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hilli老师眼中的《长安三万里》
无数据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暑假带开学七年级的娃们去看了电影,结合观影过程中孩子们的疑问和感悟,借助mindmaster软件构思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3-07-21 18:50:31 上海Chilli老师眼中的《长安三万里》
和语文课相关的
电影故事的叙述顺序
全篇倒叙
开头是高适的晚年
随着蜡烛的燃烧走进高适和李白初识的回忆
名士“梁”上吟诗
《世说新语》“陈实梁上君子”的“梁”——平行于地面的横木
架起“梁”似独木桥,文人墨客相聚于此,畅饮、畅“吟”、畅谈、畅“弹”
第三人称视角叙述介绍李白——更加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
类似《欧阳修“三上”读书》里的谢希深谈宋公垂
类似《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里女佣阿三视角谈鲁迅先生
马笼头——羁
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中我们用“羁旅的惆怅”概括孟浩然的一重“愁”
难入京为官
难返乡襄阳
无奈久居建德
似一匹被“马笼头”束缚的骏马
李白高适二人初见
高适的马笼头十分朴素
有同学吟出“金络脑”
六年级下册《马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金络脑】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象征马受到重用,同样暗示着马主身份显赫、受到重用。抒发了李贺渴望建功立业却又难得赏识的无奈。
李白的马匹似有“金络脑”,也暗示了李白渴望取得功名、得到重用。
李白的马笼头有类似黄金的装饰,十分奢华
对比
岐王宅里的大象🐘小象
繁华年代和平安定——身披锦缎表演取乐
安史之乱颠沛流离——四散逃亡无处躲避
舞姬
宴饮的陪衬
“岐王宅里”/“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后的独舞
高适乘船进破败颓垣,一女子檐上自尽前独舞
舞姬的状态暗示了大唐由盛而衰
高适
高适少年读书困难——看见字仿佛变成小蝌蚪
高适成年找童子读书给自己听——阅读依旧有障碍
高适李白同游黄鹤楼读崔颢诗——字迹化作水墨画
勤学苦读的积累与进步
被佳句的光芒照耀了文学之路
环境
黄鹤楼
文人墨客竞相吟诗
断壁颓垣破败不堪
长安城
繁华都市富庶热闹
萧条冷清民生凋敝
公主对高适王维表演的评价
“好吓人呀”
“快入上座”
照应
相扑中的“骗”
转移对手注意力
战争中策略的“骗”
诱敌深入,前后夹击
小彩蛋:背景中提到了“张巡”
人格魅力折服了“面中六矢而不动”的雷万春的张巡
安史之乱,忠君爱国、当众斩杀六将、释放胁从军的英雄
三大地点
长安
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十三朝古都
取意“长治久安”
扬州
别称“广陵”
《送孟浩然之广陵》
电影里码头边的追问“当否”&“当”
之:到……去,前往
舞榭歌台
“烟花三月下扬州”
武汉
黄鹤楼
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孟浩然襄阳人,同属湖北,离得很近。
人物
高适
谥号“忠”——相信大家观影之后深有感悟
官职
追赠礼部尚书,渤海县侯——正三品
同正三品诗人
贺知章
追赠礼部尚书
韩愈
追赠礼部尚书
刘禹锡
追赠户部尚书
代表诗作《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出塞背景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主将骄逸轻敌,不体恤士卒,导致战事失利。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战争对百姓的摧残
……
代表诗作——送别——《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
我的理解
这句诗也能体现为何这部电影要以高适视角谈李白
这句诗也是高适对挚友李白的心声呀
边塞诗人四大代表——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
孟浩然
李白敬重的尊长
所以决定是否“入赘”前要问孟浩然的建议
情节:码头追问“当否?”
相关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刚好可以描写这幅画面,恰如其分。
李白
电影中吟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踌躇满志年少时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扶风豪士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窗前举杯望月时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分别挚友之际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前一樽酒行》
酒坊“独木桥”上弹着琵琶边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高一语文·必修上
背景:赐金而还
为杨、高所嫉恨
李白意识到自己只是区区“词臣”的悲哀
李白夸杨贵妃的《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
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水边饮酒
高二语文·选修上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秋歌》
童子所吟偶像之诗
李白罕见的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诗歌
生平
年少怀揣青云之志
屡屡碰壁历经起伏
晚景颇为凄凉
性格
恣意浪漫
乐观豁达
不拘小节
常建
高适首次进长安城撞到的背着书篋的少年。
“探花”
科举考试一甲的第三名
1⃣️状元2⃣️榜眼3⃣️探花
此处“探”为动词
可遍游长安名园,沿途采摘鲜花💐
电影中的少年中进士后骑马“探”花
《登科后》
【唐】孟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曲江宴
唐代通过礼部考试,取得进士身份后,参加“曲江宴”。皇帝亲自参加,钦点出场“嘉宾”。后逐渐演变为“诗会”,按照“曲水流殇”的习俗,置酒杯于流水中,流至谁前则饮酒作诗,众人评比,为“曲江流饮”。
鹿鸣宴
起于唐代。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故称“鹿鸣宴”。
琼林宴
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在琼林苑举行,故称“琼林宴”。
代表作《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初二语文
崔颢
未见其人,只见其诗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令本已打算挥笔题诗的李白掷笔离去。
典故:李白看到崔颢的诗,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想写出超越崔颢的诗,换了个地点——《登金陵凤凰台》
张旭
“草圣”
擅长草书
李龟年
“乐圣”
收到唐玄宗赏识——得意
安史之乱,颠沛流离
流落江南,卖唱为生
和同为流落的杜甫重逢
“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这环境描写也暗示了当时二人的处境
郁郁而终
引荐高适为玉真公主(皇帝的妹妹)表演,期盼得到赏识和推举。
《红豆》/别名《江上赠李龟年》——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君”就指李龟年,表达对李龟年的思念。
二人为惺惺相惜的挚友
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音乐天赋
擅长演奏
电影中抚琴的他,赢得公主青睐,和高适舞枪得到的评价“有点吓人”形成鲜明的反差。
电影中的古琴、琵琶的造型细节都十分考究。
精通音律
中进士以后,任“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教习,以供朝廷的祭祀、宴享。
王昌龄
李白向高适介绍时吟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军行》
边塞诗 代表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岑参
李白向高适介绍时吟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边塞诗 代表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贺知章
电影中酒酣的长者
武则天时期的状元,身居高位
作品:小学《咏柳》+六下《回乡偶书》
典故:贺知章赏识李白
古稀之年的贺知章与李白相见,曾读过李白的诗
询问李白最近可有新作,得《蜀道难》
贺知章连读几遍,拍案叫绝,称“谪仙人”
“谪仙人”名号响彻大江南北,落魄的李白声名鹊起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电影里相遇地点就在“岐王宅”
小小年纪可出入“岐王宅”——可见地位
家世相较于李白、高适更加显赫
杜甫小小年纪就能得到如此的文化艺术的熏陶
祖父杜审言——曾担任宰相
母亲崔氏——名门大族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地位:杜甫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体裁:五言古体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体裁:七言律诗
地位:“七律之冠”
高一语文·必修上
郭子仪
《新唐书》
“(永王)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翰林学士李公墓碑》
“(李白)客并州,识郭汾阳(郭子仪)于行伍间,为免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免诛,其报也。”
与李白互为“刎颈之交”
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
起因:少年中武举,为军官,押运粮草不慎失火被烧,按律当斩。
经过:李白、高适偶遇身加镣铐的郭子仪,劝哥舒翰不杀郭子仪。
发展:李白投靠永王李璘,遭到连累。郭子仪位高权重,战功赫赫。
结局:郭子仪以“节度使”官职和平乱之功换李白一命,李白流放夜郎。
幸运的李白遇到大赦天下,还没到流放地夜郎就重获自由。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历经波折,对自由的失而复得
拓展:唐朝诗人朋友圈
历史性小错误
1⃣️救郭子仪不包含高适
史书未提及高适“刀下留人”+牺牲自己的自由与哥舒翰的十年之约
可能是为了美化电影角色
2⃣️李白并非“赘婿”
理论论据
子女改随妻家姓,故为“赘”
事实论据
李白的孩子
李伯禽+李平阳
并未随妻子家族的姓氏
李白的妻子
许氏+宗氏
“前”宰相府
唐朝的官职爵位并不世袭
有名望,无实权
并不值得李白“入赘”
3⃣️结尾的“反败为胜”并未高适运筹帷幄
电影里,高适运筹帷幄,还将赫赫战功白送给严武,不去邀功。
历史上,高适任“剑南节度使”,屡战屡败,无力救援,贻误战机,被讽为“马谡之流”,所以后来被贬。
史书记载
西南战场——严武(电影里率援军来的那位)力挽狂澜
关中战场——郭子仪
奉天府力敌十万吐蕃军
说服“回纥”军临阵倒戈,联合夹击吐蕃
斩首五万敌军
生擒敌军过万
缴获牛羊马匹骆驼的队伍三百里长
可以从世纪公园排队到无锡鼋头渚看樱花的地方
4⃣️和高适对话的宦官不可能崇拜李白
事实论据
程公公自称高公公的弟子——高力士
李白曾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靴,得罪高力士
分析
“我”敬爱的师长所痛恨的人,会成为“我”崇拜的人吗?——并不会
5⃣️李白夸高适“胸中的锦绣”其实是余光中夸李白
【现代】余光中《寻李白》(节选)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6⃣️郭子仪救李白是为了报恩,并非是因为高适写信
见上图李白和郭子仪的关系
同学们观影的疑问
1⃣️杜甫怎么这么小
电影中岐王宅里和高适初见的杜甫是个门牙缺了的小儿
李白杜甫相差11岁,动画这点人物的年龄差处理得很到位
观影后有孩子问为什么动画片里没有李白杜甫的镜头
二人初见时间
天宝三载(744年)
李白44岁+杜甫33岁
少年杜甫并未见过李白
二人初见地点
洛阳城
李白杜甫在长安和黄鹤楼均为“同框”符合史实
2⃣️李白《侠客行》写的真的是高适吗?
电影里李白对高适说“我写的是你”
引用了四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无论是兵器
诗句中“吴钩”
电影里高适用“枪”
还是装束
胡缨 银鞍 白马
电影里高适不符合
未引用部分
用典信陵君窃符救赵
歌颂侯嬴、朱亥
蔑视扬雄之辈,反衬侠客精神
主旨和高适也并没什么关联
3⃣️李白投靠永王李璘是叛国吗?
只不过“成王败寇”,李璘败了,李白随之遭殃
就好比六年级上册学过的《管鲍之交》
鲍叔牙站队公子小白
胜者为王,鲍叔牙封相
管仲站队公子纠
败者为寇,管仲牵连入狱
4⃣️李白不能考科举是真的吗?
影片中提及:商人之子不得参加科举
理论论据
“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不能当官
“有市籍者不得官,父母、大父母有市籍者,亦不得官。”
所以这点电影符合唐代取仕的规矩
李白家族中有人为官,只不过不属于“父母”“大父母”从商者
李白的一个堂祖父当过济南太守(《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一个堂叔父当过任城县尉(《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一个堂兄当过中都县令(《别中都明府兄》)
一个堂叔父在嘉兴县任职,后贬还长沙(《秋于敬亭送从侄游庐山序》「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途拜见,预饮林下」)
李白后期也入朝为官,可见大唐的“包容度”
诗歌的“发表”
普遍方式
赠友为礼
送别之际
《别董大》——高适
《赠汪伦》——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宴席相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奈方式
写在公共场所墙壁(驿馆/亭子/寺庙/道观)
陆游《钗头凤》
需要地位名望
权贵豪门聚集处
当场吟诵
前提:有“入场券”
中唐以后“诗板”
电影里崔颢的《黄鹤楼》就题在悬挂着的许多诗板中的一块上
李白也想在空白的板上写下自己的《黄鹤楼》
李白登金陵(今江苏南京)凤凰台就写下名作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边塞诗人
军旅之中,口耳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