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思维导图,知识点详尽齐全,逻辑清晰合理,更有笔记细节补充,帮助迅速理清本章整体脉络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二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思维导图,囊括课本全部知识,更有资深教师笔记补充,脉络清晰,有助学习和记忆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思维导图,知识点详尽齐全,清晰简明,一目了然,一起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
菌种:酵母菌
真核(单细胞真菌)
同化:异养 异化:兼性厌氧
环境良好—出芽生殖(无性) 环境不良—孢子生殖(有性)
20℃最适宜繁殖(影响因素)
来源
自然发酵
工业化生
分布
制作原理
所需适宜条件
温度:18~25℃ pH:4.0~5.8
制作流程
挑选葡萄:①②
冲洗:①目的 ②③
榨汁:①②
酒精发酵
带盖瓶子(发酵瓶洗净、留<目的>、12h拧松瓶盖一次且不能拧开<目的>)
发酵装置(充气口先打开后关闭、排气口连长而弯曲的胶管<目的>、出料口)
结果分析与评价
不再产生气泡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橙色→灰绿)
防止杂菌污染措施
果醋
菌种:醋酸菌
单细胞原核
同化:异养 异化:需氧
二分裂,无性繁殖
制作过程(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带盖发酵瓶(瓶盖打开)
发酵装置(充气口通入无菌氧气、排气口连接长而弯曲的导管、出料口)
菌膜(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
pH
显微镜下观察醋酸菌并计数
腐乳的制作
参与微生物
毛霉(最主要)
真核
异养需氧型
适宜生长温度:15~18℃
孢子生殖(主要)
原理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实验流程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豆腐含水量70%(过高、过低)
留缝隙(需氧型)
来源:传统、工业(目的)
被污染:表面出现粘稠物
白毛:毛霉的白色菌丝
温度15~18℃,并保有一定的湿度
加盐腌制
加盐的目的:①②③
为什么逐层加盐
盐用量过多、过少
时间:8d
加卤汤装瓶
卤汤成分:酒,香辛料
酒精含量:12%
作用:①②
过高、过低
香辛料作用:①②
高浓度的盐和酒精抑制毛霉繁殖
密封腌制
瓶口灼烧灭菌
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
腌制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用沸水消毒
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装瓶迅速小心
加入盐、酒、香辛料灭菌
制作风味不同腐乳(三不同)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亚硝酸盐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有咸味
食品添加剂
分布广泛:蔬菜平均含量,咸菜,豆粉
一般对人体无害(随尿液排走)
摄入总量0.3~0.5g中毒,3g死亡
特定条件下(适宜的温度、pH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对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原因)
卫生标准:肉制品残留量、酱腌菜、婴儿奶粉
乳酸菌
单细胞细菌
种类: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
含抗生素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
异养厌氧型
原理:C6H1206→2C3H6O3+能量
制作泡菜具体操作
选择原料
新鲜蔬菜(原因)
泡菜坛①②③④⑤
不合格引起蔬菜腐烂(原因)
调味品
配制盐水
清水:盐=10:1
盐的作用:①②③ 过多、过少
煮沸目的:①②
冷却目的
装坛发酵
向坛盖边缘的水槽中注满水(作用)
泡菜坛内白膜:产膜酵母
加陈泡菜水目的
初期溢出气泡来源
营造无氧环境措施:①②③④
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①②③
后期乳酸含量增加,发酵速度变缓甚至停止原因
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原因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
比色法
原理:酸化→重氮化→显色(玫瑰红色溶液)→比色
步骤
配制溶液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溶解于盐酸,避光保存)——重氮化反应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溶解于水,避光保存)——显色反应
亚硝酸钠溶液——标准显色液
提取剂:氯化钡、氯化镉(作用)
氢氧化铝乳液(作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
制备标准显色液
制备样品处理液
比色
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变化原因、定期测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