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五代十国历史发展图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五代十国的帝王、时间和重要事件。 从南吴(902—937)(吴太祖,杨行密),到992年刘继元去世,一起来看。
编辑于2023-08-02 20:14:22五代十国历史发展图
904年,唐哀帝(李柷)天佑元年
902年
南吴(902—937)(吴太祖,杨行密)
杨行密南攻钱镠,北拒朱温,基本在淮南站住了脚跟。902年,唐朝廷封杨行密为吴王,从此成为江淮之间的割据者。
唐朝廷封钱镠为越王。
905年
南吴(吴烈宗,杨渥)
杨行密去世时,虽然对杨渥不满意,但因其他的儿子年幼,只得将他召回嘱咐后事,并指定由右牙指挥使徐温、左牙指挥使张颢辅佐他。同年十一月,杨行密病死,杨渥继位。
五代(907年—960年)
后梁(907—923)
907年,梁太祖(朱温)
后梁(907—923)(梁太祖,朱温)
梁王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国号为梁,建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期间909-913年建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正式灭亡。
王建传檄天下要联合各藩镇讨伐朱温。各藩无人响应。王建又写信给晋王李克用,说服李克用跟他一起称帝,二人“各帝一方”,李克用未同意。
前蜀(907—925)(蜀高祖,王建)
9月,韦庄与众将共同劝说王建,“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王建率领官员、百姓痛哭三日后,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前蜀)
南吴(吴高祖,杨渭)
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政,杨渥大权尽失。同年五月,张颢与徐温派人将杨渥杀死。推杨渭登基,随后徐温暗中派亲信挑选壮士三十人,在衙堂中杀张颢,趁机将弒杀杨渥之罪推给了张颢。徐温由此掌握南吴大权,杨渭成为了傀儡。杨渭少年即位,政权掌握在徐氏手中,建国称王,这不是他的本意,经常都都不乐,酣饮解 闷,又很少吃饭,慢慢就卧床生病。
吴越(907—978)(武肃王,庙号太祖,钱镠)
朱温篡唐建后梁,改封钱镠吴越王,定都杭州。主政吴越期间,钱镠坚持中原正统地位,不称帝只称王,利用中原王朝牵制最大的敌人南吴(南唐),得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有“海龙王”之称。
南楚(907—951)(朱殷)
五代梁太祖朱温即位,朱殷任侍中兼中书令,又授封楚王,加天册上将军。
刘隐纳贿后梁太祖朱温,被封为大彭郡王。死后被谥为烈宗
908年
正月,父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于同月袭晋王位。办完丧事,后设计捕杀了试图夺位的叔父李克宁。
909年
闽国(909—945)(闽太祖,王审知)
王审知受后梁朱温封,成为闽王。
910年
911年,乾化元年
李存勖攻破燕地。
912年,朱友珪(追废为庶人)凤历元年
朱温被第三子朱友珪刺杀,享年61岁,庙号太祖,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葬于宣陵。
913年,朱友贞
朱温的外孙袁象先、女婿赵岩、儿子朱友贞与将领杨师厚等人密谋政变,朱友珪逃走未成,于是命冯廷谔将他以及张皇后杀死。朱友贞继位后,追废朱友珪为庶人。
917年
南汉(917—971)(高祖,刘䶮yǎn)
刘岩(刘䶮)在番禺(今广东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
918年,天光元年
前蜀(顺正公,王衍)
六月初一日,王建去世。
六月初二日,皇太子王衍继位,谥王建为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庙号高祖,陵名永陵。王建的正宫周氏称昭圣皇后,尊其生母徐贤妃为皇太后,徐贤妃的妹妹徐淑妃为皇太妃。
十一月改国号汉,史称南汉, 刘岩后又更名刘䶮,史称南汉高祖
919年
920年,龙德元年
921年
南吴(吴睿宗,杨溥)
五月二十八日,杨渭去世,按次序杨渭的弟弟庐江公杨濛应当即位,但徐温专政,不想立年龄大的为君,于是拥立杨溥继任吴王。六月十八日,杨溥即位
后唐(923—936年)
923年,庄宗(李存勖)同光元年
后梁灭国
李存勖攻灭后梁,统一北方。(李嗣源率先攻入汴梁,灭了后梁。朱友贞为后唐所迫自杀,时年36岁。)
后唐(923—936年)(庄宗,李存勖)
李存勖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年底,岐王李茂贞称臣
924年
南平(924—963)(武信王,高季兴)
高季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史称南平或荆南。
925年
前蜀灭国
李存勖灭前蜀王衍
闽国(王延翰)
926年,明宗(李嗣源)天成元年
4月
后唐庄宗李存勖杀王衍
四月,后唐庄宗李存勖采纳伶人景进的建议,派遣宦官向延嗣诛杀王衍及其宗族,王衍被杀时,终年二十八岁。王衍的母亲徐氏临刑时大叫:“我儿子以一个国家迎降,反而被杀戮,信义都被抛弃,我感到你们的祸患不久就会跟随而来了!”王衍的妾刘氏,鬓发如云,颇有姿色,行刑的人打算赦免她,但她说:“家丧国亡,宁死不能遭受污辱!”于是从容就死。
后唐庄宗战亡
李嗣源初抵魏县时,部下不满百人,召集霍彦威所部五千镇州军,稍微恢复了些兵力。欲返回成德藩镇,等待皇帝降罪。但霍彦威、安重诲皆反对,建议他返回朝廷,向皇帝当面自辩。李嗣源遂率军南归,并数次上表申诉,向李存勖表明心迹,但皆被元行钦阻遏,未能上达。当时,李嗣源长子李从璟正在洛阳禁军效力,奉庄宗之命去招抚李嗣源,也被元行钦扣留在卫州。 李嗣源疑惧不安,乃采纳女婿石敬瑭的建议,决定攻取汴州,谋求自立。齐州防御使王晏球、贝州刺史房知温、北京右厢马军都指挥使安审通、平卢节度使符习皆拥戴李嗣源,率部前来与其会合。李嗣源兵力大增。 李存勖亲自率军东征,欲坐镇汴州指挥平叛。命龙骧指挥使姚彦温率八百马军为前锋,又命指挥使潘环率军护卫粮草。姚彦温、潘环皆投降李嗣源。这时,李嗣源已抢先占据汴州。李存勖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行至万胜镇(在今河南中牟西北)便下令回师,仓皇返回洛阳。士卒沿途逃散过半。他决定前往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西北),会合长子李继岌统率的征蜀大军,再联兵进剿李嗣源。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突然发动叛乱,率所部攻入兴教门。庄宗亲率宿卫出战,结果中流矢而死。 当时洛阳大乱,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等宗室诸王皆逃散。朱守殷遣使到李嗣源军中,请他速入京城,安定局面。
李嗣源为称帝做准备
李嗣源率军入洛阳,命诸将平定京中乱势,让百官各安其职,等待李继岌回京继位,并表示自己在安葬庄宗后,便会归藩成德。宰相豆卢革、韦说与枢密使李绍宏、张居翰率百官劝进,皆被拒绝,改请李嗣源监国。李嗣源遂入居大内兴圣宫,以监国的名义接受百官朝拜。 [30]他任命石敬瑭为陕州留后,防备征蜀大军,同时命各地访寻诸王。安重诲暗中派人杀死李存确、李存纪。申王李存渥、永王李存霸则被乱军所杀,薛王李存礼、皇子李继嵩、李继潼、李继蟾、李继峣皆不知所踪。不久,魏王李继岌在渭南县自缢而死,征蜀大军则在任圜的率领下归附李嗣源。李嗣源称帝的障碍被全部扫清。
4月20日,李嗣源在西宫称帝。
延翰被后唐任为节度使,自称大闽国王,但仍向后唐称臣。
927年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封王衍为顺正公,以诸侯的礼节下葬。
闽国(太宗/惠宗,王延钧)
王延钩与太祖养子王延禀反叛,进军都城福州,延翰被俘,被杀,史称 闽嗣主。
南楚:建立楚国
928年
南平(渤海王/文献王,高从诲)
被后唐册封为南平王的高季兴去世,高从诲嗣位。由于高季兴在位末期曾与后唐决裂,并向南吴称臣,而唐强吴弱、唐近吴远,因此高从诲嗣位后,回归向后唐称臣,为后唐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唐闵帝应顺元年(934年)被改封南平王。荆南地狭兵弱,但因位处交通要道,每年各地区向中原政权的进贡,只要经过荆南,高季兴、高从诲父子就会款待使者,掠夺财物,等到对方加以款待或赞赏,就把财物归还,而且还不会觉得这种行为很丢脸。后来后唐、后晋、辽国、后汉先后据有中原,南汉、闽国、南吴、南唐、后蜀皆称帝,高从诲为求赏赐向他们都称臣,所以各国都叫他们为“高赖子”或是“高无赖”。
930年,长兴元年
南楚(马希声)
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马希声在位时并未称王,只在死后被追封为衡阳王。
932年
吴越(文穆王,庙号世宗,钱元瓘)
钱镠死,钱元瓘继位
南楚(文昭王,马希范)
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楚武穆王马殷弟四子 ,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
933年,李从厚
李嗣源封孟知祥为蜀王
李从厚被召回洛阳,在李嗣源的灵柩前即皇帝位。李从厚仅在位5个月
934年,清泰元年,明德元年
后蜀(934—965) (后蜀高祖明孝帝,孟知祥 后蜀后主睿文帝,孟昶)
孟知祥在成都建国称帝,过好蜀,史称后蜀。同年孟知祥死,儿子孟昶继位。
934年,,李从珂,明德元年
后蜀(孟昶,追封楚王,谥恭孝)
知祥遇疾,立孟昶为太子;同年7月,孟昶即帝位
潞王李从珂(唐明宗李嗣源养子,母为宣宪皇后魏氏。)在凤翔起兵叛乱,攻至洛阳称帝,废李从厚为鄂王。李从厚逃至卫州,不久遇弑身亡。他在位仅五个月,终年二十一岁。后晋时期追谥曰闵皇帝(一作愍皇帝)
935年
闽国(康宗,王继鹏)
王继鹏杀父王延钧,继位。
后晋(936—947)
936年,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
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辽兵攻入洛阳,称帝建立后晋。李从珂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契丹军队的进攻,自焚于洛阳,终年五十二,葬于徽陵。后唐灭亡。
937年
南吴灭亡
杨溥禅位徐知诰,南吴灭亡。
南唐/齐(937—975)(南唐烈祖,徐知诰)
徐知诰代吴称帝,国号“齐”,史称“徐齐”。
938年,广政元年
939年
南唐(徐知诰/李昪)
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闽国(景宗,王延羲)
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因发动政变,王继鹏被俘,被杀。王延羲继位,称臣于后晋,骄傲奢侈,荒淫无度,猜忌宗族,后被朱文进、连重遇杀。
941年
吴越(忠献王,庙号成宗,钱佐)
七月,宫室府库着火,被烧毁殆尽,钱元瓘认为是上天在惩罚自己,因此惊惧得病而死。终年55岁,在位10年。钱佐(钱元瓘第六子,14岁继承王位)继位。
942年,石重贵
六月,石敬瑭去世,石重贵于柩前继位。
南汉(殇帝,刘玢)
刘䶮病逝后,刘玢继位。
943年
南唐(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
李昪因丹药中毒去世。李璟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958年),史称南唐中主。
闽国(王延政)
王延政(太祖十三子)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天德。
南汉(中宗,刘晟)
刘玢召集各王弟来长春宫聚宴,由5力士表演格斗助兴。刘珍看得高兴,开怀畅饮,喝得酪配大醉。刘弘熙暗中命令陈道庠指示力士刘思潮等人,以搀扶为名掖着刘玢,各自用力将他活活拉死。刘晟继位。(初名刘弘熙,刘䶮第四子,刘玢弟弟。)在位期间,排除异己,多次诛杀大臣、兄弟,数年之间,诸弟被他诛杀殆尽。任用宦官、宫女为政,使南汉国力日益衰弱。
944年
闽国(朱文进、王延政)
自称闽王,诛杀王延羲及皇族,放归宫女,停止工程,拉找人心,向后普称臣,944年被后晋封为国国王。留从效、陈洪进及殷帝王延政讨伐,败,为部属林仁翰所杀。
朱文进被杀,王延政被迎接去福州,改殷国为闽国,称闽帝,设都建州。
945年
闽国灭亡
闽国内乱,吴越钱佐与南唐瓜分闽国。
946年
闽国大将李仁达叛服无常,以福州归附吴越。
后汉(947—950)
947年,高祖(刘知远)
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就丧失了。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覆灭。
吴越(忠逊王,钱倧)
钱元瓘第七子,钱佐临死前钱倧担任丞相,对哥哥宽纵武将颇有微词。登位后,钱倧却面临一样的窘境,内牙统军使胡进思仗着拥立之功,干预政事飞扬跋扈。钱倧本想设计诛杀胡进思,但却因为内衙指挥使何承训告密,被胡进思先发制人软禁废除,在位不到一年。第二年,钱倧被钱俶迁往越州居住,活到975年病死,终年47岁。
南楚(马希广)
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楚王马殷之子,马希范一母同胞之弟,个性谨慎温顺,马希范对他疼爱有加),后汉封马希广天策上将军、楚王,因而马希广、马希萼之弟马希崇就以马希广之继位违反父亲兄终弟及的遗命挑拨马希萼。
948年
吴越(忠懿王,钱俶)
钱倧被钱俶迁往越州居住。钱俶被胡进思迎立为吴越王。(钱俶为钱元瓘第九子,钱倧之弟,由权臣胡进思拥立即位。钱俶当时19岁,面对气势汹汹的胡进思和诱人的王位,他没有急不可耐,而是坦然要求胡进思必须保证哥哥钱倧的安全,自己才能继承王位。一方面说明钱俶有胆识,另一方面也证明他心地不坏,事实上他还派亲信特别保护钱倧,以免他被胡进思偷偷杀害。)
南平(贞懿王,高保融)
高从诲去世,高保融继位。高保融性情迂腐缓慢,无才智能力,因此事无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勗(高保勖)决断。高保融在位时期,称臣于后周,并曾劝说南唐、后蜀向后周称臣。
因南楚拒绝南汉刘晟的求婚,引发楚汉战争。
948年,刘承祐,乾祐元年
正月,刘知远改年号乾祐,改名刘暠,但却于当月病逝,刘暠的次子刘承祐嗣位,即汉隐帝。
950年
南楚(马希萼)
马希萼结合蛮族军再度攻击马希广,并向南唐称臣,请求发兵攻潭州。马希广派军讨伐马希萼,大败。马希萼遂自称顺天王,并与蛮族军兵围潭州,守将许可琼投降,占领潭州,擒马希广。之后将马希广赐死。
后周(951—960)
951年,太祖(郭威),广顺元年
后周(951—960)(后周太祖,郭威)
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汉隐帝命郭威征讨,但汉隐帝猜忌郭威,欲杀之,郭威不得已反叛,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就此灭亡。后汉隐帝被杀。郭威称帝建立后周。
北汉(951—979)(北汉世祖,刘崇/刘旻)
郭威灭亡后汉,建立后周。刘崇随即也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仍沿用后汉乾祐年号,但治下仅有十二州之地。他为兴复后汉基业,向辽国乞援,约为叔侄之国,称辽帝为叔,自称侄皇帝;辽国则册封他为大汉神武皇帝。刘崇在辽国的援助下,与后周进行了不少战争,但仍胜少败多。
南楚(马希崇) 20天后,灭亡
在马希崇事先知情的情况下,徐威等将领兵变,马希崇被推为武安留后,马希萼则被移往衡山县囚禁。马希崇继位。马希崇继位后,亦纵酒荒淫,人心不附。当时南楚情势,内有数股势力割据,外有强邻南唐虎视眈眈,徐威等欲杀马希崇自救,马希崇察觉其中变故,遂密迎南唐大军保护。不久,南唐将领边镐率军进入南楚,马希崇率家族投降,南楚亡。
趁南唐灭南楚之际,南汉刘晟占领南楚疆域中的岭南之地。此时,南汉达到其疆域最为广阔的阶段。
954年,世宗(柴荣),显德元年
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在高平之战中击退北汉与辽的联军。
北汉(北汉睿宗,刘钧)
刘崇趁郭威去世,联合辽国南攻后周,结果在高平之战中被柴荣击败。他历经艰辛,逃回太原,却又被柴荣围困在城中两个多月。北汉至此元气大伤,再无力南下。刘崇因此忧愤成疾,不久去世,终年六十岁,庙号世祖。
刘崇因病去世,辽国册封刘钧为帝。认辽帝为父皇帝,辽帝下诏时,称刘钧为儿皇帝。
955年
柴荣派兵自后蜀手中收复秦、凤、成、阶四州。
958年
柴荣迫使南唐割让淮南江北十四州,并去帝号,只称江南国主(李璟)。南唐向后周称臣。
南汉(南汉后主,刘鋹)
刘晟因荒淫过度致病致死。刘鋹继位。
959年,柴宗训
柴荣北征辽朝,连克三关三州 ,但在商议攻取幽州时突发疾病,不久后去世。周世宗驾崩后,柴宗训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
961年
南唐(李煜)
李璟逝世于南昌,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北宋(960——1127)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
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东京开封府,建立宋朝。后周灭亡。
南平(高保勖)
高保融因病去世,其子高继冲年纪尚小,因此遗命高保勖继位。(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第十子 ,南平贞懿王高保融同母弟)
962年
南平(高继冲)
高保勗病死后,高继冲(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继位。
963年,乾德元年
灭亡了南平国和武平军
南平灭亡
宋军假道南平,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冲只得纳地以归,南平亡。
964年
北宋伐蜀
965年
后蜀灭亡
孟昶奉表出降,后蜀亡。后被俘至开封,封秦国公。数日后卒
968年
北汉(北汉景宗,刘继恩) (北汉惠宗,刘继元)
刘钧因病去世。 刘继恩(刘钧的养子暨外甥)获得辽国同意后继位。在位期间,权臣郭无为独掌朝政。刘继恩想除掉郭无为,反而被郭无为杀死,在位仅60天。 郭无为迎立刘继元(刘崇外孙,刘钧的养子暨外甥,刘继恩同母异父弟)继位,为人残忍,喜欢将忤逆他的大臣灭族。
969年
宋太祖亲征北汉,久攻不下便退兵。
971年
灭亡南汉
宋军步步进逼,刘鋹没有及时逃走,只好投降,南汉灭亡。宋太祖赦免刘鋹的罪,封恩赦侯。
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并请求宋廷罢除不直称其姓名的礼遇,被宋太祖批准。
973年
南平高继冲去世,年仅30岁。
974年
北宋大军征南唐,钱俶拒绝南唐支援,为表忠心发兵南唐,为北宋助力,事后也得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厚待。
975年,太平兴国元年
南唐灭亡
宋兵攻占金陵,李煜奉表出降,江南政权正式灭亡。
北宋灭南唐后,刘鋹进封彭城郡公。
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开宝九年
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留下“烛影斧声”的历史疑案,其弟赵炅即位
978年
南唐后主李煜死
吴越灭亡
钱俶奉旨进入东京被扣留,被迫献出徒弟子民,留在开封。
979年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顾大臣反对,趁灭亡北汉的余威,从太原出发进行北上伐辽,起初一度收复易州和涿州。后被辽军击败,北伐失败
北汉灭亡
平定南方后的北宋再度北伐,宋太宗亲征,辽国军队也被击败,刘继元被迫投降,封彭城郡公,北汉灭亡。
980年
刘鋹在汴京去世,追封为南越王
983年,雍熙元年
986年
太宗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再度伐辽,宋军先胜后败。战后,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防御,在对辽关系上“终宋不振”
988年
钱俶暴毙身亡
992年
刘继元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