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政治--史纲--第1章--旧民主主义时期
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第一章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梳理图,有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1-5)、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6-9、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10-12、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考研政治史纲第七章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67-77),内容有从争取和平民主进行自卫战争(67-69)、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70-72)、共产党和民主党的团结合作(73-74)、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75-77)。
考研政治史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8-66),内容有日本发动战争企图灭亡中国(48-49)、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50-55)、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56)、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57-6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64-66)。
考研政治史纲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41-47),内容有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41-43)、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44-47)。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一章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1-5)
1.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经济、专制、社会结构、文化思想)
2.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3.鸦片战争的爆发
1.林则徐的正义行动-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的结果
中英《虎门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破坏中国的领土,权破中国的领海主权、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4.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原因-2)、(特征--政治、经济、国情、人民)(变化--有了工人阶级、资产阶级)(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2、历史任务--2)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6-9
1.军事侵略
2.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
4.文化渗透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10-12
抵御
人民群众--广州三元里人民
爱国官兵--邓世昌
义和团(感性、排外错误、受欺骗、迷信、发挥作用)
瓜分中国——边疆危机、英国、法国、俄国、日本)高潮之前/高潮之后 甲午中日--《马关条约》(到来) 俄国、德国、法国---还辽有功--竞相租赁港湾(标志) 原因——帝国之间矛盾、根本原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精神、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失败及原因——根本:社会制度的腐败、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 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王涛、郑观应 (早期维新派/改良派)——一定程度反封建
鸦片战争——睁眼看世界
中午中日战争——普遍觉醒
五四运动——全面觉醒
甲午中日战争
严复《天演论》--救亡图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孙中山--振兴中华、“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