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水和水的溶液
浙江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和水的溶液,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分子的构成V氢:V氧=2:1,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总结了磁铁、 电生磁、 电磁铁的应用、 电动机、 磁生电等。
八上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思维导图,内容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点,欢迎大家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水和水的溶液
地球上的水
水的分布
总储量1.386*10^18
海洋水占96.53%
大部分的水是以液体形式存在的
水的循环
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 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水资源的分布
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流进的水量
我国是一个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 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匀
水与生命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
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客人烧饼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气体是氢气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水 直通电流→氢气+氧气
水分子的构成
V氢:V氧=2:1
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是原子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G排液=p液gV排液
物体沉浮的条件
悬浮,F浮=G,p物=p液,v排=v物
漂浮,F浮=G,p物<p液,v排<v物
沉底,F浮+Fn=G,p物>p液
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密度计
轮船
潜艇
热气球和气艇
物质的分离
结晶
洁净室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 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蒸发,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得到晶体
常用的分离方法
陈淀过滤吸附蒸馏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水
水资源的保护
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水的回收利用
防止水污染
物质的溶解
溶解性
一定条件下物质能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相同的温度,相同的溶剂 且质量相等的情况下,该溶液不能再溶解时比较
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溶液溶有较多溶质,称为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溶解度定量表示物体的溶解性。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 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溶液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0摄氏度时,溶解度在十克以上称为易溶物质, 在1到10克为可溶物质0.01到1克为微溶物质,小于0.01克为难溶物质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个别国企和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溶液的配制
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浓度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溶液
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溶解后得到的物质叫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固体液体气体可以溶解在水中
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液体
均一稳定
悬浊液和乳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面,形成的物质叫悬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乳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