遇着一个农夫,他便把自己当作了Zaratustra,把Zaratustra所说的话,也在心里对那农夫讲了。”
疑心病——自卑胆怯
“他的Megalomania也同他的Hypochondria也成了正比例,一天一天的增加起来。”
郁达夫自认《沉沦》集中第二篇小说《南迁》是描写“一个无为的理想主义者的没落”。(《沉沦·自序》)
有抱负而无行动,耽于幻想而又迷恋事功,所以情绪经常从低沉的自怨自艾跳跃到激昂的愤世嫉俗,这种情绪正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中青年们复杂情感的流露。
②现代人的苦闷:合理要求或理想被扭曲后的变态心理(个性解放、人道主义)
生理需求:性的苦闷
“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我一个伊甸园的‘伊扶’,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
“自慰——窥浴——偷听——宿妓”
精神需求:“爱的要求或求爱的心”
“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
“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
“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
“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
“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
“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
③祖国的“贫病”:“病的灵魂”、“现代人的苦闷” 与“弱国子民”的现实相交织
④内心忏悔、自我批判
通过拷问自我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从自我的痛苦中体会特定时代的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中的人生理想与自我体验。
2.如何看待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小说中的情欲成分常作反判封建道德,抨击封建礼教的表现,具有挑战和宣战性质;作为探索人性的窗口,性的苦闷涵盖有深广的社会内容,而非官能刺激和肉欲挑逗;性在郁达夫小说中常有自我解剖、认识意义;性在郁达夫小说中常是人性冲突、精神升华、灵魂超越的通道;性在郁达夫小说中是一种审美呈现,具有美学和心理学价值。
3.零余者
“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茑萝行》),是浓缩一代青年遭际的典型形象。
①思想愤激:厌弃人世,亲近自然,又难以完全忘却世事。
②行动乏力:自卑却又有道德洁癖,不过自身又难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4.佯狂:作者之文学气质
2.“生的苦闷”时期(1923—1925):经济和生活苦闷时期
主要作品:《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采石矶》
表现生活的范围有所拓展,从个人的狭小天地逐渐扩大到底层民生疾苦。
情欲要求开始得到了净化
3.创作后期(1926—1935)
①受到了新潮流的鼓舞(文学革命→革命文学;全国革命热潮)
②个人生活上的变化(王映霞)
(四)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点
1.强烈的主观抒情:自我的写真,主观的表现
2.坦率、直露的自我内心独白:“露骨的率真”
3.感伤的抒情:感伤的抒情格调,忧郁、颓废、忏悔情绪
4.散文化的结构
5.诗意的氛围
6.情感色彩浓烈的自然景物的描写
7.穿插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
8.旧诗、日记抒发苦闷的情感
(五)郁达夫小说与外国文学
1.卢梭:自我暴露、自我剖析;“回到自然”
2.俄国文学:屠格涅夫“多余人”
3. 日本“私小说”影响(描写心理隐秘及官能)
五、浪漫派抒情小说(受郁达夫影响)
典型的青春派文学,从自我或身边的生活取材,表现知识青年的“穷”和“色”,具有浓郁的感伤色彩。在作品中多表现五四时代追求的个性解放、肯定自我价值的风气、忧郁浪漫的情怀,与浪漫主义相吻合。郁达夫曾称其为“殉情主义”、郑伯奇称其为“抒情文学”。
创作手段
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又兼现代主义艺术手法。
融合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主义思潮。
广泛吸收尼采、弗洛伊德的思想,汲取王尔德唯美主义、法国印象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新浪漫主义”
小说特点
受西方文学影响最为明显——德国浪漫抒情文学,讴歌爱情、自然: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德国施托姆《茵梦湖》、屠格涅夫的小说散文《初恋》《前夜》、《父与子》
尊崇自我,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集中体现
代表作家集中在创造社、浅草社、弥洒社。
代表作家
陶晶孙
(1897.12.18-1952.2.12)原名陶炽、陶炽孙,笔名晶明馆主、晶孙等。江苏无锡市人。
《音乐会小曲》
陶晶孙和郁达夫同样富浪漫气息,不过郁达夫多的是中国传统名士落拓不羁的“野”,他则具日本人温文尔雅的“文”,清如水而又有淡淡哀愁。
倪贻德
《玄武湖之秋》
王以仁(1902~1926) 《孤雁》郁达夫的“直接传代者”
冯沅君
集中描写五四青年自由恋爱和封建家庭包办婚姻的冲突,表现出强烈的抗争色彩。
《卷葹》:《隔绝》《隔绝之后》《旅行》《慈母》
与创造社小说宗旨相通,显示出不同于流俗的大胆抗争色彩,但态度严正而激烈,与创造社自命为“零余者”的自伤自悼迥异。
冯沅君小说的创作特点
以抒情独白和大胆袒露内心的手法,表现五四退潮后女性的情感状态。
作品充溢着亢奋的激情和刚强的斗志。
不以故事情节为重心,而以人物心理刻画为重心;不以故事情节发展结构作品的框架,而以人物心理、情绪发展为线索。
六、其他主观性抒情小说
(一)创造社其他作家
张资平
(1893—1959),广东梅县人,出身破落世家。
初期短篇小说《梅岭之春》、《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带有浪漫伤感气息。
1922年出版的《冲积期化石》是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早期作品与“五四”精神合拍:表现青年苦闷源于经济和性的双重压抑主题,表达对封建礼教、黑暗社会的控诉
《约檀河之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
《梅岭之春》:性意识、个人意识的觉醒
脱离创造社后,在商业目的驱动下蜕变为恶俗的低级趣味:将“性的压抑”的主题媚俗化
被鲁迅称为“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
滕固
《石像的复活》《壁画》《葬礼》等小说显示了感伤抒情向怪诞的一面发展。
(二)其他作家
许地山
(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出生在一个佛教色彩浓厚的家庭,使其早期作品或浓或淡地散发着宗教气息。
浪漫风情
异域情调(其小说故事往往发生在缅甸《命命鸟》、印度《商人妇》、新加坡《醍醐天女》、马来西亚《辍网劳蛛》)
情节曲折离奇,带有传奇性,多贯穿爱情主线。(故事传奇)
《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
《命命鸟》
“命命鸟”:佛教传说中的一种鸟,两头一体,同命相连。
缅甸少男少女(敏明、加陵)为了在尘世难以实现的爱情,平静而喜悦地相携赴水,双双殉情。
《命命鸟》:通过幻象看破世事而情愿赴死,弃绝尘世,“转生极乐国土”。
《商人妇》:保持身心和谐,在不幸的命运中保持达观态度,坦然接受命运的挑战
《缀网劳蛛》:人生如网,任其而过,与世无争,顺应天命。
浓厚的宗教色彩
许地山浪漫传奇小说评价
积极:揭示苦难人生、批判封建主义、肯定顽强坚韧的生活态度;关注“人”的解放的艰难过程和女性的命运坎坷,是人的觉醒与女性解放思潮在早期新文学中的体现。
不足:
重在阐述一种宗教气息浓厚的生命哲学,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的代言人。(理念化倾向)
佛教“一切皆苦”的观点对作家影响颇深,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把人生的苦难归诸于命运,把人生的幸福寄托于超现实的宗教境界,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苦难和人生问题。)
20年代末,许地山一改早期浪漫传奇的写作风格,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倾向加重,小说的写实性逐渐增强。
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成为许地山此阶段小说的基本背景。如《在费总理的客厅》《春桃》《铁鱼的鳃》等。
(三)废名的“田园牧歌”
“乡土文学”的两大支脉
“国民性批判”
凋敝破败的乡村、封闭保守的乡土风俗、愚昧麻木的乡民
鲁迅、“乡土小说派”
“田园牧歌情调”
美好圆融的乡土世界、自然和谐的乡土生活、温馨质朴的人事、甜
美静谧的风俗、优美健康的人性
废名、沈从文、汪曾祺(注重时间向度上的历史地形成的人性)
孙犁“荷花淀派”(关注空间结构里的社会地存在着的人情)
废名“田园牧歌风”乡土小说的启示
废名与“周氏兄弟”
废名与故乡回忆
废名“田园牧歌”小说的艺术特点
1.描写日常琐事以展现生活情趣,以冲淡质朴的笔致表现古朴静寂的乡土生活之美、清新自然的乡土风光之美、和谐淳厚的乡土风俗之美、健康纯净的人性人情之美。
景物描写(清新自然)
淳朴善良的翁媪男女(温良质朴)
废名认为文学是“梦梦”
废名用中国古典文学精神将现实社会艺术化、美化,以逃避现实生活的丑恶,消弭直面时代而产生的精神困惑与痛苦。(自足、自在的精神境界)
2.折射社会现实之困苦、感悟人生之无常(淡淡的苦涩)
3.淡化故事情节,着重于抒情写意,致力于营造古典式的冲淡典雅意境(散文化、诗化的特色)
“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散文化的小说结构
A.作品灵动跳脱、简练省净、含蓄委婉;
B.小说具有诗化的意境;
C.语言跳跃、具有“留白”
4.禅意与佛性
废名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从生命中的返归自然到凸现生命的静定,经历了从表现记忆中如梦境般宁静的田园风貌,到表现静定的内心观念世界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对于生命中的淡泊、安宁、静定之美的寻求过程。
五四文学时期的新诗
“五四”新诗运动
晚清“诗界革命”
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主张“我手写我口”
↓“诗体大解放”
“五四”新诗运动
1917.1《新青年》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新青年》第2卷6号刊登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
胡适是中国新诗最初的倡导者与探索者。1920.3出版新诗诗集《尝试集》
初期新诗创作特点
受“人”的观念解放的影响,初期白话新诗敢于说真话、道真情,在诗主题上摆脱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狭窄范围,抒写社会现象和人生主题,实现了“向上”到“向下”。(刘半农《相隔的一层纸》《学徒苦》《铁匠》,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劳动节歌》,沈尹默《人力车夫》《铁匠》,胡适《老鸦》、《鸽子》、俞平伯《菊》、周作人《小河》
在艺术上,周作人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散文诗的影响,写出了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小河》(1919)
初期白话新诗总体上看是相当幼稚的,其作品所表现的人道主义往往是单薄的,如胡适《人力车夫》、刘半农的一些作品表达的只是对劳动者的冷眼旁观和廉价同情。
1921年,随着个性主义理念的高扬,人的自由本质开始被肯定,自我成为言说的中心话语,诗的个性发展也相应得到尊重,体现不同主体观念的诗歌流派开始出现,新诗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冲破古典诗歌在形式上音韵上的限制
一、胡适的新诗理论
(一)语言形式:“作诗如作文”
1.打破旧体诗词曲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
2.以白话写诗,实行语言形式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二)诗歌内容:“有我”“有人”
个性主义
人道主义
诗歌流派
人生派
文学研究会成立后,1922.1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
成员
郑振铎﹑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谢婉莹(冰心)﹑黄庐隐﹑朱自清﹑王鲁彦﹑夏丏尊﹑舒庆春(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
出版
1922.6诗合集《雪朝》、徐玉诺《将来之花园》、王统照《童心》、俞平伯《西还》、朱自清《踪迹》
创作特点
承袭初期白话诗人关注现实、同情下层平民的写实主义精神。
反对雍容华贵、吟风啸月的贵族文学。
“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直面普通民众的不幸人生。
浪漫派
1920年代初,创造社诗人受拜伦、雪莱、济慈、海涅、歌德、惠特曼、华兹华斯等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以西方个性主义思想为武器,强调诗歌创作的灵感、激情与想象,主张诗歌形式的“绝端自由、绝端自主”,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现代浪漫主义诗学体系。
作品主要发表在《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上
代表诗人
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邓均吾、徐祖正、倪贻德
代表作
郭沫若诗集《女神》、成仿吾《诗人的恋爱》、邓均吾《遗失的星》
主要诗人及其作品分析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1913年底赴日本留学。
诗作
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
宣告诗坛上胡适时代的结束,真正自由的现代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
创造了一个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现代自我形象,借助于泛神论(17世纪流行于西欧的一种哲学思想,物我不分)
《凤凰涅槃》
凤凰“集香木自焚”体现了彻底破坏旧世界的精神。
艺术特色
革命浪漫主义
自由体的形式
雄而丽的特点
小说
寄托小说《牧羊哀话》
自我小说《漂流三部曲》《喀尔美萝姑娘》
历史小说《豕蹄》
六大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
失事求似的历史剧观
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小事
史与实的时代精神:大事
《蔡文姬》
艺术成就
具有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反帝反封建
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
浪漫主义特色
语言热烈奔放
开创了白话新诗的新形式
湖畔诗派
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了他们的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人”。他们的诗歌自由而且自然,以爱情诗篇唱出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时代新声。
(一)“湖畔”的年轻人 ——“五四”唤醒的一代新人
较少受封建旧文化的毒害,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
(二)清新的恋曲——“湖畔诗人” 的爱情诗
1.爱情至上的态度
《过伊家门外》(汪静之)
2.对女性的尊重:体现男女平等的精神
“湖畔”诗人笔下的女性形象都娇美动人,而且具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依附性。
3.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描写爱情,也以审美的态度调和灵肉关系,毫不讳言渴望爱情和想象得到爱情时的欢乐,这正是“湖畔”诗人比前辈诗人勇敢、率直的地方。
(三)湖畔诗人的不同艺术个性
1.潘漠华:哀婉动人
2.冯雪峰:真挚而平实
3.汪静之:天真纯洁、泼辣大胆
4.应修人:“情态逼真,含而不露,喜欢以天真善意的乐观的眼光看世界。”
早期象征诗派
代表诗人为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等。
早期象征诗派受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与艺术熏染,对五四落潮后的中国和自我命运深感迷茫,对启蒙理性失去信心,在他们心中,人不再是强有力的历史创造者、主宰者,不再是理性的崇拜者、言说者,而是迷惘、悲观的失望者,对世界、他人及自我充满怀疑与虚无情绪。所以,他们不再热衷于向大众启蒙,而醉心于自我独语,沉溺于个人感觉世界,进行一种完全个人化、贵族化的创作。
“诗怪”李金发
1900-1976,广东梅县人,1920年在法国受波德莱尔、魏尔伦等影响,开始诗歌创作。
诗集《微雨》(1925)、《为幸福而歌》(1926)和《食客与凶年》(1927)。李金发的诗以晦涩难懂闻名,被称为“诗怪”。
李金发诗歌创作的特点
率先将西方象征主义的丑恶、虚无与恐怖的主题引入新诗中,病态美
感伤与颓废的色调:“歌唱人生和命运的悲哀;歌唱死亡和梦幻;抒写爱情的欢乐和失恋的痛苦;描绘自然的景色和感受”
重视象征与暗示,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方式,寻找思想与情绪的客观对应物。(《弃妇》《律》《春城》《风》《雨》等,就是通过选择某一客观的对应物展示独特的心态与情感,诗中大量的省略、跳跃、通感、意象奇接,打破了正常的思维逻辑和语法习惯,使诗风朦胧、晦涩而怪异。)
诗意的朦胧性与抽象性:善于以象征、暗示等修辞呈现主体内在的情思,以奇特的想象和新异的隐喻写诗,造成诗意的朦胧性与抽象性。
大量选用文言词语入诗(如:“之”)
增强诗歌陌生化的神秘色彩。
《弃妇》
“独特”:悲观、颓废
象征:表现了悲观、绝望的人生态度,而不是被抛弃的悲哀(“主动的抛弃”)
艺术特色
象征和暗示
人称的置换(1、2节——第一人称,3、4节——第三人称)
文言文句式
“二重奏”写法
新月诗派
1923.4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创刊《诗镌》,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
代表诗人
代表:闻一多、徐志摩
重要:朱湘、饶孟侃、孙大雨、杨世恩、刘梦苇、方令孺、林徽因、陈梦家、卞之琳等
诗学主张
认为诗是为“艺术”,主张诗人依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对自然形态的情感进行选择、修饰与规范。
努力使新诗从散文化、自由化向审美化转变。
审美化
“本质的醇正”:新诗回到诗的本身,认为只有“言志”的内容与语言形式统一。
“情感的节制”:反对诗歌中情感的泛滥,主张理性节制。闻一多《死水》《心跳》将炽烈的情感凝结为“死水”、“静夜”等意象。
“格律的严谨”:“三美”——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主要诗人及其作品分析
闻一多
(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
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
议论抒情、用死水象征中国,表达对旧中国的悲愤之情界爱国之深。
三美主张
创作特点
呈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深沉、激越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新诗格律理论是建立在对中外诗歌艺术的广泛借鉴上的,他的诗歌大多体现他的新格律诗主张——即三美。
艺术成就
1.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
2.讲求押韵,音乐美
3.语言色彩斑斓,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绘画美价值
4.善于托物抒情
5.善用比喻,形象生动
闻一多的诗歌三美主张是新诗走出了“绝端自由”的散文化误区,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经验。
徐志摩
1896-1931,浙江海宁人,留学英国。仰慕哲学家罗素,受英美诗歌影响开始诗歌创作。1921年加入新月社,主编《晨报》副刊《诗镌》,创办《新月》杂志。
1925《志摩的诗》,1931《翡冷翠的一夜》,1931《猛虎集》、1932《云游》
创作特点
理想、爱情的追求
崇尚自然本真的人性
同情底层劳动人民
接受英国19世纪华兹华斯、雪莱等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主线仍是人道主义思想——康桥情结。
诗歌轻灵漂逸,气质优柔
代表作《再别康桥》
理性节制的情感
《再别康桥》改变了新诗自由的抒发激情的诗风,诗人以挥手告别的洒脱,表现了温情的甜蜜。
表达了诗人回忆康乔美好时光的甜蜜情感
艺术特点
1.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
2.善于运用多种手法表现情感,具有活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客观物像,追求主客体内在神韵与外在形态的统一,
4.语言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初期白话诗
相关
主要阵地: 《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 《觉悟》等。
第一批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刘大白、鲁迅、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
最早的新诗团体及新诗刊物:“中国新诗社”是由文学研究会的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于1921年组织的新诗歌团体,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团体,并于1922年1月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月刊。
(一)胡适与《尝试集》:但开风气不为先
1920年3月,胡适的《尝试集》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部个人新诗集。
第一编的诗作“从旧式诗、词、曲里脱胎出来”;
第二编的诗作更具自由体新诗特色;
《尝试集》具有一种过渡性特征,被认为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1.胡适的白话新诗“尝试”
诗体形式:
打破“五言”“七言”,改成长短不齐的句子;
白话入诗,甚至摹写人物的语言,进行口语化写作;
平仄自然,强调自然音节;
思想内容:表现个性解放的理念
艺术风格:白描、浅显的象征、朴质平实
2.《尝试集》的评价
(二)其他早期白话诗人的创作
沈尹默、刘半农(新诗“歌谣化”代表人物)、俞平伯、刘大白、康白情
《梦》(鲁迅)
(三)早期白话诗的特色及评价
1.早期白话诗的特色(诗行较短;语言的欧化和散文化;自由的形式;偏重说理。)
艺术手法:
一是用白描手法如实摹写具体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显示出客观写实的倾向;
二是通过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与思索;也有的是直接表现某个抽象意念。
诗歌形式
散文化倾向:
基本不用韵及平仄;
虚词较多,采取白话散文的句式章法,以清 晰的语义逻辑联结诗的意象。
平实风格:
热衷于吸取与借鉴民间歌谣传统
(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
思想内容:个性主义、人道主义
2.早期白话诗的局限:“说理化”“直白化”
五四文学时期的散文
一、20年代散文发展概述
二、《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登杂文,开始即以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特色,并由此形成了“随感录”作家群,主要作家包括鲁迅、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
“随感录”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其杂文特点为形式灵活、短小精悍;针砭时弊,对现实作出敏锐反应;个性鲜明。
“鲁迅风”杂文(30年代、40年代文学)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一)周作人散文创作概况
新文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为现代散文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二)周作人
(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后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1906赴日本留学,新文学革命时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上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论文,把文学革命由形式的革命转向内容的革新。1924年,与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
新文学革命时期即1920年代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高峰期,出版散文集《自己的园地》(1923)、《雨天的书》(1925)、《泽泻集》(1927)、《谈虎集》(1927)、《谈龙集》(1927)、《永日集》(1929)
周作人说自己是“叛徒”与“隐士”的合身,是“流氓鬼”与“绅士鬼”的一体。体现在创作中,他的散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颇有“浮躁凌历”之风;一类则表现出“冲淡平和”的韵味。
1.“浮躁凌厉”的“杂文” (“叛徒”“流氓鬼”)
此类散文多收入《谈龙集(1927)、《谈虎集》(1928),大抵为应和“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所作的谈文艺、时事的杂文,思想意义与社会作用更加积极。
①针对现实有感而发,揭露反动军阀统治
《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吃烈士》《碰伤》等
②批判封建礼教、封建伦理道德
《思想革命》《祖先崇拜》等
2.“冲淡平和”的“美文”(“隐士”“绅士鬼”)
陆续结集为《自己的园地》(1923)、《雨天的书》(1925)、《泽泻集》(1927)等,属于其着力提倡、实践的“美文”,即“言志”小品文,“抒我之情,载己之道”。
1930年之后还有《看云集》(1932)、《夜读抄》(1934)、《苦茶随笔》(1935)、《苦竹杂记》(1936)、《风雨谈》(1936)等集。
(三)周作人“言志”小品的创作特点
1.取材平凡琐碎(人间天下,无所不包,充满情趣)
周作人:“简单的说,这只是我的写在纸上的谈话;虽然有许多地方更为生硬,但还能说出我想说的话;我平时喜欢寻求友人谈话,现在也就寻求想象的友人,请他们听我的无聊赖的闲谈。”
——《自己的园地•序》
《北京的茶食》《金鱼》《蚯蚓》《学做点心》《谈油炸鬼》《喝茶》《乌篷船》
2.丰富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3.“平易、冲淡、闲适”
4.苦涩之味
5. 将口语、文言、欧化语、方言等杂糅调和,产生“简单味”与“涩味”相结合的语言风格。
“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名词解释)
(一)“语丝派” 散文
“语丝派”
是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由周作人、鲁迅、钱玄同、林语堂等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社成员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基本一致或相近。
“语丝文体”
“语丝派”的杂文提倡思想革命,抨击封建主义,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个性解放。艺术上尊重主观印象,坚持个人表现,擅长曲笔,形成了一种“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风格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
重要作家
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4年出版诗文合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执政府前大屠杀记》是揭露军阀屠戮爱国人民的血腥暴行,是批判“三·一八”惨案的名篇。
《荷塘月色》
作于1927.7,当时正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中。
如何表达感情
作品的结构——纵贯式结构
作品的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语言表达
形象生动、口语化、层次分明、有条理。
描写荷叶的形、色、味,以及荷塘的神
修辞:比喻、排比、通感、拟人
层次
从动静两方面
艺术成就
1.观察细致
2.善于描写,情景交融
3.语言清淡优美,
左翼文学时期(1928.1-1927.7)
标志:1928.1郭沫若在《创造》发表《英雄树》(笔名:麦克昂)
1930年初,“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此时期文坛左翼、京派、海派三足鼎立。
左翼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革命文学论争及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及兴起
(二)革命文学论争
(三)“革命文学” 倡导者的偏颇
(四)“左联”的成立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
1.“左联”概况
1929年秋冬,中共中央委托江苏省委负责人做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联络和解工作,要求双方停止论战,加强团结。在中共江苏文委的推动下,由冯雪峰、夏衍等人出面调停,双方停止论争,并于1930年3月2日成立“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正式成立。大会选出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
左联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作家团体
左联纲领:
要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把文艺作为解放斗争的武器;
要以无产阶级在黑暗的社会里的感情为内容;
无产阶级的文艺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我们不能不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要参加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向国际反无产阶级的反动势力斗争,“以求人类彻底的解放”作为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2.“左联” 成立的意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进入其成熟阶段,中国新文学也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五四文学——革命文学——左翼文学
标志着党对文艺事业的直接领导由思想领域推进到了实践领域;
使过去分散的文学团体、个人统一于左翼文学的组织下,形成了革命文学队伍。
3.左联的文学活动
创办刊物,繁荣文学创作;
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
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联系;
1930年11月被“国际革命作家联盟”吸纳为成员;
设立“国际文化研究会”;
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鲁迅:提出接受外来文化与继承民族传统相统一
重视创作方法的革新
(“新写实主义”—“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4.左联的缺失
在政治上,受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开展了一些“左”的政治活动;
在组织上,存在着“宗派主义”、“关门主义”,把作家团体当成了政党组织;
在文艺理论上照搬前苏联革命文学理论:将文学政治化,忽视了文学的本体特征;
某些作家存在轻视艺术规律、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三 、 自由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对立
四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左翼文学时期的小说
派别
左翼小说——关注时代、批判精神、现实主义——阶级
是伴随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运动新兴的文学潮流,新的人学思想和文学理念。最早形成流派特点的是普罗小说。早期普罗小说家主要是太阳社成员——蒋光慈、洪灵菲、郭沫若、郑伯奇、华汉(阳翰笙)等。
普罗小说创作立场和主张
标明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描写现实革命斗争题材,着力表现无产阶级与其他劳苦大众生活的痛苦不幸及走向革命的必然历程。
试图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真实的历史人物摄入创作视野。
例:华汉《暗夜》、洪灵菲《大海》、戴平万《陆阿六》、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叙写农民革命运动;蒋光慈《短裤党》正面描写上海工人第二、第三次武装起义。
普罗小说中有一类侧重反映大革命前后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人生道路,并形成“革命+恋爱”的主题模式。(洪灵菲《流亡》
普罗小说作者大多对实际的革命缺乏真切深入的认识,写工农群众及其斗争生活不免苍白,在作品中流露出不切实际的狂热幻想情绪。
创作立场
①始终标举无产阶级现实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主导,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②主张文学大众化,从文学大众化中追求现代性,明确阶级意识和革命观念。
③主导内容是反帝反封建以及宣扬阶级斗争。
追求:
①追求文学大众化,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②通过革命文学创作宣传革命文学主张。
③提倡从新文学对被压迫的劳动者的同情开化去,将阶级意识和革命观念渗透到”人的文学“中,以更替新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
风格:
①强烈的现实主义,强化社会性和革命性。
③创作人物多为底层劳动人民,凸显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②艺术风格多粗粝浓烈。
京派小说——回避时代、讴歌乡土、浪漫主义——审美
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
2、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3、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4、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创作立场
①坚守五四人文主义精神,认同人与自我的价值、个性主义等理念。
②坚守五四时期的自然人性观、人道主义观念与启蒙精神。
③拉开与现实政治的距离,关注人性美。
④崇尚和谐,”情感的节制和艺术技巧的恰当性。
创作特点
具有人道主义悲悯情怀和乡土中国的情结
题材多取自作家的童年经历或往事追忆
情节淡化,侧重描写环境氛围或内心世界
追求
①重在表现人性的价值尺度,以此探索“中国应当如何重新另造”。
②讲究情绪的内敛和理性的克制。
③追求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多样和文字的明净。
风格
①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②具有人道主义悲悯情怀和乡土中国的情结。
代表作家
沈从文
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家
艺术成就
1.善于描写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
2.塑造了翠翠,老船夫的典型形象
3语言朴素洁净
心理描写细腻真实
海派小说——描绘都市、紧跟西方、现代主义——时尚
最初源于晚清画坛,将一批寓居于上海、变革传统画法以应时代与新的受众的画风,称为“海派”,是指站在现代都市文明和商业文化的立场上来打量上海,用现代上海人的口气讲述上海故事的文学流派。
海派 小说作家主要是由三部分人组成:
一是从五四文学分离出来走向都市大众读者的张资平、叶灵凤、曾今可、曾虚白、章克标、林微音(不是京派的林徽因)等初期海派。
二是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小说家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黑婴、杜衡、徐霞村、禾金等,谓之第二代海派。
三是40年代涌现的后期海派作家张爱玲、苏青、徐讦、予且、无名氏等人。
创作立场
①变革传统,转化运用西方文化进行创作。
②迎合市场与受众。
③站在现代都市工业文明的立场上来看待中国的现实生活。
④着重表现半殖民地的都市的畸形与病态。
(2)追求
①追求文学的世俗化。
②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3)风格
①世俗性
②开放性
“新感觉派”
源于日本1924年的新感觉文学运动
是20世纪我国第一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叶灵凤,此外还有黑婴、禾金等。1928年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开始了对日本新感觉主义文学的介绍,1932年至1935年,施蛰存主编大型文学期刊《现代》,为新感觉派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发表阵地,新感觉派小说得以成长为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风景 》——反映了1930年代大都市人的欲望生活
《鸠摩罗什》——运用弗氏学说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上海的狐步舞》——注重主观感觉捕捉和 刻画——视觉效果
茅盾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
是左翼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1940年代乃至1949年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派作家中,左翼作家是中坚力量
茅盾是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他在1930年代创作的《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提供了该派小说的最初范型。
主要代表: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左翼作家
创作立场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继承并发展了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创立了新的革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模式。
自觉将小说艺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在大规模、全景式地再现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生活进行剖示。
文学观念方面,强调对社会现实进行细密的观察,注重在宏大的结构中对历史题材作客观的描绘,善于在经典环境中塑造具有复杂性格和悲剧命运的典型人物。
创作特点
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瞬。
时代感强“作品的情节内容与当时的时代直接有关联
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社会矛盾,揭示趋势
鲜明的理性: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回应时代社会的问题
茅盾
(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是1927年发表《幻灭》的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新文学革命时期: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文学批评:受巴尔扎克影响思索文学社会动用;1921年加入共产主义小组,开始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四·一二”政变后开始小说创作
1927年,第一部小说《幻灭》、《蚀》三部曲、
《蚀》,《虹》,《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
战争时代《白杨礼赞》
《子夜》
1931-1932,长篇小说。
梗概: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振兴民族工业,力图构筑自己的“双桥王国”,迅速增加其企业的活动资金,就想利用南北大战来发一笔横财。但是美帝国主义的掮客、金融资本家赵伯韬却对他百般加以阻挠。最后,在军阀混战,农村破产的恶劣形势下,吴孙甫虽然竭力应会,加紧压迫和剥削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他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
茅盾《子夜》的主要思想成就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1、 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悲剧命运的描写。作品中描写的吴荪甫是上海工业界的巨头,他开办了规模很大的丝厂。作品还写出一些中小工业资本家,但他们的公司、工厂最后都以经济破产结局。破产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买办资本家、国民党政权的压迫。各种压迫使得民族工业举步维艰。再加上军阀大战,农村经济破产,更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吴荪甫等的失败结局,说明了实业救国道路是不行的,表现了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悲剧命运。
2、 表现了30年代的时代特征。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等的压迫下为求出路,而加剧对工人的剥削和工人起而反抗的时代特征。吴荪甫等使用各种手段压迫工人,使得无法生活,只得被迫罢工。
对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深刻揭示。小说中矛盾的焦点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资本主义列强的在中国大肆倾销剩余产品危及民族工业,而国民党政府也以苛捐杂税来排挤民族工业,买办资本家操纵中国的金融、公债市场破坏民族工业,以吴荪甫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在这重重压迫下一步步走向破产结局。
吴荪甫的形象
形象分析
果敢、自信。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自信的性格。在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沉着干练、刚愎自用。
动摇、悲观。公司的连连失败,沉重的一击之下,他那的动摇、悲观就暴露出来了。当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中惨败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高潮。
是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典型
二重性: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因此,一方面他们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于是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具有软弱性,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他既有榨取工人血汗仇视农民运动的一面,又有抵抗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发展民族工业愿望的一面
矛盾性
反动资本家+失败的英雄——“一个主要不是由于个人的失误而是由历史和社会条件所必然造成的一个失败的英雄
形象塑造与刻画
时代背景
1928.4井冈山会师、1930年初工农革命、1929-1933经济危机、1930新式军阀中原大战
小说选材
资本家的互助和斗法、公债交易所、农民暴动和工人罢工
情节结构
在矛盾中刻画言行描写
心理描写
人物的衬托对比——人物之间、人物前后
形象刻画
吴荪甫和屠维岳的对话:先抑后扬(屠的管理才能和爱国心)
第五章:双桥理想破灭,吴、林佩瑶的互动(吴的事业心、孤独)
吴、王、孙三人的形象对比(清醒、果断、坚定/自私)
正衬:第五章兴办事业计划,唐云山和吴荪甫
反衬:第十章李玉亭的“骑墙派”
对比:吴荪甫和杜竹斋——进公债市场的目的
前后:第五章和第十章——约见屠维岳
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一、宏大严谨的结构。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径纬交汇地建成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
二、心理描写
1、 采用传统的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
2、 对人物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
3、 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吴老太爷的一切言行总是围绕着一个总体象征展开。
生平思想
人道主义文艺思想——表现人生、指导人生
文学贡献
开创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评的社会——历史批评体系
开创了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创作模式社会分析派小说
增添了两组新的人物形象——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
设立“茅盾文学奖”奖助当代长篇小说创作
艺术成就
1塑造了吴荪蒲的典型形象
2.心理描写细腻
3.结构布局线索分明,层次清晰
4.反映了中国三十年代广阔的社会现实
5.善用运用对比,衬托表现人物性格
巴金代表的“封建家族小说”
“封建家族小说”
创作特点
描写封建大家族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
承继了《红楼梦》的叙述策略(以爱情为线索,全知视角)、人物设置
家族内容矛盾冲突折射社会、时代变化
巴金
(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当代作家。
创作分期
求学与留学(1920-1928):无政府主义、克鲁泡特金、巴枯宁
创作前期(1929-1936):家族与抗战
共和国时期(1949-2005):歌德与反思
长篇小说《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激流三部曲》
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年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记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分化与衰落,以及青年一代冲破封建宗法束缚,走向新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
《家》——描写了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事,集中展现了专制社会大家庭的典型形态
《春》——描写淑英抗婚的故事及与之相对的蕙表妹的悲剧,表现不合理的、丑恶的婚姻制度对妇女的摧残和作者对封建专制的婚姻制度的控诉与批判。
《秋》——表现了旧家庭分崩离析的结局,着重揭示了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的崩溃。
时间跨度:1919-1924
主题: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败、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艺术成就
结构宏伟且精于构思
以事情为主线索,以场面串联故事的结构特点
通过场面把各种人物汇拢起来,再往下一个时间推去
前后场面有所呼应,形成作品的完整性
“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
注重发掘人情美,善于通过抒情的塑造人物形象——笔下的人物性格比较单纯,外形和内心高度统一
散文化的结构与语言,情节的发展是让人物自己来行动
1931《家》
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中国内陆地区
四川成都“外专”、“高师”组织的“学运”
内地新式军阀混战
小说选材
觉慧的反抗:要民主要自由要新生
成都高公馆旧式大家庭的专制、罪恶的生活和衰落、崩溃的结局
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情节结构
开端:回家
发展:1、青春的快乐2、青春的凋谢
高潮:高家的衰败
结尾:离家
形象刻画
在矛盾中刻画
在行为中表现
直接的心理描写——日记、梦、《前夜》的诵读、人物的独白
新旧之间的对比——人物的对比:对高老太爷、对待旧家庭、对待爱情
觉新、觉慧的形象刻画
觉新——“家”的守墓人
受过新式的教育,有理想、有追求
封建家族的长子,承继着“孝”的思想——“父母之命”,放弃对爱情的自由、“祖父之命”——反对觉民逃婚
善良、多情、妥协、懦弱——软弱动摇的性格是专制主义及封建礼教制度造成的。
家的腐蚀,既新又旧
作品通过觉新人格的分裂来控诉这种封建大家庭制度对人的残害,表现专制主义与礼教的重压下我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
觉慧——“家”的掘墓者
大胆的叛逆者(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
幼稚的觉醒者——对鸣凤的爱情:矛盾/幻想;对觉新的痛苦:隔膜/偏激
意义:人生在于搏斗,体现了五四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是高公馆内部汹涌的“激流”的原动力
1940《寒夜》
全知的叙述视角
人物塑造由简单趋于复杂
心理刻画手法细腻多样
客观叙述多于激情的情愫
塑造了善良懦弱的男性形象
巴金的生平思想和文学贡献
塑造了既新又旧的觉新形象
开拓了“封建家族小说”的创作
发展了西方长篇小说“三部曲形式”
最有影响的散文集《随想录》
老舍代表的“市民生活小说”
京味小说
创作特点
市民生活面貌
地方风俗习惯
北京古都风景
语言京味十足
京味的俗白
口语化、个性化
京味的凝练
幽默化、流畅、简练
京味小说与京派小说的区别
京味文学是指洋溢着浓郁北京风情的文学作品,突出北京城自己的“味”,用北京口语,写北京城的风俗文化与人情事态,展现出浓郁的京城色彩。开创鼻祖是老舍,其后的代表作家有老向、邓友梅、陈建功、刘心武、刘恒、王朔等。
京派文学是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活跃在京津一带的文学流派,主要有周作人、沈从文、林语堂、废名、李健吾、萧乾、凌淑华等。他们的创作远离当时的政治斗争,也远离商业氛围。他们的作品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古朴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甚至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
京派乡土文学特点是秀美。京派小说把东方情调的诗情画意融合在乡风民俗的从容隽逸的描述中,形成了一种洋溢着古典式的和谐和浪漫性的超越的人间写实情致。这种乡土抒情小说,结构上以舒卷自如代替严谨拘束,情节上以故事的疏淡代替因果的坐实,它把小说的传统特征的一部分让位给诗和散文的因素,因而削减了小说的史诗力度,却增添了小说的抒情神韵。
老舍
(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 [2]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创作阶段
英国时期(1924-1929)《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山东时期(1930-1936)《离婚》、《月牙儿》、《断魂枪》、《骆驼祥子》
抗战之后(1937-1949)《火葬》、《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
解放之后(1950-1966)《龙须沟》、《茶馆》
1936-1937《骆驼祥子》
时代背景
民国初期
军阀混战
特务统治
北平城市
小说选材
西安门大街人和车厂车夫祥子“买车”理想破灭的悲惨故事
北平城中下层市民的不同生活、命运
情节结构——顺时叙述、跌宕起伏
1-2章:一起一落
3-10章:二起
11-12章:二落
13-19章:三起
20-13章:三落
24章:堕落
祥子车夫形象的刻画
外貌神态描写——两条眉很短很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就象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行为描写——平端着酒碗、摸住酒碗,吞了一大口!
景物描写——第三章:逃出兵营的日出之景;第九章:虎妞诈婚——月夜之景;第十八章:烈日与暴雨之景
衬托与对比
衬托
第11章,老马祖孙俩
第16章,高个子车夫
第17章,二强子车夫
对比
人物之间:刘四、虎妞和小福子
前后之间:对待车、对待生活、对待顾客
祥子车夫形象的特点
旧中国人力车夫的典型
勤劳致富的人生观
骆驼般的坚忍克俭
善良、诚实、厚道
“利己”的个人主义
意义
揭示了底层市民的悲惨命运,否定了“吃人”的旧时代;提出了如何解放底层劳动者的社会问题
老舍的生平思想和文学贡献
“市民世界”的表现者和批判者
老派市民——老马、小马、“月牙儿”
理想市民——李子荣、丁二爷
京味小说,实践了新文学的通俗化与大众化
沈从文代表的“抒情写意小说”
沈从文
(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1928年从北京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1934年完成的《边城》,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创作分期
早期(1921-1927):郁达夫自叙传的影响、湘西回忆和都市讽喻
中期(1928-1930):往上海公学任教、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后期(1930-1949):创作的第二高潮、京派与海派之争
文学地位——京派小说的集大成者
创作特点和创作立场
创作题材
都市:病态文明景观:《绅士的太太》、《八骏图》——以自然人性的角度揭露了城市和知识阶级的病态,鞭挞了衣冠社会人性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
湘西:自然人性样本:《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萧萧》——将原始的生命形态放到现代环境中表现
创作立场
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及关心的乡下人
乡下与城市的文化价值立场观念
文学图景湘西世界与都市文明的对立
1934《边城》
主要内容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诗化小说
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而是重视创造意境,倾心于独特形象、细节、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
回避时代,注重自然与人文
情节淡化,穿插人情与风俗
端午一:祖父的善和妓女的真
端午二:新年的欢和翠翠的想
端午三:祖父的生气和迎亲的风俗
杨马兵的说亲和碾坊的生活
过渡人的生活和老船工的好心
人物刻画,侧重写意描写
浪漫抒情,淡化主观的色彩
情节结构
环境(1-3)静谧、和谐
萌芽(4-8)傩送、天保
发展(9-15)思恋、结婚
变故(16-19)由喜至悲
结局(20-21)悲剧结局
思想内容
讴歌了边民的美的人性、人情,反映了作家对于现实生活尤其是都市文明的不满;同时钟情于宗法制度的乡村社会(作者从人性的而不是政治、阶级的角度提出改造社会、民族的要求,追求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导致一定程度上远离时代、生活。
描写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边民重义轻利的人品
叙述了翠翠和傩送之间的健康、春节而真挚的爱情悲剧
隐约反映了边城世界——桃花源式的乡村衰落的趋向
翠翠形象分析
自然的女儿、爱情的女儿
翠翠是“爱”与“美”相结合的艺术理想
“大河小说”
原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形式,也称“江河小说”,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于勒·罗曼的《善良的人》,罗杰·马丁·杜加尔的《蒂波一家》都是“大河小说”。李劼人曾留学法国,受其影响。30年代中期,他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基本线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历史性宏篇巨著《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小说以成都及成都以北的20里处的天回镇为背景,反映了四川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这十余年间的政治风云、社会动荡以及广大民众的命运遭际,完整呈现了这死水一般的社会是如何在外来政治风波的冲击下,从水波“微澜”到“暴风雨前”再到“大波”汹涌的过程,具有宏伟的构架与维度,气势恢宏如大河奔腾,起伏跌宕如波涛汹涌,因此被称为是"大河小说",其长篇巨著亦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史"。
现代通俗文学
张恨水
(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张心远,安徽安庆潜山市人。他是中国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北派通俗文学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1911年,张恨水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张恨水凭借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此后,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问世让张恨水的声望达到顶峰。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左翼文学时期的诗歌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
这一诗派既受法国象征诗“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又与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的诗美追求一脉相承。
特点
从诗歌内在审美机制的衍化角度来看,现代诗派的诗美建构是对初期象征诗派象征品格的继承与超越,其诗意核心是象征主义。他们善于借助感性对应物,用暗示象征的方式,在主客融会、双向同化的过程中超越客体的表象世界,传达内心各种幽微难明的个人化情意。
从内容上看,现代派诗人追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的创作风格,力图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诗歌的主题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彷徨和失落。这个主题在戴望舒诗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诗歌技巧上,现代派继承了初期象征派对“纯诗”的强调,对“契合”与“暗示”的强调,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借鉴。但是,现代诗派排除了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的盲目照搬,将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融合在一起,不仅是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象单元和主体的人生感悟有机地融纳整合,形成诗歌的整体意象之美。
诗歌主张
“现代的情绪”,表现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情绪
“现代的辞藻”,指能表达“现代人”情绪的词语
“现代的诗形”。指现代口语形式的自由体诗
代表诗人
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废名、金克木、林庚、李金发、飞莫鱼然等。
代表作
《望舒诗稿》(戴望舒,1937)、《鱼目集》(卞之琳,1935)、《汉园集》(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预言》(何其芳,1937)、《二十岁人》(徐迟,1936)、《绿》(玲君,1937)、《石像辞》(南星,1937)、《春野与窗》(林庚,1934)
中国诗歌会
1932.9成立于上海,是在“左联”的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有组织、有明确理论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
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代表诗人: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代表诗篇:蒲风《茫茫夜》、殷夫《血字》——红色鼓动诗
成立目的:为适应“九·一八”事变后“疾风狂雨”的时代要求,受左翼大众化思想的推动,不满于当时诗坛上的"新月派"、"现代派"、"象征派"等脱离现实、追求唯美、沉醉在风花雪月里的倾向,与其展开斗争。
创作特点
“捉住现实”:即诗歌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现实主义的创作,表达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大众歌调”:即提倡诗歌大众化,要求诗的表现形式应大众化、民族化,促进新诗普及
农村题材在其创作中占主要地位,展示了1930年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
戴望舒
创作分期(以抗战爆发为界)
前期:狭窄、个人悲剧,人生体验,忧郁凄凉(《乐园鸟》、《寻梦者》)
后期:关注民族苦难,并且把自我与民族融合在一起
(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192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我底记忆》后,先后有《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1937)、《灾难的岁月》(1948)
戴望舒的新诗既反映了1920-1940年代的历史风云,也包含着一代知识分子的曲折的思想历程,还记载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道路
戴望舒诗歌史地位
现代诗派的领袖
在中西诗学融合中促进新诗的发展
《雨巷》
写作背景:大革命失败后
思想感情
反映了诗人在黑暗沉闷的时代中孤独的处境(悠长而寂寥的“雨巷”、“象我一样”
抒发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间迷离忧愁的情感(交臂错过“丁香姑娘”、“象梦一样“)
艺术特点
音乐美:新月派的美学追求、首尾重复也是音乐美的体现
古典美:化用古典诗词的意象(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诗句长短错落,音调和谐节奏低沉徐缓,多次使用复沓手法,增强诗歌的抒情氛围,将诗的音乐美追求推向极致
复沓手法
直接重复
“丁香一样”X3
间接重复
飘过
语义重复
消了、散了、消散了
丁香姑娘的多重内涵
其一:爱情的象征,抒发了在爱情中的迷茫与惆怅
其二,革命的象征,抒发了进步青年革命失败后的失落
其三,理想的象征,抒发了理想破灭后迷茫惆怅的情感
卞之琳
(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生于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创作分期(以1928年为界)
前期
受新月诗派徐志摩、闻一多的熏陶,饥饿受波德莱尔的影响,广泛吸收东西方诗艺的优秀成果,形成自己的现代诗风。1927年后,诗艺臻于纯熟,如《距离的组织》、《尺八》、《圆宝盒》、《白螺壳》、《断章》、《音尘》等,可以视为其创作的顶峰
后期
1938年,诗人到达延安,诗风趋向明朗浅白,在诗中融入了较多的文化意义和沉思,超越了应时应景的政治抒情诗格局,建国后的诗歌“激越而失粗鄙,通俗而失庸俗,易懂而不耐人寻味”
创作特点
认为写诗是提取生活经验中那些最深沉的感受,使之结晶升华,其诗克制、淘洗、提炼。
在诗的技巧探求上,融合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戏剧性处境,化合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暗示
以暗示和象征手法,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
讲究格律,尤其是音顿、音韵和体式
《断章》
《断章》是现代诗人卞之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诗人将人生哲理与诗歌意象融合起来,表现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探求;在技巧和形式方面,诗人融会了传统的意境和西方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现代诗风。
《断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一首短诗。诗人在诗中熔铸了浓厚的哲学思辨意识。以“断章”为题,看似一般,实则是妙语双关。其一是从一首完整的长诗中抽出来的片断,其二是人类内心那份失落的、难以言传的情感,而这份内心独特的感受往往能触动人类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哲理内涵: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
艺术审美: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
臧克家
(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诸城人,笔名少全、何嘉,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1933年,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
创作特点
“生活”是其诗学的核心观念
注重吸收古典诗歌凝练含蓄的特点,苦心于词句与用字的锤炼
其诗作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称为“乡土诗人”
左翼文学时期的散文
1930年代散文创作特点P215
杂文成就突出(鲁迅《野草》、瞿秋白……)
叙事、抒情、哲理性散文(左翼太白派、林语堂、周作人、论语派、丰子恺)
丽尼《黄昏之献》、陆蠡《海星》
报告文学:《中国的一日》
林语堂
(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是《语丝》杂志社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1932.9创办《论语》半月刊,嗣后又创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两刊,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其小品的特色是将中西文化融合起来。他的小品文是一种智者的文化散文,他追求纯与自我性灵,绝无矫饰,显得朴素率真。
创作立场
将英文humour翻译为幽默,加以提倡。林语堂始终保持这种谈话风的艺术范式,并以闲适幽默为格调、性灵超远为立场。
力主把幽默和讽刺分离开来,他认为二者的本质在于作者与现实的审美距离不同:讽刺与现实的距离过近,每趋于酸辣、鄙薄;要去其酸辣、鄙薄,就必须要拉开与现实的距离,做一位“冷静的旁观者”,由此而达致的和缓、同情便是幽默的基础。
创作特点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娓语式的行文风格
幽默的语言文字
中外的文化事业——《让娘儿们干一下吧》、《谈中西文化》
何其芳
(1912年2月5日—1977年7月24日),原名何永芳,生于重庆万州,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画梦录》、诗集《预言》、《独语》
《画梦录》
所表述的内容多是作者画梦的“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常用“独语”的调式在孤独中玩味着孤独,在寂寞中吟哦着寂寞,探索并呈现了年轻知识者内心灵魂的颤动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是诗人的散文,取材于历史传说和生命体验
思想内容
悲观厌世的情绪
古典情趣的追怀
艺术特点
注重意向性的描写
想象丰富而新奇
语言优美而精致
以《画梦录》为代表的独语体散文
一方面写出了处在边缘状态的青年知识分子孤独灵魂的独语,另一方面又表现了现代散文向散文文本体的回归。
艺术表现上,何其芳善于运用绚丽精致的语言、繁复优美的意象和轻灵玄妙的笔调,委婉地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愫,从而创造出幽美飘逸的艺术境界
何其芳的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主要借鉴了法国象征主义。
鲁迅的杂文
前期(1918-1926)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主要内容:
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
从进化论出发,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武器
对陈陈相因的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对陈旧伦理道德、专制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对懦弱、卑怯、保守的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后期杂文(1927-1936)
《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淮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
主要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和各种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了综合性的解剖
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给予了一如既往的关注
表现了鲁迅对批判专制主义长期性、艰巨性的清醒认识
艺术特点
诗与正论的结合
从“砭锢弊”的立意出发,塑造出了否定性的类型形象体系
幽默讽刺与曲折冷峭的语言
左翼文学时期的戏剧
1920年代戏剧
丁西林
(1893-1974)中国剧作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丁燮林,字巽甫。
戏剧特点
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
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
别出新裁的结构。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
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一只马蜂》
丁西林于1923年创作的第一部独幕喜剧,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写的是五四后觉醒的青年为争取婚姻的自由而与守旧势力抗争的一幕喜剧。
思想内容
赞扬了青年追求自由的恋爱
讽刺了守旧人物的愚蠢和社会的虚伪
结构语言
巧合、误会的戏剧结构
幽默、双关的戏剧语言
艺术成就:
1、成功地写出了三个鲜明的喜剧性格。吉老太太由于旧思想、旧传统的影响表现出保守而又自以为开通、愚拙而又自以为聪明的可笑性格。故事把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他们的性格之中,心口不一就成了他们共同的喜剧性格。
2、一只马蜂的结构精巧而严密,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虽然人物只有三个,线索单一,情节单调,戏剧冲突也比较轻松,但情节富于变化,波澜起伏,妙趣横生。
3、语言不仅轻松、俏皮、饶有风趣,而且耐人寻思而又质朴明净。
田汉
(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本名田寿昌,乳名和儿,笔名有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1921年,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1924年,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
主要作品
1920年《咖啡店之一夜》、1922《获虎之夜》
创作特点
田汉早期的剧作主要在于宣扬个性,彰显五四运动中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精神。他早期的作品一方面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以及传统势力剥夺人的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并随着创作历程的推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现也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又着力表现人们面对黑暗现实所产生的苦闷、思索以及对光明的热烈追寻。感伤成为其早期剧作的 情感基调。这一主题也贯穿在田汉所有剧作中,其中尤以《咖啡店之一夜》和《名优之死》为最。
而到了30年代,田汉已经完全接纳了马列主义思想,他的立场又开始逐渐转向贫苦的工农一边,于是他的的剧作也开始着力宣扬民众反抗压迫求、寻求解放的斗争精神,如独幕话剧《梅雨》。
同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田汉开始响应时代的号召创作出了一批旨在宣扬抗战的戏剧,这类作品宣扬和表现抗日爱国的精神,鼓励人们前往最前线为国家流血斗争,这类剧作中的杰出代表有如《回春之曲》,作者以诗意盎然、优美动人的语言书写了爱国华侨高维汉与梅娘抗日救国的爱情故事,以满含深情的笔调赞美着抗日青年人的爱国热情。
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高度融合。
《获虎之夜》
1924年创作,该话剧描述了一个流浪青年和富农女儿恋爱的故事。剧本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莲姑、黄大傻这对向往自由幸福,争取合理权力的男女青年的形象。
思想内容
《获虎之夜》通过莲姑与黄大傻的爱情悲剧,谴责了以等级、财富、地位等来决定婚姻的封建意识,控诉了摧残迫害男女青年真挚爱情的封建制度,歌颂了勇于向封建思想挑战的青年。
1920年代戏剧
“国防戏剧运动”
洪深
(1894—1955),字浅哉,号伯骏。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人,清朝文学家洪亮吉第六世孙 [6] 。剧作家、导演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中国电影、话剧的开拓者,抗战文艺先锋战士。1923年9月加入戏剧协社。1926年创办复旦剧社,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以光明剧社名义加入左翼剧团联盟。
洪深一生创作、编译了38部话剧剧本,作品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 ,时代特色鲜明 。如《卖梨人》《贫民惨剧》《赵阎王》《五奎桥》《香稻米》《包得行》《鸡鸣早看天》等,还与别人一同创作由他执笔的多部独幕剧如《咸鱼主义》《走私》等。(1930《五奎桥》、1931《香稻米》、1932《青龙潭》)是他的《农村三部曲》
《农村三部曲》——左翼现实主义戏剧
以江南农村为背景,叙述农民逐渐觉醒,进行自发斗争的情况。
独幕剧《五奎桥》:围绕“拆桥”、“护桥”展开农民与地主豪绅斗争的戏剧情节
《香稻米》、《青龙潭》反映农民的疾苦和30年代的阶级斗争
李健吾
(1906年8月17号-1982年11月24号),笔名刘西渭。近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曾任清华大学清华戏剧社社长。1923年开始发表剧本《出走之前》,先后共创作、改编近50部剧作。
其剧作贯串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爱国、民主思想,注意反映劳苦大众生活感情,情节紧凑,布局严谨,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被称为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剧作家。
创作特点
时代性不强,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自己特殊的风格。
重人性分析,重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揭示,重艺术技巧和形式的探索。
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趣味性较强。
剧本创作
20年代有9部剧本问世,多数是独幕剧,反映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主人翁是工人、士兵、仆人。命运的焦点常集中在女性身上。《翠子的将来》(1926)、《母亲的梦》(又名《赌与战争》,1927)
30年代是李健吾思想活跃、勤于艺术探索的时期,剧本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其中有充满对国家命运忧虑、大声疾呼抗日的《信号》(原名《火线之外》,1932)、《老王和他的同志们》(原名《火线之内》,1932);有反映革命斗争,歌颂革命者,揭露封建军阀,寄希望於共产党的《这不过是春天》(1934),《十三年》(原名《一个没有登记的同志》,1937)
30年代剧作风格:有以沉郁的笔触,通过惊世骇俗的故事,反映农村生活及人性善良与邪恶斗争,带有浪漫主义特征和法国戏剧影响的反映农村生活的《村长之家》(1933),《梁允达》(1934),还有锋芒对准新、旧道学家,批判并存于中国的封建道德、资本主义文化的两部喜剧《以身作则》(1936)、《新学究》(1937)。在这些作品中,多数是多幕剧。
40年代是李健吾剧作的黄金时期,以改编中外名著为多。这主要由于沦陷后的上海言路堵塞,创作殊艰,除《黄花》(1941)、《贩马记》(原名《草莽》上部,1942)、《青春》(1944)外,其余10多部都是改编剧本,较著名的有《秋》(1942)、《金小玉》(1944)、《王德明》、《阿史那》(以上1945)等。1937年后的孤岛文学盛名一时,而其中孤岛文学的戏剧运动也是最为活跃的,其中优秀剧作的代表就有李健吾的《草莽》。
1934《这不过是春天》——成名作
剧本以北伐为背景,写革命者冯允平受命潜入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北京警察厅厅长奉命捉拿从南方来的革命者,而革命者却是厅长夫人的旧情人,正住在厅长家里。此事为密探侦知,厅长夫人买通密探,放走了革命者。
主要成就:塑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徘徊于黑暗与光明之间、充满矛盾的女性
夏衍
(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文学、 电影、 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 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37《上海屋檐下》(三幕剧)
创作特点
选取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自然平实的揭露生活的内涵
以简洁、朴素的对话来展示人物复杂的情感、心理变化,用无言的动作,典型的细节来透示人物心灵的秘密
善于刻画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含蓄深沉的抒情特色
戏剧讲究结构艺术
《包身工》
主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剥削、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恶
艺术特点
新闻性:确凿的真实性和批判的针对性
文学性:“包身工”芦柴棒和渔夫的墨鸦
曹禺
(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
创作分期
舞台表演时期(1922-1929)
创作第一高峰期(1930-1936)
《雷雨》(1933)《日出》(1935)《原野》(1936)
创作第二高峰期(1927-1949)
《北京人》(1940)《家(改编)》(1942)
建国时期创作(1949-1996)
《明朗的天》《剑胆篇》《王昭君》等。
创作特点
卓越的悲剧剧作家,其笔下人物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是某种复杂情感的化身
矛盾冲突是其戏剧结构的核心,早期戏剧的结构设置紧紧围绕矛盾冲突展开,冲突多变且因剧而宜。在多变戏剧冲突下,曹禺早期剧作有共同的精神内质的,即对原始野性的讴歌赞美。曹禺在处理戏剧冲突时,往往能深入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
语言个性鲜明的性格化,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1934四幕话剧《雷雨》
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侍萍,单纯着爱与被爱的鲁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
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
主题思想
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揭露带有封建礼教色彩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的沉闷与吃人的罪恶,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
关于人性的思考寓言:情欲是看不见的手,它支配着每一个人
反映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社会现实,对受压迫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剧本特色
戏剧冲突不断
语言具有艺术表演性
人物台词的个性化:体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或性格(如鲁大海的台词体现其鲁莽、幼稚、倔强的个性)
对话的强烈动作性
指人物的语言流向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不是静止的,而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的内在力的体现
潜台词具有丰富性
中西戏剧因素的融合
周朴园:易卜生“社会悲剧”
蘩漪:莎士比亚“性格悲剧”
鲁侍萍:古希腊“命运悲剧”
剧情高度的集中紧凑
封闭式结构
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回溯过去的情节,推动剧情向高潮发展
“三体一律”的创作原则
时间集中——24h内
地点集中——三幕周家,一幕鲁家
巧合与伏笔的运用,加强喜剧的紧凑感
蘩漪的人物形象分析
既新又旧的时代女性
具有个性解放思想的资产阶级女性形象
具有“雷雨”式的性格
性格的极端:由爱生恨,誓不罢休
典型的意义“揭露了封建思想道德观念的虚伪面目和吃人的本质,促使读者思考人性的善恶
《日出》
都市社会的反映。揭示社会现实的黑暗
《原野》
农村题材的戏剧
战争文学时期(1937.7-1949.9)
标志:1937.7.7“卢沟桥事变”
1942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2.2,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共开展党内整风运动,清算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
1943.10.19《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确立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主张对知识分子实施脱胎换骨的改造
主张文艺服务于政治
批判了各种“错误”或“糊涂”的文艺观念
理顺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解放区文学思潮
以1942《在延安文艺界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解放区文学思潮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文抗”(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战联合会)
1938.9在延安成立,由丁玲、田间、成仿吾、任白戈、周扬、沙汀、柯仲平、雪苇、刘白羽等文艺界名流以及各文艺团体的代表组成执行委员会。出版有《文艺战线》等刊物。1939年5月,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
宗旨是:在抗战的形势下,选拔文艺干部,供给文艺食粮,建立抗战的文艺理论;开展群众性文学创作活动,在基层普遍建立文艺小组;派出大批文艺干部到前线去,表现抗战伟业,创办文艺刊物。
创作特点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服务的方向。
在处理诸多文学活动的内部关系中,除了坚持辩证统一的原则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出重在普及、重在改造和重在创新的基本倾向。
代表作家
国统区文学思潮
特点
民族、时代、个体三大主题——三种文学精神的激荡、互渗与转换
以深沉悲郁为主色调、开放的审美格局;文学以各种方式与现实政治相绞结
文协(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
抗日战争时期为广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简称“文协”。1938年 3月27日成立于武汉。发起人包括文艺界各方面代表97人。
文学主张
提出“文章入伍、文章下乡”的口号
“尽量鼓起民众的抗战情绪,唤起民族意识,鼓吹民族气节,描叙抗战实况“成为文学的中心任务和作家们的共同诉求
代表作家
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丁玲、吴组缃、许地山、老舍、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张道藩、姚蓬子、陈西滢、王平陵
文艺论争
暴露与讽刺的论争(1938.4张天翼《华威先生》)
批判“与抗战无关”论(1938.12,梁实秋《编者的话》)
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1938.10,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员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关于“主观”论和现实主义的讨论(1943-1948,胡风“体验现实主义”: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底创伤)
沦陷区文学
创作特点
代表作家
战争文学时期小说
不同区域的特点
国统区以暴露为主
代表作家:老舍、矛盾、巴金、张天翼、沙汀、路翎
代表作: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路翎《饥饿的郭素娥》
解放区以歌颂为主
代表作家:赵树理、丁玲、周立波、孙犁
代表作: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嘱咐》
沦陷区
代表作:张爱玲《金锁记》钱钟书《围城》
国统区小说选讲
张天翼《华威先生》
张天翼(1906年9月26日-1985年4月28日),学名叫张元定,字汉弟,号一之,笔名张天净、铁池翰,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是左翼中极具讽刺才能的作家。
《华威先生》
主题
辛辣的讽刺——塑造国民党官僚华威先生,揭露国民党利用抗战铲除异己、包而不办的反动实质
讽刺特色
活动片段连缀
漫画化的描写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
沙汀(1904年12月19日—1992年12月14日),本名杨朝熙,又名杨子青,四川安县人,中国现代作家;与巴金、张秀熟、马识途、艾芜并称“蜀中五老”。1932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主要作品有《法律外的航线》、《困兽记》等“三记”
《在其香居茶馆》
主题:冷峻的讽刺——叙写豪绅刑幺吵吵和质保主任方治国在“其香居”茶馆因抓壮丁一事而狗咬狗的闹剧,揭示了抗战期间国统区兵役制度的腐败
艺术特色
明暗线交织的的情节结构(刑大老爷——新任县长:暗线;刑幺吵吵——方治国:明线)
浓郁。鲜活的地方色彩
独居个性的人物语言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
路翎(1923-1994),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籍安徽省无为县,生于江苏苏州。在路翎二岁时,父亲赵振寰因故自杀身亡,不久徐氏举家迁南京,其母改嫁。原名徐嗣兴。汉族。路翎是七月派中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著有长篇《财主的儿女们》、中篇《饥饿的郭素娥》、短篇《洼地上的“战役”》等。其文学创作充分体现胡风“体验现实主义”的文学观,是“七月派”小说家代表。路翎的文学创作发扬了五四以来文学“改造国民灵魂”的启蒙主义传统,其小说丰富了现代文学对于人(尤其是下层劳动者)的心灵世界的描写。被誉为中国“未来的罗曼·罗兰”
1924.4《饥饿的郭素娥》
续写了郭素娥与煤矿工人张振山、魏海清以及鸦片鬼丈夫之间的情感纠缠,突出了郭要求主宰自己命运的顽强意志
沦陷区小说选讲
张爱玲《金锁记》
(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代表作(主要小说):1943《倾城之恋》《金锁记》;1944《红玫瑰与白玫瑰》;1951《十八春》;1954《秧歌》《赤地之恋》‘1979《色,戒》
《金锁记》
思想内容
暴露了人性的反面:冷酷自私
揭露了封建文化“吃人”的本质
反映了作家悲观消极的人生观
艺术特点
全知的叙述视角
蒙太奇情节组接(“出嫁-守寡-逝世)
悲剧的小说结局
对新感觉派技巧的发扬
细腻的女性心理描写
对《红楼梦》的继承——烘云托月、工笔刻绘相结合、主仆的设置
曹七巧人物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婚姻失意,性格乖戾刻薄
精于算计,善于察言观色
六亲不认,沦为金钱奴隶
曹七巧的悲剧人生,揭示了封建文化“吃人”的罪恶,还暴露了被金钱“异化”后的人虚伪和残忍
钱钟书《围城》
(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围城》
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思想主题
广泛地反映了抗战初期中国社会的落后
尖锐批判了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的卑俗
表现了现代文明人“西西弗斯”的困境
结构
作品以方鸿渐的旅行为线索。叙述了方鸿渐留学、恋爱、求职、婚姻等历程
具体背景是上海和三闾大学
“围城”的象征
讽刺层面
知识分子的批判和忧世伤生的态度
文化反省层面
坐而论道的空谈、等级观念和功名思想
哲理思考层面
人生、宇宙都是虚无,现代主义的孤独感
艺术特点
学者型小说,知识渊博
机智、幽默的讽刺艺术
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解放区小说选讲
孙犁《嘱咐》
(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有孙犁、力编、纵耕、余而立、土豹、原平、林冬苹、林冬平、芸夫、孙芸夫、耕堂、芸斋、姜化、庸庐、时限等,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与赵树理的山药蛋派构成解放区文学的双璧)
短篇小说集《嘱咐》
淡化战争的血腥味、硝烟气
重在日常生活中发掘“真善美”
塑造具有传统美德的农村女性
景物描写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1943年创作《小二黑结婚》
文学思想
文摊文学家:解决新文学与农民的隔膜
农民代言人:农村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
文学贡献
乡土小说的新发展: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问题和变迁,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
新书评小说的影响:50年代在山西形成了小说流派“山药蛋派”
促进新文学与民间文化的联系
新书评小说
结构——讲究故事性,故事连贯,有头有尾,大团圆
人物——重视言行刻画,重事情不重心理
语言——群众化口语,语言通俗口语化,活用农村事物
1943《小二黑结婚》
描写了抗战时期解放区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冲破封建传统和守旧家长的阻挠,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
艺术特色
打破章回的程式
抛弃俗套的题材
塑造新人物形象
战争文学时期诗歌
九叶诗派
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成员有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杭约赫 九人。
创作特点
内容:时代与个人、人生与艺术的统一
形式:追求新诗戏剧化(间接性与客观性)
意义:承继并超越“现代派”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
穆旦《赞美》
七月诗派
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抗战爆发后最重要的诗歌团体。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的一批诗人与作家,如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形成了一个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被称为“七月诗派。”
以艾青、田间为先驱诗人,在胡风的理论引导和组织下,聚集了一大批诗歌写作的“初来者”,因《七月》杂志而得名。《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刊物也是他们重要的“半同人杂志”和发表园地。这些青年诗人人数众多、散落各地,其骨干成员有阿垅(陈守梅)、绿原(刘仁甫)、鲁藜、冀汸、芦甸、牛汉(史成汉)、曾卓、邹荻帆、彭燕郊、孙钿、方然、杜谷等,他们的诗作大多先后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第一,二集和《七月新丛》、《七月文丛》的诗集中。
特征
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把诗所体现的美学上的斗争与人的社会职责和战斗任务联系起来:强调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去能动的影响、改造现实;采用自由体诗的形式,追求诗的散文美。
内容
政治抒情诗、抗日救亡、抨击黑暗
形式
粗犷、刚健的自由体诗风
代表诗人
艾青
(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 [1] 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2]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创作受影响
1929赴法勤工俭学,接触欧洲现代派是个,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伦给他的影响最大,受西方印象派、象征派影响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
主要作品
1936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
创作特点
创作风格忧郁之情(个人忧郁气质,来源于他对农民的身后感情)、崇高之美(融入对民族悲剧性境遇的真实反映)
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即感觉、情绪、想象和思想(理性)的综合,把个人的思考自然地融入到描写对象中去
善于准确地捕捉意象,并赋予意象以广阔的象征意义,使诗意更加深沉浓郁;注重通过声音和色彩来融合构筑意象,达到理想的诗的境界
诗歌具有散文美——形式自由、语言的口语美
其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土地”和“太阳”——《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表达诗人对祖国、民族前途和农民命运的关注;《火把》、《吹号者》,表达诗人对光明的追求和对于抗日军民的讴歌
《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
思想内容:反映了抗战初期中国民众贫穷、屈辱而艰难的生活,深沉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感
抒情线索:“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意象取材:日常生活——北方的牧民、南方的渔妇
艺术特点
散文美
形式:自由体诗
语言:日常口语
田间
(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市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1934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文学丛报》、《新诗歌》的编辑工作。 1935年创作并出版处女作《未明集》。1936年出版描写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的短诗集《中国牧歌》。1937年,创作政治抒情诗《给战斗者》。1938年春夏,到延安与文艺界同仁共同发起街头诗运动日(8月7日)。
创作特点
形式:诗形式多样,信天游、新格律体、自由体都有尝试。
风格:在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他作过一些探索,以平朴的描述和激昂的呼唤形成了明快质朴的风格。
主要作品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主题:宣传抗战
构思:反面立意
手法:叙述描写
《给战斗者》
鼓点式的诗:诗句简短,节奏急促
强烈的时代性、战斗性
战争文学时期散文
战争文学时期戏剧
1942.1郭沫若《屈原》
借古讽今,为现实服务
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形象
剧情集中、紧凑
民族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
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改造成人
创作特点——“四不像”
人物形象鲜明,善恶分明
戏剧结构继承了民间模式
吸收了传统戏曲音乐成分
借鉴了西方歌剧的表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