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是一篇关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思维导图,适合考前记忆和建立体系思维,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历史任务
(1)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彻底改变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
新民主主义革命
(1)共产党
1921 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 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 运而生。 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 了主心骨
(2)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3)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 全国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 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5)新中国成立
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于 19 49 年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 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的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 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 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即“一化三改”
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 导性因素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 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意义
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 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 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 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 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 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 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 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崭新的历史课题
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 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党的八大召开最 重要的贡献
对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后 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和根本 任务作出了规 定。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 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 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 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
建设成就
工业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农业 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基础设施 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教育医疗 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 精神面貌 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科学技术 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评价
一个结论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 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
一个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 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 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 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 飞跃。
二次结合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 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 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 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个肯定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 ,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 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 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 物质基础。