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2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
儿科学第12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要求: 掌握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掌握急性肾炎的诊断要点。 掌握一般病例与严重病例的治疗原则。 熟悉急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了解急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编辑于2023-08-05 00:07: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急性肾小球肾炎
要求
掌握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掌握急性肾炎的诊断要点。 掌握一般病例与严重病例的治疗原则。 熟悉急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了解急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概述
定义
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病
儿科常见病:占同期小儿泌尿系统疾病53.7%,以5~14岁多见,男:女=2:1
病因
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以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最常见,脓皮病或皮肤感染次之
发病机制
病理
典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改变
光镜特点: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电镜特征:上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呈“驼峰状”沉积
免疫荧光: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系膜区沉积
临床表现
前驱感染
呼吸道感染:6-12天(平均10天)
皮肤感染:14-28天(平均20天)
典型表现
水肿
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
多累及眼睑及颜面、晨起重,重者波及全身
下行性
非凹陷性(区别于肾综)
血尿
几乎都有血尿,50%~70%肉眼血尿。
血尿的颜色与尿的酸碱度有关。
肉眼血尿1~2周消失转为镜下血尿
蛋白尿
程度不等。
有20%可达肾病水平。
蛋白尿患者病理上常呈严重系膜增生
高血压
高血压(与血容量增多有关)
30%~80%血压增高
1~2周内随尿量增多血压恢复正常。
血压过高或上升过快,警惕发生高血压脑病。
血压升高程度与肾实质损害轻重呈正比。
①学龄前:>120/80;②学龄儿:>130/90
少尿
水肿明显时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尿闭;
1~2周尿量增多水肿消退;
尿量是观察肾功能的主要指征之一
严重表现
严重循环充血
机理:①水钠潴留,血浆容量增加 ②毒素损害心肌,心肌间质水肿 ③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
表现
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奔马律;
呼吸增快、咳嗽、吐出粉红泡沫痰、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肺底可闻细小湿啰音严重者吐出粉红泡沫痰
肝短时间内增大、硬
烦躁不安、胸闷
水肿加重、尿少
常发生在起病一周内,少数突然发生
高血压脑病
机理:脑水肿(脑血管痉挛或扩张)
血压可达150~160/100~110 mmHg以上。
表现:剧烈头痛、呕吐,复视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惊厥、昏迷。
血压>140/90mmHg,并伴视力障碍、惊厥、昏迷三项之一即可诊断。
急性肾功能不全
机理:肾实质严重损害
表现: ①少尿、无尿(尿闭);②氮质血症;③代谢性酸中毒 ④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⑤持续时间:3-5天(<10天)
非典型表现
无症状的病例
肾外症状性肾炎
以肾病综合征表现的肾炎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镜下见大量红细胞++~ ++++、颗粒、透明或红细胞管型。
早期白细胞升高并非感染,少数镜下红细胞持续数月或更长。
血液检查
血常规
早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血容量增多、血液稀释所致),尿量增多后恢复正常,若血红蛋白持续下降应考虑慢性肾炎可能。白细胞一般轻度升高或正常
血沉(ESR)
增快仅表示疾病活动,增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多在2~3月恢复正常
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
ASO:阳性率50%~80%。链球菌感染后2~3周ASO开始升高,3~5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50%于3~6个月恢复正常,75%于1年内恢复正常
ASO不高可能有两个原因:早期使用青霉素、皮肤感染者阳性率低
血C3补体测定
90%于起病2周内C3下降,8周恢复正常,如>8周C3仍低,应考虑为其它类型肾炎
C3测定对急性肾炎鉴别诊断和非典型病例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BUN↑、Cr↑
诊断
起病前1~3周有前期链球菌感染史
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尿常规有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
血清C3降低,动态变化,8周内恢复。
链球菌感染证据。
鉴别诊断
①IgA肾病 ②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④其他病原体感染的肾小球肾炎 ⑤急进性肾炎 ⑥继发性肾炎:狼疮肾、紫癜肾、乙肝肾
治疗
无特异性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是清除残余病灶、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和保护肾功能
一般治疗
休息
病重者应卧床休息2~3周。待水肿消退,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血压降至正常可下床室内活动或户外散步。血沉正常可恢复上学,但应避免剧烈活动。
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可恢复体力活动
饮食
①水肿、高血压者:限盐、限水 ②食盐:60mg/(kg.d) ③水分:不显性失水+尿量 ④氮质血症者:限蛋白 ⑤优质动物蛋白0.5g/(kg.d)
治疗感染灶
青霉素5万U/(Kg.d),10~14天
目的:消除病灶内残存的链球菌,阻断抗原抗体反应。 如青霉素过敏改用红霉素。禁用肾毒性药物
对症治疗
利尿
①氢氯噻嗪:1~2mg/(Kg.d) ②呋塞米:口服2~5mg/(Kg.d) ③严重者:呋塞米1~2mg/(Kg.次) im 或 iv 。 *剂量过大时可导致一过性耳聋
降压
硝苯地平:系钙通道阻滞剂 ①剂量:0.25~0.5mg/(kg·d);②最大剂量:1mg/(kg·d) ③口服或舌下含服,tid。④严重者用利血平
卡托普利: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①初始剂量:0.3~0.5mg/(kg·d) bid/tid ②最大剂量:5~6 mg/(kg·d) *与硝苯地平交替用效果更佳
严重表现治疗
高血压脑病
吸氧、降压、止痉、减轻脑水肿
降压
选用硝普钠:有降压、利尿双重作用。
其副作用:恶心、呕吐、情绪不安定、头痛和肌痉挛。
注意事项:
浓度由小到大:5%葡萄糖100ml+硝普钠5~20mg速度1μg/(kg·min),<8μg /(kg·min) 注意监测血压,谨防低血压。
停药防反跳
用黑纸和黑布覆盖滴注瓶以防遇光分解
止痉:安定(0.3mg/kg.次)、10%水合氯醛、鲁米那
脱水:20%甘露醇(肾衰时禁用)50%GS
利尿:呋塞米
给氧
难治病例:腹透或血透。
严重循环充血
限水、限盐
利尿:速尿
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硝普钠
透析(血透、腹透)
急性肾衰
治疗原则: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供给足够热量,防止并发症
具体措施
药物: ①速尿:可增至3~5mg/Kg.次 ②利尿合剂:10%GS100ml+多巴胺10mg+酚妥拉明10mg静脉点滴,1~2次/天
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①每日液体入量=前一日尿量+吐泻丢失量+每日不显性失水(400ml/m2.d)-内生水量(100ml/m2.d) ②测体重:每日下降0.5~1%,表示输液适当
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① 高钾;② 低钠;③ 代酸;④ 氮质血症
透析治疗:腹透、血透
高钾血症
10%葡萄糖酸钙(Ca2+对抗K+)
10%GS+胰岛素加速糖原合成,促使细胞外K+ → 细胞内
5%NaHCO3 细胞外K+ → 细胞内
腹透、血透
氮质血症
足够热量
苯丙酸诺龙 1mg/kg.次,1~2次/周
血透、腹透
代酸
5%NaHCO3
预后
绝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仅极少数病人转变为慢性肾炎
小结
急性肾炎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
好发于学龄期儿童。
临床表现为血尿、水肿、少尿、高血压。
病理: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青霉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预后较好,95%患者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